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
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篇一:《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中共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实现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研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指人类取得物质与精神的成果必然要遵循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持续繁荣、全面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一种文明实现形式,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结合生态文明的内涵,农村生态文明是指转变过去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在提高农村相关主体生态文明水平的同时不断优化农村的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以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村、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不断满足农民需要,实现农民愿望,使农民生存居住环境更加整洁,并积极引导动员组织农民建立起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四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见效快、效果好,不仅节约费用还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的逐渐增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用不当、利用率低是农村环境污染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会使其大量残留在农作物及土壤中,造成土地固化;化肥、农药流失后会破坏水资源,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威胁饮用水安全。中国目前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已近美国的三倍之多,不仅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危害,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还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然而,乡镇企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以印染、制革、造纸等行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中,煤炭仍是其主要的能源消耗方式,这些生产企业直接将工业废气废水排出,不仅造成了农村空气的严重污染,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还造成了农村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也直接堆放在田间地头,使大量农田遭受严重污染。对此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
(三)能源循环利用率低,生态破坏严重
在我国农村,煤炭仍然被作为主要的能源。沼气、液化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低。大量秸秆被作为燃料随意焚烧,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许多乡镇没有建立起沼气系统,也就不能做到秸秆、人禽畜粪便转换为二次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有些地区与行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无视环境效益,造成一些稀有的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物种灭绝,农业资源储量锐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此外我国农村还存在着过度放牧、过度种植、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草原沙化等严重问题,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严重障碍。
(四)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不足
环保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我国目前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有限,就在这有限的份额中,其大部分也都将重点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农村环保人员配备的匮乏、环保设施的长期不到位,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经验,要使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并逐步加以改善,一个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必须达到GDP的2%~2.5%[1]。大量环保资金的投放可以扭转目前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窘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法律制度不完善
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是环保工作正常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环保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我国在环保立法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与现实需求差距过大。存在着力度不够、体系不健全、内容滞后等问题。特别是相较于城市,农村的环保工作起步更晚,无法可依现象较为严重。环境保护法规的责任不明确、规范不具体使得环保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严重阻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加强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的力度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加强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摆在首位。对化肥、农药在农作物中的使用要出台明确的使用规范及标准,制定最高上限,防止过量使用。积极鼓励有机肥与化肥的综合施用,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鼓励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发,同时加强安全监管,将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建设,将秸秆、人禽畜粪便转换为二次清洁能源循环利用[2]。对乡镇企业的污染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对其征收排污费,做到谁污染,谁负责。同时对于高能耗、重污染的乡镇企业一律不允许其开工上马。国家在对乡镇企业进行监管的同时也要善于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信贷政策上的倾斜优惠政策,对排污不达标企业征收重税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发展生态、高效的集约型农业
我国农业在过去一直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为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必须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着生态、高效的方向发展。集约型的生产方式不是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而是依靠提高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来增加,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农业集约型发展,是一条低污染、低投入、低消耗与高效益、高质量、高产出的道路。为此必须要改进传统的耕作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减轻农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学发展的规律,以高新技术为基础,最终实现绿色生产,可持续性消费。
(三)积极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广大农民群众生态法制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增强对环境侵权行为的认识能力,进而能够拿起法律武器积极主动地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普及活动的开展,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心。通过积极教育与宣传引导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在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特定人群的教育宣传和引导,增强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和环保意识,比如农村污染大户,乡镇企业的负责人等。在这些人群中开展环保公德教育,培养环保社会责任感,提高环保意识,使之自觉保护身边生态环境。
(四)加快生态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领域的立法、执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就制定了近30部,立法速度居各部门之首,但人们普遍感到环保官司仍然难打。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环境信访30多万件,行政复议2612件,相比之下,行政诉讼只有980件,刑事诉讼只有30件,而真正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的环境纠纷不足1%。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如此之难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还存在不少“短板”。有的环保问题无法可依,比如我国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基本空白,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标准过低、尺度过宽,比如按原有法律,对水污染企业最高只能开出100万元的罚单,按最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最高也仅处以违法损失30%的罚款。此外,环保法律之间相互衔接不到位,不能有效形成合力。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制体系,真正把环境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确立生态文明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
(五)大力推进农村绿色科技的研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发挥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因此要朝着绿色科技的目标迈进,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科技就是要做到科技的研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行,也就是发展有利于社会、科技、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相较于其他科学技术,绿色科技的突出特点是通过科技的手段来解决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因此绿色科技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绿色科技的研发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并把绿色科技的研发列入政府当年的工作计划当中,为其提供多方面的扶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此外,绿色科技研发要靠掌握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高校与科研院所应加大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科研梯队,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从事绿色科技创新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徐玉明.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09(2).
