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哲学论文 > 美学 >

论卢梭自然美思想的当代价值

时间: 吴丹洁1 分享

摘要:本文从卢梭的自然美思想入手,着重论述了卢梭自然美思想上的卓越见解,他的自然美思想对当代生活实际、社会发展以及人的自身完善具有的重大的教育价值:回归自然的生活充满诗意美,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体现童真美,尊重自然原生态的生命展示纯朴美;自然美的生活、教育和生命,有利于改善生存环境,教育科学发展,实现人类未来和全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卢梭 自然美 诗意美 童真美 纯朴美
  生活中处处有美,生活中的人爱美,然而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所显现出来的自然美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自然美高于一切,他第一次充分强调自然美对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自然美思想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代社会由单向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向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回归自然——让生活返回诗意美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了劳绩,但仍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景物显示的美——自然美,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可现在的功利教育扼杀天赋、扭曲心灵;技术理性遮蔽了人的精神世界;不断扩大的工业化,演化成现存不良体制的复制者---“制度植根于人心 , 没有人心的健全 , 制度的健全就是无本之木”;不断增强自然占有的力量和欲望,无休止的分析、探索、开发、利用、征服,超越了自然承载能力, “忍无可忍”的自然报复了人类,现代生态危机滋长和唤起了“回归自然”。
  卢梭早就发出了拯救人的自然情感的呼喊,追求“回归自然”, 召唤“回到大自然中去!”住简朴的房子,经常参加田间劳动,农闲时和朋友一块儿出去打猎……尽量地接近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官的舒适;尽情欣赏当下季节的美而不打乱自然的秩序;恬静朴实地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正月间,在壁炉架上摆满了人工培养的绿色植物和暗淡而没有香味的花,这不仅没有把冬天装扮起来,反而剥夺了春天的美;这等于是不让自己到森林中去寻找那初开的紫罗兰,不让自己去窥看那胚芽的生长,不让自己欢天喜地地喊道:‘世人啊,你们不要灰心,大自然还活着咧!’”在《爱弥儿———论教育》一开篇,卢梭强烈批判使自然万物远离自然状态的人类社会:“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的无限创造力和破坏力使自然远离了我们,卢梭叹息:“大自然向我提供一幅和谐和融洽的图像,人所呈现的景象却是混乱和困惑!自然要素之中充满谐调,而人类却在杂乱无章中生活!”自然是人类惟一的栖息之地,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自己,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相处,并以自然为师,从少年期起,卢梭便酷爱自然,“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然’”。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科学发展要启蒙、启明人类去追寻人的自然本性和本真生活,必然提倡“自然”的灵性教育开发“心智”。回归、融入自然,感受它的灵气;在自然的熏陶中默默滋养、培植诗性心灵,唤起人类自身美好的善端和性情——自然本善、人性皆善,唤醒人类爱护自然生态。从自然之中发现精神、生命与诗意,在与自然的情感互动中实现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遵从自然——让教育体现童真美
  
  曾有位哲人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训练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通道。卢梭强调儿童期的发展规律和价值,认为“进入人类理性的所有一切的东西,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但是现在的教育却有着很多的不协调: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参加各种训练班;为了让自己所教的孩子成绩高于其它班级,重复演练习题,而不顾及个性差异;为了减少孩子出事故的机率,取消诸如春游等等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失去了受教育、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
  卢梭大声疾呼:“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教育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应当揠苗助长。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应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使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思想。卢梭认为教育应遵循儿童的成长的节律和周期:“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让教育体现自然的童真美,应根据儿童成长的阶段性自然而然地成长,卢梭认为2—12岁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官教育,通过感官训练使儿童积累丰富的感官经验,作为获得知识的工具和发展儿童理智、判断能力的基础。从感性知识基础上探索事物的规律,并“不一定要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一定要把他赶到森林中去”。“他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他过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牺牲了快乐的时光才达到他这种完满成熟的境地的,恰恰相反,它们是齐头并进的。在获得他那样年纪的理智的同时,也获得了他的体质许可他享有的快乐和自由。如果致命的错误毁掉我们在他身上所种的希望和花朵,我们也不至于为他的生命和为他的死而哭泣,我们哀伤的心情也不至于因为想到我们曾经使他遭受过痛苦而更加悲切;我们可以对自己说:‘至低限度,他是享受了他的童年的;我们没有使他丧失大自然赋予他的任何东西’”。
  大自然的美是遵循顺序与规律的,卢梭认为,人生来就与自然有着息息相通的密切关系。童年状态是天赋的自然状态,要抓住孩子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关键期,让教育多些自然美、体现童真美。童年的巨大价值还在于童年期对人类发展的适应价值,童年期的存在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我们怜悯婴儿的处境,然而我们还不了解,如果人不是从做婴儿开始的话,人类也许是已经灭亡了。”教育应该遵循人的自然本性,追寻人的培养和发展规律,关注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

尊重自然——让生命展示纯朴美
  
  美学上有一条重要原理:美在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界本身赋有巨大的美,变化万千的自然之美是纯朴的美——未经雕琢过的美,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现代人把草根大众的整形叫“美丽制造”,一些人热衷整容,有潮流化、时尚化的趋势。“后天制造的美丽”本身就破坏了自然的美丽,远离了生活的自然状态;矫揉造作、双重人格等虚假的现象,丧失了生命的本真,不会也不可能走进生命的纯粹境界。
  早在18世纪中叶,卢梭就说过,回到自然中去的人类才是最为完善的人类。卢梭非常崇尚自然,他认为自然是美的观念的源头,“趁早给你的孩子的灵魂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当给它安上栅栏。”卢梭把自然赋予的美看成世上真正的美。卢梭说:“在人做的东西中所表现的美完全是摹仿的。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大自然中的”。美存在于自然中,自然美高于人工美。“一个女人可以用化妆品使她一出风头,但要获得别人的喜爱,还要依赖于她的人品....真正的美,是美在她本身能显出奕奕的神采”。回归大自然的一种境界,不需要刻意粉饰天生丽质自然美!卢梭说:“在人做的东西中所表现的美完全是摹仿的。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在大自然中的。我们愈是违背这个老师的指导,我们所做的愈不象样子。因此,我们要从我们所喜欢的事物中选择我们的模特儿;至于臆造的美之所以美,完全是由人的兴之所至和凭借权威来断定的,因此,只不过是因为那些支配我们的人喜欢它,所以才说它是美。”卢梭认为要留给世人一个不虚假的纯朴的美,他坦率自陈:“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原生态的东西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人类把自己皈依为自然生态的一分子,展示生命的“原生态”纯朴的美,与其他原生态的万物和谐相处。不要去扰乱与破坏自然的美,人们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孕育自然美;人们用“美”的思维去生活,充分展现人的自然本性的善良、快乐、自由的人的自然状态。回归自然的生活充满诗意美,在良性循环的情感互动中,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体现童真美,关注天赋的自然状态,实现人的本性“复归”和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原生态的生命展示纯朴美,与其他原生态的万物和谐相处;追求教育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的自身完善和全面发展。

1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