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观初探论文(2)
大学生幸福观初探论文篇二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初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 要:本文阐述了幸福的含义,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与大学生们幸福观认知上出现的偏差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探究了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和就业等三个方面,进而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最后,就培养大学生合理幸福观的主要途径、方法与现实意义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内涵;特征;途径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本性。帕斯卡尔曾说:“人都追求幸福,这一点是没有例外的。”然而,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答案。一般认为,幸福是人们的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候的状态,是一种由心而生的、长时间持续对生活充满快乐幸福的主观感受。幸福感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现在的中国,物质水平已经变得丰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了不少,然而,很多人却变得越来越苦恼,物质上的满足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快乐和幸福。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大学生群体是天之骄子,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承载着中国的理想和希望。当代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幸福的?在是否幸福这一问题上,他们又是怎样一种情况?什么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感?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些初步讨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大学生幸福观的特征
大学生幸福观是大学生在自由状态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主要生存状态。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内容上的时代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据此原理,社会形势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幸福观。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上出现了“就业难”、“住房难”等一系列难题,使大学生们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成功、创业等时代性的话题,使很多的大学生忽视精神上的需求而越来越趋向功利,他们把物质上的满足与否来作为衡量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目标上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体现为部分大学生对所处社会的超越性反省。人不应该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满足,因为物质幸福仅仅是最低层次的幸福。精神幸福才是我们所向往的。如果一味追求财富和感官快乐,心灵必然会极度空虚、贫乏,结果就是对其他任何事情的影响都麻木不仁,对理智的高度幸福既无能为力,就只有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任意挥霍,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所以,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追求目标,坚决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幸福观,要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努力奋斗,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层次上的差异性。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不同大学生幸福观的差异性。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条件都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对就业方面的选择上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性。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大学生对毕业前途的期待上都要求不高,只希望能够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养活自己的同时减轻家人的负担。而家庭环境不错的被调查者们的就业意向比较广泛,大部分对薪金的要求都比较高,希望自己能够前程似锦,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自身幸福感认可的程度了。
二、当前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不足。由于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异化了人们对幸福的认知标准,金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衡量是否幸福的唯一价值尺度。[1]这种异化的幸福观导致大学生对幸福的价值评判标准产生了偏差,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只要物质上得到满足了就是幸福的,其余一切可以搁置不理。这种异化的幸福观也使得大学生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作出片面性的选择。例如,在读期间,他们会放弃自己所感兴趣的理想专业,盲目随大流涌进经管类这些专业领域,即使他们对此专业毫无兴趣可言。毕业时,他们会放弃自己所喜爱的职业,宁愿过着辛苦疲惫、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等等。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有80%的大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的经历;有47%的大学生至少有一次因为太过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曾经考虑过自杀。[2]
物质上的富足真的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吗?马克思主义从不否认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自身的需要,能够给我们的感官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是,就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的:人有五种需要,而物质只能够满足其中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已,当我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试图去满足高一层的需要如归属、爱的需要直至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这些精神需要不是单纯依靠物质的丰富就能够满足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指出:“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不在于占有黄金,他的居住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3]幸福是一种持续性愉悦的精神状态,是人们心灵上的满足。我们不能够以物质生活好坏作为评判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物质生活只有转化成精神感受才能谈得上幸福。[4]崇尚物质,只会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变得功利化,淡化其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他们满足了欲望后也感觉不到幸福的原因之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不高。由于大学生很难清晰地认识和了解幸福,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不知道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是比较轻松的,氛围都比较自由民主的,大量的课余时间允许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而拓展自己的能力。但是,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的大学生总是在发出一阵阵诸如无聊、枯燥、烦、没意思等等一些表达负面情绪的哀;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在宿舍里没日没夜地打游戏、看电视剧、看小说,企图靠这些来驱散“无聊而又没有意义”的时光。很多大学生似乎变得麻木了,这是值得警醒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第一,他们对幸福缺乏主体创造意识,在这个物质已变得十分丰富的社会里,大学生们的理想总是在现实面前一步步倒退,导致最后他们不求上进,没有抱负,得过且过,以这样的态度来打法原本应该美好的大学生活;第二,是大学生缺乏奋斗的目标、良好的大学规划,从而导致他们精神空虚,终日无所事事;第三,受金钱主义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把金钱作为追求幸福的主要目标,但是又不愿意在追求金钱的同时付出努力。马克思在谈到幸福问题时告诉我们,一定要把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结合起来,创造幸福是前提,然后才谈得上享受幸福。[5]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主体的自主能动性,端正态度,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多从事一些社会工作,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应意识到,“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6]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要懂得感恩,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做一份贡献,提高自己创造幸福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大学生的幸福教育有待加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接受专业教育、为成就未来事业打基础的最佳时期,也是良好个性形成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称之为“人格重建期”。[7]由此可见,大学是人才塑造的一个重要基地。