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临床医学>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发表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医学也由简单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发展到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被广泛应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病人心理护理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发表篇1

  浅谈老年病患者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人体进入老年后通常会因生理功能发生功能性衰减而导致老年病多发,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现代医疗护理观念下,针对老年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实施有效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和疏导患者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对于促进老年病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优化其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功能。探究科学的老年病患者心理护理策略,是保障老年病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在此结合老年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实践简要阐述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1.心理护理的内涵特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心理护理是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通过加强交流和行为影响等各种护理方式途径,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缓解精神压力,使患者达到最佳身心状态的护理行为。心理护理强调护理实践的全程服务,通过护理人员温和可亲的言谈举止及娴熟的技术操作建构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专业性暗示、引导、解释等语言行为,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调控或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疾病患者,其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不同,针对患者在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个性化不良心理问题,需采取因人而异的对策解除患者心理负担;针对手术患者、精神患者等心理共性问题和潜在问题应进行预防性干预,增强患者身心康复效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老年性疾病给老年病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

  人体活动是通过身体各种组织结构共同协调完成的,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需依靠人体疾病防御性能来保障。人体进入老年阶段后其身体器官组织逐渐发生老化,生理适应性和疾病抵抗力相对衰退,造成老年性疾病发病概率增高。

  2.1常见性老年病

  通俗的说,老年病是指老年人易患的相关疾病,它是在老年人身体脏器老化过程中,发生功能性衰变和障碍所导致的相关疾病,诸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脑心血管疾病,这类与机体衰老退化和性变相关的疾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多;有些在中老年期均可发生的诸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关节炎、脑出血、骨质疏松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前列腺肥大、颈椎病、心肌梗死等等常见性疾病,通常与老年人的病理性变化、长期过度劳损导致体质下降有关;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像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的肺炎、胃肠炎、肾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在老年期内发生后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病状后果,引起并发症或癌变。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易患的老年病多为癌症、肿瘤、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胆囊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其中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病症往往会造成老年患者突发死亡。很多老年病患者通常会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病史长病况复杂、治疗效果非常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老年病给患者造成的心理问题

  临床护理中发现,很多老年病患者由于疾病特别是长期迁延难以治愈的慢性病常导致患者在饱受生理病疼折磨外,还存在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

  ①自责忧郁心理:有些心脑脏器功能下降长期患病久治不愈的老年病患者常因家庭负担及经济压力等诸多因素,容易产生自责自备的负罪心理反应,偏执的认为自己成为家庭和亲人的生活累赘,精神恍惚、意志消沉、暗自神伤、忧郁自责的低落情绪严重,对疾病康复治疗失去信心,缺乏生活热情,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不良心理,不愿接受治疗和护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恐惧焦虑心理: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减,很多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老年病往往会造成患者突发性死亡,给很多老年病患者造成求生本能的巨大恐惧心理压力,特别是对于手术期间的老年病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加上患病后的病痛折磨、饮食睡眠等生活规律被打乱,导致患者精神心理上产生严重的紧张焦虑情绪,烦躁不安、对手术深感恐惧。

  ③敏感猜忌心理:很多老年患者资历较深,性格倔强固执,具有较高的价值成就感,习惯了周围人员的恭维顺从,在患病时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和矛盾,自尊心愈加敏感和强烈,对于护理容易形成较强的对立情绪。有些生性敏感多疑的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症状常常过于猜忌推测,甚至无故怀疑医护人员及家人刻意隐瞒病情,心理负担加重,影响了病情治疗效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孤独压抑心理:很多性格孤僻、情感脆弱的老年病患者,由于缺乏言语交流和心理沟通,长时间自我压抑,自我调节能力弱,性格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有些性格比较暴躁的老年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失落感强,容易产生激动情绪、逆反挑剔心理严重,性格容易发生改变,自我控制力和顺从性较较差,偏执易怒,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异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⑤消极依赖心理:很多老年人在患病后由于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或丧失通常需要别人进行协助和照顾,逐渐养成了过度依赖的惰性心理,对于外界事物的兴趣感表现淡漠,心理懒散消极,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独立生活信心丧失,还有些老年患者由于心理自私狭隘,安于享受别人照顾,往往在病情好转或痊愈时仍然小病大养,不愿独立自理,依赖心理过于严重化。

  3.加强老年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措施体会。

  根据老年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来看,加强老年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结合以往长期的护理实践,现将老年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策略总结如下。

  3.1强化服务理念,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由于老年病患者生理性反应和心理问题的落差性,医护人员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老年病患者的人格尊严,正确对待和处理患者出现的固执、冷漠、挑剔、暴躁甚至无端谩骂和侮辱医护人员等不良心理状态下的过激行为,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巧,及时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心理个性特点,帮助老年病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增强治疗康复的信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2加强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精神压力

