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论文
浅谈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论文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自己研究的领域,而且更深入的进行研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论文范文一: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
【摘要】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在于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情况。文章主要分析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育;发展前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在于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情况,从而得出一定的教育双方的心理活动、教学开展的规律以及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环境是教学场景,主要关注得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和被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关键在于将心理学相关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实现教学活动中教育双方的心理健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问题
1、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
我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学习心理,还对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领域涉猎甚广。但对这些领域在先后顺序、轻重缓急上必须要有一个排序,这样才能做到调理明晰。但是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现状中,有的重视学习心理,有的重视品德心理,有的重视心理健康,并没有达到统一。这说明,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冗杂、体系不清晰。导致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庞杂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没有明确、官方、主流的理论指导。其次,研究课题没有限定、主题花样繁杂。最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方法的变化性较大,难以掌控。
2、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性。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述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强调实证主义,注重自然科学的客观性,采用大量的实证量化分析,利用一系列的数据来说明教育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另一种是强调现象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并不能用自然现象的观测方法,采用大量的非自然的定性方法来说明教育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大致上只出现了这两种教育方法。
3、理论与实际联系缺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做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主要表现为:首先,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无法接轨。教育心理研究者的成果跨度是从理论到理论,并没有实践的经验成果作为理论的有效支持;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关注到日常的实践,却没有将教育心理学作为教学的理论指导。其次,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在教育改革中但有一定地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它除了得出一定的教育双方的心理活动、教学开展的规律外,还会对教育体制造成重大影响。最后,学科应用领域不光。目前,教育心理学还仅仅应用于高校中的教学活动和教育双方,制约了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性。
二、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前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研究设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随着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大量高科技统计分析方法被应用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这虽然为研究开展提供了便利,但是也造成了为研究沦为数字化和科技化的附属品。这种现象虽然源于研究工作者对于统计精确度的严格要求以及数据量的本身限制,但是想要站在该领域的尖端,不仅仅要对方法、技能进行高科技创新,更关键的是要提高研究的质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首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双管齐下。定量研究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精确度,但教育心理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不能仅仅使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方法注重的是观察性和体验性,并能够深入发掘某种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定性研究虽然能够进行思维的发散,但是过高的主观性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双管齐下才是进行心理学现象研究的正确方法。其次,使用高科技的研究手段作为辅助。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能摒弃,但也要迎合是代变化采用高科技手段,能够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确度,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往往仅仅关注到了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而忽略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但,也就出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脱轨现象。理论研究者们需要意识到过往的研究大多是站在格式化的情景下开展了,无视了社会现实。因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更尊重当下的社会现实,以教学现场为背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育双发的心理动态的变化以及背后的规律机制,走出理论研究的禁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学科体系具有地方特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差异。不能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生搬硬套,这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而是要在分析和比较中国人的心理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的成果。其次,保证研究对象的典型性。认真了解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面向社会进行研究对象的招募。此外,也要保留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历程中的精华,极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最后,打造一支分工明确、特色显著、跨文化的科研团队。由于我国地广人多,不同区域的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特征,我开展大范围的研究需要多方位的人才的支持,只有协同共进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对象有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主要存在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性、理论与实际联系缺失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提高研究设计的质量要求、创新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等手段保证教育心理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程刚,曾捷英.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心理科学,2015(4)
[3]王力娟,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07(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胡东武,陈爽,吕灿文,吴迪,谭汉明等.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综述[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
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论文范文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
摘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就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挖掘语文教材 精心设计 教学环节 构建积极的氛围
初中语文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它有着蓬勃的朝气与生机,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有着很大的契合度。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对初中生的心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认真学习心理学理论,将自己的研究所得与理论相结合,从而促进初中语文顺利实现有效教学。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要求教师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学生的意志进行锻炼,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生。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就能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学习生涯中,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一、对语文教材中的教育心理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在课堂中,学生所进行的主要活动就是学习,很多学生会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也会滋生烦恼。初中语文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当学生有心理变化时要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适合拿来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的内容,教师可以加以利用为学生构建一种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当运用教育心理学时,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并结合初中语文的学习特点,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钻研,研究新课程标准,使教材中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得到更好的发挥。如七年级下册的《孙权劝学》一文,它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文言文,篇幅虽小,但却有着精炼的文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培养他们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促进学生正确人格的塑造与形成。在学习该文时,我将训练目的定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认真阅读文章,并仔细揣摩三人之间的对话。笔者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古代三人论学”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对文章内容进行改编,并分组上台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用意,因而他们的思维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最后,由教师对文章中的人物性格以及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感受本文中的人文内涵,培养他们的个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
在对教育心理学进行运用时,教师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产生美好的学习体验,并使他们的心理得到良好的塑造,获得健康的成长。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设计教学环节。
(一)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树立精神榜样
为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教师可以在学习一些与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等相关内容时,引导学生精心感悟文章内涵,使学生受到英雄精神的熏陶,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如学习《芦花荡》这篇课文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描写“老头子”的动作、神情、语言等内容进行仔细品味。学生经过自己的品读与思考、想象,很自然地就对英雄先辈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品读进行点拨,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对同胞抱以无限的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
(二)合理利用事例,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心理引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与事例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塑造,从多方面对学生实施恰当、合理的引导。如进行《木兰诗》的学习时,因为这篇文章所描写的是一位代父从军的女子故事,主要说的是花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教师可以结合花木兰的一些实例,立足于木兰当时所处的年代,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深入剖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我来说木兰”的小型演讲,让学生来评一评,从中挖掘花木兰潜在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心理。
(三)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心理情境
从心理学的范畴来说,人的心理是很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的,因此,教师可以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些与此相关的情境,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分组对课文进行改编,并利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重新诠释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还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进行自省:我在某些事上的做法是不是也很愚蠢?我有揭露虚假的勇气吗?我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吗?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与自省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塑造了他们诚实、善良的品格。
三、构建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心理教学的环境,需要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心理教学不重视的想法或者定式思维,重新审视师生间的关系,摆正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将自己始终放在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的位置上。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放松,这样师生才能一起向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前进。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平等,从而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在此平等的基础上,来对学生开展心理教学,使学生接近心育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诱惑足够强大,任何道德的束缚都将土崩瓦解。可见,只有真正的心灵升华,而不是约束,才能使人生具有光明前景。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开发学生心智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立足现状,认真研究与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念,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
浅谈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