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考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体现从事社会化大生产的联合起来的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生产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考论文篇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思考》
摘要: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经济伦理的反思一直伴随着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伦理道德反映并维护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经济伦理的支撑。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体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实现人民利益和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追求,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伦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济伦理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并用以约束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的总和。它既是调节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主体把握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实践精神。
从历史长河的角度去看,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个动态的过程,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不难发现伦理道德主线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不同时期的经济活动,反映着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而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传统及价值观的差异,都导致了经济伦理观的差别。在资本主义社会,数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孕育与发展,为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间的矛盾问题,产生了众多的学派和观点。经济伦理学不断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伦理学研究在我国开始形成和发展,经济伦理学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体系是学者们的共识。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经济伦理构建的角度,对我国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原则作出一些思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西方市场经济伦理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西方市场经济自产生以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作为其观念形态的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发展反映并维护了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数量较小,市场主体较多,资源的开发和流动比较缓慢,市场主体间的竞争是自由竞争。这时候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是个人利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经济伦理原则。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和流动的速度加快,市场交易日益频繁,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市场主体对在市场运行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市场规则的认识逐步加深,加上一系列资产阶级法律的制定,法治精神得以确立,自由、平等、竞争、诚实、节俭等经济伦理道德原则的逐步形成。
1929-1933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过后,经济利他主义就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公共理性出现在西方世界,保险、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在西方国家确立并不断完善,用以弥补利己主义的缺陷所带来的困境。
现代市场经济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人性化趋势,以人为本、以德治商等伦理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和不断推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主张,对经济评价和行为预测中,要把伦理因素考虑进去。这种伦理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增长力。市场经济在实践上已不再忽视伦理道德因素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经济伦理建设相结合
中国和西方的经济伦理,尽管时代背景、社会性质不同,内容、发展也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经济发展都要与一定的道德伦理相结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传统的义利观、效率观中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受到挑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开始逐步确立。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讲求效率、平等竞争、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渐进过程。在不完善的初期,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膨胀,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所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与经济伦理的支撑是密不可分的。
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原则
构建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市场经济伦理体系,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又要超越一般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和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现阶段,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原则,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效率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目的在于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必然以能够最好地实现这种满足的高效率为价值取向。必须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使有限资源流向那些为社会所需要、能产生最大效益的生产领域,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只有努力追求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才能最终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在于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公平分配社会财富,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追求效率,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要以机会均等的市场竞争为前提,公平竞争。在收入分配上,依法保护正当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同时把收入分配的差距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坚持求利与取义相协调的原则
正确处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经济伦理道德中一个永恒的主题。首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肯定个体追求物质利益的正当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自发性、创造性的活动是同他们的自身利益相联系的,为了支持和鼓励市场主体的自发性创造性活动,市场经济承认每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是正当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然自利也应当有所约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应当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因此形成的不是单纯的自利,而是“共同富裕”、“利己的同时利他的双赢”、“秩序共同维护”的经济伦理道德思想,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应当体现出“利义统一”和“见利思义”的经济伦理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诚实经营、公平交易,把求利的范围约束在社会主义道义之内,反对以损害他人、社会、国家利益求利的经济行为,同时市场主体应主动承担起带动市场繁荣,促进社会进步和其他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道义责任。
(三)坚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原则
我国目前存在着多种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对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不能采取简单划一的道德量度,而要根据市场主体的性质,有层次性地提出伦理规范。但不论何种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很明显地一点是:其存在和运转必须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要求,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在价值追求中以实现国家、社会利益为前提条件。这种集体主义的具体要求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主义的具体要求有所区别。它不是将集体利益绝对化而忽视个人的特殊利益,而是充分肯定个人依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范对特殊利益的追求,确认这种追求的合理性,允许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它要求将个人特殊利益与统一的所有者权益代表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使二者协调一致。
集体的得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利益的集中,是社会中每个人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体现,相对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就是全局性的整体利益。集体主义历来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力倡导市场主体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经济伦理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与人类历史是相伴相生的历史现象,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并非只是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其经济伦理要求本质上是市场主体的权利的彰显和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实现人民利益和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追求,从而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研究还在不停的思考和探索中。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章海山.经济伦理及其范畴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正华.经济伦理基础上的商业信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3).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4]乔治•恩德勒.经济论理学大词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考论文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几点看法》
