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近代史人物梁启超研究的近代史博士论文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梁启超的近代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梁启超的近代史论文篇一:《梁启超“时务文体”对近代宣传的影响》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新闻宣传大家,在新文化运动中扮演着开风气之先的推手角色。尤其是他发展的“时务文体”整体推动了近代以来的宣传工作,本文将从对革命宣传的影响和对文学改革的影响两方面来讨论,分析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对中国近代宣传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时务文体革命宣传文学改革
“辛亥革命前的报纸改革(1895—1911)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的‘黄金时期’”,期间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人物当属梁启超。他的新闻传播观念和办报实践,为我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对近代的宣传事业影响深远。
在新闻工作中,新闻报道要遵从新闻规律,但在宣传中,则要注重技巧性,不仅要求文字信息的写作和内容选择,更要加强传播的技巧。在长期的新闻宣传实践中,梁启超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而且发展了“时务文体”,为以后中国的新闻实践和宣传工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一、“时务文体”的特点时务文体受到龚自珍、魏源等人影响,发端于王韬的《循环日报》,他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提出文章要适合报纸要求,文字平易畅达,不事雕琢,简短并尽量少的引经据典逐渐形成报界最流行的政论文体。梁启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形成了“时务文体”。该文体发展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它灵活自由、丰富感人,更贴近当时的斗争形势,有助于批评旧思想,宣传新观念。梁启超自己曾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总结他文体特点:“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番魔力焉。”时务文体迎合了当时人们渴求新思想的愿望,被人们迅速接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梁启超提出平易畅达主要是出于宣传的需要。他所创办的报纸稿件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翻译外报,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国人陌生的名词术语。要使这些让更多中国人接受,起到“开民智”的作用,就要求文章的语言浅显流畅,明白通晓,摒弃矫揉造作、艰涩古僻的文字,同时又允许根据内容的需要,使用俗语、韵语及外来的词汇、句式和语法来论证问题、说明道理。
其次,“纵笔所至不检束”。即要求解除写作上的清规戒律,摆脱各种古文义法的束缚,打破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实行文体上的大解放,形成一种介于古文和民众能够接受的通俗文体。
再次,“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这种文体极具煽情性,以传播学中的“诉诸感性”的方式进行传播。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文字之中,再配以高超的宣传技巧,文章往往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拉近了读者与报刊的距离,扩大了读者面。再者,梁启超本人是一个爱国志士,在国家内忧外患的时刻,他勇敢地站出来,承担一份“救国救民”,力挽狂澜的民族责任。而梁启超丰富的知识也使其文章典故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运用自如,感情自然流露,胸中激情荡漾,下笔正如出峡之水,一泻千里,气势非凡。
正因为这些特点,使“时务文体”更适合做宣传,因此在当时被广为运用,成为流行的报章文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对近代革命宣传的影响梁启超的新闻传播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集中在政治方面的。他认为报刊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党派性,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为了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他强调报纸的可读性,在办报方面,提倡有针对性的办报,“犹恐文义太颐,不能尽人而解,故有妇女报,有孩孺报”。而在报纸的写作方面,则是强调使用“时务文体”。“时务文体”是梁启超新闻宣传方式的自觉运用。是他新闻宣传思想的最直接体现。最能体现时务文体特色的代表作应该是梁启超发表在《清议报》上的《少年中国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文中,梁启超运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典故:“埃及之金字塔”“西伯利亚之铁路”“行星之陨石”“浔阳江头琵琶妇”“拿破仑之流放厄蔑”“阿刺飞之幽于锡兰”等,这九对对比,形成排比句式,层层深入。中西合璧的典故在梁启超的文章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和谐,蕴含丰富。从而得出“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的结论,他指出“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之人也”。饱含救国救民的激情,且越到文章最后越是达到高峰。文章从诗歌式的散文完全变成诗歌,情绪由激昂渐进到波涛汹涌,似江水泛滥般喷泻而出。
