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雕塑中材料语言的运用
时间:
若木1由 分享
摘 要:人类创造的雕塑史,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浩如烟海的雕塑作品, 它们以其材料的特质, 记载了雕塑的发展, 也为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雕塑作为一种可视可触的造型艺术, 是通过物质实体来简要、概括的塑造艺术
形象。与绘画艺术不同, 雕塑的艺术语言的特征性及特别的制作技巧,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特点的制约。不同的物质材料, 经过艺术家的处理、运用, 会体现不同的艺术趣味。雕塑是人类情感在物质材料中的显现, 材料是雕塑家展开艺
术思维的翅膀, 借以表达情绪, 寄情抒怀的载体。雕塑创作缺少了材料的支撑必然造成艺术语言的贫乏。
关键词:雕塑艺术;材料;材料感
不同材料的雕塑,无论是金属,木头,玻璃还是塑料,不同的雕塑总能发挥不同材料的特质,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的感染,真正的艺术家就是表现情感,实际上艺术作品材料的应用正是艺术家情感表达的载体,是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雕塑家注重材料本身的美感价值,借助材料的美感,传递自己的内心体验。
材料是雕塑创作的基本物质前提,实物的精神和形体服从材料,这也是雕塑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对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到创作的构思以及作品形体的构成。材料本身就已经包含种种社会意义和审美原则。每种材料都有它特有的与其他材料不同的特性,用不同材质创造出来的雕塑形象已不单纯是普通的形象,而是具有生命意义等深层精神映像的雕塑。材料作为一种雕塑语言,只有了解了它的性质,才能运用适当的工具,顺应材料的特性,按照相应的操作方式和程序进行加工,才能使作品达到思想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材料的美感价值在现代雕塑中的体现
工业革命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不断出现的材料, 新的加工手段和新的工艺技术,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延续已久的工艺程序和艺术要求, 特别是金属雕塑。传统金属雕塑十分重视材质自身的价值意义, 金、银、铜、铁等金属, 尤其是作为贵重物的金、银一直是人类社会地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金属雕塑艺术品的大量占有者, 主要是上流权贵, 他们的审美情趣直接影响主导金属艺术的发展, 由此形成追求奢华的审美取向和穷工极巧的精湛技艺, 构成了传统金属雕塑细腻精美、华丽繁缛的风格。现代金属艺术, 更注重的是材质自身的美感价值, 并赋予其丰富的精神与内涵, 有力的扩展了金属材质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按照材料本身的质感特性来设计, 构思雕塑, 称为现代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美感。不同的加工手段和技艺, 又是使不同美感充分得以展示的前提。制作的过程成为艺术家与材质对话的过程, 人的才情、能力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以施展, 最终使其成为一件极具金属材质独特魅力, 又洋溢着个性风风格的有机成分, 从而使其价值和意义被大大的升华。从审美的意义和价值取向不同, 拉开了现代与传统的距离。布朗库西的雕塑如:“空中的鸟”、“沉睡的缪司”, 造型单纯简洁, 用高度概括的艺术语言, 直接提炼出不同形象的本质特征。光丽异常的抛光, 更使作品呈现出透明的光彩和严谨之美,使一向凝重、浑厚的青铜, 闪耀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眩目光彩, 为现代雕塑艺术兴起开了先河。达达派的艺术领袖阿尔普创造出很多有机性的金属艺术造型。贾柯梅蒂的雕塑一向最注重的量感因素, 人为的抛弃了, 拉长的躯体, 瘦若骨架, 形容憔悴, 如失魂的幽灵般, 孤单的行走。细长的人物造型, 却以粗糙的斑驳肌理显示他的与众不同, 青铜有效的成为它鲜明个性的载体, 以铜本身凝重增添作品中浓浓的神秘色彩。