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系统运行信用的具体策略
我国加入 WTO 后,强化电子政务的服务职能成为了公众的心理预期和要求,更是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总方向。其目标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治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强化电子政务的服务职能[5][11]:
(1) 为电子商务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在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强化对电子商务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和公众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在公众中开展电子商务教育,使公众基本掌握电子商务的应用技能和相关知识;建立由国家授权的权威机构担任的安全认证机制及系统;积极推动电子资料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电子商务立法等。
(2) 组建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政务运行通过建立各种资料库,收集政府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如政府信息、政务期刊、政策法规、信息公告、通讯录、新闻、大事记、政府机构简介、反腐倡廉信息、热点追踪、市场动态、网上论坛、在线调查等。整合信息资源创建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就是为了解决政府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问题,它不仅是电子政务运行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法律赋予公众知情权的有力体现。
完善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电子身份认证不仅可以保证电子政务运行的可*性和安全性,而且它也可以通过一张智能卡或其他形式集合个人的医疗资料、个人身份证、工作状况、个人信用、个人经历,收入及缴税情况、公积金、养老保险、房产资料、指纹等身份
识别信息,通过网络实现政府部门的各项便民服务程序。
(3) 为社会保障事业提供技术平台。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职能卡等技术处理各种社会保障业务,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交付受益人。电子政务运行要完善电子支付功能,必须加强“网络银行”的建设。按照目前较为公认的评价标准,网络银行至少要提供五种业务中的一种,即网上支票帐户、电子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此外,社会保障电子系统还应努力拓展更为广泛的功能[12]。
强化电子政务处理政府事务的能力。首先,电子政务通过建立整体性电子邮递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提高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效率;其次,通过运行电子公文系统,保证公文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无纸化;再次,电子档案管理也实现了电子文件案卷管理、目录管理、档案借阅、档案统计、档案销毁等整个程序;最后,政府数据处理系统服务为政府处理各种业务提供了便利。如海关保单、单位和个人报税、政府批文、政府文告的发布等,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进行业务申办,并在网上直接获得有关批文。
⒊
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保证电子政务的廉洁公正加快电子政务的法律体系建设,以维护电子政务的信用形象。电子政务运行不仅关乎我国政府的前途,还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为了确保电子政务不辜负公众的期望,就必须加速推进电子政务的法律体系建设。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加强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建设就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4]:
第一,修改一些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健全电子政务法律体系铺平道路。
第二,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性法律法规。这主要是建立与政府一般信息行为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其中包括规范电子政务运行主体及其程序的组织法和程序法,主要是与实施电子政务的行政主体以及实施行政行为的程序有关的法律法规。第三,实施电子政务活动的核心性法律法规。这主要是有关政府信息网络、政府信息网站、政府无纸化办公等直接规范电子政务活动的法律法规。第四,制定具体的电子政务运作性法律法规。这方面的法律主要涉及电子签名、网上采购、网上申报、网上解答等活动。
电子政务应制定详细的方针政策,鼓励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积极地投入监督电子政务运行的活动中来,促成强有力的电子政务监督机制。以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得电子政务乃至整个政府都像鱼缸中的金鱼一样,无时无刻不受到公众的审视和评判。政府所制定的规范电子政务运行的各项方针政策事无巨细地“暴露”在公众面前,电子政务的运行程度、合法性、责任性都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监督。这些都避免了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和权钱交易等政府失信行为的出现。电子政务运行所带来的政务公开将增加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有效地抑制了各种腐败、徇私现象的滋生,使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更容易对电子政务及整个政府进行有效监督,从而确立完备的政府监督机制,保证公共
行政行为的廉洁公正。
参考文献:
[1] 王惠岩.行政管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2]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 张锐昕.电子政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张锐昕.政府上网与行政管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5]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
[6] 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 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法规与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 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 [美]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10] 彭和平,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1]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2] 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3] 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4] 孙立平.断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5]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当建读物出版社,2003.