但是梁启超为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宣传,使得“时务文体”在他的手中也蒙上了仓促、不求甚解的阴影。严复就曾经写信批评过梁启超的文章太过于草率,他复信承认:“启超于学,本未尝有专心肆力。但凭耳食,稍有积累,性率议论。信口辄谈。每或操觚,已多隔阂。”这与梁启超对报纸的认识有关,他把报纸作为政治斗争的宣传工具,而不是反映事实。所以他的文章,以及这种时务文体仅适合宣传之用。
由于政治原因,近代以来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一直偏离轨道,宣传重于新闻报道,制造舆论重于引导舆论,因此时务文体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创办的《时务报》成为当时维新派的舆论中心,一些影响较大的报纸如《知新报》《湘报》等皆按照《时务报》的模式创办,文章皆模仿时务文体。这种影响力逐渐扩大,有趣的是,在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大论战中,尽管双方所持观点相左,但是所用文体基本都为时务文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邹容的《革命军》中的一段话为例: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是故一人一思想也,十人十思想也,百千万人,百千万思想也,亿兆京垓人,亿兆京垓思想也。人人虽各有思想也,即人人无不同此思想也。
梁启超的近代史论文篇二:《梁启超的中国学术史研究》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他在学术研究领域的贡献,尤其是对中国学术史的研究,产生的影响力更为广泛深远,持久延绵。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梁启超在中国学术史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展示一个比较清晰、可资参考的影像,使众人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梁启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梁启超新史学中西文化
一、著作概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清代学术概论》一书重在“论”,致力于对学术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考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重在“史”,广征博引,描述各个学术派别的开创人物。这两部是学术思想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力作,与其他史著相比,都是注重于对一代学术的贯通考察,都重视对各派学术的社会文化和学术思潮背景的分析,都扩大了学术的研究范围。
《中国历史研究法》分为六章:1.史的意义及其范围;2.过去之中国史学界;3.史之改造;4.说史料;5.史料之搜集与鉴别;6.史迹之论次。其中在说史料一章中将史料分为文字记录和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两大类,之下又细分为12小类,相比过去已是十分完美。在史料之搜集与鉴别一章中,梁启超结合自身的治学经验,提出辨伪书的“十二条公例”,构建了一整套自己的史学理论方法体系,吸收传统史学的精华,利用西方进化论来批判旧史学的弊端。不仅倡导了宏观上的史界革命,还对具体的技术问题作出了阐述。此书倡导客观态度和经世致用的精神,归纳出了一整套比较科学的研究史料和编纂史书的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一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分为三章:1.史的目的;2.史家的四长;3.五种专史(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断代的专史)。分论是该书最重要的分量所在,详细论证了五种专史的写作方法。其中有一节专门讲“史学史的做法”,这是具有开先河意义的。
《新史学》喊出了“史学革命”的口号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从理论上论证史学革命的必要性,系统提出了新史学的理论,得到了章太炎、朱希祖、何炳松等一批人的呼应。另外,还从历史主体、历史服务对象、历史理想三方面归纳了对传统史学的批判。
二、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不朽之作――《清代学术概论》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了万木草堂,为学生讲“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取万国以比例推断之”。作为康有为得意门生的梁启超受其影响,很早便重视学术源流的研究。1902年,梁启超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将数千年的学术思想分成七个时代:一、春秋以前为胚胎时代;二、春秋末及战国是全盛时代;三、儒学统一时代,即两汉;四、老学时代,即魏晋;五、南北朝、唐之佛学时代;六、宋、元、明之儒学佛学混合时代;七、近二百五十年来的衰落时代;八、复兴时代,今日是也。对于每个时代,他都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以及对于后世的影响。这对于当时的学术界无疑是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胡适就曾在《四十自述》里评价说:“这是第一次用历史眼光来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第一次给我们一个‘学术史’的见解。”这篇文章为梁启超日后撰写《清代学术概论》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1902年梁启超受邀为蒋方震所著《欧洲文艺复兴史》作序。梁启超早就认为清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于是有意将之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作比,相为印证,汲取其长,以资借鉴。脱稿之后,曾以《前清一代思想界之蜕变》为题发表,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定名为《清代学术概论》。
