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财政税收>财政研究>

财政专业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财政学专业学生的行业就业优势逐渐淡化,财政学专业技能优势不明显,与就业市场的短期需求有一定差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财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为提高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了财政学传统教学模式困境和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从提高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财政学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优势,提出了财政学案例教学设计路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财政学;案例教学;政策建议

  一、引言

  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后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中国。实践已经证明,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财政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和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少高校的《财政学》课程以满堂灌的讲授方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种教学方式虽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但却不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财政学》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相对单调,教学内容偏理论,也相对抽象。本文认为,可以考虑在不改变《财政学》既有课程内容的前提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尝试案例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将以《财政学》课程为例,研究案例教学改革问题。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做到“例论结合”,利用理论分析现实中财政学事件,并用相关案例来检验、丰富有关财政学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优结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财政学传统教学模式困境

  《财政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困境,这些困境使得推进《财政学》案例教学成为必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课堂教学内容理论性强

  财政(Public Finance),即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财政学又称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专业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财政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应课程内容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财政职能、财政模式、公共产品、公共选择、财政预算和财政政策等理论和知识。这些内容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如不进行详细的挖掘、细致的介绍,学生根本就感受不到相应理论的价值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课堂教学模式较单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财政学》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较少,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通常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把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放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学生在上课期间把教师讲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上标注,把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练习题记录下来(可能通过笔记记在笔记本上、课本上,也可能利用手机拍照存储在手机内)。课堂上教师很少利用课本理论去分析和解释现实当中的财政现象,案例教学很多时候更是无从谈起,根本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既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比较差。《财政学》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经济学课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财政学学科的内容和性质,使得《财政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不灵活,课堂气氛不活跃。在许多高校,《财政学》课程任课教师一般是就理论讲理论,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考前教师作重点提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一般也是平常上课听听,期末考前背背,往年试题做做,期末试卷写写,就可以拿到及格分数。课程教学效果只能体现在期末考试试卷的分数上面,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用理论分析现实中财政现象的能力非常差。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方式带来的学习效果必然比较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重知识理论灌输、轻思维方法训练,忽视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难以满足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财政学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优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财政学》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相比,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提高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传统的《财政学》教学过程中,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课堂听讲的积极性和课下复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教师对理论浅尝辄止的介绍无法让学生深入地研究其实践依据,单凭教师讲解无法调动学生课上课下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深入理解讲解的内容,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掌握,单调的教学模式、枯燥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不断丧失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在自主学习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不仅能避免传统以理论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还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知识的快速更新。财政学案例教学通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新近发生的财政学事件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理论与现实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引导主动学习。

  (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传统《财政学》教学方式以教师为授课主体,以课本理论为教学内容,以理论灌输为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几乎不涉及案例或极少涉及案例。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理论考试成绩较高,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值得注意的是,《财政学》案例教学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案例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充分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2]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理论和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3]总之,在《财政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梳理学习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财政事件的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财政学》传统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改善。对于《财政学》授课教师来说,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授课教师自身接受教育情况来看,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从自身的从业经验来看,他们一般不具有财税部门从业经历。因此,教师在讲授《财政学》课程时仍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果都不会理想。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学现状。通过案例教学,授课教师在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当中的财政事件和财政现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另外,通过案例教学,授课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自身的科研能力等等都会得到锻炼或提升,所有这些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必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面临问题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财政学》案例教学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不少优势,但仍然面临着案例教材缺乏、案例陈旧、案例质量不高、授课教师经验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效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案例教材缺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财政学》教材的版本有很多,不少重点综合性大学、财经类大学的教授都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国家大型出版社也出版了规划教材。因此,《财政学》授课教材的选用余地很大,教材的编写质量也是越来越高。但是,与授课教材相比,可供选用的《财政学》案例教材明显不足,已有《财政学》教材上所涉及的案例很少,尤其是与现实结合紧密的、实时性较强的案例更是缺乏。由于满足教学需要的案例教材缺乏,学生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与实时的财政学事件结合起来,这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案例教学模式的推进和推广。如果案例教材丰富,授课教师就可以对案例教材进行选择性使用,通过把较宏观的财政政策或财政事件与师生日常工作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做到“以小见大”,实现案例教学预期目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教学效果的实现,必须依靠相应案例教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现有案例陈旧,应用价值不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8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以来,出现了不少案例素材。但是,社会经济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要想收集到能够反映中国现实财税领域中突出问题、具有典型意义特征的财政学案例比较困难。[1]153-154现在,《财政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多数比较陈旧,缺乏既契合《财政学》教学特点又具有应用价值的案例。[1]153-154现有教材上几乎所有的案例素材都是以教材编写前发生的财政学事件为基础的,而财政学事件总是不断出现,案例实效性很强,老的财政学案例不能完全满足新的财政学教学需要,再加上财政学教材的编写本身也需要一些时间,出版需要时间,其案例时滞往往较长,其应用价值就被大打折扣。对于陈旧的案例,学生研究分析的兴趣减弱,教学效果也受到很大影响。

