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建设学术论文
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建设学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建设学术论文篇一
《 农业建设自动气象设备维护 》
一、自动气象站的意义
自动气象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陌生,它伴随着我们每一天,可以随时提供我们所需要的气象要素信息。自动气象站其实就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它可以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不间断的进行气象观测,同时随着观测环境的气象变化,由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将所观测到的气象参数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然后经过数据处理装置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出各个气象要素数值,再由通过通讯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回去。数字高精度自动气象站可观测的气象要素有:环境温度湿度、露点温度、风速风向、气压、太阳总辐射、降雨量、地温、土壤情况、蒸发、二氧化碳、日照时数、辐射情况、环境气体等二十项数据指标。自动气象站与GPS定位系统、GPRS、GSM通信和Modem等设备连接,可及时把监测到的数据传送回数据中心。由于自动气象站不间断的在野外工作,极易受到损坏,出现设备使用故障或通讯传输障碍,这不仅影响气象站的日常工作,维修设备还给气象站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所以为了保证气象站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讯传输的顺畅,必须对自动气象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建立有新的维护保障体系。
二、自动气象设备维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传感器维护
自动气象传感器主要有风向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地温传感器以及雨量传感器。每一种传感器的由于用处不同,外形和零件也是针对其工作需要进行设计的,所以它们易受损坏的部分是不同的,主要维护部分也就不尽相同。对于风速传感器来说,它的轴承需要定期检查清理,污泥杂物等会影响风向标的灵活性,拉绳的松紧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格需码盘,码盘每转动2.8度,光电管会产生新的格需码,一旦这些出现故障,风向标就不产生任何作用了。温湿度传感器也是需要定期清理的,不过是清理百叶箱里的灰尘杂物,以及用软毛清洗保护罩。这是因为灰尘会污染感应原件造成数据偏差,而且传感器较为脆弱敏感,清理时要格外小心,并要及时更换过脏的保护罩。由于直接与地面土壤接触,地温传感器是最容易受到损坏的。因为土壤的酸碱度会随着天气、温度、湿度等原因出现变化,容易造成浅层传感器的故障。对于地温传感器的线路也需要格外注意,它与地面过近,容易受到地面杂物的破坏,雨雪天后要及时检修,以免影响传感器正常运转。对雨量传感器主要是在下雨前检查漏斗是否通畅,雨水出入口是否被堵塞。用水清理时需要关闭传感器不免无以为下雨,传输错误数据。每次检查最好做一遍计量测试,便于调节雨量器,保证数据准确。
(二)路线电缆维护各种自动气象设备的线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于仪器来说是主要关注对象,就像一盏台灯,它的主体还是完好无损的,但是里面的线路一旦出现一点的故障,整个台灯就此告停,不能照明了,自动气象设备也是一样的,线路的维护是重中之重。而对线路电路电缆的维护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各线路的接口情况及接地的短路情况。如果接口衔接出现问题或遭到破坏,接地接触不良发生短路,这些状况都会导致数据不能被正常采集,资料不能正常传输等后果。第二个方面主要是对安全距离的控制,避免传输的数据不准确。电路电缆与电路电缆之间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安全距离,既要可以防止线路中电流通过产生的电磁场相互影响造成干扰,又要节省材料合理分配距离,避免二次搭建。第三个方面则是对传输电缆的整体检查,务必做到防潮防鼠,避免影响数据传输。在搭建安装时,电缆应当全部都按规范穿PVC管并入沟内,对接口地方要格外注意,要使用胶袋或其他密封物品确保密封,谨防老鼠钻入造成损失。同时要做好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引起短路或漏洞的情况。第四个方面就是对自动气象站要定期的安排专人去维护。比如站内的所有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UPS和路由器等仪器的日常维护,这些仪器各有特点,维护人员要有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避免二次破坏。
三、通讯网络保障
自动气象站的通讯网络的传输正常流畅是整个自动气象站工作的保障,如果通讯网络瘫痪,自动气象站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都无法传输到数据中心。所以我们要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系统,保证通讯畅通。虽然自动气象站能够独立的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传输等综合性能,并且以高实效性和精确性被称赞,但为了保证采集的气象要素正常的传输,防止突发事故造成中心数据的丢失,自动气象站的管理维护人员必须懂得基本的网络维护方法,了解通讯故障维修,能够在突发情况下进行维护和抢修。计算机是整个自动气象站工作的核心,为了防止通讯网络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气象站工作人员不仅要为计算机购买正版的杀毒软件,还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和升级,为与通信商协议加密专属网络,防止信息外泄和外来入侵。了解网络的长期工作情况,制定周期性的网络维护工作计划和制定的抢修维护方案,在有突发事故时,能及时选定合适方案,使自动气象站的网络工作恢复正常。通过建立这一系列的完善措施,可以确保自动站的网络稳定,为网络数据传输提供良好的传输环境。
四、结束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于自动气象设备维护及通讯网络保障对这个气象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广大的气象工作人员要了解其重要性,主动积极的学习维护检修知识,为气象站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随着科技发展,自动气象站也会随之更新换代,气象工作人员也要不断的进取钻研,保证日常气象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业建设学术论文篇二
《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关系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伴随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以及市场的有力拉动下,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实践表明,绿色食品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在目标定位、路径选择、机制运行上已高度契合和深度融合。随着绿色食品在精品打造、产业结构优化、市场流通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必将对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我国绿色食品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保护和利用我国部分地区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适应食物消费需求的变化、增进消费者身体健康,我国启动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优良生态环境,依据特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安全、优质。经过25年的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已从一个概念打造成一个精品品牌,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总量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1—2014年,绿色食品当年获证企业从2683家增加到3830家,年均增长12.6%;产品从6538个增加到8826个,年均增长10.5%。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从6622家发展到8700家,年均增长9.5%;产品总数从16825个增加到21153个,年均增长7.9%。
