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道德素质论文3000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基本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但是也不排除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是具有一定的困难与不稳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与道德3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与道德3000字论文篇一:《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分离》
【摘 要】本文拟从大学生“知行分离”的现状进行考察,并分析原因,提出了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分离;成因;对策
道德发展的目标要求大学生不仅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要具有高尚的情操,继而做出正确的价值标准判断,能够将外界所有信息经过正确价值取向的过滤,将符合主体价值观念体系所规定的认识、道德判断标准的信息被保存了下来,并将之内化成自身人格因素。在社会行为上表现为能够运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追求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避免知、情、行相互冲突的多重人格。然而,当代大学生本身还处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不断整合的变动过程中,大学生自身还存在着矛盾性和不成熟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道德认知水平较高而道德行为水平偏低现象的存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导致大学生的“知行分离”现象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从小学就接受思想品德课教育,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基本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但是急剧变革、观念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亦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难以付诸实施,从而使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变得困难与不稳定。虽然大学生从小接受道德教育,现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水平,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所表现出的行为却常常因其道德选择和整合能力较弱,而出现道德认知无法落实到其行为中的现象,故此“知行分离”已成为大学生道德表现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有98%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场所吸烟”、“乘车不讲秩序”是不道德的,而在行为上却分别有22.3%,35.7%的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乘车不讲秩序”。大学生在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方面采用双重标准,比如一些学生痛恶社会上的一些行贿受贿现象,但当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却急于拉关系走后门,一方面愤世嫉俗,另一方面逢迎世俗,知行脱节使部分学生成了“两面人”。在诚信方面,大学生的举动也是十分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不能按期返还助学贷款的经济诚信方面的缺失、考试作弊的学业诚信方面的缺失和就业双向选择时与多家用人单位同时签约的就业诚信方面的缺失。这些都显示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危机,给社会造成了对当代大学生诚信度普遍下降的不良印象,从侧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又一“知行分离”的道德现象,进而影响了和谐人格的健康发展。
2、大学生“知行分离”现象成因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对大学生“知行统一”的带来的负面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趋向于市场需求,这种选择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精神,是一种以寻求市场成功行为的理性。多数大学生在还没有走出校园,就已经对市场变化做出各种预测,并参照着这种预测,以“是否有用”为经营自己的大学生活。虽然这种理性可以帮助大学生客观的了解社会,在处事中他们虽然有足够的道德认知,但他们的行为却多数只依据是否有利于他们的自身发展,当其认知与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的现象,这种人格理性既没有长远的目标,又容易出现短视思维、短期行为和功利思想与行为,为了暂时的利益而可能损害长远利益。当大学生的这种依市场而定的工具理性运用的不当,成为一个基本的处世态度时,则容易变成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必然会出现斤斤计较、人情冷漠等问题,对大学生的“知行统一”的培养危害尤为重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高校德育忽视了大学生“知行统一”的过程
学校的教育在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然而就目前的情况,高校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在内容上,过分强调社会道德要求个体行为品质的认同,而忽略个性心理的需要和构建,造成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的不和谐。在方法上,比较注重系统的灌输和集中的教育,强调外力和管理的作用,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学生对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在思想上重视不足,行动上无所适从,削弱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2.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知行统一”的消极影响
网络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出了价值导向多元化,使学生政治观念和民族意识日趋淡化。近些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已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大肆宣扬他们的意识形态,宣扬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网络带来的不良情绪体验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道德人格缺失。不可否认网络言论自由、传播速度快、效率高,为我们现代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因网络世界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约束机制,极易使网络空间里充斥着金钱、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消极思想,而仅凭大学生的自控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信息选择能力是远远不足以抵制这些不良信息的。
3、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的对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1改善社会道德环境的育人功能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部分大学生虽从小接受道德教育,认知上能够符合与社会的道德要求相适应的标准,但因其生活在多元化思潮碰撞的时代,其行为实际上根本无法与认知达到同一水平。“德育的危机,相当程度上是德育环境的危机所致。德育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实施,德育的有效性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环境支撑。”所以,营造良好社会德育氛围,努力构建道德“知行统一”的大环境势在必行。首先,要增强面向社会的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规范其舆论导向,加大媒体对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开放型、立体化的育人环境,使人们能够在净化过的社会中耳濡目染,提高其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性。其次,通过法律法规等政策制度手段净化社会道德风气,监督、制裁因道德败坏所引发的犯罪现象,防止此类事件对社会道德风貌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全社会齐心构建和谐社会,使高校德育教育在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氛围中有序展开,帮助促进大学生主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
3.2发挥高校德育教育功能优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构,同时也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接受社会文化的场所。首先,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大学生实际,坚持现实与理想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贴近大学生生活,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家价值观。其次,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需的改进方法。“理性化的道德认知导向要转化个体内在的心性价值信仰,除了要求道德内容折射社会正义与公共理性外,还取决于道德教化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道德主体的心灵共鸣。因此,切中个体自由的心性价值世界的道德教育方法,对于道德教育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将传统的德育“灌输”转变成“疏导”,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帮助他们增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自我建构意识,真正意义上的将由“知”转变为“行”。