摘 要:作者讨论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几点看法。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方面,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坚持市场取向,新世纪经济改革的主题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总的看是成功的,不容否定的。关于价格改革,较早较明确提出市场化价格改革,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从行政定价体制到市场价格体制的转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改革,价格改革,国企改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研究经济改革问题,是中国经济学家最值得引为自豪的工作和责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迅速走上富民强国的金光大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穷落后的中国,经济迅速起飞。到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24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列车还在向前飞驰。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就一定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研究改革开放问题,是中国经济学家的天职,也是中国经济学家施展才能、报效祖国的绝好机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方面。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坚持市场取向,1992年更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改革初期,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是不是应当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是不是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理论界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我个人自认为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并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意见有过争论。发表在《改革》1990年第2期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与市场取向改革》一文,比较集中地表明了这一点。
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逐渐推进的方针。在这个问题上,1987年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戴园晨、陈东琪等经济学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名义,向国家体改委和国务院提出了改革和发展都要“稳中求进”的思路,现在看来,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书中《经济发展和改革都要稳中求进》一文,也反映了这一主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但还很不完善,因此,新世纪经济改革的主题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完善过程中,改革仍面临攻坚任务。为什么还要攻坚?主要是有些改革会受到某些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抗。因此我在几篇文章中都力主中央加强对改革的领导和推动,只有这样,深层次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3年以来,经济增速达两位数,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突出,粗放扩张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日显紧迫。怎样转变?我多次写文章,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主要靠深化改革。只有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才能使经济社会转向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第二,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上和理论界分歧最多、争议最大,有几年在“两会”(即人大和政协会议)前后几乎都掀起过大的争论,可见国企改革的困难和复杂。我的认识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国企改革的部署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方向是正确的,应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改革初期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经验不足,被一些人钻了空子,造成一部分国有资产流失,有的还触目惊心,有相当一部分下岗和早期退休职工生活困难等,但决不能把国企改革概括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事实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国有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竞争力得到加强,2007年发布的进入世界500强的内地22家企业全部是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也大幅度增加。所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总的看是成功的,不容否定的。
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我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提出了几个观点,这里作一简要介绍。一是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过程中要继续适当收缩战线,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加强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即使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率降到20%,只要能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要着力加快中央企业改革步伐,特别是大力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改变迄今为止大量特大型中央企业仍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和国有独资状况,积极引进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改善产权结构。三是认为将来保留国有独资和控股的主要是百家左右的中央企业,它们是国有经济的主干,各省市分别保留二三十家大中型有优势的骨干企业。四是主张加快推进和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不仅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中要放开市场准入引进新的厂商,而且即使属于自然垄断性业务,也可通过特许经营权拍卖等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与此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五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为在明确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后,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将迅速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将逐渐成为大中型企业的主要形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关于推进市场化价格改革方面。我在1983~1993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期间,主要研究中国价格改革问题,发表多篇(本)论著。中国经济改革实践是先着重从改革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的,因此价格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一直走在各项改革的前列,甚至可以说是一枝独秀。那个时候价格改革成效特别突出。因为那时中国还处在短缺经济年代,推进价格改革。一旦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市场上的商品就会像泉水般涌流出来,市场上各种商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彩,实行多年的凭票证供应商品的状况短短几年就变为敞开供应,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亲身感受到经济改革、价格改革带来的好处,感受到市场化改革的“魔力”,从而由衷地支持改革、拥护改革。
关于价格改革,有几点我觉得可以介绍一下。一是较早较明确提出市场化价格改革主张,认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从行政定价体制到市场价格体制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顺价格关系,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正确的市场信号。二是明确主张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应向市场单轨制过渡,反对向计划单轨制过渡。这同我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是相呼应的。三是认为推进价格改革要排除通货膨胀的干扰,因为一旦出现中位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不仅价格改革无法迈出实质性步伐,如1988年价格“闯关”很快就鸣金收兵,而且会造成不合理的比价复归。四是提出了广义价格改革概念,认为价格改革不应只局限于物质产品和劳务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即狭义价格改革,还应包括和逐步发展为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即广义价格改革。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物质产品和劳务市场化价格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后,要重点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价格改革。只有这样,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五是初步探讨了价格改革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有:价格改革主要是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要点是实现从行政定价为主到市场定价为主的过渡;放活微观价格和控制宏观价格有机结合;价格改革要逐步推进,一调(调整价格)二放(放开价格)三挂钩(同国际市场价格挂钩);既要理顺价格关系,又要稳定价格水平;从狭义价格改革发展为广义价格改革,等等。六是认为目前应着力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节约,节能减排,都必须着力推进资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源产品价格,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2005、2006年CPI上涨率不高,是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最有利时机,不应坐失良机。
中国经济改革还在不断深化过程中,如何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形成完善、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认真研究。我愿意同大家一道,继续研究经济体制创新面临的新问题,继续探索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