(2)产品覆盖种类初步齐全。现有的绿色食品产品已包括主要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5个大类、57个小类。2014年,农林及加工产品有15703个,占74.2%;畜禽产品有1095个,占5.2%;水产品有698个,占3.3%;饮品类产品有1946个,占9.2%;其他类产品有1711个,占8.1%。
(3)贸易发展持续扩大。2010—2014年,全国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由2824亿元增长到5480.5亿元,年均增长18%。我国加入WTO以后,绿色食品出口额由4亿美元增长到24.8亿美元,年均16.4%。近几年,绿色食品流通企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在部分大中城市已建立一批绿色食品专营网点,许多绿色食品走上了电商平台,市场流通和贸易渠道不断拓展。
(4)品牌影响从国内走向了国际。绿色食品在全社会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已有较高的认知率。绿色食品全面进入国内大中城市的中高端市场,成为许多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准入的重要条件。绿色食品标志除在我国以证明商标形式注册外,还在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框架下,通过世界知识产权局,在欧美日等1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绿色食品知识产权依法受到保护。绿色食品标准已通过国际贸易中心(ITC)进入国际可持续、环保产品国际贸易标准系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推介标准。2014年,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等国家的5个全球知名企业的33个产品获得我国的绿色食品证书,产量已超过100万t。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我国绿色食品创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
借鉴国际农业和食品工业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多年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绿色食品创立了“依托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
(1)以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标准体现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和质量水平,也体现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实施标准化生产,首先,要有各类技术标准。按照全程质量控制的要求,绿色食品从五个环节构建标准体系:一是产地环境标准,包括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导则;二是生产技术标准,包括肥料、农药、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渔药、食品添加剂等使用准则;以及动物卫生、畜禽饲养防疫等准则;三是产品标准,覆盖102类产品;四是包装、贮运标准,即包装通用准则、贮藏运输准则;五是产品抽样准则、产品检验准则等其他标准。其次,要将标准转化为供企业和农户具体使用的生产操作规程。目前,各地制订并颁布实施的绿色食品行业性、区域性、分种类的生产技术规程有400多项。最后,要通过技术服务、专业培训、基地建设对农民进行指导,并通过现场检查、质量审核等方式,评判绿色食品技术标准执行情况。
(2)以质量构建产业发展链。从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资源、加工产品原料到终端产品,绿色食品以质量为基准构建和发展产业链。通过对产地及其周围的土壤、大气和灌溉水(养殖用水)等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保证产地环境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良好条件。投入品要求使用安全优质的生产资料,化肥、农药施用减量化,并鼓励优先使用经认定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产品资源要体现各地名特优产品、有出口竞争优势的产品。加工产品原料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满足深加工企业需求。终端产品要求质量过硬、包装规范、用标准确、形象突出,令消费者信赖。企业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体,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需要靠龙头企业带动。2014年,在绿色食品企业中,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有3356家、产品8995个,分别占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总数的38.6%和42.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以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品牌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支撑载体和战略资源。绿色食品立足精品定位,围绕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公信力与竞争力,持续推进品牌建设,走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的道路。面向消费者,通过宣传绿色食品的基本理念、质量标准、基本制度,树立品牌形象,培育消费市场,拉动市场需求。通过举办专业展会,搭建贸易平台,推动厂商合作、产销对接,建设专业流通体系,传导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3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积极发挥绿色食品的功能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绿色食品发展取得的成效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成果体现,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目标与方向相符。绿色食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和利用,注重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控,注重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有机结合,无论是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还是技术标准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在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农业产能规模、保障粮食安全,又要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这就要求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务院制定的《全国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到2020年,农业用水总量要保持在3720亿m3,利用系数要达到0.55以上;“两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2020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努力实现零增长;“三基本”:到2030年,实现畜禽污染基本处理、地膜基本回收、秸秆基本利用。积极推广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生产方式,有利于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
