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时间:
若木1由 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创新写作教学与训练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基础牢固 厚重、就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量相对固定等传统优势。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 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这个传统人文专业的命运。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专业的基本内涵早在“五四”时代就初步确立,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是20世纪50、60年代通 过借鉴苏联模式确立的。时代的局限使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性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他的目的。而当今社会对有突出专业能力 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写作能力是最能彭显本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从 已有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主要从事语文教学、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新闻出版、文秘及行政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都对写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大学期间 应该让学生积累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培养文学气质,审美品位和创意思维,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踏上社会作好充分准备,使毕业生因适应面广而受到欢迎。 因此,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需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一、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与普修课课时相比,专修课课时明显不够,使得在专业的深度挖掘上存在不足;还有授课的形式问题,实践课学时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足。
2.考核制度和形式并不规范,一些学生专业知识的研究深度不够,却都能顺利得到学分并毕业,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 和形式存在缺陷和纰漏。比如,一些试卷考察的都是一些现成的概念性的知识。并且一长试卷就决定这门课的成功,这就使得学生只关注最后的考试而忽视整个教学 的过程。
3.学生并不热爱本专业,认同感不强,认识的深度不够,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的使命的光荣感,而且专业文化素质不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紧扣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根据开放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特别注重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街接,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都有文字、词 汇内容、我们梳理有关知识内容,尽量避免重复现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以“必须”“够用”为度,为学生语言感知为基础,结合语言研究新成果,注重提高学 生对语言的敏感度,精选教学内容,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优化选择的方式,使用不同类型的教材。选用比较实用的教材,为适应现代教育对 语文教师的新要求,还应选择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资料,用于充实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辅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 建设及数字化工作。通过网络,逐步建立起本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档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
2.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创新写作教学与训练。写作类课程(包括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等)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所以传统写作类课程的教学向来十 分重视实践环节的设计与训练。但是,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技艺的熟谙,仅靠有限的课堂联系及课后作业则又很难达到理想目的。而且,对于在新环境下成长的一 代学生而言,传统教学模式几乎有着难以弥补的先天后先。有签于此,在写作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创立网上培训基地和写作时间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 资源和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了一定规模的写作队伍,形成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首先,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他的无边界、超媒体、跨时空、高速度、交互性、数字化的特点,为其成为写作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提供了得天地厚的条件。
2.1网络传播可以跨越地域、边界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全球性的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字真真切切地 与别人、与更多的人发生关联,同样,自己也可以轻松地分享到精彩纷呈的“外面的世界”;同时,互联网以超媒体、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各种信息,“白纸黑字”的 线性文本结构在网络平台上完全可以变成网状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结构。这种“超文本结构”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创作表现空间和个性表达空间,他们在网上实践平台 所实现的自由与独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此外,网络的实时传播、瞬时传播和及时传播的特点,也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而且网络平台实际上是一个自由而无 限的虚拟空间,它在传递各种信息的时间上和容量上是可以不受限制的。这些特有的优势都使网上写作实践平台最大程度地吸聚了学生写作资源,最大程度地释放了 学生的写作能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超越。
2.2网络传播的广泛普及,给受众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根本性变化,这也改变了网上写作平台作者与读者的传统角色。在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受 众总是被动地接受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不能同传媒主体进行平等的交流,更没有条件主动发表声音。而网络写作实践平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读者(写作者)的这种 被动地位和角色,使他们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平等独立性和亲历参与性。这让学生们开始主动收集材料,进行精心地取舍、分析和加工,并开始对自己的描述、解释和 评论加以尊重,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为了应付作业而练笔写作。同时,网络实践平台对个性化的保护与对交互性的支持,使得每一个学生作者和读者都可以充分地 表达自我,在较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保留完整内心的前提下力求凸显个性,并尽量做到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中练习只为交给老师评阅、作业 只能由老师批改,学生自己则很少获得相互间的评判、交流的状况,网络平台无疑也最大化地实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规律的科学要求。对于有着强烈个性化色彩和互 动性要求的写作行为而言,这种平台就显得尤为可贵。