我国加入 WTO 后,强化电子政务的服务职能成为了公众的心理预期和要求,更是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总方向。其目标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治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强化电子政务的服务职能[5][11]:
(1) 为电子商务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在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强化对电子商务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和公众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在公众中开展电子商务教育,使公众基本掌握电子商务的应用技能和相关知识;建立由国家授权的权威机构担任的安全认证机制及系统;积极推动电子资料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电子商务立法等。
(2) 组建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政务运行通过建立各种资料库,收集政府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如政府信息、政务期刊、政策法规、信息公告、通讯录、新闻、大事记、政府机构简介、反腐倡廉信息、热点追踪、市场动态、网上论坛、在线调查等。整合信息资源创建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就是为了解决政府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问题,它不仅是电子政务运行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法律赋予公众知情权的有力体现。
完善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电子身份认证不仅可以保证电子政务运行的可*性和安全性,而且它也可以通过一张智能卡或其他形式集合个人的医疗资料、个人身份证、工作状况、个人信用、个人经历,收入及缴税情况、公积金、养老保险、房产资料、指纹等身份
识别信息,通过网络实现政府部门的各项便民服务程序。
(3) 为社会保障事业提供技术平台。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职能卡等技术处理各种社会保障业务,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交付受益人。电子政务运行要完善电子支付功能,必须加强“网络银行”的建设。按照目前较为公认的评价标准,网络银行至少要提供五种业务中的一种,即网上支票帐户、电子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此外,社会保障电子系统还应努力拓展更为广泛的功能[12]。
强化电子政务处理政府事务的能力。首先,电子政务通过建立整体性电子邮递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提高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效率;其次,通过运行电子公文系统,保证公文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无纸化;再次,电子档案管理也实现了电子文件案卷管理、目录管理、档案借阅、档案统计、档案销毁等整个程序;最后,政府数据处理系统服务为政府处理各种业务提供了便利。如海关保单、单位和个人报税、政府批文、政府文告的发布等,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进行业务申办,并在网上直接获得有关批文。
⒊
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保证电子政务的廉洁公正加快电子政务的法律体系建设,以维护电子政务的信用形象。电子政务运行不仅关乎我国政府的前途,还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为了确保电子政务不辜负公众的期望,就必须加速推进电子政务的法律体系建设。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加强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建设就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4]:
第一,修改一些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健全电子政务法律体系铺平道路。
第二,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性法律法规。这主要是建立与政府一般信息行为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其中包括规范电子政务运行主体及其程序的组织法和程序法,主要是与实施电子政务的行政主体以及实施行政行为的程序有关的法律法规。第三,实施电子政务活动的核心性法律法规。这主要是有关政府信息网络、政府信息网站、政府无纸化办公等直接规范电子政务活动的法律法规。第四,制定具体的电子政务运作性法律法规。这方面的法律主要涉及电子签名、网上采购、网上申报、网上解答等活动。
电子政务应制定详细的方针政策,鼓励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积极地投入监督电子政务运行的活动中来,促成强有力的电子政务监督机制。以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得电子政务乃至整个政府都像鱼缸中的金鱼一样,无时无刻不受到公众的审视和评判。政府所制定的规范电子政务运行的各项方针政策事无巨细地“暴露”在公众面前,电子政务的运行程度、合法性、责任性都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监督。这些都避免了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和权钱交易等政府失信行为的出现。电子政务运行所带来的政务公开将增加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有效地抑制了各种腐败、徇私现象的滋生,使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更容易对电子政务及整个政府进行有效监督,从而确立完备的政府监督机制,保证公共
行政行为的廉洁公正。
参考文献:
[1] 王惠岩.行政管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2]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 张锐昕.电子政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张锐昕.政府上网与行政管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5]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
[6] 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 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法规与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 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 [美]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10] 彭和平,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1]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2] 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3] 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4] 孙立平.断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5]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当建读物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