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 各种金工技艺如钻、创、抛等丰富了现代金属雕塑的表现手法。各种作品也层出不穷。大批从事金属雕塑的艺术家利用力学原理, 发挥金属材料特有的美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意大利雕塑家阿纳尔多的作品“盛大的迪斯科”、“柱体”中抛光的柱体, 球体表面处理十分奇特, 一方面加以抛光擦亮。另一方面又将其表面裂开形成不规则的自然裂口犹如蛀蚀效果的肌理使柱子和球体仿佛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被突然爆开。正是阿纳尔多对材料的了解, 才使他的作品有如此别致的效果。石和木因为品种繁多一直是古往今来众多雕塑家的创作媒介物。石材、木材也因其自身材料特点的认知程度的扩展而被现在的雕塑家所倚重。现代的石雕木雕在适应材料和对新现代加工工艺采用的意义与重造型的传统雕刻是不能比拟的。材料感在雕塑中以肌理的方式体现, 肌理又分为自然肌理与人工肌理,自然肌理是指不经艺术家之手已存在的纹理组织, 比如现在的木雕因材质的特殊而别有一番柔劲和韧性, 这都归功于它所特有的标志——年轮木文。现在大凡艺术家在创作时都把木文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因素考虑在内, 使其随雕塑的体积起伏转折而呈流动变化状, 大大的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石材也是因其品种多, 色泽纹理丰富而受青睐, 阿尔普的“牧云”、“牧歌中的风景”便是如此, 以石的宁静、沉稳传达出生命活泼的韵律。人工肌理是指艺术家人为作用而产生的纹理组织, 大理石通过雕凿加工模拟衣纹和动物皮毛等等。亨利·摩尔在它的系列雕塑中某些表面的处理上划上一道道凿痕, 给观者极强的表现力和质朴感, 简单的形态也越发显得丰富。
现代雕塑中, 材料在艺术创作中以极具重要意义, 材料直觉和材料意识, 成为艺术家构思是必须先考虑的因素, 和传统雕塑中材料运用具有严格的分类界限不同, 为了追求新的形式, 勇于探索的艺术家们采用多种材料结合, 在他们的作品当中用金属、木头、玻璃、塑料等材料加入其中, 相互焊接, 变化多多的构件,彻底打破了雕塑的体量观念, 材料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毕加索巧妙的把自行车把与车座组合着名的“牛头”。英国人包洛奇人物形象。激进的阿尔芒更是将几十辆汽车叠罗汉般用水泥浇筑成一座高塔, 五颜六色的车体从塔的四面浮出, 蔚为壮观。艺术家正是始于材料的观察与感受, 掌握材料, 使用材料, 给材料打上人的思维与劳动印记, 才有如此丰富的作品。
1 雕塑的材料种类
1.1 单一材料
对单一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创作,比较容易掌握,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狭义的雕塑创作,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现代的新型材料。它们经过了无数雕塑家的潜心探索和实践,无论在对每种材质自身的美感的理解上,还是对材料深层次上所内蕴的文化内涵的把握上,都已经达到了应用自如的程度。这些材料主要有:
1.1.1 石材
石雕艺术的历史古老而悠久,种类也最多。它是一种天然的物质材料,质硬量重,产量丰富,可塑性虽然不大,但是其耐久性颇占优势,适宜各种程度的开发。如中国地方留下来的许多石窟石像等,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呈现给世人以威严神圣的艺术价值。在现代城市雕塑的应用中,最常见的是花岗岩、大理石、青石、砂石和各种各样的彩石等等。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和中国的乐山大佛,都是用石材雕刻而成。由于种类繁多,雕塑石材在选用创作上,除了要考虑其内在质量、抗压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耐磨性和硬度以外,石材的颜色和表面光泽度也常常成为选材的主要因素。
1.1.2 木材
木雕为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木材质地松软,细密,色彩温暖,也是一种古老的雕刻材料。早期,人们用它刻画象征宗教和民族部落的符号和图文,以此来寄托精神和信仰。它所产生的的雕刻效果天