[2]田文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篇二:《浅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标志着我国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中国梦
一、生态文明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与人、自然、社会等能够和谐相处、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伦理学、哲学、现代化理论、经济学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重要成果。对于“生态文明”概念,学者大致归纳了以下四种:
(1)第一种观点是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这种观点一般认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规律总结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阶段。第一,在文化价值上,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使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第二,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需求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第三,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2)从发展的过程来看,生态文明只是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单一方面。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后的文明。生态文明与这“三个文明”一起,共同构成“和谐社会”大厦的基础。狭义的生态文明要求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粗放利用资源,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3)从制度属性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受环境问题影响的人类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更大的问题。然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本质是通过不可能停止剥削的方式从而实现公平。因此,生态文明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发展才能实现,而生态文明更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 (4)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理念。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指以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果为基础,用更加文明的态度对待生态环境,积极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和谐发展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自上世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这些傲人成绩是以粗放型模式发展为代价的,环境资源的严重损坏,城乡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民收入差距拉大,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中华民族伟大宏伟目标的实现。尤其几年以来,大气雾霾等污染频发、水资源污染事故问题变得日益频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能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而取得发展,而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可持续发展,事关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有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出现,都伴随着传统工业化发展而日渐明显,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也许会使困境日益深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的发展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需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实现中国梦的后腿。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结构及进程的拓展深化的表现。十五大上我党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范畴并且强调这两种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文明问题需要从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的动静结合中全面认知把握。在我党十六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并强调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协调发展。而接下来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综上这些表明我党已经清楚意识到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并且正在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我国稳步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其次是促进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同样生产方式是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品,是一个不可能再循环的生产过程。而生态文明却一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再次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价值观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西方哲学普遍认为,人才是唯一的主体,而以生命和自然为对象;因此引申出西方哲学认为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任何价值;然而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出发,还是到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都能充分说明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界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仅仅是人性与生态性相互服从,而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最后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中国梦都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内政上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美好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生态文明发展建设和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是不同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工业文明发展的弊端,要积极努力地探索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优化的举措。目前现状是我国有13亿多人口基数和复杂庞大的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很难控制和避免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要真正实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攻坚克难,努力找到新的科技方法,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这对于尚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应树立“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理念。长期以来,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快速增长的传统发展理念,是导致环境危机、最终发展成不可逆的状态的重要根源。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想要实现不间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陈旧的发展理念,代之以“生态优先、环保先行”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
其次应在政策层面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对解决环境问题进行顶层设计,不能光靠某个国家和者地区部门或某位领导的单方面努力,应该将生态保护问题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共同把握,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严重环境问题的发生。根据国内的现状,多元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方针,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一是投入资金,攻坚克难,加大开发力度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安全高效能源。二是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战略角度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顶层设计、分步扎实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客观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同特点,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促进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措施上应创新制度建设,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其中应建设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体系,培养专业的人才,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建设生态文明在行动上的着力点应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充分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要广泛开展宣传。多形式、多渠道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企业法人的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是否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同样取决于是有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推进恢复河流湖泊的生机工程、构建完备的森林等生态系统、努力构建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和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公开环境质量等信息,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形式,接受舆论监督,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四是推进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生态保障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要提高科技保障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五、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重点建设的复杂系统工程,并不能一朝一夕取得好的成效。政府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调整本身职能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先进理念,建设负责任的生态服务型政府。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国梦仅仅政府参与是远远不够的,要树立全民参与的意识,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建设美好生态,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党的十八大报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生态文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生态文明研究与发展理论基础
[6]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