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
下面是关于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移民是台湾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移民史也是台湾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篇章。故而,研究台湾历史,移民历史的梳理至关重要。如今的台湾地区是一个以汉族移民为主体的移民社会。在这些汉族移民中,福建籍、广东籍的移民数量占绝大多数,其中福建籍移民又以漳州和泉州最具代表性。根据1926年《台湾在籍汉民乡贯别调查》结果表明,全台湾375万汉人中,有311.5万人祖籍为福建,约占83%。福建人中,漳泉府籍者共约300万人,约占闽省籍人的90%。故笔者试图以漳州、泉州为例,概括分析明末清初时期福建人移民台湾的主要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
一、荷兰统治台湾时期(明天启四年至清顺治十七年)
自北宋以来,以“八山一水一分田”著称的福建地区,伴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金战争愈演愈烈,北方移民也蜂拥而来。早在唐元和年间(806年至820年)之时,福建仅有74467户,但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至983年),即已增至467815户,增长率为528%。福建地区海拔两百米以下的平原仅占总面积的12.47%,适宜耕作的土地面积极其狭小。故而,伴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粮食产量难以满足人口需求。宋初“土地迫狭,生籍繁狄,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亩值贵”。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福建人口约为391万,耕地面积约为146259顷,万历六年(1578年),福建人口突破500万,耕地面积反而下降至134226顷。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不升反降,人地矛盾更趋尖锐。
土地对于中国农民而言,有着特殊而深刻的意义,“农民各种生活所需,直接、间接都要从土地上获得,这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徭役、赋税负担沉重,福建百姓苦不堪言。人祸未尽,天灾又至,遂成雪上加霜之势。清末,此地先后成为清军与南明、台湾郑氏、三藩势力的交战之地。为了生存,民众纷纷背井离乡,加紧移民台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台湾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土条件适宜发展农业。“播种之后,听其自生,不事耕耘,而收获倍屣。余粮栖亩,庶物蕃盈,民殷国富,故能以弹丸之岛,颉颃中原也”。蓝鼎元曾有诗云:“台地一年耕,可余七年食”虽有些夸张,但不难看出台湾粮食产量惊人,正在遭受饥荒的移民们自然是闻之而动。另外,由于原住民狩猎为生、自然崇拜盛行,加之耕作技术落后,遂保留大片可耕荒地,故台湾有能力接收并能较好地容纳这些移民。
“明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自隆庆开关后情况有所改观,但移民不能自由进入台湾。崇祯年间,情况骤变。福建遭逢大旱,为缓解灾情,福建巡抚熊文灿遂组织数万名百姓移民台湾,“人给银三两,三人与一牛,载至台湾,令其垦田筑屋。秋成所获,倍于中土,以是来者岁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末清初之际,反清势力组织武装力量负隅顽抗。南明隆武帝将福建作为其复兴基业的“根据地”,福建自然兵祸连连,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移民台湾。台湾与漳州、泉州距离很近,从漳州乘帆船到台湾最快十多个小时,最慢也不过两天,泉州的崇武半岛距离台湾仅有97海里。漳、泉移民多有冒险开拓精神,以海为生,航海经验丰富。中村孝志指出:“1648年,大陆上因连年的内乱,饥馑甚剧,台湾的中国人(指大陆人)骤然增加到了20000人,并皆从事农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由此开始对台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台湾是荷兰殖民贸易网络的重要交通枢纽,沟通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为开发东南亚,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近从福建招募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东西方直接贸易网络的形成激发了对远东商品的大量需求,也带动了远东贸易网络地区的经济开发,由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谋生机会,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海外移民的拉力”。台湾也是荷兰重要的商品供应基地,为了增加台湾米、糖等农作物产量,荷兰人组织漳、泉移民入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拥有35个据点,台湾据点获利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据点,漳、泉移民功不可没。
二、郑氏政权统治时期(清康熙元年至康熙二十二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击败荷兰军队,遂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台湾学者王晓波曾说:“汉人大量对台移民当自郑成功始,并在台湾建立汉人政权,所以郑成功至今被视为‘开台祖’”。在台湾,郑成功不但被尊称为“开台圣王”,且至今保留不少纪念郑成功的痕迹,如“国立成功大学”、台北护国延平宫等。
郑经(郑成功长子)即位以后,为长期占有台湾,并将其发展成抗清基地,遂在陈永华等人的辅佐下制订土地制度,开展对外贸易,发展教育。大大改善了移民们在台湾的生活条件,使之安居乐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郑氏政权统治时期的移民来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郑氏军队。败退台湾的军人,郑氏政权给予优待,准其圈占土地,“各镇及大小将领官兵,派拨汛地,准就彼处择地起盖房屋,开辟田地,尽其力量,永为世业,以佃以渔及京(经)商”。故说,郑氏政权时期确立了以汉族移民为主体的台湾社会;
2:漳泉移民。清政府实施迁界禁海,暴力拆迁、焚毁民宅,宛如匪盗,给漳、泉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老弱转死沟壑,少壮流离四方”。此刻,郑氏政权却宛如“救世主”一般,趁机颁布法令招徕移民,甚至派遣军队护送,借此笼络人心。在台落户的漳泉移民,对其感恩戴德,又会动员大陆亲属移民台湾。为保障既得利益,他们将更加坚定地支持郑氏政权。其次,为躲避三藩之乱,漳、泉百姓主动移民台湾。亦有不少偷渡的组织者诓骗漳、泉百姓移民台湾; 3:反清势力。郑氏政权尊奉明朝正朔,赢得反清复明人士好感,甘愿投奔。前明宗室贵胄、遗老遗少为求自保,随郑氏迁台的也有不少。
