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已成为全球化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成为当代学术的学科综合和交叉的一个强大动力。作为新兴和交叉学科的比较文学 ,当然与之有着多方面的密切关联。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较文学教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比较文学教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日语教学中比较文学的刷新意义 》
摘要:日语虽然为一门语言,但高校在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中,却不能将日语单纯当做一门语言来讲解,让学生仅了解日语的使用方法。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日语的学习掌握日本的有关文学与文化知识,从其性质上来看,日语这门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教师的教学需要透过语言教学的表象,挖掘日语中所蕴含的文学内容,促使学生建立具有系统化日语文化结构的学习体系。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越民族与文化的交流性分支学科,能够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对日本文学与文化的掌握,从多方角度观察理解日语,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日语的有效性提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比较文学;日语教学;刷新;意义
前言
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语言方面的教学更是突飞猛进,然而仔细观察高校日语教学的课堂,不难发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稳居课堂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拆分与讲解,学生学习日语的过程就好像复读机一般机械而单调,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偏离了语言教学的主旨。日语教学同汉语教学一样,都需要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学以及文化内涵,通过对语言之中文化的感知而获得语言学习的经验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与技巧,因此,在进行日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文化与文学内容讲解,以比较文学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不同国家、不同学科文化的不同语言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学习日语的有效性。
一、比较文学的基本概述
(一)概念
比较文学,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学相互比较、融会贯通,比较文学是目前高校文学艺术教学的一个分支,有利于学生对文学相关学科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建立具有完整结构的文学学习体系。季羡林是我国比较文学学会的名誉会长,他将比较文学的定义进行了精简总结,规定了当代教育学中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即“比较文学就是将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比较,这是狭义上的比较文学;而广义的比较文学,则是将文学拿出来与其他学科进行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还有自然科学。”由此可见,比较文学这门崭新的人文学科,是能够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学科的,将比较文学运用于各个人文学科的教学,都能够产生良好的辐射效果,不仅基于世界的文化交往,更延伸于不同领域中,非常适合如今人文学科的刷新与发展。
(二)特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比较文学的特点实际上非常明显,突出在“比较”二字上,因此,比较文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其研究对象是跨越种族、时间、空间、学科的各种文学方面内容,包括文学、文化、语言等,这些内容表面上看起来缺乏连通性,而实际上究其根源,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相互联系的,无论是事实关系还是审美关系,都影响着比较文学的学科效果;由比较文学的第一个特点可知,比较文学并非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的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内容繁复多样,实际上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独立的学术观念与学术效果,并且其开放性与宏观性可见一斑,虽然具有比传统文学更加宽泛的内容,也与各类文学兼容并包,但对一些文学上的细枝末节仍然采取宏观性的研究方式,更加符合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比较文学对日语教学的刷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可知,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也包括语言,日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单纯的理论性语言教学方式并不能体现语言的文学内涵,而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能够一定程度上刷新日语教学,将日语教学的过程优化,使日语教学更易深入学生内心,确保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和体会日语这门语言的真正内涵,并通过对各方文学的比较,获得跨越性的语言认知,强化日语学习的有效性。从日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比较文学刷新了日语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刷新了传统模式的学术融通,促进了日语教学与文学文化的融合,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策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刷新了教学理念
比较文学对日语教学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刷新了日语教学的教学理念。一直以来,高校日语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时,普遍只是将日语当做一门单纯的语言学科来讲解,甚至用讲解汉语的模式讲解日语,而实际上汉语与日语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学内涵也不尽相同,有些内在价值虽然联通,但仍然存在很大区别。传统的日语教学理念并不适用于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社会,教师将教材基础理论知识照搬于课堂之上,学生如机械一般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对头脑的复制粘贴,虽然将基础知识牢牢背诵下来,但却不能达到综合利用的实际目的,语言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使用的相关技巧,更要从这门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底蕴出发,由于语言本就是发源于民族文化,且在文学作品中被优化使用,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得到根本上的刷新,而比较文学则是刷新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术性学科,比较文学实际上与语言教学相通,教师若能够将比较文学的理念和学科内容应用于日语教学中,便能够通过对比较文学的讲解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具有文学和文化基底的语言运用知识,利用比较文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日语的延伸,首先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学与文化的兴趣,进而优化学生学习日语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从不同文学的比较当中获取日语这门语言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技巧。