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秩序的构建阶段。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大学教育3000字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教育3000字论文篇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代大学教育》
[摘 要]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为克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存在的培养方案和实验课程有待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博学与专精”、“道德与能力”、“交流与合作”特质的高素质人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培养质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大学生“精神成人”――专业教育的前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秩序的构建阶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之后,不少学者关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精神缺失”现象。
那么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曾说过,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而是博雅教育。美国曾做过两套关于“精神成人”方面的尝试。一是“哈佛模式”,它于1978年由罗索维士基(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提出,目的是防止学生的“有知识无文化”现象,主要内容是设置“核心课程”。二是“芝加哥模式”,主要目的是由“通”向“识”,内容是“名著阅读”,让学生从世界名著阅读中汲取人类的文化营养。这两种方式都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国的人才观注重德才兼备,“德无才不展,才无德不立”,这与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遇到的“先做人后做事”的要求相吻合。培养学生做人做事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德”和“才”紧密结合,学生既术业有专攻,又懂得肩负的责任感,这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二、博学与精深平衡之道――大学专业教育平衡之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博学与精深――多元化环境下的需求
大众教育环境下的高校既要考虑博学,又要考虑“术业有专攻”。采用“博学与专精”的知识结构设计,既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又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实现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元的协调发展。
在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调查反馈中,三者一致的认识是:大学教育应当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社会实践、实习见习环节;加强学生人际沟通及协调能力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既要博学又要专精,既术业有专攻,又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注重多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信息,注重学科交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 如何实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目前高校的课程有专业课、模块课程(即专业限选课)、全校选修课等,总体而言,课程覆盖面广,学生的选择余地大,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但“博学”的同时,在专业上开设的课程应牢固掌握理论体系的系统性、结构性、合理性,理顺前后衔接关系。课程内容应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学生选修专业课时可以由专业老师加以说明、指导。防止课程繁多,内容孤立,前后衔接不连贯,导致学生不清楚当前学科的教学目标,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另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外文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查阅资料、信息分析综合能力等。
课程培养方案的设置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既要从大局考虑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又要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既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又要保证培养方案的合理性、连续性、系统性,要做到“厚基础,重实践”,既要夯实业务理论基础,又要做到硬件到位,软件新颖,强化实践课教学任务和课程考核机制,培养基础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宽,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变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有效地保护好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供空间。
双学位模式和考研机制并存。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学生会从大二开始留意考研课程,学校一般设立相应的考研机制,抽调优秀教师组成考研辅导小组,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考研住处和条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等限制,不会选择考研。除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外,有一部分学生仍有大量的剩余精力,双学位机制为他们打开了拓宽知识面的另一条途径。双学位制是学生在完成本科第一学位学习的同时,又攻读其他专业的第二学位,取得双学士学位。其特点是同步性,即第一专业的学习和第二专业的学习同步进行,要求学生通过第一专业必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同时,完成第二专业的主干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例如第一专业是生物信息学,第二专业是计算机科学。由于两个专业在学习时间上的同步性,双学位模式缩短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效。双学位模式和考研机制并存,拓展了高年级学生学习的选择面,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自助式选择空间。
2. 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存,推进研究性教学
教学和实践环节中,提倡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存,营造既民主活泼又严谨认真的学习气氛,可以在教授式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前提下适当引用问答式、探讨式、研究式、讲座式、仿真模拟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如在做项目时所要求的“遇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小组在要求的时间内发挥团队意识合力解决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在确定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课程,根据学科特点设立研究题目,引导学生查找文献,设定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结果。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吸引优秀的本科生参加到大型项目中,让学生有机会系统地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索和了解,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和体验的机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送出去,请进来” ,多方位打造教学交流平台
“送出去、请进来”,所谓多方位,不仅仅指每学年鼓励一定比例的高校教师进修学习,包括学位学习、访问学者和会议交流学习形式、专业交流等等,还包括学生交换学习形式、联合培养形式、省级国家级的竞赛形式、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形式等等。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特色文化底蕴的培养下,从专业知识到个人能力,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理工科学生更应该加强其文科基本素质的培养,如组织管理与社交能力。其中包括:文字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应变能力等。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最终会真正成为一名社会人。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人生是否成功,15%取决于专业水平,85%取决于待人处事能力。大学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当代大学教育更强调通识教育,期望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理念和技能,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理工科的科学教育与文科的人文教育相统一的目的。科学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为目的,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启发和人性的养成。理科生很少接触文史哲,有意识地培养理工科学生人文学科的基本能力,如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加入“训练学生写作与表达能力”的课程。文科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逻辑性强的课程,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可适当增加高数等课程的课时,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就有效避免了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专才教育,可使文科生知晓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理科生则增加人文内蕴,从而成为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人才。例如武汉理工大学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4个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分才可毕业,对文科学生也有相应规定。
三、总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高校更应该严格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当代大学教育应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我们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博学与专精”,“道德与能力”,“交流与合作”统一的高素质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大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10,(9).