2.3充分利用网络在线资源,强化读写互动关系。互联网是一个有着海量资源的巨大的信息数据库,有随时可以获得的优质信息,也有通过传统方式 难以找到的信息。对于写作而言。互联网已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有效辅助工具,尤其是网络在线阅读,更是裂。阅读是写作的准备和前提,不但可以从中提取成熟的 写作技巧和优秀的文化精神,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写作感悟、写作范式重新投放到各种鲜活具体的写作流程中加以验测和比较。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验测和比较 行为就会更加便捷和直接。所以,在网络化环境下,就要求我们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在线资源,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 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使学生认识并努力将写作与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的哲学感悟、深厚的文化涵养、非智力情感因素、敏感的语体把握、自觉的文体意识、艺 术的审美趣味、电脑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灵活地在阅读活动和写作小组的交流活动中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
3.优化教学方法。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本身的性质、学生能力形成的发展规律,决定了这门课程有着明显的技能性。所以在遵循启发式教学 原则的同时,采用基本的教学方法——训练学习法。采用“举例子——发掘问题——引导解决——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实践训练”的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司空见 惯的表层的言语实例的分析,挖掘出深层的一般性的语言规律。并通过实践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应针对学生基础比较差的实 际,不强求知识全面性和体系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加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同时,本着吸收借鉴、推出新的精神改革现用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内 容中采用以下不同的教学方法:
3.1参与式教学。一改传统的填鸭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平等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及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索。
3.2探究式教学。如多义短语歧义的消除方法,应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国家新课改的要求。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面授辅导课时有意识地多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质疑、互相质疑,达到最终解疑之目的。
3.3自主式教学。建立《现代汉语》专题学习网站,把讲义、课件、理论考试和技能训练题库、相关网络资源、学生优秀作品整合优化后放在学习网 站上,逐步建立完善现代汉语资料库、音像资料库,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追踪报道热点,展示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范本,创建展示训练成 果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他们认为有用的或者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需要的内容学习。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基础牢固 厚重、就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量相对固定等传统优势。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 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这个传统人文专业的命运。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专业的基本内涵早在“五四”时代就初步确立,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是20世纪50、60年代通 过借鉴苏联模式确立的。时代的局限使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性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他的目的。而当今社会对有突出专业能力 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写作能力是最能彭显本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从 已有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主要从事语文教学、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新闻出版、文秘及行政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都对写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大学期间 应该让学生积累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培养文学气质,审美品位和创意思维,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踏上社会作好充分准备,使毕业生因适应面广而受到欢迎。 因此,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需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一、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与普修课课时相比,专修课课时明显不够,使得在专业的深度挖掘上存在不足;还有授课的形式问题,实践课学时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足。
2.考核制度和形式并不规范,一些学生专业知识的研究深度不够,却都能顺利得到学分并毕业,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 和形式存在缺陷和纰漏。比如,一些试卷考察的都是一些现成的概念性的知识。并且一长试卷就决定这门课的成功,这就使得学生只关注最后的考试而忽视整个教学 的过程。
3.学生并不热爱本专业,认同感不强,认识的深度不够,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的使命的光荣感,而且专业文化素质不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紧扣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根据开放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特别注重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街接,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都有文字、词 汇内容、我们梳理有关知识内容,尽量避免重复现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以“必须”“够用”为度,为学生语言感知为基础,结合语言研究新成果,注重提高学 生对语言的敏感度,精选教学内容,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优化选择的方式,使用不同类型的教材。选用比较实用的教材,为适应现代教育对 语文教师的新要求,还应选择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资料,用于充实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辅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 建设及数字化工作。通过网络,逐步建立起本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档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