(2)实施路径一致。绿色食品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以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安全优质,以安全优质产品承载品牌形象,以品牌影响带动生产和消费。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绿色食品已纳入“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在全国已创建的31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绿色食品产量已达3668万t,占全国绿色食品总产量的38.3%。近几年,绿色食品还先后纳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三园两场”(菜园、果园、茶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条件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评定指标之一。国务院最近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强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3)发展机制协调。绿色食品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政府推动旨在创造政策条件和社会环境;市场拉动体现品牌的美誉度和竞争力,这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行的“政策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是协调互动的。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多次强调“加快绿色食品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绿色食品已先后纳入国家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作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安全消费意识普遍增强,追求“绿色、生态、环保”已成为基本的消费取向和选择标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也进入加快升级转型阶段,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日益成为主流,绿色食品消费市场需求已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同时,国际社会持续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贸易准则等方面保持与国际接轨,为带动我国农产品出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4适应新形势推动我国绿色食品持续健康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国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为绿色食品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绿色食品发展应以确保品牌公信力为基点,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以放大品牌效益为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坚持精品定位,瞄准发达国家水平,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保持技术标准的先进性。不断完善绿色食品制度体系,保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巩固和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严格许可审查,严格证后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规范用标,切实维护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持续开展品牌宣传,通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渗透力,撬动消费市场。同时,加强绿色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共同维护绿色食品公共品牌形象。
(2)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一是优化主体结构。坚持“好中选优、扶强做大”的指导思想,重点发展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深加工食品企业,以及质量管控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高产业主体素质。二是优化产品结构。在目前的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种植业产品比重较大,畜牧业和渔业产品较小,今后要适应消费需求,逐步扩大绿色食品养殖业发展规模。三是优化产业链条。稳步推进原料基地建设,加快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发展,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支撑。
(3)全面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在引导绿色食品企业自身开展专业营销的同时,在制度机制设计上大胆创新,鼓励和支持流通企业发展绿色食品专业营销体,提高品牌的市场集中度。积极引导社会工商资本进入绿色食品流通领域,参与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特别是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探索绿色食品专业营销新模式。同时,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信息化建设,为广大消费者及时提供准确、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绿色食品产业信息服务。
(4)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计显示,2011—2014年,东部地区绿色食品年均增长为9.23%、中部地区为6.49%、西部地区为15.87%、东北地区为6.82%。虽然近几年西部地区绿色食品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发展规模仍然偏小。绿色食品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势必影响其功能的全面发挥,需要从资源和环境层面加以科学规划,在政策层面加强统筹谋划,以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全国绿色食品的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包宗华
有关农业建设学术论文推荐:
5.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6.农业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