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初探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而为了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初探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初探全文如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为了营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教学氛围,打造带有一定情感体验特色的高效课堂,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课题组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作了一些初浅的探索和尝试,希望能给各位同仁带来些许启示。
一、生活再现情境
生活再现情境,就是针对那些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和认知特点,创设一些形象生动、真切鲜活的情境,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将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进行比较,以突出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虽然文中已有“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的形象描述,但还得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江南的秋之淡、故都的秋之浓。可让学生课外留意身边的秋景,课堂上回想生活中的秋天。让他们明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南方,入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天气还异常炎热。秋天与夏天没有什么分别,不关注日历上的节气,甚至不知何时入秋,自然是身在秋中不知秋了!由于气候热润(至少是温润),各种植物入秋后,叶子多呈现深绿色,少有枯黄的状态。至于红叶,那是难得的极品,因为昼夜温差小,通常情况下又不会出现霜冻天气,故叶子很少变红。像文人笔下“万山红遍”的丹秋景象,在江南是极难出现的;若有,怕也得等到寒冷的冬天了。秋风自然要凉爽一些,但秋风一点也不肃杀,绝没有让“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威力。叶子自然也是要掉落的,可那必定是晚秋或冬天才有的事。并且这掉法丝毫也不壮观,总是稀稀落落的,今天掉几片,明儿掉几片。时常能见到环卫工人打扫厌烦了,等得心急了,只好用竹竿拍打道旁的树叶。正因如此,唐代诗人宋之问才说:“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通过生活再现情境,让学生明白了江南之秋的特点,再去对比品读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就能真正体味到故都迷人的秋韵、浓浓的秋味。
二、语言描述情境
语文教学,自然要更多地关注语言。语言描述情境,就是针对那些有鲜活场面感和生动情境的文本,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相应的情境,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解析文本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声声慢》中,词人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的人生际遇,孤独凄苦的现实处境,悲惨哀痛的无奈心情……如何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呢?我们紧扣词句内容,通过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将那极富层次感的景象描述出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词人经受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刺激后,有时精神有些恍惚,误认为丈夫就在家中的哪个角落,于是她要“寻觅”。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在“冷清”的家中,她寻觅无果,也许这才回过神来:丈夫确已离她而去。这样,她自然倍感凄惨悲戚。在这“乍暖还寒”的深秋时节,确实很难“将息”。其实,真正难以调养的,恐怕是词人的心啊!要想从悲痛中获取些许解脱,她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情。词人首先想到的是借酒消愁,可偏又“晚来风急”,真是“举杯消愁愁复愁”。饮酒消愁不成,词人只好采用第二招:走出房门,抬头望望那辽阔高远的天,以图化解心中的愁绪。可谁曾料到,此时正有鸿雁飞过,而且是“旧时相识”,要是在以前,有鸿雁飞过,就会有丈夫的音讯传来,可眼前呢?只能勾起无限的伤痛。天是不能仰望了,万般无奈的词人只好采用第三招:低头看地。可眼前是什么景象呢?凋零一地的菊花!生活甜美时,词人曾有采菊装饰几案的习惯,可如今又怎能有那份闲情逸致呢?满院惨象,还能再看吗?自然不能。天不能望,地也不能看,此时词人只有一种心愿了:企盼天黑。只有天黑了,才眼不见心不烦。尽管分秒难熬,可天还是会黑的,可是“到黄昏”,又能怎样呢?“梧桐更兼细雨”。看是看不清楚了,可你还能听不见吗?那雨滴哪里是敲打着梧桐,分明是敲打着词人的心啊!
通过语言描述出这样的情境,学生就会明白,为了排遣心中那深沉的故国之悲、亡夫之痛,孤寂的词人在无助无奈中苦苦挣扎。可她越想解脱,就越是不能解脱;越想减轻心中的痛苦,就越是痛苦不堪。就像陷入了无边的沼泽之中,任何逃离的努力,都会使自己越陷越深。有了这样这情境体验,再去感受词的悲痛凄苦就不那么难了,自然就能体会词人纠心撕肺的悲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了。
三、图画展示情境
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许多全新的教学形式,也使原本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异彩纷呈。图画展示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在鲜活直观的视听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描绘了杭州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词人笔下杭州的自然山水之美和市井面貌之繁华,我们采用了图画展示情境的教学方法。虽然宋代的历史旧迹难以复原,可现实中的情景也成为联想的参照。今天的杭州市着力打造的旅游名片――“三个一”可为教学直接提供资料:“一湖”,即西湖,通过图片展示西湖胜景和林隐寺的桂林,可让学生感受西湖的秀丽和月下桂子的天香;“一江”,即钱塘江,通过视频展示钱塘江潮,可让学生目睹“怒涛卷霜雪”的惊心动魄的壮美景象;“一城”,即宋城,通过图片展示宋城仿古的街市以及生活情景,尽管有一定的差异,也可让学生大致领略到宋代百姓安居乐业、笙歌处处的生活景象。这样,古都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就不那么有距离感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也真切可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