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技术论文 > 藏药药物技术论文

藏药药物技术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藏药药物技术论文

  藏药具有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基于五源学说的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理论较系统,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藏药药物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藏药药物技术论文篇一

  藏药药性理论探析

  [摘要] 藏药具有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基于五源学说的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理论较系统,富于宏观辩证,独具藏特色,部分理论极具科学性,具备了形成藏药药性理论的基本核心要素。然而藏医药典籍及文献中,尚未独见有藏药药性理论的系统论述,从而限制了藏药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该论文以藏药理论的三大基本核心——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产生、衍生、相互作用关系为出发点,系统介绍了基于五源学说的藏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梳理了五源学说与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六味、八性、十七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了藏药性理论与中药药性理论的联系和类似之处,提炼了藏药药性理论的特色及科学性,以期为藏药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藏药;药性理论;五源学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藏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理论上以三因学说为理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诊疗体系;在药学方面,结合独特的自然药用资源及饮食文化习惯,以五源学说为基础,派生出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独特的藏药理论,这些理论即是本文要探析的藏药性理论的核心和基础。那么藏药药性理论的基本核心是什么呢?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同样,藏药基于五源学说的六味、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理论,重点阐明了藏药的性质、属性以及用药规律等特点,这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有很多类似之处。基于于此,藏药的药性理论核心主要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三大要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药性理论体系。本文就基于上述三大要素核心的藏药药性理论及其基本架构体系作一梳理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商榷、至臻完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基于五源学说的藏药药性理论的初步形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源学说有点类似于中医的五行学说,但又独具特色:藏医的五源学说中的“五源”主要指水、土、火、气(风)、空这5个万物生机之源[1]。《四部医典》记载:“万物之生机来源于五源(即水、土、火、风、空),药物的生长亦来于五源。即水为药物生长之汁液;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风)为药物生长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五源缺一,特别是空缺了,药物则无生机。” 这一精辟论述,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特殊性,也为构筑藏药的八性、六味、和十七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藏药的这一论断与中药药性的形成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药药性的形成,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亦受地理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四气(也称四性)、五味形成之理与藏药相类似。中医药理论认为,天为阳,气生于天,具有升发之性,故亦为阳,随着节气变化,药物形成寒凉温热之性;地为阴,味源于地,故亦为阴,随地气五行及方位的变化,药物也有了酸苦甘辛咸之别。可以说,藏医药的五源学说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存在某种联系,也从侧面反映了藏医药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部分中医药理论的精华,并结合藏民族独有的医药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了系统而独特的理论体系。

  基于此,藏药的药性理论可以定义为:藏药药性理论是以五源学说为基础,以三因学说为指导,主要研究藏药的性质、功效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其核心主要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这就是基于五源学说的藏药药性理论。

  1.1五源学说与药性特征、病种之间的关系

  藏医认为万物之生机来源于五源,药物的生长亦来源于五源,从而使得五源之“土、水、火、风、空”各自衍生出了不同的药性特征,不同的药性特征又对应治疗不同的病种,这些并种主要按照三因学说进行划分,主要包括“龙病、赤巴、培根”三大类。具体的对应关系见表1。从表中可知,土性强的药物具有重、稳、 柔、钝、润、干之效,可强筋骨,治“龙”病;水性强的药物具有稀、寒、重、 钝、润、软、温、柔之效,可使七大物质基础聚集,亦治“赤巴”病。火性强的药物具有热、锐、燥、轻、润、动之效,可生热促使七大物质基础的成熟,能治“培根”病。十七效亦源于药物的药味,如药味味甘、苦、涩者属于寒性效能;威、涩、甘者属于钝性效能 酸、苦、辛者属于轻和糙的效能;辛、 酸、咸者属于热和锐的效能。药物的药味和“三化味”相同,在临床上疗效最佳[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五源学说与药味(六味)之间的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前面提到了藏医药的五源学说中的“五源”,主要指“水、土、火、气(风)、空”这5个万物生机之源。藏药的六味则指药物在人味蕾中的感觉,即包括:酸、苦、甘、辛、咸、涩这六味。药物的六味可以用五源学说中的水、土、火、气(风)、空这5个要素之间的相关作用和关系进行解释:土与水偏胜,则药甘;土与火偏胜,则药酸;水与火偏胜,则药咸;水与风偏胜,则药苦;火与风偏胜,则药涩[2]。因此,这就是药物六味的五源学说衍生理论,五源相互作用及与药物六味的衍生关系详见图1。