然、质朴、温润、可亲,注重表现木材的天然结疤、纹理与构造的理念,由此可以引导一种孕育在心底的自然情感回归。木料雕塑因材料本身容易干缩、湿涨、翘裂、变形、霉烂、虫蛀,不宜单独做永久性大型室外雕塑,一般多和其他雕塑材料搭配使用。城市雕塑中木材在选用时,应着重了解其自身的特性、质地、纹理和色彩等,从而做到因材施技,使材料本身的个性充分展露,发挥出自然、原始、迷人的艺术魅力。常用的材质有楠木、檀木、梨木、杨木、樟木、龙眼木等。
1.1.3 金属材料
金属雕塑自从石器时代进入铁器、铜器时代即展开,因其可塑性大,加工容易,铸造技术发达,且易保存,所以一般易制作大型永久性的雕像。金属以其自身的天然特性,而具有广泛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金属种类繁多,各自拥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可以表现多种特质和艺术意境。然而,金属虽坚固不碎,但氧化生锈却是使其年久失色的致命伤。尤其是现代城市环境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导致空气中的硫、氢等化学物质增多,更加剧了对金属材料的腐
蚀和损毁。不锈钢是近年研发的新型工业材料,具有沉重,坚硬,冷峻的特点,应用在雕塑上现代感十足。但在加工上有其特定的工艺,故成本高,不能量产。
金属的种类繁多,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差异较大,开发性较强,所以金属雕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必将形成丰富的金属雕塑语汇。
1.1.4 混凝土
还有一些更早就开始单一使用的材料,如黏土,水泥等,也曾在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上起到过里程碑式的作用,但这些材料很多效果不够理想,如黏土虽易于成型和捏塑,但又因其不坚固而无法长久保存,尤其是水泥材料,必须涂色或仿其他材料的效果才能达到质感的美。所以它们逐渐被更高级的材料所取代。
结束语
雕塑的材料多种多样, 根据不同用途, 题材及环境的要求选用不同材料。有用永久材料木石金属的, 有的则是短期活动用途, 如冰雕、雪雕、沙雕。对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需要广博的知识, 以精深的学识和创作的灵感与独特的造型材料相碰撞, 产生火花, 那火花便是作品。布朗库西曾说:“我的手服从材料指引”。当你发现材料的美感时, 思维会有一个强烈的对位, 通过材料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便达到一个雕塑工作者所期盼的自在境地了。
形象。与绘画艺术不同, 雕塑的艺术语言的特征性及特别的制作技巧,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特点的制约。不同的物质材料, 经过艺术家的处理、运用, 会体现不同的艺术趣味。雕塑是人类情感在物质材料中的显现, 材料是雕塑家展开艺
术思维的翅膀, 借以表达情绪, 寄情抒怀的载体。雕塑创作缺少了材料的支撑必然造成艺术语言的贫乏。
关键词:雕塑艺术;材料;材料感
不同材料的雕塑,无论是金属,木头,玻璃还是塑料,不同的雕塑总能发挥不同材料的特质,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的感染,真正的艺术家就是表现情感,实际上艺术作品材料的应用正是艺术家情感表达的载体,是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雕塑家注重材料本身的美感价值,借助材料的美感,传递自己的内心体验。
材料是雕塑创作的基本物质前提,实物的精神和形体服从材料,这也是雕塑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对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到创作的构思以及作品形体的构成。材料本身就已经包含种种社会意义和审美原则。每种材料都有它特有的与其他材料不同的特性,用不同材质创造出来的雕塑形象已不单纯是普通的形象,而是具有生命意义等深层精神映像的雕塑。材料作为一种雕塑语言,只有了解了它的性质,才能运用适当的工具,顺应材料的特性,按照相应的操作方式和程序进行加工,才能使作品达到思想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材料的美感价值在现代雕塑中的体现
