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民教育的论文(2)
有关公民教育的论文篇二
《倡导公民教育,回归教育本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新课标教材在编写上都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留有足够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渗透先进的数学思想和人文关怀等。因此,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实施是公民教育、素质教育、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的深度体现,也是教育本质和宗旨的重新回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 公民教育;新课标;教师要求
教育是什么?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新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材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以适合学生发展为旨归,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深刻把握其实质和内涵,将公民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生活教育理念渗透其中,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的长远目标。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新理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11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强化“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与时俱进地吸纳了现实问题创新课程内容,新教材的编写也以此为基点,融入四大理念回归教育本质。
1. 公民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德育为先”的要求。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党的特别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什么是合格公民?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合格的公民。新课程标准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并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这些变化都将公民教育理念贯穿其中,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指向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关注知识的获得、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德育以为行、能力为重,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2. 素质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能力培养”的要求。新的质量观包括了如何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新的质量观的核心标准和要素。新课标教材使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创新兴趣、注重实践能力等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落实和展现;新课标教材更注重学生参与理解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注重了学生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背景的挖掘,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具体问题的解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创新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创新精神”的要求。新课标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新教材的编写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
4. 生活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现实题材”的要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编写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提供的素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师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知识,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材实施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有效使用教材,让教材实施真正体现四大理念,成为适合学生发展与成才的重要资源,教师和学生作为教材应用与实施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使教材发挥出更生动灵活的作用。
1. 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而且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激励者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整个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回归教育的本质,倡导公民教育,做到教育“立人”。因此,教师的角色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新教材的实施,需要教师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要整体把握教材。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教师要与新课程相适应,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关注专业发展与终身成长。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教材,引导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之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向教材,用好教材,掌握好课程标准加强的内容和新增内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3. 教师是课堂的创造者,要善于创新使用教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推崇创新、打破常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创设“创新的自由氛围”,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自由自在畅想的思维者和学习者。
4. 教师是学习的带头人,要构建教材使用共同体。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也要面对教师,师生合作与师师合作同样重要。在新课程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促进学生探索求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同时,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关注教材的使用情况,共同研讨教材使用策略。以教材为资源,把教材中仅提供的素材丰富扩大,细心揣摩发现与教学背景相关的素材,挖掘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日渐完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新课标教材在编写上都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留有足够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渗透先进的数学思想和人文关怀等。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实施是公民教育、素质教育、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的深度体现,也是教育本质和宗旨的重新回归。
【参考文献】
[1] 徐克飞. 法国中学的公民教育[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2).
[2] 顾雪林. 公民教育是对德育的积极完善[J]. 人民教育,2012(6).
[3] 李图强,李家福. 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结构分析[J]. 教学与研究,2011(5).
有关公民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