  藏药的药味学说除了多了一味“涩”味以外,与中药的“五味”(酸、苦、甘、辛、咸)颇有类似之处,但需指明的是,中药的五味不只是药物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表征药物在味蕾中真实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不同药味的药作用于机体后,产生了不同的效应,获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中药“五味”理论,可以说中药五味超出了味觉的范围,是建立在功效基础上的对机体的综合效应,这与藏药的“六味”又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2藏药之八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藏药的药性分为八性,基于五源学说而形成的药物属性主要包括重、润、凉、钝、轻、涩、热、锐八性。其中土性药能坚实机体,具重、润两性,能医治龙病;水性药能滋润机体,具凉、钝两性,能医治赤巴病;火性药,其性辛、锐、糙,动,能生火热,能治“培根”症。风性药,其性轻、动、寒、干,燥,能通精血,使身体坚实,用于“培根”、“赤巴”病的治疗。空性药,统帅诸药,通行全身,主要用于综合性疾病的治疗[2]。此外,轻涩凉三性能诱发隆病;热锐闰三性能诱发赤巴病;重润凉钝能诱发培根病,这是藏药在临床配伍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3],从上面可以看出,药性与功效关系极其密切。   需要解释的是,藏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三大要素”,即“龙、赤巴、培根”作用失调所致,而三大要素失调又是由药物临床使用不当,饮食不和,起居不适等诱因所致。所谓“龙”,藏医认为禀受于父精母血的媾合,后天饮食精血与大自然之空气并合而成,是具有粗、轻、冷、细、硬、动等6种属性的组合体,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主要是呼吸、运动、排泄、循环、感觉、 机体免疫等机能关系的综合体。所谓“赤巴”,是细腻、锐、热、轻、臭、泄、潮等7种属性的组合体,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主要是体温、消化等机能关系上的综合体。所谓“培根”,是润滑、寒凉、重、纯、软、黏、糊7种基本属性组合体,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主要是骨骼的连接关节腔的润滑、强身等机能关系的综合体[1-3]。

  由此可见,藏药的功效与药性关系密切,相互对应,并受五源相生和作用的重要影响。

  3藏药之六味

  藏药的六味,即指酸、苦、甘、辛、咸、涩。在藏药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具有酸、甘、咸、辛味的药物,主要用于“龙”病的治疗;具有苦、甘、涩味的药物,主要用于“赤巴”病的治疗;具有辛、酸、咸味的药物,也能用于“培根”病的治疗。在“六味”中,其中的“甘”味药物能增长元气,具有补益作用,这也与中药药性理论“五味”中的“甘”味常常作为补益药用具有类似之处,六味与功效的关系详见表2。

  藏药药性理论独具特色的是,藏药药性除六味以外,尚有“三化味”之说,即药物服用消化后会出现“药味”转化作用。药物服用后,与胃火相遇,这是“培根”,“赤巴”被“龙”依次消化。这时甘味和咸味被消化后均变为甘味;酸味消化后仍为酸味;苦,辛,涩味消化后,转化为苦味。即经服用消化后的药物只有甘、酸、苦三味,故称之为“三化味”[4],可以说“三化味”是藏药药性理论的特色,有较为科学之处,这是藏医药理论现代化研究可以深入探析地方。

  4藏药之十七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藏药五源学说衍生了藏药的六味、八性、十七功效,这就构成了独特藏药药性理论基础。藏药的十七功效是指藏药对疾病具有17种功效,这十七功效中,包含了有趣的“八对”对立属性,即“寒-热,温-凉,干-稀,润-糙,轻-重,稳-动,钝-锐,柔-燥及软”[4],藏医药理论认为药物的性、味、效与五行有较强的渊源关系,即土性强的药物具有重、稳、 柔、钝、润、干之效,可强筋骨,治“龙”病;水性强的药物具有稀、寒、重、 钝、润、软、温、柔之效,可使七大物质基础聚集,亦治“赤巴”病。火性强的药物具有热、锐、燥、轻、润、动之效,可生热促使七大物质基础的成熟,能治“培根”病。十七效亦源于药物的药味,如药味味甘、苦、涩者属于寒性效能;威、涩、甘者属于钝性效能 酸、苦、辛者属于轻和糙的效能;辛、 酸、咸者属于热和锐的效能。药物的药味和“三化味”相同,在临床上疗效最佳[2]。

  从藏药十七功效理论中可以看出,藏药药性理论中的八性、六味、十七功效之间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并受藏医药三因学说和五源学说理论的指导和影响,彼此间体现了系统的辩证关系,这与中医药理论思想和宏观辩证理论颇有有相似之处。

  5结语

  藏药药性理论的八性、六味、十七功效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都是由五源学说衍生而来,体现了彼此之很好的网络、对应的辩证关系,这当中,味具主导,性、效则形成异性对治的关系。药有其性,病亦有其性,但须异性对治(即热性药治疗寒性病),否则同性相治(热性病用热性药)犹如如火上加薪,适得其反,同理温-凉、钝-锐、润-燥、稳-动、轻-重等均体现了异性对治关系,也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5]。这也与医药理论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要求藏医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对药性理论有充分的认识。