工业革命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不断出现的材料, 新的加工手段和新的工艺技术,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延续已久的工艺程序和艺术要求, 特别是金属雕塑。传统金属雕塑十分重视材质自身的价值意义, 金、银、铜、铁等金属, 尤其是作为贵重物的金、银一直是人类社会地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金属雕塑艺术品的大量占有者, 主要是上流权贵, 他们的审美情趣直接影响主导金属艺术的发展, 由此形成追求奢华的审美取向和穷工极巧的精湛技艺, 构成了传统金属雕塑细腻精美、华丽繁缛的风格。现代金属艺术, 更注重的是材质自身的美感价值, 并赋予其丰富的精神与内涵, 有力的扩展了金属材质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按照材料本身的质感特性来设计, 构思雕塑, 称为现代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美感。不同的加工手段和技艺, 又是使不同美感充分得以展示的前提。制作的过程成为艺术家与材质对话的过程, 人的才情、能力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以施展, 最终使其成为一件极具金属材质独特魅力, 又洋溢着个性风风格的有机成分, 从而使其价值和意义被大大的升华。从审美的意义和价值取向不同, 拉开了现代与传统的距离。布朗库西的雕塑如:“空中的鸟”、“沉睡的缪司”, 造型单纯简洁, 用高度概括的艺术语言, 直接提炼出不同形象的本质特征。光丽异常的抛光, 更使作品呈现出透明的光彩和严谨之美,使一向凝重、浑厚的青铜, 闪耀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眩目光彩, 为现代雕塑艺术兴起开了先河。达达派的艺术领袖阿尔普创造出很多有机性的金属艺术造型。贾柯梅蒂的雕塑一向最注重的量感因素, 人为的抛弃了, 拉长的躯体, 瘦若骨架, 形容憔悴, 如失魂的幽灵般, 孤单的行走。细长的人物造型, 却以粗糙的斑驳肌理显示他的与众不同, 青铜有效的成为它鲜明个性的载体, 以铜本身凝重增添作品中浓浓的神秘色彩。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 各种金工技艺如钻、创、抛等丰富了现代金属雕塑的表现手法。各种作品也层出不穷。大批从事金属雕塑的艺术家利用力学原理, 发挥金属材料特有的美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意大利雕塑家阿纳尔多的作品“盛大的迪斯科”、“柱体”中抛光的柱体, 球体表面处理十分奇特, 一方面加以抛光擦亮。另一方面又将其表面裂开形成不规则的自然裂口犹如蛀蚀效果的肌理使柱子和球体仿佛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被突然爆开。正是阿纳尔多对材料的了解, 才使他的作品有如此别致的效果。石和木因为品种繁多一直是古往今来众多雕塑家的创作媒介物。石材、木材也因其自身材料特点的认知程度的扩展而被现在的雕塑家所倚重。现代的石雕木雕在适应材料和对新现代加工工艺采用的意义与重造型的传统雕刻是不能比拟的。材料感在雕塑中以肌理的方式体现, 肌理又分为自然肌理与人工肌理,自然肌理是指不经艺术家之手已存在的纹理组织, 比如现在的木雕因材质的特殊而别有一番柔劲和韧性, 这都归功于它所特有的标志——年轮木文。现在大凡艺术家在创作时都把木文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因素考虑在内, 使其随雕塑的体积起伏转折而呈流动变化状, 大大的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石材也是因其品种多, 色泽纹理丰富而受青睐, 阿尔普的“牧云”、“牧歌中的风景”便是如此, 以石的宁静、沉稳传达出生命活泼的韵律。人工肌理是指艺术家人为作用而产生的纹理组织, 大理石通过雕凿加工模拟衣纹和动物皮毛等等。亨利·摩尔在它的系列雕塑中某些表面的处理上划上一道道凿痕, 给观者极强的表现力和质朴感, 简单的形态也越发显得丰富。
现代雕塑中, 材料在艺术创作中以极具重要意义, 材料直觉和材料意识, 成为艺术家构思是必须先考虑的因素, 和传统雕塑中材料运用具有严格的分类界限不同, 为了追求新的形式, 勇于探索的艺术家们采用多种材料结合, 在他们的作品当中用金属、木头、玻璃、塑料等材料加入其中, 相互焊接, 变化多多的构件,彻底打破了雕塑的体量观念, 材料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毕加索巧妙的把自行车把与车座组合着名的“牛头”。英国人包洛奇人物形象。激进的阿尔芒更是将几十辆汽车叠罗汉般用水泥浇筑成一座高塔, 五颜六色的车体从塔的四面浮出, 蔚为壮观。艺术家正是始于材料的观察与感受, 掌握材料, 使用材料, 给材料打上人的思维与劳动印记, 才有如此丰富的作品。
