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有关应试教育的论文(2)

有关应试教育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有关应试教育的论文

  有关应试教育的论文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析“应试教育思维”》

  作者简介:宋艳(1974-),女,汉族,吉林省,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危机管理、社会风险和思维创新等。

  卜有照(1991-),男,汉族,江苏省,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风险和思维创新。

  摘要:本文从应试教育体制和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急功近利”、“目标导向”、“盲从跟风”等现象入手,提出在中国近三十年的应试教育下,社会中存在一种“应试教育思维”,然后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和基本性质阐述。最后从教育、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对“应试教育思维”进行影响分析。

  关键词:应试教育;思维;急功近利;影响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国人思维活跃,易于发现问题,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使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丰富、人民生活富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大学生“高分低能”,高校教师“功利科研”,官员为官一任只为GDP,企业家为追逐利益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等,这些现象反应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轻视过程”、“竞争异常”和“利益至上”的一致特征。伴随大国崛起和成长,上述两种相左的社会现象一直齐头并进,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显著影响。如此对立的两种现象根源何在?为何得以同生共存?笔者认为是中国三十多年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国人养成的“应试教育思维”导致的。为了客观、科学地认识“应试教育思维”,本文在对大量社会现象思考的基础上,对“应试教育思维”进行界定,从教育、文化、经济和政治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影响分析,形成对“应试教育思维”的基本认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应试教育思维界定

  1.1应试教育和思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应试教育”是中国的特有名词,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延续和转变。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极端的教育现象。徐晓云(1992)认为应试教育是脱离社会和人的发展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传统教育模式,马玉(1994)认为应试教育是学校围绕升学考试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夏荣(2005)认为是片面的、淘汰式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思维的概念比较抽象,属于心理学范畴。Watson(1930)认为,思维是感觉行为,其包含内隐的言语活魂。Ericsson和Hastie(1994)指出,思维属于内部符号活动,而活动最终产生新的结果。波果斯洛夫斯基(1979)认为,思维是心理过程,能够让人反映现实对象和现象本质特征,并揭示对象与现象之中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章志光(1984)认为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实的概括的和间接反映,它反映事物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田运(2005)认为思维是在人脑中以信息变换的方式对事物深层远区实现穿透性反映的、可派生和可表现为高级意识活动的物质运动。可见,思维是人的大脑借助于符号载体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应,它寻找与发现事物本质和内部规律性,是高级认识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应试教育思维的概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依据“概念=所属+种差”[1]的逻辑定义方法来界定“应试教育思维”。本文对应试教育思维作出如下界定:应试教育思维是指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的大脑借助于符号载体对应试教育中认识的总结和凝结,它寻找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1.3应试教育思维的基本性质

  从应试教育思维产生的诸多现象观察,以及对应试教育思维概念的解读,发现应试教育思维存在以下基本性质:(1)注重整体,即思维主体习惯从整体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2)注重学习,即思维主体总是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3)利益导向和目标导向,即思维主体将利益和目标当作问题解决的最终目的。(4)经验导向,即思维主体总是以经验看待和分析问题。(5)注重直觉,即思维主体注重对事物的感觉以及对问题的直觉反应。(6)自我约束,即思维主体会自愿或者被动的接收环境约束。

  2.应试教育思维影响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现象观察发现,应试教育思维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但也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试教育思维对社会产生正反两面双重影响。同时,鉴于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涉及教育、文化、经济和政治领域,本文将按这四个角度展开其影响分析。

  2.1应试教育思维在教育方面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中国的特殊教育方式,它能够快速有效的选拔高智商人才。“知识改变命运”和“高考改变命运”的观念,是社会大众对中国教育的总结,是思维主体对应试教育最基本的认识,也是应试教育思维的具体描述。同时,应试教育思维下倡导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能够让学生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能够让学生、老师和家长高度重视教育。