此书共33节,前3节总论时代思潮及清代思潮,指出“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其在我国自秦以后,却能成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已。”“而‘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而欧洲当‘文艺复兴期’经过以后所发生之新影响,则我国今日正见端焉。”梁启超对思潮及清代思潮作了简单的解释和评价,显然对清代思潮的评价比较高,满怀希望和憧憬。梁启超将清代学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启蒙期。二是全盛时期。三是蜕分期。四是衰落期。梁启超所作的四个分期其实正代表了清代思潮的四个复古阶段。从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到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再到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最后推至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贯穿始终,使各个时期能步步得解放的,实为科学的研究精神。清学虽然进入衰落期,但如果可以把这种科学的研究精神应用于其它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领域,其他事业,令其发挥效用,那么清学的灵魂也就不会灭亡了,而且必将造福于社会。
总论之后各章节为分论,展开对每个时期不同流派加以详尽的介绍论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主要以时代为经线,以学派、学者为纬线,对于清代二百多年的学术加以全景式的论述,脉络清晰,详实丰富,涉及到清代几乎所有重要的学者和著作。从内容上看,包括了经学、史学、小学、金石学、校勘学、辑佚学、佛学、地理学、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广泛充分至极。仅以短短6万余字就勾画出了清代学术发展的大致经由,不仅罗列出历史事实,而且试图从理论上加以解释,梁启超的概括能力、文字功底不言而喻。另外,在论述中还非常注意理清学者的思想渊源和阐释各种思想对后世后代学者的影响。若非有了成熟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创新的魄力和对传统史学真切的同情理解,是不可能做出此种良著的。这本书在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
三、对于新史学的倡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梁启超非常看重历史学的作用,他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就是说历史学可以帮助国民鉴往知来,成为激励爱国心的源泉,并可促进国民团结和社会进步。欧洲各国民族主义思想发达,就得益于史学。中国虽然号称史学发达,但实际上,传统史学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对于旧史学进行彻底改造。“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对于传统史学的批判,梁启超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96年,梁启超就根据当时政治改良的需要,希望借史书使读者知道“二千年政治沿革,何者为行孔子之制,何者为非孔子之制”,“历代制度皆为保王一家而设,非为保天下而设,与孔孟之义大悖”,“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读史以政为重,俗次之,事为轻”。他认识到传统史学传史以帝王将相为主体而将民间之事排斥在史书之外,很少考虑芸芸众生之事,而且都是为朝廷为君臣而作,而非为国民而作。
第二年,梁启超将历史著作分为君史、国史和民史三种,他认为西方各国民史兴盛,而中国传统史学所载若非君史即是国史,总是在中国历史过程中找出一个王朝作为某一历史阶段的核心,并以此来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其实质是君权至上,这样的史学根本不能满足时代要求,不能反映社会群体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自身的改造过程以及社会群体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况,缺乏一种感染国民的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显然,他对于中国封建旧史学之体例、内容、功用都流露出不满之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01年,梁启超在日本接触到更多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后,对旧史学的缺陷看得更深入一些。他认为中国传统史学“不过记载事实”,而不能说明其中的因果关系;所叙述的不过是“人间一二有权利者兴亡隆替之事”,仅是一人一家的谱牒;虽为政治史,却仅记一姓之势力圈,“不足以为政治之真相”。旧史学叙事笼统,不能归纳出历史事实的演变规则,不能反映历史进化的规律。那么就需要新史家能够独具慧眼,善于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发掘新史料,从中找到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并且广泛吸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其他相关社会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成就与方法,研究历史专题,从而全面揭示历史发展的根本大势。
众所周知,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人在其“脱亚入欧”及“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大量传入了有关西方的各种书籍,其中有关文明发展或文明史的作品,在东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869年至19世纪70年代下半期左右,日本兴起了一股西洋史的翻译热潮,不少欧洲文明史析论的著作都传入了日本,包括了一些对日本文明史学影响较大的吉佐、博克尔、梯也里、米涅、孔德等人的著作。在田口卯吉和福泽谕吉树起的文明史学的大旗之下,日本学者发表了不少他们对于西欧文明史学的响应文章。这样,在欧洲文明史学的冲击下,明治日本史学家对传统史学展开攻击,由长期仿效中国转而学习西方文明。时值梁启超流亡日本,不必说,自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于是他成为了中国的“西学桥梁”,大量而高速地介绍了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念学说。
