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工学论文 > 工程建筑 > 环境路功能路形式路发展—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设计体会点滴

环境路功能路形式路发展—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设计体会点滴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环境路功能路形式路发展—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设计体会点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的造型设计,是在创新方面的一次尝试。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环境路功能路形式路发展: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设计体会点滴。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设计体会点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自2000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比赛及演唱活动。其落落大方、新颖独特的外观,气势恢宏的场地,良好的观演条件,均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对此,作为设计者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回顾一下设计历程,觉得有不少方面值得总结。

  黄龙体育中心是浙江省政府经多年筹划,并于1994年正式启动的大型体育设施,它位于杭州市黄龙洞风景区以北,占地62hm2.其中主体育场可容纳观众5.4万人,是体育中心规模最大的单体,也是整个中心的首期工程。

  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是浙江省重点工程,它被要求作为除奥运会主会场之外其他国内外重大比赛的场地,内设400m跑道的国际标准田径场和足球场,同时还要考虑综合利用,即在不影响比赛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筑空间,以达到以场养场的目的。针对这样的设计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设计指导方针“尊重环境,优化建筑功能,力求建筑形式有所创新,并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一、建筑环境的创造

  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只有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有机结合,建筑才具有生命力,建筑师的责任就是要创造环境,美化环境。这是笔者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众所周知,环境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总的说来,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风景旅游城市”,这句话其实就反映了杭州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状况。在此我们着重谈一下自然环境,城市中的每一幢建筑物首先是小区次环境的一个部分,许多的小区次环境组成了城市大环境。建筑单体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的功能、规模等内容。拿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来说,由于它规模较大,可容纳5万多人,这就决定了它是整个体育中心的主角,同时对整座城市的交通环境、景观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交通环境方面,由于体育中心东面为城市中心区,大量的车流从曙光路、天目山路上通过。为有利于车流、人流的合理集散,我们将主体育场的主入口设于黄龙路即教工路南端延伸段上,由于大型活动、比赛人流集散的特点是流量大、时间短,这就要求在主体育场与城市干道之间有必要设“缓冲区”,以防止体育场的大量车流、人流对周边道路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城市局部交通的瘫痪。为此,我们在主体育场外围设有30m宽的环道,在环道与城市道路之间设有数条20-30m宽的放射形道路,还在体育场东侧设一个主入口广场面积为1.1万m2。大量的人流通过这些“缓冲区”有序而快捷地“消化”到城市道路之中。

  城市景观方面,由于体育场规模较大,体量自然也较大,加上建筑结构采用双塔斜拉空间网壳的形式——体育场的南北两端分别设置一座吊塔,为确保在西湖景区内看不到体育场的双塔,即在西湖景区由南向北看,双塔不突破保山轮廓线,通过电脑辅助景观分析,最终确认双塔高度为85m,这样不会使双塔在保山“冒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区景观方面,我们在体育中心总体布局设计中既强调体育中心的整体效果,又突出体育场的主角地位,采用开放式的布局方式,使体育场的主体形象展现在城市主要干道曙光路和黄龙路旁,且以其他场馆作背景。从外部看整个体育中心的形象比较完整,群体空间效果较好,在体育中心内部环道,则可以欣赏到体育中心内的丰富景观,可谓步移景异。遗憾的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业主在体育中心曙光路一侧,改变了大片绿地的总体环境,兴建了以“五环”命名的各类设施,遮挡了主体建筑的景观,致使环境杂乱无序,受到包括建筑、规划专家及各界人士的批评。

  为避免主体育场由于体量过大而造成与周边建筑尺度的不协调,我们在主体育场外环道与体育场之间设置了15m宽、5m高的绿化坡道与观众大踏步坡度一致且合为一体,从而削弱了建筑物的竖向体量感。同时,在建筑立面的处理上,尽量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使立面分格尺度在确保整体感的基础上,与周边建筑尺度保持和谐。

  二、建筑功能的优化

  建筑是社会生活的载体,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说到底建筑就是为人服务的场所。所以在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怀。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细化、优化使用功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体育场的设计中,观众流线组织、视线设计及观演的舒适度都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考虑的是观众流线组织,要让5万多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出体育场,又要避开运动员、工作人员流线。经过分析,我们采取了将观众休息平台抬高的做法,即观众通过室外大踏步直接上至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围绕体育场四周。我们将看台分为上、下两层,且上、下层看台观众座位几乎相等,观众通过休息平台下至一层看台或上至二层看台。而56个包厢就设计在一层看台的最高一级,与休息平台的标高一致。这种方式对观众的疏散是比较有利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视线设计是体育场设计的灵魂。本设计从分析看台平面形状着手,根据以往国内外体育场馆视线设计的经验,我们认为5万多人规模的体育场的视觉质量相似图近似于圆形,所以本设计的平面外轮廓为直径约250m的圆形。由于体育场的内场要布置400m标准跑道,故有别于专业足球比赛场地,通常为矩形。带田径场的内场平面必定是椭圆形的,它往往有两种组成方式,一种由两心圆圆弧与直线组成,另一种由四心圆圆弧组成,前者的优点是第一排观众席距田径场地较近,但西看台观众观赏100m赛视觉舒适度较差,而后者的优缺点正好与之相反。本设计采用后者,但加大了看台内轮廓弧线的半径,缩短了看台与100m跑道的距离,从而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在剖面设计上,看台第一排高出比赛场地2.1m,看台视线升高值为0.06m。设计视点取田径场直跑道最外缘的地面,从而使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比赛场地内的一切活动。

