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
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范文一:浅析信息时代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阐述出发,探讨了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所调节的对象是职业活动中的特殊道德关系和利益冲突,所规范的行为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除含有一般性的社会道德要求外,更包含与专业相关的特殊道德要求。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图书馆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其核心应该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职业劳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和规范的总和。通俗地说,是指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应该遵循的特殊道德规范。它从道义上规定了人们在履行工作职责中“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以什么样的感情、态度、作风和行为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尽职尽责,是指导、驱动从业人员从事职业行为的出发点、行为、动机、灵魂、认识和应遵循职业道德,是每个人通过职业为社会做贡献的最基本行为要求。图书馆职业道德是馆员在从事图书馆业务、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总和。它是调整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与社会各界、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是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分支。图书馆职业道德紧紧围绕本行业特征提出规范要求,是每个图书馆工作者最直接的行为准则,最直接体现图书馆精神文明状况、图书馆工作者的道德风貌,也是图书馆工作者自我约束和社会评价的客观标准,因而每个图书馆工作者都应认真研究和遵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图书馆界涌现出很多全新的学术人才和勇于开拓的优秀人才。但是,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近年来,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到新观念、新文化的冲击,使传统的职业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图书馆工作,强调索取,对图书馆工作不认真,不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不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出现不满情绪,不求进取、不学无术、满足现状;对待读者缺乏热情,冷淡、漠不关心,这些现象和行为极大的损害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这就说明了图书馆的职业道德已需要加强。要使图书馆员经得起诱惑,耐得住清贫,充分发挥好窗口作用,提高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已是非常迫切、格外的重要的问题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在职业纪律方面,应自觉做到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爱护文献资源,规范职业传播。自由存取信息与自由表达是读者的基本权利。在过去,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图书,而不是为读者服务。其对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保护读者秘密的意识都重视不够。
图书馆服务中一定要体现平等原则、守密原则和公德原则,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图书馆是用文献为读者服务的,文献就是工具,就是资源。图书馆员不但要保护号文献,还要对文献精心收集,科学管理,从而更好的利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二)在职业态度规范方面来说,图书馆员必须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的工作劲头。树立爱岗敬业“、唯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 具备把为读者服务放在首位的服务精神。服务态度和蔼、周到、主动、热情,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经常把自己处于帮助解决读者不同需要的桥梁位置上, 做读者的良师益友, 以最大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点燃人们聪明才智的火焰, 在尽职尽责地为读者提供第一流的优质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对它的必然要求。图书馆员是人类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因此,图书馆员必须遵纪守法,严于律已,注重自我形象。用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努力培养锻炼思想意志,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行为的能力,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并付诸实践,化为行动,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语言亲切、百问不厌,乐于助人。
(三)图书馆员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曾指出: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当以他们的知识而不是他们的工作具有特色,最有实力的图书馆专业人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背景进入图书馆行业的。21世纪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员面对广大读者,需要提供的知识包括各个学科领域。因此,要求图书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一流的综合素质。图书馆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也是做好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前提,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图书馆员即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忠于职守,勤奋工作,甘为人梯,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牢固的基础学科知识,还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及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随着电子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员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要具备信息技术知识,熟悉网络技术,才能得心应手地从网上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以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图书馆员要有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爱岗与敬业是相互联系的,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图书馆工作是一项辛苦而繁琐的工作,它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总之, 在新时期, 图书馆要争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加强自身建设。图书馆的主体是馆员, 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就必须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唯其如此, 我们才能在实现图书馆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 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管书•试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J〕•图书馆论坛, 2003, (5)。
【2】陈雅沙•新时期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J〕•图书馆论坛, 2003, (3)。
【3】张敏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图书馆学刊, 1999, (2)
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范文二:浅谈当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论文关键词]当代教师 职业道德 建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论文摘要]教师师德水准是一个国家全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 志。而 目前我 国师德建设也存在 一些不可忽视 的问题 。因此,要 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 以人 为本 的师德建设理 念,加 强师德建设的 实践 活动,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师德建设则是关键。
一、加强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中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应当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他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使其接替上一辈的事业,延续社会的发展。韩愈《师说》一文,论述了教师不应只是授书,教师的任务应是“传道”、“授业”、“解惑”,表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相长”的观点。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靠传承来延续、靠道义来规范的,那些约定俗成而被普遍接受的要求,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规范约束。
教师师德水准是一个国家全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世界各国都十分强调并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我国历来对人民教师始终寄予厚望。xg11,平讲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也讲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一贯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从根本上讲,就是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全面推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
1.教师师德建设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包括师德在内的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现在倡导的热爱祖国、报效国家、集体主义、勤奋节俭、敬业重教等,不仅为炎黄子孙所遵循,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世界上许多国家。无疑,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师德的根基和源泉,而社会主义的教师师德建设是弘扬优秀传统和优良思想道德的重要方面。