1902年,梁启超著《新史学》,对于传统史学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的批判。在书中他总结出传统史学的“四弊两病”。四大弊端即“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两病即“能铺述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造成的不良后果是难读――史籍浩如烟海,一生难以尽读;难别择――读者难以分辨何为有用,何为无用;无感触――不能激励爱国心,团结合群力。有如此之多的弊病,史界革命自是刻不容缓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批判旧史学的同时,梁启超还极力倡导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他在新史学的指导思想、服务对象、作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从而构筑起新史学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思想上,要以进化论为指导,探讨人群进化的原因,“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以此来指导后人沿此道路前进,从而获得更大的幸福。在内容上,要摆脱“帝王中心论”的束缚,将旧史转化成为国民服务的工具,促进国民互助团结精神的发达,养成国家思想,“助成国民性”。在服务对象上,要摆脱为死人服务的思想,以生人本位的历史取代死人本位的历史,要为现实服务,“将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世致用也”。在作史方法上,应尽量剔除主观偏见,“为历史而历史”进行纯客观的研究,即使做不到纯客观,也要在尽可能的范围之内“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为手段”。
四、治史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梁启超有关治史方法的论述包括了对客体(即史料)的处理方法和对主体(即史家)素质的要求两方面的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思想行事留痕迹者本已不多,所留之痕,又未必皆有史料的价值。有价值而留痕者,其丧失之也又极易。因必有证据,然后史料之资格备;证据一失,则史料随即而淹沉。”史料的概念范畴、价值意义、资格条件都很简捷地表述出来了。梁启超认为传统史学惯于从史书记载中寻找史料,忽略了“现存之实迹”、“传述之口碑”、“遗下之古物”等文字记录之外的史料的作用和价值。新史家若能一改其旧眼光,扩大史料搜集整理的范围,充分利用非文字记录的史料,令其价值彰显,则必能使中国史学之面目焕然一新。
怎样搜集整理史料呢?要注意常人所不注意之处,对于常人向来不认为是史料的,“吾侪偏从此间觅出可贵之史料”。那么,首先“须将脑筋操练纯熟,使常有敏锐的感觉每一事项至吾前,常能以奇异之眼迎之,以引起特别观察之兴味。”然后“须耐烦每遇一事项,吾认为在世上成一问题有应研究之价值者,即从事于彻底精密的研究,搜集同类或相似之事项,综析比较,非求得其真相不止。”这就是说,治史者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有价值的史料,能以新视角赋予旧史料以新的意义,而且要有耐心,要不怕麻烦,亲力亲为,进行彻底精密的研究,综合分析比较所搜集的史料,求得其真实面目和有用价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史料搜集到之后并不能完全信以为真,还要进行正误辨伪,即鉴别。鉴别真伪最直捷的方法是举出一个极有利的反证,但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就可以解决,往往是明知史料不可信却苦于找不到有力的反证来驳斥它。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怀疑的态度,设立假说以待日后考证审定。一般的原则,时代愈远,则史料遗失愈多,可信者愈少,最先最近的史料最为可信。梁启超专门提出了一整套详尽的辨别正误、鉴别真伪包括辨伪书、辩伪事的方法原则。另外,梁启超还积极宣传西方的学术方法,认为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和笛卡尔的演绎推理法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基础,非常值得正处于向近代过渡时期的中国的众学者,尤其是新史家们认真学习和汲取。这些方法对于今日的史学工作者亦是极为有用的。
搜集与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工作,但研究的结果如何,还取决于学者自身的认识能力。因此,梁启超提出了史家修养“四长”论,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史才。
史德是说作史的人,心术应该端正,对于过去的人事毫无偏倚,善恶褒贬都力求公正。仅此还不够,梁启超认为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如何才算忠实?即“对于所叙述的史迹,纯采客观的态度,不丝毫参以自己意见。”当然,纯客观做起来非常困难,也是根本达不到的,我们只能尽量避免夸大、附会、武断等一些毛病,审慎对待过去的事实,努力把自己的认知态度养成像镜子和天平一样,鉴空衡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了道德,其次要讲的就是学问。历史范围极其广博,史籍卷帙浩繁,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凡做史学的人,都要有一种觉悟“贵专精不贵杂博”,想要无所不知,必定一无所知。梁启超建议作史学的人先选择一二项专门工作,做完后有余力再作其它的东西,万万不要贪多。同时,有了专门学问,也还要知道一些普通常识。能做到有一专长又有充分的常识最好,既能深入浅出又可触类旁通。“以十之七八的功力做专精的功夫”,勤于抄录,练习注意、逐类搜求;“以十之二三的功力做涉猎的功夫”,“如此做去,极其有益”。