  普通观众席排距为85cm,座宽为50cm,这在国内新建体育场馆中属较高标准,且观众席内不设柱子,所有观众视线均无任何障碍。同时,为防止观众遭日晒雨淋,观众席上空设有钢结构雨篷,投影覆盖率占整个观众席的93%。

  设计中还考虑了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在体育场的西侧设有两组残疾人通道,可由地面直通休息平台,休息平台上设有残疾人专厕,观众席设有残疾人专用座位。

  三、建筑形式的创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建筑设计永远应该去发现和表述建筑与生活的可能关系,没有不变的功能,也没有永恒的形式。建筑形式必须创新,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但创新绝不是空穴来风、求怪求奇,它应该是真的、美的,同时又是新的,这才是真正的创新。

  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的造型设计,是在创新方面的一次尝试。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体育场的雨篷是突破点,遍查国内外体育场资料,看到的雨篷形式也并不多,不外乎平面网架、网壳、巨拱加网壳、钢?或混凝土?梁悬挑式,还有比较新的膜结构等,考虑到膜结构造价上比较昂贵,而体育场建设资金并不宽裕,所以我们决定着重在钢结构方面做文章,要用普通的材料设计出不普通的结构型式。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求索,还是不得其解。1996年7月,正是第27届奥运会在亚特兰大举办之时,通过电视看到运动员们那种拚搏进取的表现,笔者被“更高、更强、更快”的奥运精神所感动,脑海中时时浮现出一只向上升腾、展翅翱翔的天鹅形象。这只天鹅形象不正是奥运精神的化身吗?通过反复构思,不断与结构工程师探讨,我们终于拿出了一个斜拉索与空间网壳相结合的结构型式方案,即网壳、雨篷、的外侧由看台外侧混凝土柱顶的外环梁支承,网壳的内侧环梁则由南北两端吊塔上的斜拉索向上拉住。如此一来,就可确保观众席上不再设柱子,从而使观众视线无遮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于体育场的雨篷来说,其结构主要受风荷载的影响?包括风的压力与吸力,尤其是风的吸力。风荷载成为对该结构考验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当向下的风荷载作用时,主要由斜拉索承担,而向上的风吸力就比较麻烦了,怎么处理?当时曾经有人提出雨篷是否可以用混凝土屋面,靠屋面自身的重量来抵消风荷载。这个提议当即遭到大家否决,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做不符合天鹅展翅那种轻盈的感觉。后来结构工程师们想出一种办法,即在网壳上布置稳定索,一方面可以对结构施加预应力使其具有较好的刚度,减少各种荷载下的结构变形,另一方面可以承受风吸力的向上荷载。从而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使结构受力体系变得合理有效,如此一来,一种全新的体育场雨篷形式诞生了。体育场雨篷进深最大处达51m,南北双塔高均为85m,斜拉索南北各18根,其中四根索受力最大达到500t,最小的四根受力50t。无论场内还是场外,都能看到这特征鲜明、富有力度感的雨篷形象。

  也许有人会问,那南北双塔是否只当做受力构件而不能作其他用途呢?其实在设计中我们已作了考虑,即把塔分成23层,其内部空间绝大部分当做办公用房,使用建筑面积达到8000多m2.据统计,南北双塔加上2.6万多m2的雨篷总造价为5000多万,还不到国内某体育场雨篷造价的1/3,雨篷用钢量少于70kg/m2,综合经济指标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

  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建筑师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使用者的要求与施工,而且要预见运营、管理、维修及至更新的全过程,应该留给后人更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在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以前那种场馆建造、运营费用全由国家负担的做法肯定不会是主流了,那么如何使体育场馆建好之后能够自谋生路呢?能够方便地维修呢?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

  体育场建筑的最大特征是围绕比赛场地布置看台,那么如何利用看台下的空间便是一项课题。对于有5万多观众的体育场来说,它的看台规模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本设计采用外圆内椭的看台平面形式,从而使东西看台较高,南北看台较低,可利用的空间集中在东、西两侧。本设计东区观众休息平台下设有三层空间?其中一层为地下室,包括一个200床位的运动员宾馆及其配套餐饮、娱乐等设施;西区休息平台下也设有三层空间,其中地下室作为群众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底层作为体育竞赛配套用房,二层作为办公用房。东西区加上南北吊塔,体育场可供平时使用的建筑面积超过6万m2,这为今后体育场自身的发展和运营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设计在体育场看台内侧地下室设置了一个环形管线综合隧道,水、电、动力等主管在这条被称为共同沟的隧道内有序排列,并留出供检修、维护和更换管线的空间,避免了我们在城市道路上经常看到的“开膛剖肚”式的改造方式,给今后体育场的日常维修、改造带来了方便。

32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