3.3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完善学生道德认知体系。首先,可以建立网络身份认证系统,实现认证统一管理,强化网络技术控制功能,建构网络道德补偿激励机制。其次,增强网络道德主体意识,培育“自我同一性”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从他们的内心信念入手,在内心层面确立起网络道德秩序和道德认知,建立一种以主体性发展为核心取向的网络道德素质教育模式。再次,改革德育课程,坚持网络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和谐人格的形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总之,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探讨当代大学生“知行分离”现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生与道德3000字论文篇二:《浅析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就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总体评价,我认为,大学生道德主流是积极、良好的,他们对道德失范现象极为不满,但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高校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学生人数的剧增,学校管理方式的滞后,使得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状况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道德滑坡也十分明显。
【关键词】思想道德大学生就业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考试舞弊日趋严重。
大学生作弊的现象在大学里已经是无争的事实,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和论文等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已经习以为常,且作弊的手段越来越高超,如运用高科技手段作弊,雇佣“枪手”代考等,他们完全忘记了学院的规章制度,忘记了道德对他们的约束。
2,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违约严重
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对于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大体认可,并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就业部门同意和见证,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是编制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和将来可能发生违约情况时的判断依据。现在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署协议以后随意违约,给学校很坏的影响也严重影响用人单位的生产及管理,也使其它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未就业同学失去了公平的竞争机会!
3、友情淡化,感情不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生离开亲人来到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有结交朋友的迫切愿望,但在校园中大学生的孤独感比较严重,主要是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和缺少诚意,使友情淡化,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网络中的道德缺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和法纪部门的约束和管理,在其中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上的人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
5、公德失范,审美情趣错位
大学生公德失范主要表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厕所里,清洁人员特地在便池边放了垃圾桶,可仍有人不时往水池和便池里扔烟头、纸屑,引起堵塞;电影院银幕上醒目地出现“请勿吸烟”的提醒语,可仍有人吞云吐雾;候车室,有人对痰盂视而不见,仍随地吐痰,甚至还吐口香糖,使地面龌龊不堪。乱刻乱画、破坏公物,上课接电话、发短信,在宿舍玩牌、喝酒,在外通宵上网,夜不归宿……一些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已经发展到拐骗偷盗的犯罪边缘(偷盗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捡到别人的东西拒不承认),损人利已反而怡然自得。一些学生误将庸俗、调侃当作美来欣赏和追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原因
现代性带来的影响之一是电子信息、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这使得起源与不同民族、种族、地域、的各种文化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碰撞,行成了“多元文化”、“多元伦理”的文化繁荣景象。由于宗教文化、东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实用文化、享乐文化、拜金主义等各种文化思潮所奉行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使大学生在选择道德取向时出现了混乱和迷茫。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的形成期,道德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限,蜂拥而至的多元伦理、多元文化,直接削弱了大学生道德教育在大学生心中的核心地位。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经济理性”、实用主义成为部分大学生判断、选择和决定一切事情的唯一标准。他们往往根据市场,而不是自己的特长选择专业和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哪个专业有市场,哪个专业使用,他们就选哪个专业。同样,在上学期间,他们也是有选择性的学习那些他们认为实用的技术性课程,而对那些增强他们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文化课程则采取能逃就逃或置若罔闻的态度。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的适用,更加重视实用型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可以说,重“技能教育”轻“道德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弱化高校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使命,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以就业为切入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一)以就业为切入点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依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就业为切入点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易于引起学生共鸣。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每个大学生都将随着四年学业的完成而最终走向社会,就业问题成为其关注的焦点。明确新角色的要求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置身于市场经济浪潮和经济全球化海洋中的当代大学生,很多人上大学的目的是功利的,即上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将来找个好工作。如果高校也把眼光盯在功利、短期效用和单纯的工具理论性层面上,就很容易造就单面人,显然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就业为切入点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则既能够契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又能够消弭其忽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缺憾,进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以就业为切入点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1、强化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
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没有确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反映到就业心态上,不少大学生青睐待遇优厚、社会地位优越的工作,不愿意选择基层、艰苦的工作;反映到就业结果中,出现了一些人到处找工作,一些工作无人做的错位现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人单位在人才标准的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重;在工作要求中越来越需要员工从基本工作做起。这种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消除这种反差,关键是使大学生明确就业意识,认识就业需求。既然大学生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就业,那么,高校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就业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就业服务工程,重视在大学阶段进行全程性的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在培养就业能力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责任心、敬业精神、讲诚信等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和今后事业的发展。
