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类论文范文(2)
法律类论文范文
法律类论文范文下载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析老师对幼年学生性犯罪控制的社会生态
论文摘要 教师性犯罪关注度不断升高。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阐述教师和学生个体及其与社会整体环境关系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控制教师对幼年学生性犯罪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原因和各个原因之间的关系。据此制定措施,预防教师对幼年学生性性犯罪和保护幼年学生的安全。
论文关键词 教师性犯罪 犯罪控制 社会生态
2013年教师对学生性犯罪的情况特别严重。本文教师性对幼年学生性犯罪主要是指教师对初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学生进行的性犯罪活动。鉴于其被害主体的特殊性—未成年,以及犯罪主体的教师身份,这一类犯罪的出现往往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震撼,不仅仅伤害了学生的身心,而且侵犯了学生充分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对这类犯罪的控制很重要也异常紧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教师对幼年学生性犯罪的现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幼年学生受到侵犯的案例特点
2013年,教师性侵幼年学生的新闻不断被各家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笔者从网上搜集了2013年报道的最典型20个教师性侵幼年学生的案例报道,对这些案例做了分析,以求真实完备地了解这类犯罪的现状和特征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过调查发现该类犯罪有以下特征:(1)犯罪人年龄多为50岁以上。20个犯罪人中有16个人的年纪确定,其中9个人年龄超过50岁,一个人年纪小于30岁。(2)被害人有男童。(3)幼年学生受侵犯的时间长,9个人侵犯的时间延续超过半年。(4)落后地区犯罪情况更严重。出事的14个地方是落后农村、山区小学。(5)在强奸和威胁儿童的强制行为之外,老师多采取的措施是掩护借口是利用老师的身份,辅助学习、进行惩罚等。(6)学生多为初中、小学生。(7)犯罪地点有11个明确在学校内部作案。(8)老师用上下级权属关系打压,以成绩、伤害父母、曝光侵犯行为等控制被害人,实现长期性侵。(9)由被害人主动说出来而案发的只有5个。(10)受害人普遍未成年,只有两个超过15岁。(11)男童也是潜在的受害人。
(二)现有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现有的理论主要从该类案件发生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方面分析。根据专业人士的分析,这类犯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犯罪行为人素质低以及心理压力导致心理变异。(2)学校选人时没有尽到谨慎义务,日常管理欠缺。(3)家长对小孩性教育不足和照料不周。(4)孩子对教师的盲从与性教育缺乏。(5)经济落后为这类犯罪产生创造了条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的预防对策主要有:(1)加强思想教育、法制宣传,加大打击力度。(2)在各大中小学校建立专门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组织,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3)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选人时重视道德考察。(4)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防止心理压力转变为心理扭曲,等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虽说犯罪是各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分析很难确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意见》,提出“六位一体”的保护中小学生工作机制,要求学校对女生宿舍采取封闭式管理,原则上聘用女性管理人员。但在这20个案例中,有19个不在宿舍。封闭式管理不能根除在办公室和在教师的性侵行为。
教育孩子性侵犯的知识,这个方法的目地是通过学生的反抗和及时报案等预防性犯罪的方法,有利于防止性侵犯长时间延续和受害人范围扩大。其中2个案例表明,若被害学生及时报告的情况,受害人数少。但在大部分犯罪中,被害人都对侵犯有个大致的了解,是因为害怕等原因而没有报告。
关于定期排查女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的措施,是可以接受的。在20个案例中,有10个是在老师、家长、亲朋的注意和询问下说出了案件真相。但对孩子和孩子家庭等多方面的监控导致的自由的匮乏,实际上紧缩了女性的空间和人身自主权。在这样的高压监控之下,有可能导致更多的问题。所以,这个措施是需要斟酌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师德一票否决,教师资格终身制取消的措施,犯罪的发生存在个人的因素,个人的品质、心理等因素都可以导致犯罪的发生。在统计的20个人中,犯罪人有的“外人评价”没有明显的不好的地方,反而多数是还算良好的评价。笔者以为,结合社会生态理论对教师性侵学生的犯罪分析很有必要。
二、幼年教师性犯罪原因的社会生态分析