  (三)案例质量不高,可用性不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财政学》课程案例一般由编著教师进行搜集、整理和汇总。教材中的案例相对于《财政学》课程的教学需要来讲,其质量并不高,主要缺点是案例的时滞较长,本土化特征明显,案例较分散,不够聚焦,难以形成具有系统性特点的案例群。现有案例的上述缺陷使得案例教学无法实现预期目的,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财政现象,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如果没有满足案例教学需要的高质量的个别案例,就无法完成案例库的建设,但若仅仅依靠教材编著人搜集整理到的案例,由于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出版的时滞,这些都会造成案例的低质量,可用性较差。因此,必须加强《财政学》课程案例库的建设,并依据实时变化,调整讲解案例的内容,并适时补充国外相关的财政学经典案例和实时案例,提高案例质量,增强案例可用性。

  (四)教师授课经验不足,教学能力不强

  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非常熟悉财政实践活动。“教学”=“教”+“学”,教师是组织案例教学的主体。由于高校教师一般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有相当的理论积淀,但实践经验一般比较欠缺。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有相当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需要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可以游刃有余的把学生引入到案例教学活动当中去。由于案例教学相对复杂,既要有理论的讲授还要有案例的讲解、分析等,许多教师不具有这方面的经验。部分《财政学》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析案例、案例讨论、案例总结、案例点评的能力不强,掌控课堂能力有限,理论与现实的融合能力较弱,无法在课堂上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开展教学活动,造成授课教师无法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组织和开展案例教学,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财政学案例教学设计路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针对案例教学面临的难题,可以考虑通过规范案例选取、精化案例引入、优化课堂提问、强化案例讨论和深化案例归纳等方面开展案例教学,改善案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规范案例选取

  案例选取是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案例选取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授课教师要避免选择过于陈旧的、与时代背景差距较远的案例,即使这些案例来源于教材也要放弃。授课教师要依据授课内容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既贴近时代背景又具有多样性的案例。这些好的案例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取案例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案例与授课内容的相关性。案例的选取一定要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否则就与案例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二是坚持案例的时效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会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的财政学事件。要注意选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财政事件,使学生认识到《财政学》课程设计内容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坚持案例选取的正向导向性。财政活动与政府密切相关,案例选取不好可能会引发学生对政府的不满。这时,如果是正面的财政事件,授课教师要正面地宣传和讲解。如果是负面的财政事件,授课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看到政府纠正、惩罚负面财政事件制造者的决心和力度,进而维护国家和政府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四是坚持案例选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要尽量选择那些蕴涵财政理论的典型案例和揭示财政原理的代表性案例进行研讨。

  (二)精化案例引入

  案例选取后,把案例引入教学是案例教学的第二步。如何更好地将案例引入教学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授课教师向学生重点强调案例在课程当中的重要性、案例讨论框架、案例相关问题(问题导向)、案例重点要求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讨论内容分散,偏离理论教学轨道,做到案例聚焦理论。其次,理论上,对于案例引入的时机,既可以在讲授理论之前引入也可以在讲授理论之后引入,还可以在某一个理论知识点讲授之前和讲授之后引入。在实际授课时,在讲授理论之后或者在理论知识点讲授之后引入效果更好。这样,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否则学生也可能把案例看成一篇新闻报道,而不是财政学案例。最后,案例引入方式。相对来讲,案例引入方式比较灵活。既可以由教师口头引入案例,也可以发放文字材料引入案例,还可以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案例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讨论热情。

  (三)优化课堂提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案例引入后,案例课堂提问是案例教学的第三步。洛克说“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保持他的注意”。针对案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则疑,疑则思”,所以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如果摒弃了案例提问,那么案例选取、案例引入的价值就无法实现。通过案例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通过案例提问建立起师生之间课堂交流互动的桥梁,将课堂热点集中于案例问题,实现案例教学目的。有效的案例提问既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思维敏捷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还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财政事件的兴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强化案例讨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案例进行课堂提问后,就进入案例讨论环节,这是案例教学的第四步。案例讨论需要授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问题,在课堂上公布,让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不分组。讨论案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注意收拢讨论范围。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指导、启发,可以考虑通过提出案例要点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讨论的关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调动学生讨论热情,培养学生讨论兴趣。对于学生有偏颇的观点,要在指出其不合理之处时,注意肯定其正确的内容,对于学生模棱两可的观点,不宜立即下定论,而是应在讨论结束后给出公允的结论。通过案例讨论,对不同观点进行梳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对财政事件全面思考的素养。

