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
当下,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校园,是时代的心声,教导大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积极生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大学校园充满生命关怀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呼唤。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篇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
摘 要:知识的教育在人类的启蒙时代与生命教育是并进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膨胀的时代,知识教育逐渐发达并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生命教育逐渐停滞,导致被视为实现梦想殿堂的大学屡屡出现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当下,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校园,是时代的心声,教导大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积极生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大学校园充满生命关怀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呼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当代生命教育 大学生 生命关怀
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是人类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当代大学里出现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并有上升趋势。教育应该改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什么部分正在受教育,而且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居然会对生命如此漠视、如此残忍呢?这不得不让每一位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陷入深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生命教育的理性内涵
目前,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多种表述。王北生、赵红云认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①。张振成则认为:“生命教育,就是要协助学生了解人生的意义、目的、价值,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喜爱生命和人生,能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过有意义的人生,并使自我功能充分发展,贡献人群。”我认为,首先,生命教育应该让大学生认识生命、直面生死,并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其次,生命教育不但要引领大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关爱他人与他物的生命,倾听生命的律动;最后,生命教育不但要引领大学生积极生活,而且要使其成为优质自己。
二、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的紧迫性
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生命意思淡薄,自杀与他杀现象时有发生,于是当前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的任务迫在眉睫。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的到来,呼唤着生命教育走进大学校园,含辛如苦的莘莘学子呼喊着校园充满生命关怀。我认为引领生命教育走进大学的紧迫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自杀率有上升趋势,呼吁生命教育。
大学生自杀的消息屡见报端,每个记录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令人惋惜的短暂人生,血写的事实让我们心碎和震惊。2011年1月1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2011年3月9日晚七时许,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一名大三的土木专业学生从男生宿舍D8寝室楼6楼坠下自杀身亡。2011年5月15日,中山大学大学城智善园10栋楼下昨晨被发现一女生坠楼身亡,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坠楼女生疑因心理问题坠楼。生命应该是坚强的,越在磨难和挫折中越显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生命又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沉痛之余,我们更应该关注事实的背景与内幕。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迷茫失落,在呼吁生命教育。
人文精神是常见的人类对自己的关怀,具体体现为对个体的尊重、观念的保护、追求和关心,对人类保存完好的各类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个体所有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格认可及塑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万物之灵,就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人文精神。人文修养由人文知识及人文精神组成,并而人文精神是关键,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基础。然而,在高校长中存在着“重科技,轻关怀;重专业,轻休养”的倾向,部分学生的拜金思想、功利主义现象日益严重。当代大学生出现精神上的“无家可归”,他们受现代影视和媒界的影响,经受着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的世界,更多的是追求物质方面的诱惑,导致沉浸在物质生活享受中而忽视了生命本身,本来他们就不太了解健康及生命的涵义,还深受追逐利益的负面影响,所以很容易对生命产生漠视,甚至轻生的念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大学教育严重受到功利侵袭,在呼吁生命教育。
本真的教育,其目的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但是,在社会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的操纵下,教育成了推动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工具,应有的教育目的也随之失去它的原貌。现代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用自然的需求,人被作为征服自然、改选自然的工具投入到现代教育中,功利性成为现代教育的首要特征。大学教育的功利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对待期末考试不是为了检测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如何,而是临时抱佛脚,为了不重修或者是奖学金而备考,甚至为争奖学金同学之间还自相残杀,因为这关系到钱;研究生发表论文是为了拿学位,为了达到目的,有些人不折手段,快到毕业走投无路时,经受不起压力就干脆选择轻生解决问题。在功利驱动下的当代教育“太忙碌于现实,太骋于世界”,忘记了“为何而生”,荒废了在意义世界中导行的职责,使现代人从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而不去寻求超越现实利益的生活意义、理想价值、信仰与终极关怀,使人的生活表层化、实利化、短暂化,使人对自我的认识与关怀只服从逐物的需要,不再思考那些具有永远意义的价值。
三、大学生命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生命教育并不像知识教育,重视内容的丰富,它更关注对生命的体验。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生动的而不是枯燥的,灵活的而不是死板的。我认为大学生命教育内容体系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引领大学生认识生命,正视死亡。
开展生命教育课,更要引导学生正视死亡。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一旦谈及“死亡”话题,便认为是一种不吉利,是被大多数人所排斥的;学校传统课堂教学也忽视了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活生生的人,教育工作常常把人“物化”,忽视教育场所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从而忽视人的生命意义。实际上,只有正视死亡,才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人生自古谁无死”,“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也”。也就是说人之生与死是自然规律,是不可逆转的,“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恶也”,“人之所欲,生甚矣;从之所恶,死甚矣”,“死生亦大矣”,古人关于生与死的论述是很丰富的,但绝大多数是“恶”死“爱”生的。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必然,因而必须正视。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其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容面对与接纳死亡,建立正确的生死观,认识死亡的意义,从而生活得更有价值。
(二)引领大学生积极生活,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积极生活是落实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重要体现。一是引领大学生怀着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人生的路途不可能会一帆风顺,肯定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障碍,但如果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有利于人在成长的岁月中从容以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开启”好的基因。具体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养成“凡事都往好的方面着想”的习惯。二是理解“不理解”。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不是否认理解,而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理解不但包括同一性的、相同性的理解,而且包括独特的、差别性的“不理解”。要做到人理解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难的是人对同一性的、相同性的理解却抱着非常大的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者自己也会说的话:“你怎么不理解我?”而把理解等同于一致性,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困难程度。三是学会放弃。个体生命在其成长中受其内部与外部的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随心所欲”,也不可能“皆如人意”。因此,人生在世不仅要学会争取,而且要学会放弃。在成长中,我们会失落很多东西,但失落后的我们仍然继续成长,这就是生活的哲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引领大学生逐渐成为优质自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以下几点着手引领学生成为优质自己。一是保持开放,善于吸取能量。成为优质自己之人的思维、观念、心态等都是更多地处在开放状态,而非封闭态。教导学生善于从现实的生活中汲取养料,与环境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二是对人、对事尽心。所谓尽心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对自己的家庭、事业、朋友有真正的热爱;善待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人,尤其是我们身边的人;笑迎与我们探望而过的脸;宽容,不轻易否定,更不轻易背弃;倾情付出,不图回报,无私无怨,九死而不悔;工作努力、执著、不做金钱的主人,不做物质的奴隶。三是明白自己。成为优质自己之人明白自己是怎样的,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在做什么,做的结果可能会怎样。
注释:
①王北生,赵红云.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
参考文献:
[1]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郑晓江,钮则诚.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王北生等.生命的律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王北生.生命的畅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J].华东师范学大学学报,2001.
[6]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