史识是讲历史家的观察力。观察要敏锐,要能察得别人所不能察者。观察的程序可以由全部到局部,也可由局部到全部。“要养成历史家观察能力,两种方法应当并用。看一件事,把来源去脉都要考察清楚。”要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避免被传统的思想和自己的成见所蒙蔽,“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
史才专门讲作史的技术。“有了史德,忠实地去寻找资料;有了史学,研究起来不大费力;有了史识,观察极其敏锐,但是仍然做不出精美的历史来。要做出的历史让人看了明了,读了感动,非有特别技术不可。此种技术,就是文章的构造。”文章的构造分组织与文采两部分。组织就是整理归纳安排材料,包括对材料的裁剪和排列。文采就是写文章所用的字句词藻,要素有二,简洁和飞动。要养成史才,需要多读――多读前人的文章;少作――作时谨慎,用心去作;多改――反复润色,不满意就改。
其实,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刘知几最早提出了史学“三长”论,“三长”指的是史才、史学和史识。后来,章学诚又加进了史德,强调史家的心术要正。梁启超可以说是因袭于他们,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从排序可以看出,他对于史德的重视程度非前人所能比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梁启超根据自己多年的治史心得,系统讲述了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对于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具体细致的研究方法,对于今日的史学工作者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可利用、可操作的价值。
五、对于中西文化的态度
“西人称世界文明之祖国有五:曰中华,曰印度,曰安息,曰埃及,曰墨西哥。然彼四地者其国亡,其文明与之俱亡。……而我中华者,屹然独立,继续绳绳,增长光大,以迄今日,……于戏,美哉我国!于戏,伟大哉我国民!……吾不得不三熏三沐,仰天百拜,谢其生我于此至美之国,而为此伟大国民之一分子也。”这样的表述足以窥见梁启超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无以比拟的自豪感。然而,面对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学术思想的衰败,梁启超开始上下求索,中外探寻,力图找到一条中西文化的最佳结合之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后序》中写道:“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亦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有论“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人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怎样结合呢?西方文化是多元的,究竟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梁启超主张不但要认真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学习西方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从政治、法律到社会学、哲学、思想意识再到经济理论,无一不在学习内容之列,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这是在当时的中国推广西方现代化的一种尝试。他认为只有实现一系列根本观念和思维方法的变革,中国才能富强。中华民族才能摆脱厄运。后来,梁启超到欧洲考察,看到一战结束后各国破败的景象,于是开始主张以东方文化经济西方文明之穷,实现中西文化的调和。19世纪西学东渐之后,相当一些知识分子力图以中国文化去补充西方文化。梁启超算得上是先驱之一,他认为中西文化应该互补,其方式之一是以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经过挑选的部分去补充西方文化的不足,这与当时朝廷认可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方针是有差别的,而且所提倡的中学与洋务派所坚持的传统的纲常伦理也是截然不同,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和继承。他一直坚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瑰宝是不能丢弃的,要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他曾大量翻印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的有突出民主启蒙思想因素的著作,借以激发民主和民族意识。另外,他还努力从佛学中汲取为民族民主事业献身的精神力量。梁启超的所做说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不少有益于现代文化的思想资料,人们若能根据社会进步的需要对其进行选择和改造,必能使其焕发新的光彩。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应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特点融合的产物,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能孤立地发展,要敢于正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的差距,大胆地输入现代西方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成果,在开放的状态中让各种文化自由竞争与渗透交汇,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真正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陈鹏鸣.梁启超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3.
[2]胡适.四十自述.梁启超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9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31-235.