[2] 曾瑶,王保田.论当代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3] 顾秉林.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4] 秦炜炜.高等教育学科属性再考量:一种多元化视角[J].高等教育学研究,2010,(2).
[5] 崔晋宏.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6,(4).
大学教育3000字论文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生信仰教育》
摘 要:大学生信仰问题是目前社会和高校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未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提出必须把信仰观教育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并探讨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信仰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信仰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大学阶段是信仰需要的生成期和选择期。从年龄上看,大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需要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需要信仰。从文化层次上看,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社会发展有更多的理性思考,这种思考本身表明他们有信仰的需要。只是头脑中还没有“信仰”的概念,对信仰的选择处于自发状态。[1]所以,在对马克思主义还没有深刻了解的情况下,要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不现实的。这正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在于此。这一课程融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为一体,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传播给学生。然而,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动摇。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未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并以此为基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作进一步探索。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队伍的素质与教育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于教师队伍过于看重学历,而忽视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导致教师政治、业务素质不高,在教育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有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理解得不透彻,课堂讲授缺乏吸引力、说服力。有的教师平时很少参与社会调查研究,缺乏对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有理讲不清,讲理讲不透的现象,无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甚至持怀疑态度。一个本身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其结果不言而喻。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信仰观教育脱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线而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是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热衷于引经据典,导致教学过于抽象和理论化;或者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播,把政治性、思想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变成了一般的文化知识课。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陈旧、脱离落后于社会现实、泛政治化,是当前信仰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在教学中未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信仰,很难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立场、观点、方法,一旦遇到社会现实问题,学生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惑,甚至从根本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发生动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我们进行信仰教育的方法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强制性的集体灌输的方法上,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灌输。教育内容既定,考核方法闭卷。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只能是灌输、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灌输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缺少鼓舞人心斗志的新意。对学生的信仰教育而言收效甚微。因此,探索和强化信仰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成为近期及以后一段时间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未结合学生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机制把“教育者”当作主体,很少关注受教育者的“接受”态度和过程,因而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缺乏亲和力,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学生建立牢固信仰的作用。有些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的专业素质,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认为学生接受知识技术教育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而学生接受信仰教育则是党和国家的需要,这样就把二者对立起来了。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我们的信仰教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
二、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核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信仰教育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应把信仰教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核心地位。信仰教育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各类教育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对人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使人们感受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了解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教育与各类知识和技能教育相配合,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从信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圣化”作用看信仰教育的核心地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谓“圣化”,就是神圣化、崇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我们不能回避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否则,就会使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走向庸俗的一面,甚至走到功利主义的方向上去。克服这一弊病的方法只能是把信仰教育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核心地位,让学生从中体悟人生的尊严和神圣,或者以一种实现最高价值的心境去践行政治理想和道德行为。有了信仰的支撑,学生的政治立场、方向和道德行为就能因为神圣化、崇高化而具有进一步的动机意义,从而有着强劲的精神动力和内驱力。[2]
