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论文写作指导 >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教育学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教育客观世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论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及其价值

  摘要: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是中国教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教育学思想理论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学主要有五个科学概念:教育、教育创造、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并构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教育创造是贯穿于统一整体的灵魂。建构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科学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它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教育客观世界,是教育学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和构筑教育学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因此,需要在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目前,许多学者关注到了教育学概念的科学性问题,但大多数学者只是停留在对教育学的“教育”概念的语言分析,建设性不足,批评性有余。尽管对教育学的主要概念进行语言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如果将教育学的概念研究仅仅局限在语言分析,而不关心教育价值观、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不分析教育学的概念所反映的具体实践经验,不研究教育学概念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就会大大降低教育学的价值和教育理论的实践力量。我们认为,建构教育学的科学概念及其体系,有利于促进教育学理论的创新,使中国教育字逐步地真正地走向成熟,走向实践,走向世界。

  一、建构中国教育学迫切需要科学概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目前中国教育学的概念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生成机制都存在许多问题,如概念模糊、概念片面、生造概念、简单移植概念,造成教育学领域的思想混乱,具体表现在:

  1 概念主观色彩过浓。缺乏客观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科学概念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教育学的科学概念自身存在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矛盾,它既是对真实教育世界的反映,又体现着作为认识主体的教育学者的创造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教育学的科学概念形成过程表达了从真实教育世界抽象化为教育概念的符号世界的逻辑线路。然而,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大多是“照搬”国外的教育术语或直接套用其他学科的概念,许多概念缺乏“教育事实”基础。教育学的概念知识生产既脱离了中国教育实践及其社会条件,也违背了教育学科学概念演化的内在逻辑根据。还有许多学者生造了许多教育学的概念,既违背了“约定俗成”的民族思维习惯,也不符合汉语的表述形式。教育学成了人人都可以指手划脚的“大众”科学。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学经常遭受“不具现实感”、“缺少理论性”批评的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概念模糊不清。缺乏相对稳定性

  概念均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一个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外延是一个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对一个给定的概念而言,其内涵和外延有着确定性的一面,这是不同概念得以区别的前提,也是概念作为科学认识的基本单元的重要保证。教育学的科学概念的客观性、清晰性是由其稳定性实践来源决定的。但是,在我国众多教育学著作中,教育学的概念在内容上没有反映我国教育实践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在形式上缺乏相对稳定性,如对教育学的科学概念解释既有规范用法,又有描述性用法,还有规定性用法,有时三种用法同时出现;而且经常用具体的“解读”淡化了抽象“概念”内涵的固有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概念缺少理论灵魂.缺乏统一性

  教育学的科学概念生成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经验事实(观测到的教育实践信息),二是主体的创造(如主体的知识结构与教育信念)。后者既和教育研究者自身的素质有关,也与当时的科学理论背景有关。教育学的科学概念的生成是经验、信念和词汇交互作用的结果。现有的教育学的科学概念分别有着不同的学科视角,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管理学、人类学等;不同的教育流派对教育学概念的解释也千差万别。由于教育学缺少统一的理论灵魂,概念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有时甚至同一概念在同一本书不同的章节的解释也不一样。尽管不少学者对教育学的概念的精彩分析,像在教育学知识海面上泛起的点点波光,但人们却不知道这光从哪儿发出的。

  造成目前中国教育学基本概念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外部因素外,主要是教育学研究者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漠视、对西方文化教育盲目崇拜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研究心态,以及教育学发展存在盲目扩张、缺乏基本的学科规范和自我反思意识淡薄等弊端。因此,建构中国教育学,迫切需要深入反思我国现有教育学的科学概念及其思想方法,并提炼出新的科学概念。

  二、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科学概念

  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是指教育学的基本科学概念。它是构成教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教育学思想理论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学主要有五个科学概念:教育、教育创造、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其中,教育创造是贯穿于教育学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灵魂。

  1 教育

  什么是教育?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都作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明。在中国古代,《五经》的《尚书·舜典》记载:“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是五常教育)这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含义的表达。而《诗经·小雅·绵蛮》:“饮之食之,教之诲之。”教育即教诲与教化之意。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对教育的说法是:“有教无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中庸》解释为“修道之谓教”。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荀子“以善先人谓之教”。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作善也。”唐代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代的胡瑗:“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王安石:“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朱熹认为,“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圣贤教人,只是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性者天道,习者人道。”清代的颜元:“人言教职为闲署,不知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蔡元培:“学校教育注意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王国维:“教育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陶行知:“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在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如果美德即知识,美德就可以由教育而来。”柏拉图:“除非男女受着一样的教育,否则就不能使妇人有同男人一样的责任。”亚里士多德:“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业。”“心智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于教育。”古罗马的昆体良认为,“大多数人既能敏捷地思考,又能敏捷地学习”;“绝大名数儿童表现出大有培养前途的”。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人人都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