1 雕塑的材料种类
1.1 单一材料
对单一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创作,比较容易掌握,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狭义的雕塑创作,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现代的新型材料。它们经过了无数雕塑家的潜心探索和实践,无论在对每种材质自身的美感的理解上,还是对材料深层次上所内蕴的文化内涵的把握上,都已经达到了应用自如的程度。这些材料主要有:
1.1.1 石材
石雕艺术的历史古老而悠久,种类也最多。它是一种天然的物质材料,质硬量重,产量丰富,可塑性虽然不大,但是其耐久性颇占优势,适宜各种程度的开发。如中国地方留下来的许多石窟石像等,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呈现给世人以威严神圣的艺术价值。在现代城市雕塑的应用中,最常见的是花岗岩、大理石、青石、砂石和各种各样的彩石等等。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和中国的乐山大佛,都是用石材雕刻而成。由于种类繁多,雕塑石材在选用创作上,除了要考虑其内在质量、抗压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耐磨性和硬度以外,石材的颜色和表面光泽度也常常成为选材的主要因素。
1.1.2 木材
木雕为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木材质地松软,细密,色彩温暖,也是一种古老的雕刻材料。早期,人们用它刻画象征宗教和民族部落的符号和图文,以此来寄托精神和信仰。它所产生的的雕刻效果天
然、质朴、温润、可亲,注重表现木材的天然结疤、纹理与构造的理念,由此可以引导一种孕育在心底的自然情感回归。木料雕塑因材料本身容易干缩、湿涨、翘裂、变形、霉烂、虫蛀,不宜单独做永久性大型室外雕塑,一般多和其他雕塑材料搭配使用。城市雕塑中木材在选用时,应着重了解其自身的特性、质地、纹理和色彩等,从而做到因材施技,使材料本身的个性充分展露,发挥出自然、原始、迷人的艺术魅力。常用的材质有楠木、檀木、梨木、杨木、樟木、龙眼木等。
1.1.3 金属材料
金属雕塑自从石器时代进入铁器、铜器时代即展开,因其可塑性大,加工容易,铸造技术发达,且易保存,所以一般易制作大型永久性的雕像。金属以其自身的天然特性,而具有广泛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金属种类繁多,各自拥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可以表现多种特质和艺术意境。然而,金属虽坚固不碎,但氧化生锈却是使其年久失色的致命伤。尤其是现代城市环境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导致空气中的硫、氢等化学物质增多,更加剧了对金属材料的腐
蚀和损毁。不锈钢是近年研发的新型工业材料,具有沉重,坚硬,冷峻的特点,应用在雕塑上现代感十足。但在加工上有其特定的工艺,故成本高,不能量产。
金属的种类繁多,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差异较大,开发性较强,所以金属雕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必将形成丰富的金属雕塑语汇。
1.1.4 混凝土
还有一些更早就开始单一使用的材料,如黏土,水泥等,也曾在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上起到过里程碑式的作用,但这些材料很多效果不够理想,如黏土虽易于成型和捏塑,但又因其不坚固而无法长久保存,尤其是水泥材料,必须涂色或仿其他材料的效果才能达到质感的美。所以它们逐渐被更高级的材料所取代。
结束语
雕塑的材料多种多样, 根据不同用途, 题材及环境的要求选用不同材料。有用永久材料木石金属的, 有的则是短期活动用途, 如冰雕、雪雕、沙雕。对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需要广博的知识, 以精深的学识和创作的灵感与独特的造型材料相碰撞, 产生火花, 那火花便是作品。布朗库西曾说:“我的手服从材料指引”。当你发现材料的美感时, 思维会有一个强烈的对位, 通过材料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便达到一个雕塑工作者所期盼的自在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