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相关论文(2)
艺术教育相关论文篇二
《引领全社会重视艺术教育》
【内容提要】 从一般的层面来谈艺术教育,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我们要在各种场合进一步宣传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我们尤其要宣传和阐明,在各级学校和全社会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品位和格调,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第二,我们要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我们的大中小学要尽可能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氛围,大学还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我们要创造条件使大学生更多地接触艺术经典、文化经典,用文化经典、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 键 词】美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人生境界
本文从一般的层面来谈一谈艺术教育,其主要内容在教育部的艺术教育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议上讲过。我谈两点。第一,我们要在各种场合进一步宣传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无论从教育界来说,还是从整个社会来说,轻视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依然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倾向,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在各种场合进一步地宣传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在这儿想提到已故的大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钱学森先生去世以后,大家都写文章纪念他,很多文章讨论一个问题叫“钱学森之问”,就是钱学森提出的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出一流人才的问题。我认为,实际上钱学森自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至少从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时有记者采访他,钱学森说,他现在岁数大了(90多岁),小的问题不考虑了,就考虑大问题。什么叫大问题呢?就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就是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那么怎么培养杰出人才?怎么办世界一流大学呢?他提出一条,根据历史的经验,也根据他本人的经验。他说,我们的大学教育(当然也不限于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也一样)要实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他没有说别的,就说这么一条。怎么培养一流人才?怎么办世界一流大学?他只说了一条,就是实行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我感到钱学森这个思想非常重要,可是我感到遗憾的是,纪念钱学森的文章好像还没有谈到这个问题。钱学森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我感到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特别是教育界的同志应该高度重视。其实不仅是钱老,季羡林先生晚年也一再强调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形式进一步地宣传和阐明美育、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宣传美育和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钱学森先生就一再强调艺术对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我们要宣传和阐明美育和艺术教育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美育和艺术教育的特点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的平衡和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荀子说过,乐的作用是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席勒也说过,只有美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可以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这些先哲的话在今天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现在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人数在增多,学生中自杀的人数也有所增多。为了缓解这种状况,除了加强德育、体育之外,还应该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美育和艺术教育能影响一个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能影响人的无意识的层面,这恰恰是德育和智育所难以达到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前,我们尤其要宣传和阐明,在各级学校和全社会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中共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有一个重要的提法,就是要使我们国家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把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一个标志,这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有物质的追求而没有精神的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大家会说这个人很庸俗。从理论上说,这种人就是失去了意义感,他的人生没有意义。他可能很有钱,但他的精神空虚。一个社会没有精神追求,那整个社会必然会陷入庸俗化。一个国家物质生产上去了,物质生活富裕了,如果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会受到限制,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天长日久,那就会出现人心的危机,那是十分危险的。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过一句话:“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警句,也是警钟。
现在我们社会的某些方面确实有一种倾向,就是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生活和追求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被驱赶。我们社会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东西,和这种倾向是有关系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把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和标志提出来,我认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各方面的工作都有重大指导意义,尤其对教育、文化、艺术领域的工作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的教育事业应该体现十七大的精神,要把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来看,我们对中央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全面的教育,它不仅包括科学教育,而且包括了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因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不单纯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物质问题,它包含有文化的、精神的、价值的层面,这就需要人文教育。只有人文教育才能提供价值导向和人生意义。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都代替不了人文教育。缺乏人文教育,就会出现价值评价颠倒、价值观念混乱、精神空虚、信仰失落等现象,就会出现精神危机,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人文教育。要通过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品位和格调,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我们要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现在这方面的问题非常多,也非常突出。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大中小学要尽可能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氛围,大学还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我们要创造条件使大学生更多地接触艺术经典、文化经典,用文化经典、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的境界。流行艺术不可能起这种作用。当然,我们不反对流行艺术,流行艺术也有很好的。但是流行艺术不能代替艺术经典。另外,要防止那些精神狂乱、格调恶俗的艺术进校园展览和演出。有一些格调很低的东西,如果它们不违反法律,当然可以在社会上的某些场合,如酒吧、歌厅演出,但我们不能让它们进校园演出。有人问:“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就是我们的学校是教育下一代的场所,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下一代引上精神健康发展的道路。当然我们也不赞成让这些东西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因为国家大剧院应该引领艺术界和整个社会的趣味、格调和精神追求。有人说,艺术没有好坏之分,趣味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有个性就是好的,只要能使观众哈哈大笑就是好的,甚至说越低俗就越是贴近群众。这些说法都极不妥当。我们教育界和理论界应该对这些错误的说法加以批驳,避免它们给我们的实际工作带来危害。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社会文化环境的治理和建设,清除不利于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因素,特别要注意扫除各个文化领域的垃圾和文化毒品。影视、美术、音乐、网络游戏、平面媒体、广告以及互联网的人文内涵、格调和趣味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们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现在垄断电影院线的所谓大片,包括从美国引进的和国内生产的某些大片,对于广大青少年影响很大,渗透在这些大片中的趣味、格调、价值观以至于政治倾向对于广大青少年影响很大,也许可以说已经超过了我们校内课堂教学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我们的电影、电视和音乐、美术作品以及广告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等,能着重向年轻一代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中的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要传播健康的格调和趣味。我们这几年和白先勇先生合作,把白先勇先生领头做的昆曲——青春版的《牡丹亭》和新版的《玉簪记》引进到北大校园演出。北大的大学生看了以后觉得美得不得了。他们几次到北大演出,在北大学生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昆曲热。学生在网上说,现在北大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牡丹亭》的,一种是没有看过《牡丹亭》的。有的学生看了以后说,想不到昆曲这么美,美得让人窒息,恨不得死在戏里面不出来了。为什么要美?美的东西使人感到人生是美好的,人生如此美好,所以,它会使人产生一种感恩的心理,产生一种崇高的责任感,使人感到要对这个世界、对人生做一点什么,要做点贡献,要奉献。美的东西能引导人去追求一种美好的东西,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所以对青少年的教育来说,美的东西非常重要。我不赞成现在有些人投入大把的钱专门搞些丑的东西。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丑恶的东西,当然有,但是,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是健康的、美的。中华民族是有着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民族。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为后人确立精神高度和人生高度的坐标的仁人志士,产生了许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我不赞成有的人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一些阴暗的、畸形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比如扭曲的性格、病态的心理、家族内部的背叛、乱伦和残杀等等加以放大或者夸大,过度地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概都描绘成愚蠢的、丑陋的、发呆的模样,显示中国人是没有头脑、没有灵魂的傻瓜。这样的作品怎么可能增加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中华文化的根基意识呢?怎么可能激励年轻一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呢?这样的作品可能在价值内核上迎合了西方某些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和曲解,但从根本上说不可能获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不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我也不赞成有的人把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伟大经典胡乱地解构,使之荒谬化。在西方后现代文化中,解构就是颠倒,就是混淆视听。对我们来说,这种胡乱解构就是对伟大人物和伟大经典的任意糟蹋。但是那些伟大人物和伟大经典不是属于哪个个人,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他们关系到民族生存的气脉,我们不能听任某个个人对之任意地糟蹋。
总之,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很多。我们希望大家都来关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并且在实践上努力繁荣校园文化,加强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因为,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我们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心灵的影响着实很大。
来源:《美育学刊》(杭州)2012年3期 作者:叶朗
艺术教育相关论文相关文章:
1.艺术教育相关论文
2.浅谈艺术教育论文
3.关于艺术教育论文
4.浅谈艺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