4:掳掠人口。郑经举兵响应三藩之乱,一度占领漳、泉二州,败退之际掳掠大量人口至台湾充作奴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贩卖人口。台湾社会性别比例失衡,女性严重不足,人口贩卖贸易兴盛一时,其中既有郑氏政权组织的,又有民间私人操纵的。
三、清朝统治初期(清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五十三年)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攻打台湾,郑克■(郑经次子)率众投降,郑氏政权覆灭。擅长骑射的满洲人仅将郑氏视作政权的潜在威胁与竞争对手,并未意识到台湾岛的战略重要性。故而,占台之后并未迅速在此建立起有效的行政统治,继续沿袭明代实行的海禁政策。统治集团内部大多数人认为:台湾不过“海外丸泥,不足为中国加广”;其民“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反而“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施琅则坚决反对弃台论,提出《恭陈台湾弃留疏》,他认为台湾乃东南沿海之屏障,国防意义重大。长达九个月的弃留争论之后,清廷正式设立台湾府和台厦兵备道,隶属福建省,下设台湾(治今台南)、凤山(治今高雄)、诸罗(治今嘉义)三县。然而,清朝统治者固守华夷之论,虽决定保留台湾,却消极治理,尚未真正意识到其战略意义。
因郑氏政权在台湾经营多年,清廷担心反清势力的死灰复燃,便在台湾设置总兵一名、副将两名,领兵八千,又在澎湖设置副将一名,领兵三千,以防不测。清廷始终固执地认为:“台湾乃海外孤悬之地,易为奸宄逋逃之薮,故不宜广辟土地以聚民”。台湾长期是反清势力活动的大本营,清廷偏颇的认为台众多为前朝余孽,竟下令驱逐台湾地区没有娶妻和资产较少的居民,并限制铁器输台。不仅如此,清廷还三令五申禁止或限制大陆人移民台湾,例如严禁偷渡,禁止携眷入台,限制大陆渡台航线等等。一旦遭官府缉拿,偷渡者和组织者都将面临严惩。为降低风险,偷渡组织者不得不贿赂官府,从而形成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康熙时期曾经短暂开放海禁,一时间,漳、泉州人相继漂洋过海移民台湾。后因教宗格莱孟十一世禁止中国教徒祭祖拜孔,招致康熙帝不满,遂再度禁海,移民台湾人数骤降。随着“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实行,全国人口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漳州、泉州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为谋生计,许多人不惜铤而走险――偷渡去台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然而,前往台湾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航海途中常常会遭遇海难,葬身鱼腹。台湾海峡季风交替明显,台风频繁,威力不容小觑。某些组织偷渡者让偷渡客冒名顶替水手的身份乘坐杉板小船,甚至还有不法船户“惯用破烂船只骗人入舱,一出大洋即凿沉于海,自驾小船而回名曰‘救生船’”。蓝鼎元《偷渡诗》云:“累累何为者?西来偷渡人。锒铛兼贯索,一队一酸辛。嗟汝为饥驱,登岸祸及身。汝愚乃至斯,我欲泪沾巾。哀哉此厉禁,犯者仍频频。”《渡台悲歌》云:“劝君切莫过台湾,台湾恰似鬼门关;千个人去无人转,知生知死都是难。”移民台湾屡禁不止,使得渡台禁令逐渐沦为一纸空文,官府的缉捕行为也愈加敷衍。最终,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颁令:“只身远渡挈眷同来之内地民人,应由地方官吏查明给照,移咨台湾入籍,按户编甲”,彻底废除了禁止迁台、携带家眷的政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清廷最初只开放安平与厦门单口对航,随着两岸贸易的增长,陆续加开鹿港至泉州,淡水至福州的航线。位于泉州府境内的厦门长期是海峡两岸唯一的合法通航口岸,海防同知也驻扎于此。政策规定赴台者必须得到海防同知的审批,因此泉州人办理审批手续和乘船赴台最具优势。漳州毗邻泉州,享有便利,迁台之风盛行。因此大量漳、泉移民是此间台湾移民的主体。“据记载,清廷治台之始,汉族人口约二十万,到了1811年(嘉庆十六年)已增至一百九十五万人”。
四、移民入台的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林献堂曾说:“昔我先人之航海南来也,左提耒耜,右执干戈,日与野蛮战,时与瘴疠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使数千年莽莽苍苍未曾开辟之地,变为沃野天府之国,以遗我后人。而我后人之有今日,是皆受我先人自助之赐也。”明末清初,漳、泉移民大量涌入使得台湾人口迅猛增长,结束了地广人稀的局面,为开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移民引进先进的农业工具,传播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掀起了兴修水利、开凿陂圳的浪潮,推动了农业发展。但是,移民大量入台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移民和原住民尤其是“生番”之间经常因语言、对待自然的态度、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发生暴力冲突;
其次,移民大量入台导致台湾社会犯罪率攀升。移民主体为破产或无地少地农民,经济基础薄弱且文化水平有限,身处异地他乡,遇到经济困难后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同时,移民为保障权益,自发结成帮会社团,遇有利益冲突极易发生械斗。明清福建地区宗族械斗盛行,大规模的迁台行为,则将此种陋俗带至台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移民的无节制开垦活动导致台湾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例如“曾占世界总产量百分之七十的樟脑也因樟树砍伐过多和人造樟脑的竞争而陷于不振”。
五、结语
明末清初之际,漳、泉州移民前赴后继来到台湾,他们为台湾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台湾社会的发展。虽然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但经过长期的摩擦,妥协,理解与调整,许多问题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固然伴随着许多不愉快的经历,但想必此乃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之痼疾吧!
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毕业论文
2.
3.法学论文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