但是,面对如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大学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轨道,变成了一个为大学生们谋求职业的培训机构,教育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大学老师只是将学生当成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工具,其职责仅限于教会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生存的技能。老师和学生之间灵魂上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无从说起,学生们又怎么会从中感到幸福呢?所以,从教育方面着眼,在重视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同时,也要时刻和快速发展的社会互相适应,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好与社会实际的切合点,因材施教,打造校园的“幸福课堂”,借此不断提升学子们的幸福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的主要因素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大学生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往往会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原因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随着物质财富的充裕,人们对以往传统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动摇,物质欲望被放到最大化,这种不良风气也对心智并不成熟的大学生们产生了影响。大学生们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随之产生消极的行为,这也是大学生们没有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因素之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一是全球化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交融在一起了;二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的密切了。这两者作用在一起,一方面推动了我国更好的走出去,为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就是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也掺杂进了西方部分不良的价值观念。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不良的图片、影片、文字,直接腐蚀了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部分大学生,导致他们把金钱、观念、享乐等观念推向了极端。我们既要积极吸收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积极成分,同时也不能忽视文化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就业压力所带来的焦虑。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告诉我们,劳动者是幸福的,只有通过劳动,人们才能将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走入社会,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正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市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学生承受着“毕业就等于失业”的就业焦虑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许多高校都出现了“考研热”、“考证热”。 但是,这些选择只是为延长学习时间、减缓就业压力而已。考研、考证真的能够减缓就业压力吗?其实不然。它是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就业,但是延长学习的时间的代价是要继续投入教育资金,如此一来无形中又加重了家里的负担。在就业、考研和对家庭长时间的依赖等强压状态下,大学生又如何能够感到幸福呢?从何处感受幸福呢?现实表明,没有相当心理准备的人或没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学生,其心理很容易慢慢扭曲,直至变质。[8]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现代性视域中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上所述,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幸福观的特征,树立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是受很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为此,应从个人、学校、社会和家庭邓四个方面着手,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幸福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积极向上的心理。首先,大学生自身应正确认识幸福的真谛,正确看待幸福和金钱、权利、物质的关系。幸福指数不能仅用这些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来衡量,更不能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确立为追求幸福的信条。探寻幸福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有时候一帆风顺,有时候荆棘满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马克思说过:“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和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蕴含着痛苦。”[9]因此,只要我们心中充满阳光,积极向上,在苦难中不断完善自己,幸福终有一天会降临在我们身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幸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思想家,往往看不到人的社会性,把人仅仅看作一个单独的个体,甚至“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10]这其实并不利于个人幸福的发展,更不利于社会幸福的进步。从社会角度来看,通过强调幸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以往传统的幸福观区别开来。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关系是作为人的本质存在和实现形式,任何人在追求幸福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和他人打交道。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到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11]马克思这句话明确指出,个人需要的满足只不过是一般意义上的幸福,为了整个人类谋求幸福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提升自己创造幸福的能力,努力使给他人感受幸福,才能在社会幸福中实现自己的个人幸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学校幸福教育的重要性。幸福是需要教育的,功利化的教育并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幸福的含义和幸福创造力的培养。马克・凡多伦曾经说过,教育是给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最好机会。最好的教育是应该教会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领域上的共同满足和成长。因此,我们应该顺应社会的不断发展,遵循教育上的与时俱进,积极打造校园的“幸福课堂”。这样,大学生就能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科学、理性的幸福观。
4.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外部环境。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充分说明了家庭和社会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家庭是大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更是他们成长的大环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培养感受幸福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使和谐的家庭关系和有爱的社会关系有机结合,为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提供一个优质的外部环境时,才能更好地克服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消极面。
五、结语
自古以来,人人都在通过各种途径苦苦追寻幸福的真谛。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状况、突出问题以及幸福观的特征,同时试探性地总结了问题的形成原因,并且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上出发,提出了如何培养大学生幸福观的问题。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的全球化国际环境,当代大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幸福观和价值观,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中,担负起中华儿女应有的职责,为全民族的幸福而努力奋斗!为全人类的幸福而昂首前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增进社会幸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拥抱自己的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7]肖瑞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晨曦.哈佛大学的幸福课[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14
[3]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5]李嘉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6][1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曾惠芳、李化树.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探析[J].前沿理论,2009(5).
[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陈敏怡(1991―10 ),女,广东人,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学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幸福观与幸福教育”研究成果。
大学生幸福观初探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