  育”,并且“只有受过一种适合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教育是生活的预备”,“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英国的洛克:“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无用,十之八九都是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人之所以千差万别更是由他们所受教育之故。”欧文:“教育就是形成人的性格。”斯宾塞:“教育是为我们准备完满的生活。”罗素:“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法国的卢梭,“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受教育了”;“教育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协调”;“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爱尔维修,“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所处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人身上的精神、美德和天才是教育的产物”;“教育对于天才,对于个人的性格和民族的性格有意想不到的影响”;“教育使我们成为我们现在这个样子”。瑞士的裴斯泰洛齐:“把教育理解为一个生长或发展的过程——儿童天赋才能的和谐而自然的发展过程。”皮亚杰:“教育既是这种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适应者社会生活的工具。”德国的康德:“人只有靠教育才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赫尔巴特:“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一个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标。”福禄培尔,“教育能引导人增进自觉,达到纯洁无瑕,使人成为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忠诚的纯洁的宁静的神圣的人生”。第斯多惠,“谁要是自己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乃是一种双重的和三重的神圣责任”。意大利的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美国的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发展”,“教育即是经验继续不断的改造”,“教育乃是社会延续的工具”。贝斯特:“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智慧的训练乃是力量的源泉。”赫钦斯:“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俄国的乌申斯基:“教育不仅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他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别林斯基:“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类的命运取于教育。”原苏联的加里宁:“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克鲁普斯卡娅:“所谓教育,就是有计划地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凯洛夫:“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既深刻理解科学知识,熟悉生产的一般原理,又掌握一定的职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上述古今中外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及其著作中提到的50多种对教育含义的解说,不过是其中主要部分,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解说,不再列举。但就从这50多种解说来看:有的是从教育对人类与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来说的;有的是从教育对人的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性来说的;有的是从教育的本质作用——把人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的;有的是从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相互关系来说的;有的是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行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来说的;有的是从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艺术来说的。由此可见,什么是教育,它是人类几千年来文明社会中一直不断在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但中心问题仍然是围绕教育培养人以及为何培养来展开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对于什么是教育,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上的说明:“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我们对于什么是教育,也曾做过一些探讨,认为“教育不是上层建筑”,“教育具有多级本质与整体本质”,“教育的整体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现在,我们用人类创造认识论的观点提出:“教育就是认识人与创造人才。”其本质含义是:教育的对象是人,要对人进行教育活动,首先必须认识人的本质(本性),按其本质特征施教。教育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具有创造的本质特征,它能把每个人创造成优秀人才。人的创造性、丰富性、复杂性与发展性规定着教育创造人才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的创造性、丰富性、复杂性与发展性。可见,教育的这个概念是中国教育学最基本的科学概念,它是构成中国教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基础。

  2 教育创造

  教育创造是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集中解释与体现了教育自身固有的创造本性。其含义是指教育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不断发现以前未有的东西,形成新的见解与认识,产生新的结果的活动。为什么教育具有创造本性呢?这是因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自己创造自己的,从宇宙到地球,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人类自觉学习到人类的一切活动,万事万物都是自己在不断地创造和发展着自己。人类创造了教育,教育则具有创造性的本性。它既能自己继续创造自己,又能发挥其创造本性对人类进行创造,即运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用一定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教育活动过程,把现有的人创造成为具有新的思想意识、知识智慧、能力行为、身心素质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新人。因此,教育创造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具体说来,教育的思想理论与方法论具有创造本性人类以往的一切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论都是来自于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概括,即经过人们的头脑加工、改造与创造使它成为一定思想意识与理论形态的东西;而这种思想意识与理论形态的东西是具有创造本性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所以,一定意识形态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本性。中国从古代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论到现在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论,都是如此。问题是以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论的创造本性都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这是由于以往的哲学思想指导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论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现在,我们以一种新的哲学——人类创造认识论来指导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论,就可以推陈出新,从整体上全面深刻地揭示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论固有的创造本性,科学地说明教育活动的本质,更有效地创造各种教育活动,从而,使人类的教育活动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2828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