日本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世界性质的文学,而世界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文学,在进行日语教学讲解时,教师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引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以辩证的角度看待语言文化,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增长语言文学素养,教师也能够从根本上更新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理论思想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加适应对日语这门语言学科的学习,更能够通过对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化的兴趣而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刷新了教学方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日语教学的教学方式是与教学理念相伴相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导致教师设计出陈旧的教学方式,而无法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是不能优化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的,但若将比较文学的学科研究方法引入日语教学的教学方式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获取日语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日语教学方式非常单调,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多进行的就是板书与提问,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气氛从头到尾都非常压抑,学生也无精打采,只是通过抄写教师板书获得日语的应用知识,极少与教师产生互动,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实际上非常不明确,高校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摇篮,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终有一天要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因此应用能力要比记忆能力更加重要,虽说理论指导实践,但没有实践的理论却只是空泛的文字,即使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也无法发芽成长。在这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利用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对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化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日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中,与教师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例如,教师讲解《雪国》这篇日本文学著作,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分析该著作中所蕴含的的文化背景与文学基底,从日本文化的角度考虑川端康成的写作意向,由于每个学生的思想方向不同、性别特点和感知方式不同,会产生多样化的见解,针对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基于《雪国》的内容基础,将文化背景置于中国,想象更换文化背景和文学表现手法后的《雪国》人物特征,畅所欲言。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单调的日语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文学和文化的分析学习和合理想象,获得日语方面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的日语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刷新了学术融通
比较文学的特点是跨学科、跨领域等多方跨越性的研究内容,这对日语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刷新和支持,日语教学表面上是一门语言的教学,而实际上涉及了多个领域的多个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能够在日语教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文学的跨域性特征,增强日语教学的学术融通。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换位思考,也就是说将自身的思想放在日本文化的背景上考虑,假设自己是日本国民,会与中国背景下发生的同样问题有怎样不同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岛国思想”,加深学生对日语学习的一般理解,在设身处地了解日本文化的情况下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日语的相关知识。
三、比较文学对日语教学的意义
(一)学术意义
比较文学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第一点就是学术意义。比较文学是一门系统性的研究跨域文学与学科的文艺学科,具有深厚的文化和文学背景内容,而日语教学表面上虽然是语言教学,实际上却不能脱离日本的文化背景讲解,学生只有立足于日本文化学习,才能够真正获得日语的实用性知识。比较文学与日语教学相结合,很大程度上赋予了两门学科相结合的学术意义,为比较文学拓展了跨域内容,也为日语教学带来了有效方法,是产生学术意义的重要途径。
(二)现实意义
改善现阶段日语教学的现状,避免日语教学的瓶颈产生,一直都是日语教学的现实问题,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强化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在这一方面,引用比较文学的作用十分巨大。比较文学学科的讲解需要加入各种文化背景和文学著作,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文学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适合进行日语学习的学习环境,引入合适的比较文学著作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能够从日本人的角度去体会日语,具有非常现实的实际教学意义。
四、结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纵观比较文学的学科研究内容与过程,其研究方法非常适合日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由于语言教学本身就是要熟知语言的文化背景与文学特征,比较文学能够轻易将学生带入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对日语的形象化感知,强化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冠宇.我国高校日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6(01).
[2]管洁.当前高校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5(0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S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肖霞.跨文化的选择与接受——论高校日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J].山东外语教学.2004(05).