2.教师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重视教师师德建设,是由师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决定的。首先,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不断成长、需要成才的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学生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以及他们良好品行和学风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其次,教师劳动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优秀建设人才;第三,教师作为学生的示范,他们的处世哲学、言谈举止乃至穿着打扮都会直接成为学生摹仿的对象。作为塑造新的一代教师,自身的灵魂必须纯洁和高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教师师德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总体背景。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到来将使高校的文化环境发生更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新的视野,国家政权等政治力量已经渗入社会各领域,伴随经济、法律等渠道强化对社会的干预,政治与经济等界限明显缩小,成为知识政治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之一的教师政治观念也将发生变化,政治渐次渗入经济体系之中发生作用,政治规范等大量地以非政治的形式出现在教师面前,出现在教师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教师师德建设是社会 日趋信息化的需要。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已快速、全面地渗透到整个人类活动的全部过程。高等学校是信息的中心,校园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而是信息化的校园。现代科技、因特网、多媒体技术在日益深入教师生活,在改变他们学习习惯、思想习惯、工作习惯和价值取向。由于现代科技、因特网所独具的及时性、隐蔽性、开放性、随意性和主动性等特性,使得它有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不平衡,信息流量差距甚大,在互联网上,大量散播的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5.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智力需要。在当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要实现十六大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重要的是要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在教育,希望在青年一代。
6.师德建设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发挥影响、示范和辐射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社会体制逐步转入市场经济,一方面,市场经济不断促进办学体制的转变,更新人们的办学观念,拓宽办学渠道,增加办学经费,优化高校人才。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容易使个别教师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价值观、道德观失衡,需要我们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搞好学校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在快速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呼唤、期待着人们法治观念、文化修养、社会诚信等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教育、特别是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高等学府,不但应成为知识创新和现代科技产生的园地,而且对社会的道德建设也应发挥影响、示范和辐射的作用成为道德建设的“思想库”、“示范区”和“辐射源”不断地促进社会道德建设。
二、目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提高很快,政治、业务素质明显增强,梯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成为教师队伍的主流。但也应看到,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导致了教师的角色模糊。本来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管理,却忽视了对育人精神的塑造。在教育管理中,创收渐成压倒一切的硬任务,一些教育管理者误将教师职称晋升、工资调整、发放奖金作为管理人的第一要素,结果使许多教师只看到市场经济功利性一面,而忽视了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奉献的一面,把自己纯粹置于一个社会经济人的位置,而忘记自己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再加上社会不健康风气的影响,少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有所缺损。 2.经济繁荣与教师“主体性”的矛盾导致了教师人生理想的淡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在这个变革阶段,教师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教师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虽然 1985年我国为教师专门设定了“教师节”,号召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教师在生活中较难找到自己的轨迹,难以确定自己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比如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某些科研人员、个体老板、金融企业和垄断行业的员工相比,差距较大,教师的住房问题、子女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少数教师认为自己为这个社会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牺牲了一定的个人利益而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于是产生了消极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丢弃了敬业、兢业和钻业精神,淡漠了人生理想,也淡化了事业心、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心。
3.“一手硬、一手软”,缺少师德建设的责任心。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建设中只注重了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而忽视了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者的培养;在指导思想上,往往注重通过学生工作实现教育目标,而忽视教师的德育功能和教师的道德规范;突出了教研成果、著书立说在学校中的主导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道德素质建设的灵魂地位。在处理“德与智”、“红与专”的关系中,只强调“智与专”的重要性而轻视“德与红”的能动性,导致了教学科研工作一手比较硬,思想道德建设比较软的状况。缺乏构建大德育体系的紧迫感。
三、当代师德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1.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师德建设是高校的永恒主题应该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它,构建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健全和完善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如《三育人条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守则》《教师联系学生制度》《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制度》《三育人及师德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和表彰办法》《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等,使师德建设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不断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这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制度保障。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工作机构,加强领导和组织,健全师德建设的工作网络体系,明确具体工作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这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组织保障。再次,是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评价考核制度,准确判定、衡量师德水平和师德建设的绩效,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态度的评价,研究制定完善的师德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估考核制度,重视评估考核的结果使用。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能参与评奖、晋升职称,严重者将取消教师资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这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工作保障。第四,是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学校应经常组织开展师德和“三育人”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开展师德建设方面的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宣传在师德建设和“三育人”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唱响主旋律,弘扬崇尚进取的奋斗精神,充满激情的创新风格,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表形象,这是构建师德建设的舆论保障。
2.坚持 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以人为本是新时代师德建设理念的根本,提倡以人为本的师德,就是提倡回归教育的本源,提倡重新回归到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师德,其价值取向体现了新的全面的学生发展观,体现着关怀教师的幸福生存和终身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不仅要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关心教师的发展,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才干,充实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在管理工作中要体现人文关怀,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管理者要面向基层、面向教师,为教师在教学环节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组织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要注意坚持先进性导向与师德底线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是高知识结构的群体,他们扮演的是“社会的代言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领路人”的角色,所以高校的师德建设,一定要提倡先进性导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典型和示范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高校教师的思想实际状况,在坚持师德建设先进性导向的同时,还要坚持师德建设的底线要求原则。坚持底线原则,把提倡的和必须做到的区别开来,促进师德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4.大力开展师德建设的实践活动。学校各级组织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之中,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文化活动。比如,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开展讲课竞赛、教学观摩,实行教师定点联系学生班级制度,组织教学检查与评比,组织各种师德研讨会、报告会和演讲会,开展师德主题征文竞赛和主题论坛,开展师德先进个人与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在育人活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把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和楷模。
[参考文献]
[1]包苏红.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之我见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2):40.
[2]周 景.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和时代提升[J].中国林业教育2008(1):36-37.
[3]林 琨,刘自尊,李士群.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北京教育,2004(高教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刘瑞平,蒋传东,叶绍灿.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 ,2004(12).
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2.新闻职业道德论文
6.社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