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山区农村教育问题的论文
我国山区农村小学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频现教育“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政府对山区农村小学教育投资的不足,山区农村小学师资的流失以及山区农村小学中频现的留守儿童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探讨山区农村教育问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探讨山区农村教育问题的论文篇一
《山区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我国山区农村小学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频现教育“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政府对山区农村小学教育投资的不足,山区农村小学师资的流失以及山区农村小学中频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山区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同时,也需要山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山区农村 小学教育 教育“三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农村教育是决定“三农问题”能否得以顺利解决的关键之一,而小学教育作为农村教育中的基本根基,其是否能顺利发展更是关系到农村教育的全面实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教育也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然而,对于农村的边远山区而言,小学教育中的“三农”症结始终存在,制约着义务教育范围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影响着教育公平理念的实现乃至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重视我国边远山区小学教育,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成为我国必须关切的一个问题。
1、山区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就我国基础教育的实施状况而言,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山区。这是因为,与发达的城市地区相比,山区教育存在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地理区位上的劣势以及经济发展中的弱势,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整个山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就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而言,更是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瓶颈,突出表现为山区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中的学校办学难、教师质量低以及学生管教难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学校“办学难”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我国推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改革以来,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县、乡(镇)、村三级办学,由“村负责办小学,乡镇负责办初中和中心小学,县负责办高中、完中、农职中、县师范、进修学校、示范性初中、实验小学以及其他教育事业”[1]。初步形成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民的学校农民办”的集中办学格局。然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集中办学格局客观上造成了不同地区、城乡间、乡村间教育投资的差距。对于山区农村的小学教育而言,由于地处深山区,人们居住较为分散,加上财力不足,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等原因,导致山区学校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基础设施陈旧,教学条件极为简陋。在种种条件的制约下,很多山区小学只能办到三年级,而无法开设四、五、六年级的课程。这就意味着,对于大部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从四年级起就要到其他村或镇上去读书,路途稍远的学生就要住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事实上,对于三年级以下的学生而言,虽然上学无需长途跋涉,但鉴于山区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简陋、匮乏,其接受的往往是“超大班”①和“无人班”②的教育,同时由于地处山区,学校无法提供电脑等多媒体硬件、文体设施、实验器材和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基本办学条件的缺乏使得山区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相去甚远。而对于那些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则不得不选择其他村或镇上的中心小学入读,家庭负担的沉重以及交通资源的匮缺使他们从小就开始在校住宿的生活,不仅要独立学习,还要学会生活。当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山区已经推出了“校园公交车”的模式,每天配备专车接送山区学生上学。但由于这种公交车并非专门的校车,司机也并非专职,不仅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同时也给教育部门增加了新的财政负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教师“充实难”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与山区小学教育中的学校“办学难”同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山区教师的队伍现状同样不容乐观,“素质低、年龄大、人数少、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差”[2]是当前山区教师队伍状况最准确的写照。一是就整体结构而言,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山区教师队伍年龄偏老龄化,不少农村教师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这些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而新毕业的师范生又因教师编制满员进不了教师队伍,或因山区条件的艰辛而不愿进驻到山区学校进行教学。二是就整体能力而言,师资队伍文化偏低。山区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因此留任的大部分是民办教师或师范毕业的教师,整体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尽管有许多教师按要求进修了大专或以上学历,但很大程度是通过短期培训取得的,这样的文化层次制约了山区教师的整体素质。此外,网络资源的匮乏也限制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三是教师队伍中还存在优秀教师流失的问题。受城乡差距、生活水平以及工资待遇的影响,山区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大部分优秀教师在山区留任了两三年之后便选择流入经济条件偏好的乡镇、城区和外县小学,真正能够坚守在山区小学任教的教师不到10%,这也严重影响了山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学生“管教难”问题
作为山区小学教育中的基本主体,山区学生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才是问题的根本。就山区学生而言,总体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管理难的问题。随着山区农民外出打工的比例增加,山区农村“留守学生”比例逐步增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长辈或其他亲戚代为监护、教育和管理的适龄儿童也越来越多,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这些留守学生在家里往往成为“放养”的孩子,成绩低下、性格怪异、自我放纵,给学校增添了管理的难度,而一旦管理不好,则容易为社会埋下隐患。二是课程教授难的问题。由于城乡文化背景差异,全国统一模式下的教育课程无法适应山区学生的基本需要,无法贴近山区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表现为一些城里学生看到的高楼大厦山区学生无法体验到,城里学生接触到的网络媒介山区学生也无法接触到。
2、提高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对策
当前,山区小学教育发展到新阶段,对优质、公平、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义务教育的普遍推行,以及义务教育的免费化,对于山区小学教育而言,虽然已不存在“上学难”的问题,但是“上好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成功化解山区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前的工作重心。
2.1加大教育投入,配好教育设施
以上可以看到,在山区小学教育中,分散办学和集中办学的矛盾始终存在,而教育投入的不足使得大部分山区学校处于“低年级”办学的困境当中,“高年级”的小学教育无法有效地覆盖到山区学生。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增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调整教育布局,相对集中办学,尽快解决办学条件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立农村小学教育保障机制,对于那些需要到本村以外寄宿就读的山区学生,应建立修建校舍机制、住宿补贴机制或校车安全保障机制,以解决集中办学带来的负面难题。此外,政府还应为学校配备良好的软硬件设施,为学生创造与城市接轨、与时代接轨的就学环境,为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认知渠道、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2.2合理配置资源,充实师资力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山区教师队伍是全面提升山区小学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的重要举措。对此,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年龄结构、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工资待遇,逐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3]针对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应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考虑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教师在城乡之间合理“双向”流动,建立健全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4],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教育下乡”。针对教师素质偏低的问题,应加大经费投入,为山区教师增加对外交流和培训的机会,以改进山区教师的教学模式,弥补山区教师的低学历缺陷。针对教师流失的问题,应建立向山区教师倾斜的工资机制,为处于条件较差的山区小学教师创造比城市小学教师更为优厚的待遇,以弥补他们的心理落差,以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3建立长效制度,开设特色课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也是承载山区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因此,将他们教育好了,才能实现山区的全方面长足发展。对此,我们一是要切实加大对贫困山区教育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对于“留守学生”,除了为他们提供舒适的教育环境,还应关心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心灵健康。对于某些存在性格问题、心理疾病的留守儿童,还应建立“一对一”帮扶救助,让他们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二是要紧密联系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编写农村特色教材,设立地方特色课程,在保证必要的统一化义务教育内容的同时,为农村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贴近当地农村生活的知识,让他们不仅学到文化知识,而且收获一些基本的农业技能和生活技能。为此,农村义务教育教材的改革应朝着既要让农村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又要让其学习农业技能、掌握先进的农业理念的方向发展。三是要完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运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和教育信息化手段,让所有孩子都能通过网络接受现代高素质教育,缩短城乡之间的办学差距。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2]宋永军.加快山区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6).
[3]刘彦伯、张艳.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观察视界,2011(3).
[4]杨海猛.关于武汉市农村中小学师资情况的调查研究[J].城乡建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