消除这种反差,离不开大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因而需要大学生和社会共同努力。大学生要自觉利用周末、寒暑假和毕业实习,深入社会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自觉做好就业准备;学校要紧紧围绕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这一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使他们从自我为中心的择业观束缚中解脱出来,主动去适应新形势需要。用人单位也要通过招聘会、讲座、报告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会等形式,让大学生把握用人标准,以使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更加符合企业要求。通过三方共同努力,大学生才能够真正从就业需求角度,自觉做好与就业相关的思想道德准备。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水平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首先在“成人”方面,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对大学进行正确指导,让他们懂得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完善自己,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在“成功”方面,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与道德3000字论文篇三:《试谈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产生了一些有关网络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面对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种种道德伦理情况的出现,我们不仅仅需要外在网络媒介形成“道德他律”,还需要大力督促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网络法制教育,规范自我网络道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道德自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网络道德;自律;他律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传播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沟通渠道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互联网带来便捷、时效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1.大学生网络行为上的道德自律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中,介于其独有的虚拟性特点,要求大学生在行使网络权力时,理性的面对在网络行为中衍生的道德行为,相对于传统的社会道德主要以外部力量制约、依靠道德他律而言,则需要更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及道德自律。在网络行为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自我要求、正确的把握、及时检验和校正自己网络行为的同时,体现了其网络道德自律的形成。绝大部分的网络社区仅仅靠执行行政命令是很难建立、维持下午的,它需要建立在互联网使用者自觉的遵守一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在督促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培养他们充分意识到一种潜在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是出自于自身的需要、处事的根本,认识他人利益、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培养遵守网络公共秩序、保障网络道德规范的品质,做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摒除网络上的互相欺骗、肆意破坏、甚至抵御网络犯罪的各种诱惑,无论是否有人看见或听见,都将网络社会道德作为一种责任来自觉自愿坚守。
2.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其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一切的言谈举止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的限制。而在个体自主性、虚拟性极强的网络社会中,在缺少他人干预、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环境下,必须通过大学生自律这种新型的道德行为模式,才能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对于其网络行为来说,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只有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道德标准和外在行为自我约束,将规范化的网络道德行为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模式。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自身网络行为是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在其认知上是充满理性的,但行为上却又缺少相对等的自控能力,会出现例如沉溺于网络以致影响学业、影响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正常交流等情况,由此,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大学生网络自律是其在校自我管理的充分体现
互联网在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同时,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一部分人认为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可以罔顾所有规章制度、道德观念而为所欲为,有些人在网络上以虚拟ID身份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观点、不讲网络道德辱骂他人、利用网络知识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和技术攻击他人网站成为“黑客”、甚至出现利用网络违法犯罪,一些大学生因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困难而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心理安慰。面对校园网络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加大学校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明确在自身网络信息化社会中必须要履行的道德权力、义务;克服上网陋习,把握健康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指导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服务,强化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维护校园网络秩序。
二、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他律的监督机制
1.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机制
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相对狭窄、封闭,家庭、亲人、朋友、社会以一种简单的相处方式维系之间的联系。大学校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距离较近的熟人社会的缩影,在现实校园文化、环境中,由于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较为明确,大学生彼此的道德意识也都非常强烈,培养、教育他们将现实校园中存在的道德意识运用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同时,学会利用网络特性、掌握网络文化,以正确的网络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老师利用课堂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学生;通过网络聊天、讨论、邮件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话题,对于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学会讲求方式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沟通与引导。
2.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相关要求,在当今社会中,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规范也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产生的一些网络行为已经无法用现有的社会道德去规范、衡量,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时,必然造成网络道德的缺失。因此,随着网络时代及其技术的发展,作为网络世界的使用者之一,要尽可能的规范、丰富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逐步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在校园网络的使用上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提高网络技术的监管力度
在进行网络道德自我约束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从技术层面上进行网络监控,及时纠正网络道德失范,限制并制止任何网络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通过设置防火墙阻截一些不良信息的发布与侵入,过滤不安全因素,保障网络信息的正确性、安全性;还可以设置上网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屏蔽一些未经授权的上网人员和不具备信任度的网站;设置进入口令和对数据加密当方式,对一些重要文件加以保护,防止一些重要信息被篡改、复制、污染,增强网络社会在技术使用上的安全性。目前逐步普及的网络实名制对于防止利用网络虚拟身份欺诈、约束网络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大校园网络技术监管力度,将不良上网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净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程敬华,龚春明.校园网络道德建设的实施路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11.
[2]冯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3]孙跃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刘娜.论道德自律对网络文化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谭晓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理性回归:从他律到自律[J].中国科教新导刊,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