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学校德育教育浅析论文(2)

学校德育教育浅析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学校德育教育浅析论文

  学校德育教育浅析论文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谈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如何开展隐性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 要:在学校德育中,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自主、和谐的德育教育方式,学校德育“隐性教育”主要从:创建校园文化,优化德育环境;优化校园的心理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利用守则规范的制约作用发挥德育隐性教育作用等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德育教育; 开展; 隐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9-0023-0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德育隐性教育的根本特点在于具有隐蔽性、潜在性,在于通过无意识的情境发生潜移默化,起到水滴石穿的积极作用。它要避免显性的灌输,避免空洞的说教,要启发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根据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开展隐性教育工作,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一、创建、优化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展示学校风采的场所,成为一部兼具审美性和教育性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良好的校园环境既是学校物质条件的外显标志,又是良好精神风尚的体现。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正向隐性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必须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课程”思想教育的导向功能、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和道德行为规范功能。比如,广栽花草树木,尽量扩充绿地,使校园给人一种幽雅、恬静、舒适、明丽、优美、勃发之感。校园里树木青翠,花吐芬芳;教室里窗明几净,整齐美观;墙壁上、橱窗里挂贴科学家、发明家、民族英雄的画像和学习、理想、人生的警句格言等等,这不仅能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之情,思想受到某种教育因素的启迪,产生美好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创建校园文化,不仅要做到净化、美化和绿化,还要深层次挖掘其隐形教育功能。在静态环境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校内的黑板报、专版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起到教育和熏陶作用;在动态环境建设中让学校校园广播起到宣传作用。

  二、优化校园的心理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首先,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也是一种隐性德育。在校园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这既表现在师生之间,也表现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作为学校领导应借助于自身的政治素质、管理水平和民主作风,尊重知识和依靠教师的科学精神,去培养和建设宽松的干群关系环境,形成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教师群体,展示出团结、奋进、勇于奉献的校园精神,并以此去影响学生、身教学生。师生关系是校园里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主导的一方,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向学生倾注爱心,去换取学生的信赖和纯洁的友谊。学生的尊师,往往是教师爱生的反映。学生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环境中,才能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愉快和乐趣,从而乐于学习,激发其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人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次是教师形象的示范作用。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不是知识在教育人,而是传授知识的人在教育”。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形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影响,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人格和道德水准对学生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优雅的风度、端庄的仪表、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对朋友、对学生的关怀、对事业的追求等其它教师身上所体现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会远远超过教师所传授知识的份量。即使是教师的说话语调,板书的字体风格,甚至某些下意识的习惯动作和口头禅,也会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传染给学生。比如,在朗朗白天,教师默默地将教室的灯关掉,远比大讲特讲应当如何节约能源来得实在。又比如有的教师上课接打电话、抽烟、迟到、随意进出教室……而他却又给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把师生放在了不平等的位置上,如果在这种环境中长期学习生活,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宣讲民主和平等意识,学生也难以真正培养起良好的习惯。一句话,学生从教师那里所学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怎样做人”。这就又一次启迪我们: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不能忘记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做人的榜样。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教师,必须是爱岗敬业、虚心好学、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严于律己、宽容大度、谈吐文雅、知识渊博的人。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应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是发挥校风班风的熏陶作用。校风和班风具有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校风、班风是指学校集体和班集体中普遍具有的、占优势的言行倾向,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气氛。一所学校如果具有团结、进取、奉献的气氛,那么无形中就充满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教育教学质量绝对是优秀的;一个班级如果具有团结、竞争、文明、进取的风气,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校和班级里学习,心灵一定会得到净化,行为一定会得到规范,不良的习惯得到克制。反之,如果校风、班风不好,则会诱发学生的不良意识和行为。校风和班风要通过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建设来得到强化,如通过组织“我爱我校”、“我爱我班”等系列活动凝聚、形成学校精神、班级精神。

  三、利用守则规范的制约作用发挥德育隐性教育作用

  哲学家萨克雷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人一生主要的心理、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重要任务的完成要靠规范来实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条例等在执行中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当它们通过长期的文化渗透、浸润,被学生内化为自觉的态度、观念和行为准则时,规章制度就能促进学校形成特色的文化传统,它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软性的强制作用,同时产生一股强大的习惯力量,保证学校管理秩序、教学秩序、活动秩序等正常运转。规范也是制约和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力量。在基础教育阶段张扬学生的个性是实施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课改实践表明,现在的学生思想大都比较开放,个性飞扬。性格活泼,敢想、敢说、敢干是当代初中学生的共性。限于他们各自的生长环境和认知水平,学生个性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错误的、不合理的东西与我们的德育教育目标背驰,比如任性、为所欲为、不守纪律、不讲公德等。因此,教育者就要用规范增长个性中的合理因素,用规范控制个性中的惰性,减弱个性中的不合理因素,用规范使中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规范的制订要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简明好记,易于操作,易于检查。一定的规章制度,用鲜明的语言作了概括之后,就可以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强有力的舆论导向作用,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开口的“老师”,无论何时何地都给人以提醒与警戒。唯此,我们七里中学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着既体现时代要求又符合教育规律的原则,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经过全校师生讨论后制订和完善了《七里中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七里中学学生礼仪常规》,从细微处入手,从骑自行车,走路,文明用语,做好操,扫好地等习惯的养成入手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素质,加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表明,这些做法在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学校隐性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在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德育研究高潮迭起的今天,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实效,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德育的潜能,把隐性教育放到与显性教育同等的地位来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雒芳芳.浅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J].教育新视线,2010,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林高明.审视“学校精神”[J].人民教育,2007.17.

  [3] 斯琴高娃.让板着面孔的德育教育鲜活起来[J].陕西素质教育,2010. 1.

学校德育教育浅析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

2.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3.学校德育教育浅述论文

4.学校德育教育论文

2718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