2.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创新写作教学与训练。写作类课程(包括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等)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所以传统写作类课程的教学向来十 分重视实践环节的设计与训练。但是,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技艺的熟谙,仅靠有限的课堂联系及课后作业则又很难达到理想目的。而且,对于在新环境下成长的一 代学生而言,传统教学模式几乎有着难以弥补的先天后先。有签于此,在写作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创立网上培训基地和写作时间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 资源和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了一定规模的写作队伍,形成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首先,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他的无边界、超媒体、跨时空、高速度、交互性、数字化的特点,为其成为写作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提供了得天地厚的条件。
2.1网络传播可以跨越地域、边界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全球性的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字真真切切地 与别人、与更多的人发生关联,同样,自己也可以轻松地分享到精彩纷呈的“外面的世界”;同时,互联网以超媒体、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各种信息,“白纸黑字”的 线性文本结构在网络平台上完全可以变成网状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结构。这种“超文本结构”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创作表现空间和个性表达空间,他们在网上实践平台 所实现的自由与独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此外,网络的实时传播、瞬时传播和及时传播的特点,也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而且网络平台实际上是一个自由而无 限的虚拟空间,它在传递各种信息的时间上和容量上是可以不受限制的。这些特有的优势都使网上写作实践平台最大程度地吸聚了学生写作资源,最大程度地释放了 学生的写作能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超越。
2.2网络传播的广泛普及,给受众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根本性变化,这也改变了网上写作平台作者与读者的传统角色。在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受 众总是被动地接受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不能同传媒主体进行平等的交流,更没有条件主动发表声音。而网络写作实践平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读者(写作者)的这种 被动地位和角色,使他们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平等独立性和亲历参与性。这让学生们开始主动收集材料,进行精心地取舍、分析和加工,并开始对自己的描述、解释和 评论加以尊重,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为了应付作业而练笔写作。同时,网络实践平台对个性化的保护与对交互性的支持,使得每一个学生作者和读者都可以充分地 表达自我,在较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保留完整内心的前提下力求凸显个性,并尽量做到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中练习只为交给老师评阅、作业 只能由老师批改,学生自己则很少获得相互间的评判、交流的状况,网络平台无疑也最大化地实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规律的科学要求。对于有着强烈个性化色彩和互 动性要求的写作行为而言,这种平台就显得尤为可贵。
2.3充分利用网络在线资源,强化读写互动关系。互联网是一个有着海量资源的巨大的信息数据库,有随时可以获得的优质信息,也有通过传统方式 难以找到的信息。对于写作而言。互联网已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有效辅助工具,尤其是网络在线阅读,更是裂。阅读是写作的准备和前提,不但可以从中提取成熟的 写作技巧和优秀的文化精神,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写作感悟、写作范式重新投放到各种鲜活具体的写作流程中加以验测和比较。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验测和比较 行为就会更加便捷和直接。所以,在网络化环境下,就要求我们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在线资源,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 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使学生认识并努力将写作与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的哲学感悟、深厚的文化涵养、非智力情感因素、敏感的语体把握、自觉的文体意识、艺 术的审美趣味、电脑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灵活地在阅读活动和写作小组的交流活动中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
3.优化教学方法。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本身的性质、学生能力形成的发展规律,决定了这门课程有着明显的技能性。所以在遵循启发式教学 原则的同时,采用基本的教学方法——训练学习法。采用“举例子——发掘问题——引导解决——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实践训练”的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司空见 惯的表层的言语实例的分析,挖掘出深层的一般性的语言规律。并通过实践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应针对学生基础比较差的实 际,不强求知识全面性和体系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加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同时,本着吸收借鉴、推出新的精神改革现用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内 容中采用以下不同的教学方法:
3.1参与式教学。一改传统的填鸭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平等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及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索。
3.2探究式教学。如多义短语歧义的消除方法,应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国家新课改的要求。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面授辅导课时有意识地多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质疑、互相质疑,达到最终解疑之目的。
3.3自主式教学。建立《现代汉语》专题学习网站,把讲义、课件、理论考试和技能训练题库、相关网络资源、学生优秀作品整合优化后放在学习网 站上,逐步建立完善现代汉语资料库、音像资料库,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追踪报道热点,展示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范本,创建展示训练成 果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他们认为有用的或者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需要的内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