  (五)深化案例归纳

  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就进入案例教学最后一步,即案例归纳环节。案例归纳就是授课教师对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讨论的结论及其隐含的财政政策含义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一环节,授课教师要不断强化案例本身所隐含的各种财政学理论,对已有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指出案例与理论知识的契合点,明确相关知识点在《财政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时还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翔实地阐述。同时,案例归纳也是对已学过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演绎,进而使案例教学回归课堂教学基本面。这就是说,通过合乎逻辑的演绎对理论知识进行抽象化概括,实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的。案例归纳不仅是对本节课程知识点的总结,还是对本节案例讨论效果的总结。[4]

  六、总结

  人才培养是国家和社会赋予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财政学》教学面临着不少困境,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不少优势,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推进《财政学》案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提高其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艳玲.《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9(4):153-154.

  [2] 秦强.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49-15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兰相洁.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运用之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1):134-13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李萍.论案例教学在《财政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5):55-5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章晓雯.案例教学在财政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53-5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杨帆.关于新形势下财政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64-65.

  [7] 彭海艳.新时期推进《财政学》教学改革的四大任务[J].宜春学院学报,2011(3):153-15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 郭艳俊,杨林娟.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5(3):124-125.

  [9] 郑洁.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与优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53-5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 王英,李顺明.我国高校转型期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4):16-18.

  财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乡镇财政引税现状及对策研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乡镇引税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引税行为不仅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税收流失,而且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给乡镇财政的正常运转埋下了隐患。现通过对渝水区、高新区部分乡镇引税的现状审计调查结果,就引税危害性及如何治理引税行为,谈谈自己看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乡镇引税现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引税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对渝水区8个乡镇(办)2013~2014年度的税收收入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乡镇引税行为普遍存在,不管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区街道办还是经济落后的偏远乡镇,都存在引税行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引税总额占税收总额比例较大。从审计调查的8个乡镇税收结构分析,引税收入占乡镇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较大,大部分乡镇引税收入占全乡镇税收收入60%以上,其中部分乡镇没有实体企业,其税源全部为引进税源。如某镇2013年国税收入19131万元,其中引进税额15966万元,占比83%;2014年国税收入8417万元,引进税额7877万元,占比94%;某乡,2013年、2014年引进税金额分别占全乡总税收收入92%、90%。另外有两个办事处没有实体企业,其税源基本上全部为引税税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引税成本奇高。2013年、2014年,所调查的8个乡镇(办),引税成本(税收奖励)分别19770万元、15442万元。从各乡镇(办)引税支出明细分析,引税收入采取奖励方式返还给纳税人,所引税源属国税返还比例为地方留成的100%,即引进增值税额,其中25%留成地方的全部返还给纳税人,缴交国税的企业所得税,其中留成地方的40%全部返还给纳税人,引入的国税,引税乡镇不但没有分文收益,同时还花费引税成本,如差旅费、招待费等。引进地税税额(包括营业税及其它、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基本上按已纳税额的50%以返还给纳税人。如某街道办2014年完成税收入3297万元,支付税收奖励、返还支出2073万元,占税收收入总额的62.8%。除此之外,每个乡镇每年还给国税部门及地税部门一定数额的信息费和劳务费及奖励金,无形之中又增加一笔征税成本。

  4.引税手段大同小异。引税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是一种违反税法的行为。目前乡镇引税的主要手段有几种:一是拉税,乡镇采用给纳税人回扣的办法吸引本镇以外的纳税人,或应在外地纳税却在本镇注册的企业来交税承包;二是借税,由于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乡镇税源相对充足,税源少的乡镇就向税好的乡镇借税,借入乡镇给借出的乡镇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三是买税,为完成年年攀升的税收任务,让税务所去外地与对口部门商谈,将别人的税收“买”回来;四是抢税,故意混淆税收级次,原本为省、市收取的税收,由乡镇收取入县库,以取得县财政对超任务税款的全额返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乡镇引税的主要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地方对乡镇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为了保持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指标年年递增,对乡镇财政考核指标不考虑乡镇实际税源情况。把财政收入增长率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重要指标,并将此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这使得下级在提高财政收入增长率上动足脑筋,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扣经费,并列入业绩考核指标。如此,地方经济基础较差的乡镇为了完成任务,好的乡镇为了分成,都会想方设法去引税。