  藏医药味的形成及转化是一大特色,很好的体现唯物观的辩证思想。本文设计了五源学说药物六味衍生图,见图1,以便更加直观的阐明了“土与水偏胜,则药甘;土与火偏胜,则药酸;水与火偏胜,则药咸;水与风偏胜,则药苦;火与风偏胜,则药涩。”的五源对藏药六味的衍生关系,更好的解释“五源”作为“万物之生机之源”的内涵。另外,五源学说关于“五源(即水、土、火、风、空)对药物属性的衍生关系”,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特殊性的精辟论断,与现代“中药资源学”研究领域关于“药材属性(道地性)与生态环境互作”关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体现了藏药药性理论的科学性。

  藏药药性理论认为,药物六味属性经服用消化后会出现“药味”转化,最终形成“甘、酸、苦”三味,称为“三化味”,具有很好的科学意义。这一理论与中药有效成分经体内代谢后,化学结构出现了变化(按照藏医药性理论,药味变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中药、天然药物的体内代谢、代谢组学等的研究,正好实现对藏医“三化味”的部分证实,本课题组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试图系统而深入的揭示藏药药性理论之“三化味”的科学本质。 因此,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传统药物特别是民族药物研究的重视,古老独特的藏医药理论,特别是药性理论等的研究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崔箭,唐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54.

  [2] 罗达尚. 藏药理论初探[J]. 中国药房,1992,3(1):9.

  [3] 土旦次仁.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藏医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92.

  [4] 崔箭,唐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56.

  [5] 罗尚达. 浅解藏药的六味、八性、十七效[J]. 中成药研究,1985(10):39.   Exploration of property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WANG Xue-yong1, Wubuli·TUERDI2, ZHAO Bao-sheng1, SHAO Ai-juan3,

  Ilham·ABDULLA MEGIDDO2, Kaisaier·ABDU KEREMU2*, LIU Chun-sheng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2.Xingjiang College of Uighur Medicine, Hetian 848000, China;

  3.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ibetan Herbal medicine has its own complete theory based on five sources doctrine. And the theories of "Liuwei", "Baxing" and "Shiqi Gongxiao" formed the basic core components of the property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However, books and literature of Tibetan medicine have never been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and discussed about it specially which thus will limi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In this thesis, we firstly introduced three basic core components of the property theory-the "Liu Wei", "Baxing", and "Shiqi Gongxiao"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s well. At the same time, the link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and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were compared. The job of the thesis done above i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ystematic reveal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Key words] Tibetan herbal medicine; the property theory; five sources doctrine

  doi:10.4268/cjcmm20140710

  藏药药物技术论文篇二

  藏药绿绒藁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绿绒藁;藏药;生物碱;黄酮;挥发油;综述

  绿绒藁是著名的高山欣赏植物,也是藏医传统药用植物,具有多种疗效。在藏医古籍《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中都有关于绿绒藁的记载[1]。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绿绒藁所含的生物碱,国内则从80年代末才开始研究,至今有关绿绒藁的研究报道已不少,但多不系统全面。笔者旨在归纳总结藏药绿绒藁的研究现状,并进行评述性的展望,希望能为合理开发、保护、研究和利用绿绒藁提供参考。

  1 来源与产地

  绿绒藁是罂粟科(Papaveraceae)绿绒藁属(Meconopsis Vig.)植物的统称。本属共49种,1种产于西欧,其余48种大部分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包括中国、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我国有38种,集中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甘肃等青藏高原地区[2-3]。据报道,本属17种植物有药用价值,尤其以全缘绿绒藁M.integrifolia(Maxim.) Franch.、五脉绿绒藁M.quintuplinervia Regel.、总状绿绒藁M.racemosa Maxim.、红花绿绒藁M.punicea Maxim.、多刺绿绒藁M.horridula Hook.f.et Thoms.、川西绿绒藁M.henrici Burn.et Franch.最为常用[1,4-5]。

  2 药用部位及用途

  公元8世纪的藏医古籍《月王药诊》中就记载了“欧贝”、“刺儿恩”的应用方法。现在公认的观点是,“欧贝”从来源上主要指五脉、全缘、红花、长叶绿绒藁;“刺儿恩”主要指总状、多刺绿绒藁。据《藏药志》记载,“欧贝”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涩,具清热解毒、止痛、消炎、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头痛、肝肺热、皮肤病、肺炎、肝炎、水肿症;而以花入药解热效果好,并能治血热和血旺。“刺儿恩”全草入药,性微寒,味苦,功擅接骨、清热、止痛、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骨折、骨蒸、跌打损伤、头伤、胸背疼痛等症[6]。另据文献记载,五脉、全缘、红花绿绒藁均以花入药,有清热作用,主治肝、肺热病;总状、多刺绿绒藁均以全草入药,有生骨脂、解毒、清胃热作用,主治骨裂、头部外伤、中毒症、关节热痛[7]。

21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