  人体在患病后因生理功能紊乱导致情绪不稳定、行为控制力降低倾向,患者容易出现消极反应,对于性格孤傲、敏感偏激、自尊心强、猜忌易怒的老年病患者,特别是病情严重需要手术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不同的的病情反应,在充分尊重患者尊严的基础上,采取鼓励赞扬、娱乐谈心、读书看报、听音乐等丰富多样,灵活机动的有效策略加强心理沟通,帮助患者排忧解难,转移思想压力,激发老年人的积极、乐观、热情、好奇的生活心态。

  3.3优化护理环境,进行心理健康引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良好的护理环境对于帮助老年病患者舒缓心理压力有着较好的效果,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改善和优化患者的生活环境,在加强生活环境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尽量为患者创造清静幽雅、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不良环境的刺激,保障患者心情舒畅。针对心理抑郁悲观压抑的老年病患者,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鼓励患者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保持热爱生活的健康心态,增强患者信任依赖感,消除忧虑恐惧心理。

  3.4创新服务形式,注重全程适时护理

  医护人员良好的护理服务是提高老年病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不同的个人性格及生活习惯,创新护理服务措施和形式,及时准确的掌握和揣测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合理把握交往分寸和技巧,在生活上给予热情关怀和细致照顾,以热情友善、温和亲切的言语态度及激励行为,适当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对于身患绝症的老人更应尽心尽责的照顾和护理,开导、感染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

  3.5加强康复指导,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老年病患者的病情,采用耐心讲解、个人交流、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指导和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明确相关病情的治疗康复与饮食保健知识,做好患者的安全用药护理,督促患者遵照医嘱按时用药,加强病情巡视和实时服务,针对病情较轻的老年患者,要动员其适当户外活动和散心,鼓励老年人酌情进行适合性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休息睡眠时间,适当调节生活情趣。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提高生活质量。

  4.结语。

  总之,人体进入老年后发病机率通常较高,很多老年病患者对待疾病的心态存在多种不良心理反应和障碍,加强老年病患者心理护理对其身心康复效果明显,医护人员的护理态度、语言行为、护理环境、护理方式等因素,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康复状态和效果。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发表篇2

  浅谈临床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 关键词:心理护理;概念;方法;心理问题;实施

  一、临床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目前就临床心理护理的涵义尚无公认的定义,戴晓阳【1】在《护理心理学》(1998年)中定义: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患者关怀、支持和帮助,进而促进患者成熟与发展。王艾兰【2】认为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和改变认知、情绪,以促进患者康复。马斯洛【3】说:“患者与治疗者之间健康的人际关系乃是最好的心理药物”。以上学者各有各论,综合各种定义,心理护理概念的内涵应涵盖心理护理主体(护士与患者)、客体(客观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通过三者以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互相整合,实现心理护理目标。

  二、临床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

  胡佩诚【4】2002年指出,心理护理方法可分为一般心理护理和治疗性心理护理两种。

  1、一般性心理护理包括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强化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统;③创造良好的治疗修养环境;④加强健康教育。一般性心理护理虽然做法简单、普通、随意性较大、规范性较低,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也很有限,但其仍然是临床心理护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及性。如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心理健康指导以及良好的护患沟通等,都是患者的最基本心理需要,也是所有护理人员都能掌握的。近年来,众多探索我国心理护理现状的文章反映了护理人员对心理护理具体方法概念模糊,普遍存在不会做心理护理,不愿做心理护理,害怕做心理护理的现状【5】。

  相关调查指出 ,部分护士认为心理护理只是护理工作的辅助部分,或只是记录在护理病历上的内容,对患者心理问题缺乏实质性探讨。 林岩【6】等提出,目前多数护理人员仅限于一般的宣教式心理护理,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流于形式。临床心理护理只有在普及一般性心理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并纳入系统、有序的护理程序中开展,才能改变心理护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难,流于形式、不见效果的局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治疗性心理护理是指:运用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法,帮助患者改变认知,改善不良情绪,矫正不良行为。

  ①心理支持法:在精神上给病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支持和援助。主要支持有五种: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环境改善。是帮助人在最危急关头应对心理危机、度过心理难关的第一步:如提高对现实刺激的适应力;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②心理疏导法:指护士与病人沟通过程中对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情绪问题进行疏通和引导以消除心理问题。

  ③认知疗法:即试图通过病人改变自己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④行为矫正训练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临床心理护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常见的行为矫正训练方法:松弛疗法、脱敏疗法、暴露疗法、模仿训练、自表训练、操作条件学习等。