  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将应试教育全面转变为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方式仍然存在于素质教育中,使得教育目的呈现功利性,教学内容单一性,教学方式填鸭式[2]。而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中,教师还经常创造万能公式让学生只需记住解题套路。殊不知,这种行为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加剧了应试教育思维的根深蒂固和发展。同时在高校中,教师更加重视科研,不重视“教书育人”;很多学生为了发论文和毕业而科研,为了工作而疯狂考证,为了获得奖学金而跟风参加各种竞赛,目的性非常强烈。这种氛围下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波动,开始厌学,抵触老师,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扭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应试教育思维在文化方面的影响

  应试教育思维的渊源是古代中国和西欧的自然观的差别,中国古代崇尚整体论,而西欧国家注重逻辑体系,强调实验研究。在整体论思想下,思维主体注重直觉,强调整体,使得思维主体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抓住问题要点,能很好地掌握全局[3]。另一方面,应试教育思维强调学习和模仿,在学习和模仿过程中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传统文化如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应试教育思维下的一些年轻人积极向上、诚实守信、不骄不躁,便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优良表现。

  但是,现代社会主张向西方学习,大量引入西方思想和西方文化,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只过圣诞节、情人节,不过中国传统的春节、端午节等,忽视了传统文化。同时社会大众呈现个人功利主义,诚信缺失,道德退化,自我约束和道德约束能力差等特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开始淡薄,传统文化实践出现危机。应试教育思维下的人们重视物质的获取,忽视精神的补充,社会呈现“浮夸”“浮躁”的不良社会风气,主流价值观念淡化,表现为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同时人们不断模仿,缺乏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学术创新乏力,科技成果和学术成果都带有模仿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3应试教育思维在经济方面的影响

  应试教育思维下,秉承“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发展经济。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以提升,国际地位愈发重要。经济体制改革突出两个“毫不动摇”,结构调整突出两个“牢牢把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突出两个“加快”,城镇化建设则突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思想方针[4]。应试教育思维下,经济建设按照“三步走”战略部署,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目标在经济建设中有极强导向作用,而应试教育思维强调寻求共同富裕的快速路径,它在短时间内的的确确帮助改善了人民生活,加快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正确理论指导之下,取得了众多突出显著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现象频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些都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是急于求成和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但是在实际经济建设和改造中却变成简单地去把几个村合并为一个社区,把平房改造为楼房,同时不断出现“强拆”和“被上楼”的现象。这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和本质是有区别的,显然这是一种急于求成的经济观念在作怪,是应试教育思维在作怪。

  2.4应试教育思维在政治方面的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应试教育思维主张依循章法、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手段,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学习西方政治建设手段,这都有利于我国政治改革全面深化。在干部选拔中,应试教育思维强调“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4]的选拔机制,充分开发利用国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在这种导向机制下,我国的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创新开创新局面。应试教育思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为提高党组织建设水平而学习,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工作的健康发展。应试教育思维强调约束,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规范权力行使,而纪检监察体制的完善,使得在思想和制度上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我国反腐斗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是,应试教育思维强调利己主义和体制约束,政治体制改革必然受到现行体制的内在制约,“官僚主义”气息浓厚,也将影响政治改革的实际进程。在法制建设中,我国模仿国外法制建设经验,有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条文和制度也被采用,同时也不能周全考虑。在新农村法制建设中,农村立法滞后,司法环境差,农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薄弱等现状十分突出[5]。应试教育思维引发错误的政绩观,有些官员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为了应付差事,弄虚作假,编造政绩,不求真务实,只管自己任期内的任务。在实际征地拆迁和土地流转等问题解决过程中,甚至出现强制拆迁和强制买卖土地的行为。

  3.结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文通过对“应试教育思维”的现象描述和概念界定,以及对应试教育思维影响的分析,形成了对应试教育思维的基本认识。通过对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应试教育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笔者主观臆造的。它是一个隐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抽象概念,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需要人们高度重视。本文的研究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应试教育思维”的形成机理、效用机制和扬弃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地深入。(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杜厚文.定义的表达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03:69-80.

  [2]卢现祥.中国应试教育的制度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金吾伦.整体论哲学在中国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08:3-4.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王炳义.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关应试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论文

2.关于中国的应试教育论文

3.中国应试教育论文

4.应试教育浅析论文

2586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