2.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看信仰教育的核心地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解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道德教育是解决人际关系、待人接物、文明礼貌、诚实勇敢等品德问题。政治教育是解决立场、方向的问题。这三大内容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却有着内在的联系性。促使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主线就是信仰问题。[3]只有把这一问题解决了,人们才会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同时,也只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加入信念信仰教育,才能使人的道德行为从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真正内化为人的自觉行动。因此,只有把信仰教育放在核心地位,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成为一个可信又可行的有机整体,对学生心灵进行真正洗礼和塑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任务看信仰教育的核心地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最终形成这样一种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全部人类知识产生出来的典范”,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革命和建设就能发展就能胜利;并建立起为实现这种信仰而努力奋斗,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决心和毅力。很显然,树立这样的信仰,对高校的青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任务能否实现,高校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根本上说,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效。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确立信仰教育的核心地位
1.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把握,具有深入浅出阐明问题的能力,同时要通过自我教育,增强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其次,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从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的教师,在理论上根基不稳,立场上摇摆不定,实践中方向不明,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甚至出现错误言行,且后果消极又教育无效者,应考虑调整工作。最后,建立教师了解社会的实践机制。随着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从学生到教师的比重越来越大,伴随年轻化而来的学历学位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实际水平的同步提高。所以,对年轻教师加强社会实践的磨砺势在必行。同时,对有一定教学资历与经验的教师,要提供其开展社会调研的必要条件,开辟相应的渠道。对一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教学科研工作、社会实践需求,应予以重点保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改革教学内容,使信仰教育具有层次性和现实性
高校信仰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使大学生坚定“四信”: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彼此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四信”的灵魂,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四信”的核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是“四信”的现实表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四信”的落脚点。从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认同、相信,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依次过渡的层次性结构。在教学中我们只能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目标逐步升级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不能提前拔高,否则会适得其反。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最高层次,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同时,面对日益开放的现实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应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和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用新知识、新材料论证基本原理,丰富基本原理;用基本原理说明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结合得更加密切,更具有时代气息。[4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5]尤其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努力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疑难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正确的分析,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结合实际,分类指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信仰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对各个阶段的人来说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要注意两个特点:
一是应注意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状况采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对比法、辩论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法等方法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大学生自己在比较和辩论中选择科学的信仰,尊重其人格、尊重其选择,加以恰当的引导,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较好的方法。
二是应注意不同层次的信仰需求。第一,对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应侧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有着更高的政治追求,他们也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干。因此,对于他们的信仰教育,我们可以侧重于更高的层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使他们成为正确信仰的坚持者,在党组织中发挥带动和感召作用。第二,对于一般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信念教育。对于普通学生,可以侧重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使大学生自发地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祟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人生准则,使他们的行为自觉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第三,对于信仰产生误区的学生侧重科学信仰的教育。对这类学生,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坚定信仰,自觉树立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切入点,尽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相信科学知识,认识到对于超人类力量的追求是虚幻的。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从实际出发,以理性的、唯物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科学与非科学信仰的争夺中,最终用科学战胜蒙昧无知。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始终如一地大力进行信仰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通过教育的途径大张旗鼓地、旗帜鲜明地灌输给大学生,使之从知道与理解到认同与接受,然后升华为信念信仰,最后变为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学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地位及功能[J].前沿,2008(5):202-203.