  ⑤音乐疗法:科学且系统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者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使病人在疾病或者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法。心理支持法、心理疏导法和认知疗法可简称为“认知三步疗法”,这三种方法应该成为治疗性心理护理最基础的方法,也就是说对每例患者都可以酌情使用这三种方法。心理支持法不受任何治疗理论、模式和条件约束就能掌握和运用,所提供的心理支持主要体现在适当的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与改善环境方面,是最适宜普及的基本方法。

  心理疏导法则在心理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就患者各种心理困扰进行疏导,其过程需要运用有关沟通技术,侧重言语分析和引导。认知疗法又在疏导法的基础上以认知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指出患者“不合理信念”和“不良思维方式”在其认识活动中所起的本质作用,通过帮助患者改变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来解决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7】。再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其他治疗性心理护理如行为矫正训练、音乐疗法、暗示疗法等。

  三、常见临床心理问题

  1、抑郁: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它主要是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因为疾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多少都伴随着丧失,所以多数病人都会产生轻重不同的抑郁情绪。不过,病人抑郁情绪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故作姿态、极力掩饰;有的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有的饮泣不语或哭叫连天;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2、焦虑:是一种紧张忧虑的心理,是对未知的危险产生的恐惧。产生的原因有:对疾病或医疗措施缺乏认识;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因影响学业、工作、家庭、经济等多方面。这种威胁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躯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一是个性受到威胁。对病人生理及心理上的威胁往往是统一的,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病人在生理与心理再度达到安全稳定为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怀疑:病人的怀疑大都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由于缺乏根据,常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患病后常变得异常敏感,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严重或无法救治。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原意,疑虑重重,担心误诊,怕吃错了药、打错了针。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推断预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担心偶尔的医疗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身体某部位稍有异常感觉,便乱作猜测。如果严重偏执,甚至出现病理性的妄想。

  4、孤独感:常见的原因有疾病的困扰、躯体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环境的陌生、需要隔离等。病人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医生只在每天查房时和病人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交谈机会也较少,这样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在他们住进病室的第一天时常有度日如年之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临床心理护理的实施

  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护理,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及反馈功能的过程,护理程序的具体步骤如下:①估计:即收集主、客观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和列出心理护理诊断。②计划:在列出心理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后,制定心理护理目标;根据目标作出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决策,即心理护理计划。③执行:即将心理护理计划的具体措施付诸实施。④评价:即检验预期效果是否过达到,列出执行措施后出现的反应;再将反应与原来制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比较、以观察是否达到要求;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心理反应重新估计。

  在实施心理计划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为力保证心理护理计划的有效实施,护士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可了解其思想、情感,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利于护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护士在每天的工作中应主动介绍自己,操作时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实施的结果,操作中将要经历的感受及配合的方法。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也必须给予解释。

  2、针对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患者与健康人的心理特点有明显的不同,患者心理活动更多的是反映其自身与疾病【8】。不仅如此,不同的患者由于病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各异,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因此,掌握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做好临床心理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新入院的患者,护士应主动接受医院环境、病房设施、住院期间的各项制度、给药及就餐时间等,以便患者尽早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环境;对住院期间的患者,护士必须针对疾病不同阶段患者心理反应不同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护士要做好出院前的各项护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4、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实施过程,护士通过为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健康教育类提高患者的参与能力。同时通过患者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也有利于护士更好的了解其机体状况和心理活动,为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使其护理计划更适合患者的个性生理、心理特点。

  5、注意护理程序的整体性,护理程序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在实施护理计划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它的完整性。护士通过评估、诊断、计划,能使实施过程个体化;继续的评价可与实施同时进行,收集患者护理措施的反应及其他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将患者的心理反应与原先制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比较,通过评价重新估计。

  6、及时记录实施过程,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护理记录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和法律上的依据正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应进一步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给予时间上的保障及管理方法上的指导,要求护士在实施每一项措施后都要及时记录。

  小结: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确立,决定了临床心理护理知识与技能必将成为职业护理人员的核心知识和专业主体能力。要尽快实现心理护理从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变,护理人员不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心理护理的相关概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从科学的管理体制与工作程序上保证心理护理的实施。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戴向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8-14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徐斌,王艾兰,心理护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9:172-18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Maslow A H.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New York:Harper Row.1970:248-25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胡佩诚.护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32-23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栗鸿燕.心理护理的现状与思考[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8(3):74-75

  【6】林岩,卢玉贞,镇艳.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意识与能力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22):13-14

  【7】郭念锋,虞积生.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32

  【8】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708

猜你喜欢:

323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