  2.税务机关考核不科学,征管力度不够。不少地方都对基层税务部门下达征收指标,为了完成任务,税务部门对“引税”行为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部分税收征管部门为了完成任务以及自身利益,甚至“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助长引税行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财税体制存在漏洞。乡镇引税问题固然存在利益驱动等种种原因,但不良行为能够蔓延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不能不让人重视其所暴露出的管理体制与相关约束机制的漏洞。

  三、乡镇引税行为的危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造成乡镇财政收入严重流失,乡镇财力困乏。引税虽然表面上是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但乡镇政府可用财力,并没有同比例增加。由于乡镇引税存在竞争性,并越演越烈,造成引税成本剧增。从审计调查结果发现,引进增值税地方财政分成的25%,基本上返还给了纳税企业,营业税及附加等税费返还比例由50%以上,高的达90%以上,所审计调查8个乡镇,2013~2014年引税直接支出35212万元,本属乡镇的“真金实银”却成了纳税人的“财富”,造成乡镇财力困乏。乡镇难以维持正常运行支出,挪用挤占社会抚养费及其他专项资金过日子现象普遍存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引税行为严重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乡镇引税行为助长那些不合法经营者偷漏税行为。一些企业或个体经营户,想方设法逃避所在地税务机关的纳税管理,到处寻找能少缴税款地方开税票,相当一部分收入因为在异地开具销售发票而不反映销售收入,而相应的成本又不在账内反映,使用收入与成本不配比,虚减利润,偷了企业所得税。造成所在地税务机关无法实施规范管理,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

  3.引税行为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引税”形成虚假收入,造成虚假政绩,弱化了乡镇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上级政府向乡镇下达财政收入任务,目的是促使乡镇政府着手发展地方经济,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由于存在超范围“引税”的捷径,使得部分乡镇无心发展经济、培植税源,而是一门心思去“引税”,用歪门邪道谋“发展”,靠不劳而获树“政绩”。虚假的税收掩盖了乡镇经济发展滞后、税源增长乏力的事实真相,助长了以数字论英雄的不良风气,极大地打击了乡镇“求真务实谋发展、真抓实干搞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弱化了乡镇发展经济的动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造成乡镇工作人员苦乐不均,挫伤了工作积极性。由于大部分引税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挂钩,一些领导门路比较广,完成任务比较容易,能够拿到高额奖金;而普通工作人员一般都没有门路,难以完成任务,最后连工资都拿不到,更谈不上奖金,从而对工作失去信心,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5.乡镇财政资金存在安全隐患。审计调查发展,大部分乡镇设置一个专门引税的机构或注册了一个专门代开发票的公司,而引税过程中交税与返还分设在不同部门,交税在国税和地税部门,而返还是在财政部门,为了竞争,乡镇先垫付纳税户应返还的那部分税款,因为垫付税款频繁,乡镇为了方便将垫付税款资金打入乡镇引税人员的个人银行户内,个别乡镇引税人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高达几百万元,不但资金存在不安全隐患,同时容易产生腐败与弊端。

  四、乡镇引税治理的建议

  1.完善乡镇考核机制。把乡镇干部的考核重点放在税源和征税环境的建设上,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坚持实绩用干部,防止投机取巧干部得到提拔,明确乡镇领导干部的理财职责,建立和完善的长效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责任追究制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大力培植税源,增加乡镇经济发展后劲。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培植税源。乡镇政府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善乡镇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体经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培植乡镇稳定税源。

  3.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一是税务机关明确界定各级税收机关税收征管范围,对区域内纳税企业全面清查。二是控制发票,严格控制外地企业无正当理由到本地的交税行为,使乡镇引税得不到“引税工具”,无法实施引税。三是要做到税收应收尽收。各地政府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本地的税收足额收取,不搞优惠政策和奖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加大查处力度。各级税务、审计、财政、监察等执法单位对违规引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处罚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堵塞税收征管的漏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管理体制,精简冗员,减少政府的行政开支,使政府的职能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6.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乡镇政府履行基本职能的财政需要。

财政专业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相关文章:

1.财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财政论文优秀范文

3.财政专业论文范文

4.关于财政毕业论文范文

5.财政毕业论文范文

112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