任何一项犯罪的产生都是个体和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将人和事件放入社会环境整体,才能够系统、全面、准确地分析教师性犯罪者产生的综合原因。对教师对学生性犯罪的分析,要将社会、个体、环境之间的关系综合起来,分析犯罪的原因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微观系统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微观系统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因素,如心理、性格、情感、情绪等的状况。在教师性侵学生的案例中,男性多为55岁(前后浮动5岁),教龄一般比较长。有观点认为“在这一阶段,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趋向成熟和稳定,考虑问题全面,生活目标清楚,意志坚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这个年龄的教师在类犯罪中占主体。这类人的犯罪一般很隐蔽、成功率比较高,案例中的犯罪都是个人犯罪,不存在第二人参与犯罪的情况。如果利用教师头衔,危害将一发不可收拾。这类人在社会中慢慢失去了年轻时代的地位和活跃,心理和情感的需求容易被忽视。从调查得到的他人对犯罪人评价的内容上看,一般都是内向、认真等评价。从被害人的角度来说,受侵害的均只有一个案例超过14岁。案例中现实,存在以失误引诱进行性侵的情况,多数儿童都知道事情发生,但是多数都很容易被控制。作为未成年来说,不懂、胆小、易受控制等等被害人特征都容易让其从潜在的被害人转化成为实际被害人。教师对学生性侵受到反抗的可能性和力度小,成本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中观系统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正如网络上很多分析的那样,多发生在农村地方导致的被害儿童家庭关系的松散,也欠缺父母的关注。在20个案例中15个是因为他人的关注而案发。与此同时,如果犯罪人本身得到家庭的关注,其犯罪的难度也会加大。家庭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显着。在中国,普遍的家长认为老师怎么教育孩子都是有道理,对老师100%放心的不在少数。这一看法使得孩子对老师不设防,这也为教师性侵创造了条件。性侵行为多发生在学校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地方。在案发之后存在学校为隐瞒或私了案件进行了一些行为。这个不能让人不怀疑,在案发之前很有可能存在学校替教师隐瞒罪行的情况。当然,由于没有数据和证据作辅助说明,在此也不亦多作分析。只是有案例表明,在案件发生之后存在学校掩盖罪行的行为。
(三)宏观系统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们在案例中可以发现,4个城市里发生的犯罪,其中一个案例1个受害人,犯罪延续时间为1个月,一个案例1个受害人,延续时间20分钟,一个是11个月,受害人4个,一个是1人,延续时间不明。而在16农村、镇发生的案件,有15个案件不是性侵的时间超过3个月,就是人数多于1人,严重程度远远高于城市里发生的案件情况。这个数据分析直接表明农村经济落后与犯罪的发生和恶化正相关。经济因素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关系。经济因素并不能直接表现为犯罪出现的原因,特别是性犯罪。它通过影响教育、文化、心理、家庭等方面,综合作用于犯罪行为。中国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这样的传统让社会形成了对老师这一职业的充分信任的文化。在缺乏独立人格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地位低。老师和学生更多单独相处的机会,又轻易地躲避他人的怀疑。这类案件存在“免罚因素”,往往隐蔽性高,导致犯罪人更加有恃无恐地进行犯罪,扩大了受害人的范围。
虽然单独分析了三类原因,但是这三类原因总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没有任何一种原因是独立的。经济的落后带来了家长和孩子的分离,影响了家庭。文化领域的落后,带来孩子性格、心理的不同等。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必须综合分析,在控制对策的时候也应该如此。
三、社会生态理论在控制教师性犯罪的应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根据社会饱和理论,犯罪是无法被消除的,只能尽力减少。强奸案无法被消灭,社会能够容纳作为人类成员之一的教师的性犯罪存在,但如果超过了社会可忍受的范围,就说明社会系统出现了问题。必须先对这类犯罪作出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明确问题根源及犯罪与社会各项因素的关系,对症下药。在政策的设计上,也必须综合各项因素,统一协调制定。
首先,从近期看,遏制教师对幼年学生的性犯罪,第一,要采取宣传、教育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性侵犯等方面的教育,不留死角。第二,对孩子的父母也要进行相关的提醒或教育工作,让家长更加留意自己的孩子。第三、提醒教师的配偶多注意教师的动向。第四、搞活教师业余活动,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况。第四,实行学校严格责任。学校应该有责任创造一个远离性骚扰的校园环境,当学校及其主管面对学生遭受性侵犯的抱怨的时候,如果没有采取措施使得性侵犯停止或者劝阻学生放弃指控的话,就要承担严格责任。虽然中国多公立学校,但是作为独立运作的机构来说,有义务保障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何况里面生活更多的是完全没有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
其次,从长远看,要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经济能够影响社会多方面状况。要抛弃一些落后的文化,特别是孩子的“听话”思想,性别歧视等。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之所以说性别歧视的问题,是因为性别歧视是性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而这一歧视观念已经影响到未成年的女性群体。教师多用“曝光”这一方法威胁,之所以奏效,是因为“被性侵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已经深入人心。男性作出犯罪行为不怕揭露,而女性受害反而认为丢脸,远远地拉开了男女的地位。类似这样的歧视观念是必须被抛弃的。
最后,在控制教师性侵犯幼儿学生案件的时候,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一旦有反常的情况发生,就要迅速采取措施,并将破坏和损失减至最低程度,以便为尽早和尽快地恢复安定状态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