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困境,为了进一步生存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论文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论文篇一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相关探讨》

  【摘要】2008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已经启动,项目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等异彩纷呈。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的深度阐述,为课程和教学改革设计出可供借鉴的操作路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探讨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以就业为导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众所周知,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初中后),学生即实施分流。一部分学生升入高中,其将来的主要目标是升入高等院校;一部分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其将来的主要指向是直接就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类型,其目标指向也不相同。将二者笼统地称为“高中阶段”教育,不仅是目前人们普遍希望接受高中教育这一强势思维的反映,而且弱化、模糊了中等职业教育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是特定的,其目标指向是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正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金字塔形结构的,需求量最大的是后者。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经过中招考试选拔留下来的。可以说,他们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应试教育的“弱势群体”。温家宝讲:“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这不仅是指职业教育面向所有群体的人,而且是指职业教育能为这些属于“弱势群体”的人提供入学学习的机会。按照多元智能理论,这些学生在逻辑等抽象思维能力方面有欠缺,但在空间视觉及身体动觉等形象思维能力方面有优势。事实证明,他们不适应传统的学科理论教育,更适合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由此可见,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满足了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推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而且真正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使教育“关注人人,服务人人”成为可能。从长远来看,对减轻社会负担,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2.以能力为本位

  不同类型的教育虽然培养目标有差异,但都应该是能力本位的,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为了提高能力。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这一目的异化成了知识本位。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成了学习知识的附属,甚至把学习知识当成了学习的目的。因此,目前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的核心均是回归以能力为本位。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的“以能力为本位”,是就业导向下的以能力为本位。其主要是指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除此之外,中等职业教育还要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即跨专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融入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之中。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但不论采用那种形式,其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标准都主要是能力方面的,而不是知识的。也就是说,知识是为能力服务的。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课程是指教学的科目,其包括课程的门类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结构设计。我国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是学科体系的,侧重理论。近年来,虽然强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实训课仍然是学科理论体系框架下的附属。这种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突出,学生将来很难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与职业(岗位)工作紧密联系。这里牵涉两个不同的领域:工作领域(行动领域)和教学领域。工作领域(行动领域)的任务是通过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描述出职业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教学领域的任务是依据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确定所需技能和知识。并将这些技能和知识归类、排序、融合构成适合教学的各门课程。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从职业工作能力需要出发,通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的学习,最后回归到职业工作能力的获得。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即依据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要求设计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在完成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所需技能和知识。另一种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即通过职业工作能力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获得职业能力,完成职业工作任务。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确定后,只有企业设备及技术也确定,具体的工作过程才能明确。因为在完成相同的工作任务时,企业的设备及技术不同,工作过程也不尽相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有两种不同设计。其一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其二是依据复杂程度的不同等级进行。按时间先后顺序的课程结构就是依次按步骤完成某个工作过程中的多个环节,直至产品或服务完成。依据复杂程度等级的课程结构就是在某一工作过程中抽取某一具体环节,使其在规模、难度和复杂程度上不断增加,直至成功实施每一等级的任务。无论哪一种课程结构,在学习时都要将工作过程拆分,设计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主要来源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行为导向”的课程观。由于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多与相应的企业关系密切。企业设备、技术相对固定,其工作过程也就比较容易确定,这为按工作过程开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极大便利。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中开展的“订单培养”与此类似。但当职业教育不是面向特定企业开展时,由于不同企业的设备及技术不尽相同,完成相同的工作任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也有差别,按生产过程开展教学活动就显得困难。解决的办法是以典型的设备、技术为载体。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职业行为顺序与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相一致,尤其适合中等职业教育。同时按工作过程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过程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等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2.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

  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是我国职教专家在借鉴加拿大等国家职教课程模式基础上,设计开发出的一种职教课程模式。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结构有两个层次:单门课程和专项职业能力课程。(1)对职业岗位工作进行分析,确定完成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若干项职业能力;(2)将某一项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按同一性归类、按认知规律排序形成一组(若干)单门课程;(3)这一组(若干)单门课程称为专项职业能力课程。这组课程按照掌握技能由易到难、学习知识从简到繁的顺序依次开设;(4)学生学完若干项专项职业能力课程,就获得若干项职业工作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单门课程中单个的技能和知识点、若干个技能和知识点,都可以设计成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任务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还有其他多种模式。但无论哪一种课程模式,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都要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结果(产品、服务等),而不是枯燥的机械的程序训练。同时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包含有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要按照教学任务引领实践技能,实践技能引导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原则,突出理论知识为实践技能服务。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教学的内涵和范畴通常是不固定的。教育行政部门所讲的教学是宏观的,泛指教学领域。《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对教学的解释是微观的,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本文讨论的教学内涵和范畴是微观的。教育部组织开展的职业教育专项调查显示,中等职业学校的多数学生入学时基础较差。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不适应“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根本坐不住、听不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状况,选择、构建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作指导,其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手脑并用,成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同时,教师的“教”要围绕着“学”来开展,教学设计要立足“学”考虑如何“教”,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教学要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开展,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热烈。中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范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1)任务驱动。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教学情景,设置教学任务。教学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模拟(仿真)的。但无论创设什么教学情景,其任务都必须与职业岗位工作相联系。(2)做中学。学生通过行动学习知识和技能。它不仅使技能训练,知识学习同步,而且实现了按技能需要选择知识,突出了能力本位。(3)团队学习。学生按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同学讨论﹑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4)过程评价。教师主要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学习评价。这不仅更适合职业教育强调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师看学生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

  教材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狭义的教材是指课本或教科书。广义的教材,还包括其他各种教学用书及传递教学内容的媒体,如图表册、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各种软件等。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它承载着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着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因此,教材是具体体现课程标准的范例文本。与此同时,教材还是供教师教、特别是供学生学使用的,它还必须依据学生的水平和认知结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材是适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资料或材料。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教材可以“一纲多本”;教师可不完全按照教材去教;学生通过教材可自己学习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不是教与学的依据,教师不是教教材,学生不是学教材,“教”与“学”都是“用”教材。教材既是具体体现课程标准的范例文本,又是适合教与学的资料或材料之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在其教材上,教材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物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R].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5-11-09.

  [2][德]Anke Bahl,Johannes koch,Egon Meerten,Gert Zinke.刘邦祥译.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意味着什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

  [3]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解决方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刘海燕.职业教育与晋城城市发展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

  [5]李竹梅.浅议档案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黑河科技,2000(04).

  [6]贺志范.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5(26).

  [7]潘德永.浅谈中职校教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26).

  作者简介:周剑峰(1975—),男,瑶族,湖南道县人,湖南省永州市工贸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教学。

245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