[4]梁启超.新史学•中国之旧史.梁启超文选(上集).518.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史之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39.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说史料.4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史料之搜集与鉴别.8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史家的四长.中国历史研究法附录.东方出版社,1996:165-177.
[9]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16.
[10]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梁启超文选(下集).37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文选(下集).21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袁伟时.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202.
梁启超的近代史论文篇三:《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王朝、袁世凯统治时期,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政治急剧变革的时代,在思想领域里面临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的冲击,古老的中国正在死亡,但人民的新中国还处于诞生前的黑暗之中。在如此深重的危机面前,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古老悠久的中华文明与迅速崛起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开始艰难地探索解决社会危机的方法。梁启超就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先驱者之一。
梁启超,这位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兼学者,倾毕生精力于爱国报国的伟业之中。从他戊戌维新前后活动中,足以见其感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精神。政变前夕,梁启超就曾发表演说,对士大夫明知亡国危险而不图变革、无所作为的思想状态大加针砭,呼吁立即行动起来挽救国家危亡。他克服流亡国外的各种困难,更积极进行思想启蒙的宣传,先后创办《清议报》、《新小说》、《新民丛报》;这一时期他发表的批判和传播西方进步社会学说的文章,对国内爱国人士特别是青年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黄遵宪称誉他的文章“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梁启超批判封建专制的腐朽和罪恶,致力于剖析国民弱点,力倡“新民”之说,以及如饥似渴的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都是与他豪迈的爱国之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对国民性的批判,不是冷嘲热讽,妄自菲薄,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饱含着爱国主义激情和对中华腾飞于世界的期望。他的思想唤起了国民的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有力配合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从思想上武装了整整一代人,从而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它首次透过几千年文化背景的深层来思考中国的社会问题,实是开五四运动之先声。“诗界革命”中他主张“新诗”须熔铸新理想新意境,这其中就包括反对侵略、挽救国家危亡、誓死保卫祖国疆土的尚武精神和变革旧制度、献身国家民族的高尚抱负和雄伟气魄。这些新内容,使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在诗中表现得不只是面对民族危机的悲愤,更重要的是一种要求奋发图强的积极精神:他不仅热情歌颂祖国的伟大、可爱,而对祖国的振兴充满了信心。在“小说界革命”中,梁启超同样包含激情,因此他的新小说立足于现实,敢于干预生活、针砭时弊,触及并探索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政治小说和谴责小说成为这一时期小说的主流。这时的新小说大都突出了两个主题,即要求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作为改良主义思想家的梁启超,更是注重精神文明对于政治实践的宣传、鼓动及舆论的重要。他认为国民中存在的劣根性是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他深刻地剖析国民性,以培养国民的元气,即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主张提高国民的思想与能力,“一曰,淬厉其所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本无而新之”即要求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提炼出新思想、新精神,“譬诸木然,非岁岁有新芽之茁,则其枯可立待,譬诸井然,非息息有新泉之涌,则其涸不移时”,迫切要做到“博考各国民族可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并且要能使发扬本民传统中优良的东西,与吸收外来富强之道,二者“调和”即融合起来。他明之以理,动之以情,热切地呼唤中国人彻底改变暮气沉沉的气习,振奋无畏的精神。在梁启超那里,传统的东方精神文明已经发生动摇,新思想、新文明的输入已成为改变国家落后和社会空气恶浊的关键。
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梁启超早在《<民国十大元气论>叙论》中已经有过理论上的阐释。他说如果想使我国进步,使与西方各国相等,“必先求进吾国之文明,使与泰西文明相等”。然而,文明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他认为,“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而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故以先知先觉自任者,与此二者之先后缓急,不可不留意也。”他认为在上海香港所见到的马车、华宴、铁桥、军舰之类都不能谓之文明。“皆其形质也,非其精神也”。那么精神是什么?他说政治、法律也只能算是“形质之精神”,孟子所谓的“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才是“精神之精神”。“求精神之精神者,必以精神感召之,若支支节节,模范其形质,终不能成”。梁启超在这时已经指出精神文明高于物质文明,而且认为儒家的思想主张,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这个观点,不仅他一贯坚持,渗透到他的美育思想中去成为他人生观和精神生活理论的基础,而且影响了不少人,在思想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