比较文学教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策略 》
摘要:随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深入,身处其中的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中文专业基础课比较文学为例,分析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并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革建议:根据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文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由于其厚重的专业基础、广泛的就业面以及相对固定的社会需求量,成为地方性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然而,随着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放弃传统的精英大学发展目标,选择了多学科性、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亟待进行改革,以使中文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实践服务,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当今的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在教学中将必可不少的理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普遍面临的困境和迫切解决的任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比较文学本科课程教学现状与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文学正式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纵观现今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正如陈惇所言:“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各校开设的课程也与以往不同。除了讲比较文学原理的课程之外,还有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文学类型的比较研究、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史、跨学科研究等,确实比以前丰富多了。”[1]造成比较文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各学校在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等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这种多样化又是沿着三个方向在演变:一个方向是继续讲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个方向是比较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的拓展和深化,如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等,它们本来属于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现在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个方向是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或者说是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去研究另一种学科的某个专题。[1]而对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界有多种看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学者认为“高校中文系或外文系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最好形态,是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与现有的比较文学相关理论探讨与方法讲解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为主的种种现象方面的内容来充实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与课堂,让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综合化、‘文学史化’”。[2]还有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本科课程要轻概论,而重在讲具体案例”[3]。持后一种看法的不只一位学者。有学者因为在本科阶段进行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学完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后,仍然不清楚什么是比较文学,学习本学科有什么用,比较文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所以主张比较文学“课堂教学的内容重点就不再是对纯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学习,包括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领域,以及每一种研究方法应该怎样去操作等”[4]。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方向课程安排各有特点与优势,但都有不足。全面讲授学科原理的课程易失于枯燥晦涩,专题研究的如中外文化史、比较诗学等课程虽长于专精,但有失广博与系统,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课程如“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鲁迅与中外文化”“俄国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西戏剧比较”等课程针对性强,但也因为专精,容易失却比较文学的学科特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比较文学教学建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坚持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
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之下,既要讲授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有研究方法、研究实例的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介绍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作为初学者,学生能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历史、学科特征、学科研究范畴等具有完整性和体系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来看,如果将学贯中西从事高级研究的人才培养作为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并不现实,因通过大学四年级一个学期几十个课时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一跃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专家未免不切实际,而几十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对比较文学有大致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比较文学研究意识和较为开阔的比较视野则是有可能实现的。有学者主张“比较文学课的主要内容则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比较文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二是比较文学的历史,包括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和目前的研究动态;三是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这三块内容中,第一块和第二块是较固定的内容,更多的属学理知识,同时也因比较文学历史较短而容量较小。第三块既是学理性的,又具有操作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教师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课时长短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5]。笔者对此分类非常赞同。实际上,这三块内容较好地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了一起,一并考虑了本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与高校教师授课的个性化特点,既有相关的概念原理、学科发展历史的介绍,又有研究方法与研究实例的诠释,精专与文博兼而有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课时有限,内容安排过多并不合适,以上三块内容还是应该择其重点,合理分配比例。简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设计与选择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将其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本科阶段主要是为了普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自然应当侧重前两块内容,而研究生阶段则重在提高学术水平,可以进行一些专题性的介绍。
(二)坚持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要想真正有效地完成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因为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由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决定。比较文学本科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中需同时采用讲授与讨论两种方法。对于那些理论性强的名词术语、概念、学派观点应由教师进行细致分析与解释,但是也不能任由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应适时地举些例证或者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尝试着进行分析,以期养成研究的习惯与思维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最好由教师提前布置好题目让学生准备,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效。比如在比较文学中关于“形象学研究”讲授时,笔者发现同学们往往对“他者形象”特别是隐藏在“他者形象”背后的“自我形象”等概念理解有难度,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在老师对相关概念进行讲授之后,以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们亲自阅读具有“他者形象”的代表性作品,并在课堂中分析讨论“作者是如何塑造异国异族形象”“塑造异国异族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们在讨论中体会和理解“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中培养实践能力。
(三)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6]。因此,比较文学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本科课程教学时必须坚持其“跨”的特点,要跨越单一的文化背景和学科背景,达到真正的跨界融合。所谓跨界融合的第一层意思是跨对象之界的融合,即既要做好文学内容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又要做好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当然,文学作为学科的出发点,其内容所占比例应相对高于文化现象的讲授比例。在文学类关于中西方诗歌异同的研究与讲授中,除了要对诗歌这一文体在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分析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导致中西方诗歌差异的原因。跨界融合的第二层意思是跨学科之界的融合。即既要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区别,又要及时吸收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成果。一般来说,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晚于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课程,此时的学生已有了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知识,这样在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时教师既不是炒冷饭,重复介绍,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跨界融合的第三层意思是跨地域之界的融合。即做好中国与外国的比较。中国的比较文学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方面都应该立足于本民族,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出发进行中外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中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也只有在对别国文学、文化的观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学与文化。这一点正如学者严绍璗所说:“一旦把这种跨文化的立场变成自己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发觉自己对从前拥有的关于中国文学和东亚文学的各种知识产生了不少躁动不安的情绪,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价值。”[7]
[参考文献]
[1]陈惇.势在必行———中文系怎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J].中国比较文学,2000(1):89-9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邹建军.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J].世界文学评论,2007(1):235.
[3]梅启波.中国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语文知识,2010(3):62.
[4]袁盛财.关于普通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2-2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韦建国,吴孝成.试论比较文学教学中的具有实践功能的可操作性———关于21世纪高校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之四)[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2):51-52.
[6]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7]严绍璗.确立关于“东亚文学”历史的更加真实的观念———我的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追求[J].中国比较文学,2006(2):3.