[2] 王琼玉. 论信仰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核心地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7):59-6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潘海涛. “两课”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2):34-3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潘文兴.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两课”教学中的重要性[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89-90.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大学教育3000字论文篇三
《以学为中心的大学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学为中心”是一种职业教育理念的回归。现在,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与数字化的飞快发展,使“教师和教材”学生知识主要来源的形势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学生的自主选择跟学习,已经成为了现在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由学生自己来决定什么时间学、什么地点学,怎样学,更重要的理念其实就是学术与学风的相互结合。
一、学为本身
我国的大学教学,从20 世纪“到21 世纪的教学内容跟授课的体系改革”到“新世纪教育改革”在到“本科教学质量的工程”,这些都是以教为本,以教师为主为中心的。这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优良传统,也包括注重专业基础,课堂的有限教学,教学内容的完善和系统化,对全体学生的共同性教育方式,强调尊严师道。另外一方面,这种的教育方式也存在这忽视了对学生个人的个性才能发展,对实践,调查等都不够重视,缺乏学科间跨度,对学生的思维、拓展、独立政培养还是的不够,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挑战丰富的学习氛围与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国内很多高校教育跟教学的评价与质量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以教学为中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做出评价与指导;其次就是以管理为中心,对阐述的问题和结果进行总结,分配,调整,控制;然后是以教学投入和教师的任教水准来衡量教学的品质,认为“教导与教师的投入能够决定教学质量”。三点问题体现出来的是国内学生是一种受管制型的学习状态,学生对评价教学质量体系、过程和结果的使用都已经不再以学为中心的范围了,实际本质上忽视了对学生培养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改进与提升这一最为重要的关键。
二、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其实以学为中心就是大学里教育理念的灵魂,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它具体指的就是以学习、学生、学术、教育为中心等。本篇文章认为,以学为中心就是首先要以学习为中心,在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就是以学生所学习的质量为中心,来评价估计质量。教育质量主要它包括学习、教学、学术、管理等质量,这其中学习质量是教育理念的核心跟目标,其它质量都属于服务的学习质量。
“学”为中心教育理念实现的支持因素包括大学校内和校外因素。校外的因素它指的是财政部门支持的因素和政府有关部门等,以及基本教育对于“学”为中心教育的实现性和贯彻性。校内的支持因素包括很多种,比如管理因素、教学因素和服务因素等。管理的支持因素包括管理者本身的知识涵养、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的科学及有效性等;教学的支持因素包括教师的个人素质、专业技能和对学生的态度与认知等;服务的支持因素具有服务者本身的道德修养、服务态度的完善等。
完善学习方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支持有力环境。比如,建立能自主学习的网站或空间、利用互联网,可以为学生多样式百遍的学习提供有建设的条件。完善教育与学习间的评价与质量,良好的建立以学为本的教学教育评价质量体系,把评价教育和评价学习、自我评鉴和他人评鉴两个方面紧密的结合起来。想要培养创新人才不仅仅是授课、教学领域的改变与调整,也涉及学生在学习期间所能体会感受到的收获与各种亲身经历,尤其是研究性实践、实际操作实践、社会经历实践等与教材课堂无关的外界实践,综上经历都是改变学生的学习、见识、气质的主要因素,对学生的心理转变、态度转变,甚至所学习出的知识、文化、能力、道德推理的形成等,都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战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培养有力学者与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至大学教育,现在慢慢都伸展到了从整体系统的改革阶段,到从各个方面学习方法都引进西方,到自己主动创新的阶段。这个过程要有自信心,要将教育、学习、动做何为一体,实际来讲他们都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教育得好是为了能学习得更好,学得好了更是为了可以操作的好,所以教学就是三位一体的,要培养有竞争力的学者,就是首先具备有学习的能力和真诚的做人,其次是怎样做事,最后才是做学问。总的来说,不仅要学会做人、做事,也应该具备学术能力。同时,也要思考在未的来几十年里,中国对于整个世界的贡献又是什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来引导这个社会,参与到世界的发展管理设计与改革当中。因此,所谓创新培养其实就是观察好中国和世界未来的人才需求。所以这个阶段还是要求我们回归到大学来,体会本我,要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关注着学习里面的规律,仔细研究成才与成长规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个趋势要求大学教育的管理者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做到“认真负责”。所谓认真,就是瞄准国家对大学人才、科学、服务、文化的目标确定;负责就是深入了解学生本身,了解师生之间学习与沟通、整体的现实状态,大学是因为主要有了学生这样一群体才称之为大学,重要的是,作为学生应该有怎么样的方法,态度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这些都决定了大学学习的关键,是主动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习,学习的结果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总的来说,大学的教育就是需要我们回归到“人心向学”,做到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努力的培养自己自信和有力的竞争学习者。作为学生不仅就只要学习,更主要的是学会题问,有问题才能使人进步学会学习与研究探索的技术和方法,养成良好文明的学习作风,这样才能营造出新环境和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猜你感兴趣:
1.大学爱情观论文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