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2)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篇二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述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待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理论及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本文致力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理论的各个子系统加以梳理,论述过去几年此领域的理论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现状;路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242-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使命,标志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不容忽视,且势在必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灌输、传播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沟通过程。

  (一)沟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沟通,是一个经常使用的词汇,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例如《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於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后用指疏通彼此的意见。例如胡采在《在和平的日子里》写到:“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和英雄人物的思想心灵之间,总是比较容易沟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沟通的学术定义不下150种。沟通,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是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一词除了可以翻译为“沟通”外,还可以翻译为“交流”、“传播”等之意。所以,通常意义上的沟通和英语中的communication的含义并不完全对等。

  一般说来,沟通就是发送者利用一定的渠道(媒介)将信息发送给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社会沟通学认为:“社会沟通是指社会活动中人们通过社会信息传递进行社会意识交流的行为和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这两个概念,物质交往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精神交往便是精神生活和精神关系。沟通所涉及的是人们的精神交往。沟通,一般包括以下三要素:一个明确的目标;达成共同的协议;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概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好多学者做过研究。肖述剑(2006)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语言、符号为媒介所进行的思想信息和情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谷佳媚(2009)写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选择特定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的双向交流和情感互动过程。邓劲松,王娟(2010)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情境中.沟通主体之间以教育内容为中介,以语育、符号等为媒介所进行的双向交流与思想互动。

  综上所述,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定义已有科学界定,虽言语或措辞稍有不同,但内容比较一致。

  (三)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理论支撑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指抽象的人。根据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脑力与体力充分而协调地发展。从人的个体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素质的提高,表现为作为整体和个体的人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和完善。所以,该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始终是主体。人是自然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并一再强调人作为主体应该发挥主体性。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人的主体性便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着眼于沟通二字,则说明教育对象也应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所以,该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

  3.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初步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的表述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交往思想主要内容为:交往和生产是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实践既是一种主客体间的对象化活动,又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交往可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定位提供理论支撑。显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交往行为,隶属于精神交往,双方需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给对方,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理解,并通过平等交流,认真沟通,达成共识,最终促进彼此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毛泽东明确指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一个总目标{10},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主张用民主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他还指出: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例如在思想认识方面,要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所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教育者要学会聆听,实事求是,创造和谐的氛围,在广开言路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在众多的思想中择善而从,使教育对象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树立正确认识。

  5.其他学科的理论借鉴。石晶(2010)指出:施拉姆的沟通理论,戈登和吉诺特和谐沟通理论,哈贝马斯的教育交往理论,周哈利窗理论,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张萌(2010)则认为:首先,“礼”是规范交往沟通的准绳。儒家将交往沟通中所涉及的关系概括为五伦七教(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五伦和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朋友、宾客七教)。其次,古人交往沟通的心理起点是“信任”与“和谐”。在儒家文化中,提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把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基本的人伦,规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上,儒家文化特别讲求和谐处理人际关系,大宗师孔子提出“仁”的思想,“爱人”的主张,“和为贵”的思想,构建了中国古代人际理论大厦的基石。

  实际上,心理学的好多交往理论也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提供借鉴。

  (四)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原则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原则,好多学者做过研究。邓劲松,王娟(2010)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四大原则:导向原则、民主原则、适应原则和弹性原则。闵绪国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应坚持以下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差异原则、适时引导原则、积极倾听原则。哈贝马斯认为:理想的沟通情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每一个说话者和行动主体均可参加讨论;各人均可质疑任何提议,可在讨论中引入任何提议,并可表达其态度愿望和需要;没有讲话者会受到外来或内在的禁制而不能行使上述的权利。

  (五)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现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现状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现实情况。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因此我们在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取得新进展的同时,还要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存在不足的原因,为我们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提供依据。李雯清(2006)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现状进行了实证,揭示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问题的表现:重主体轻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隔离;重理性轻情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情感缺失;重灌输轻沟通,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呈静态、单向化趋势;沟通方式单一、沟通渠道相对闭塞。吴耀华(2006)认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比较复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沟通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地位和角色的差异,背景与经历的迥异,理解与接受的偏差,渠道与技能的不当。杨春英(2007)指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无法克服沟通障碍而导致沟通失效的例子并不少见,其沟通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教育者的原因形成沟通障碍,于教育对象的原因形成沟通障碍,由于教育方式的原因形成沟通障碍。

  (六)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路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路经研究,不同的学者从头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王娟(2011)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要素的优化(主体、内容、媒介和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的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环境的优化。雍楚婷和张景书(2012)认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渠道包括四个部分: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平台,切实抓好两个群体,即学生干部和党员,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环境。侯玮(2011)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通过它可以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最终达到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形成共识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方法包括以下四个:以尊重差异为出发点,采用积极倾听法,以诚实守信为出发点,采用情感沟通,以积极创新为出发点,采用网络传媒沟通法。李林英等(2011)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重视数字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深刻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丰富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以人为本,强化情感交流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手机短信,拓展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寓教于乐,创新数字化环境下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任亚洲(2010)等认为:实现师生有效沟通,教师的沟通观念是关键。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在与学生沟通中遵循以下基本理念:真诚地对待学生;放下架子、善于倾听;学一些沟通的技巧。丁萍(2009)指出:有效沟通应主意的以下六个问题:沟通信息要及时准确;沟通行动要快速敏捷;沟通态度要真心实意;沟通重点要集力用心;沟通信息要迅速反馈;沟通工作要持之以恒,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常抓不懈,切忌急功近利。

  (七)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必要性,重要性或者意义,不少学者有过论述。王娟(2011)指出:信息化呼唤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全球化期待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亟须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吴耀华(2006)认为:沟通是管理的必经之路,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必须在掌握大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避开沟通环节中的障碍,在有效沟通的原则下,利用灵活多样的沟通渠道,积极热情地与学生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出成效,从而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石立美(2008)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起的作用。作为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及时全面地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以及教育反馈信息的功能,及时消除思想隔阂、调解利益矛盾的功能,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的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功能等。徐丽(2007)认为:沟通也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讲,教育就是教育双方智慧、思想和情感的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

  总之,通过沟通,教育者能准确地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及心理需求,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双方的有效沟通能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产生深厚的感情和思想共鸣,增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认同和信任。另外,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还可以适时适当地引导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王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马凯,王歧山,等.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钟坚.社会沟通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4]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肖述剑.浅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J].安徽文学,2006.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

3.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

5.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

257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