比较文学教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比较文学中研究方法发展趋势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时代、跨文化的开放性学科。本文综述了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个学派的形成及研究方法,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研究比较文学研究。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
文学关注人的心灵与想象的世界。比较文学通过对不同民族、社会、时代、语言的透视,通过比较分析人类的心灵取向和想象力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空间,关注全球视野下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跨越了民族、语言、文化和学科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才能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可比性的强弱是决定这种文学想象与文学问题是否成为比较文学的关键。文学始终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过程是国际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发展的三阶段包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以法国学派为代表的影响研究,主张实证研究,即以确凿的事实和严谨的考证和思考揭示不同民族文学间的各种关联和影响。梵•第根、基亚为代表人物。研究内容包括:以文学影响的起点考证放送国的放送者,从文学接受的到达者考证接受国的接受者,然后从两者之间的事实材料考证经过路线,再从经过路线追踪传递者。文学影响的过程是多样复杂的,在影响过程中,放送者和接受者往往要通过中介完成接触和联系。涉及领域包涵渊源学(由接受者溯源)、流传学(由放送者出发)、媒介学(中间路线)、译介学及异域形象学。影响的类型包括正影响、负影响、反影响、超越影响、回返影响、虚假影响、精神气质影响。除了文学现象之间的事实联系外,精神联系和精神影响也是研究者很难把握的。
2.以美国学派为代表的平行研究,通过类同和对比,不仅寻找作品的相同之处,而且研究其不同之处。美国学者威勒克、雷马克、为斯坦因、奥尔德里奇是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对不同国别文学作品的评价和阐释,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和美学价值;对不同体系的文学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研究,以其他民族文学为参照,也可以清晰地认识自身民族文化学的特点,有利于不同文学体系间的对话与沟通。方法上,平行研究注重美学分析和科学理论的运用,强调寻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包含类比研究和对比研究两种模式。平行研究的视角有文类学(文学体裁)、主题学(对考察对象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不同表现形态的手段和形式的外部关注)、形象学(一个民族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他民族文化形象)、比较诗学(不同民族文化体系文学理论及发展史的比较)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以俄国为代表的历史学派,反对文学“欧洲中心论”的统治地位,着重研究各国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异同之处。不同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是,历史学派尤其关注文学史上相似历史条件下的主题、情节、形象、典型、题材等方面的类同想象。为此,不仅需要收集和挖掘外来影响经过路线的历史事实,还需要从民族历史和传统内部探寻其内部根源及作家的个性独创,揭示其发展规律。
4.以中国学派为起点的阐发研究,认为可以用一种文学理论和模式解释另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文学理论相互阐发。阐发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提出的比较文学类型及分支。它以某种理论批评模式对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学作品及创作原理进行相互阐释和印证,以期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获得新角度和新视野,得到具有更新的借鉴价值和审美欣赏结论。作为中国学者的创造,翻译佛经的僧人使用的“格义”附会佛教教义。明末清初诗论家王夫之将阐释佛学唯识思想引入诗学理论,用“现量”二字阐释自己诗学理论中“心目相取”、“即景会心”的观点。这些均被视为我国比较文学的萌芽。钱钟书的《谈艺录》和《管锥篇》、古添洪的《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均为中国学者在比较文学领域的贡献。不同于平行研究强调的中西文化差异矛盾,中国学者主张以一种平等的立场看待中西文化与文学,倾向于“双向阐发”法。
综上,自比较文学的诞生,随着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及阐释学的先后出现,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研究。概括起来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历史实证法:既注重事实依据,更强调历史沿革。这种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的实证式研究是影响演剧中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美学批评法:各类具有可比性的文学现象都可以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再评估和再审视。
3.异同比较法:从相同或相似的文学现象着手,通过表层的类似寻求深层的类似,通过外在的“同”寻求内在的“同”。基亚曾说: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因此,他的工作方法就要与其研究内容的多样性相适应。在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仅有比较是不行的。
比较文学应该在中西基础上走综合研究之路。作为跨越了民族、语言、文化、时代和学科的比较文学学科,通过比较,我们要达到融通,以世界文学为语境,在比较中重新认识自己和他者的文学与文化,实现不同文化和文明的汇通。为此,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拓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3.
[2]基亚(著),颜保(译).比较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4.
[3]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关比较文学教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比较文学毕业论文
比较文学教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上一篇:比较文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比较文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