浅谈礼仪与素质教育的相关论文(2)
浅谈礼仪与素质教育的相关论文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礼仪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摘要:何为礼仪?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有何影响?通过研究当代大学生在礼仪修养的不足之处,分析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提出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可行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它主要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几个部分的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我们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
一、受教育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拥有高素质的一类人。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行为日益加剧,相当一部分人从温文尔雅的社会精英滑落到被某些文章称之为“丑陋的大学生”,这一变化令人瞠目,大学生这些行为,被人形象的称为“受教育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全国各个高校都制定系统的大学生行为规范,许多学校甚至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但这种管理措施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在夏天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学穿着拖鞋去上课;在卫生间、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污言秽语;在图书馆的杂志、图书上乱涂乱画,任意损毁;在公共场合勾肩搭背,大声喧哗;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果屑纸条等。这些本不该有的现象,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生的这些不文明行为,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大学中的素质教育过大、过空,质量欠佳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总是在说大学生素质教育,可是,素质教育究竟做什么,究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学生究竟应该或者说可以得到什么却没有多少大学生了解。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有的大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出了许多年,但是似乎只有在进入大学后,即将面对找工作了,我们才发现素质教育的作用,许多大学生也都是在大学里才发现个人素质的重要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里更好的做好素质教育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礼仪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一次被采访到下列问题:“如果让你离开你的办公大楼,您还可能创办出如此奇迹的公司吗?”他回答如下:“当然可以。不过,得让我挑选出100名员工带走。”比尔·盖茨曾讲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其实,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如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都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终其原因,主要是个人素质达不到企业的需求。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洛克认为“导师的重大的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师的言行举止常常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评论,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礼仪修养,首先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为人师表,塑造好自我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娴熟于礼仪,尊重并爱护学生,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言行举止,服饰整洁,举止大方,行为检点,于无声中将礼仪传递给学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开设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时代是礼仪理性的升华阶段,学生都有强烈的社交意识和自尊意识,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但是却容易按照个人的理想模式去和别人交往,自然容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大学生特有的困惑和苦恼。对此,学校应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体系,将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际技巧,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范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安排礼仪知识讲座讲授相关礼仪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系统讲授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礼仪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往动机,鼓励学生勇于交往,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恰当的遵守和运用礼仪的原则和技巧,最终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引导大学生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是十分必要。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指导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水平;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沙龙、各类文体竞赛、演讲、文艺演出等给大学生提供人际交往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世,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通过网站、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媒介介绍名人修身轶事,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在校园内掀起文明修身之风,形成人人学礼仪,处处用礼仪的风气;通过举办校园不文明现象评选,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丑陋现象进行披露,引起大家共鸣,不断提高学生认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使不文明行为无处藏身;制定相应的校园礼仪规范,规范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礼仪实践经验,最终将学生培养为知书达礼的“礼仪之民”。
参考文献:
[1]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J].暨南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42-44
[2]王新峰.基础文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3):281-283
[3]赵梅礼.仪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1):116-119
浅谈礼仪与素质教育的相关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