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有关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音乐学、教育心理学与音响物理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教育、行为的关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一: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 要:音乐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关注与支持、同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作用的事业。它所承载的不仅是音乐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承载者人格培养的重大责任。成功的音乐教育可以给予多元情感体验,从而使人不但拥有综合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美妙丰富的人生。本文重点研究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声乐教学;注意;记忆;思维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音乐教育心理学既包括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的研究,也内含教与学行为中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综合实践能力,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声乐的技能与技巧,从而提高对声乐艺术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但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的只是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得到了多元的情感体验。我们从心理学中得知,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发声时的状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较为抽象和想象化的过程,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过程和快速的思维、记忆、想象的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它与生理机制和心理活动素质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声乐教学作为一门独特的教学艺术,需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生理层面上讲,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调配各个发声器官;从心理层面上讲,声乐教学更是一种心理活动,它贯穿于声乐教学,歌唱练习与舞台表演等全部过程。
就心理学而言,歌唱是心境和情感的艺术,是歌者内心思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意大利声乐教育家荷伯特・凯萨利曾说“好的声音主要是心理创造通过精神操纵完成”不难理解这句话中的“精神操纵” 指通过神经和意识调节发声,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音乐教育心理学中的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获得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当学生准确地将心理、情感与发声技巧完美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事半功倍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 心理教育开始于教学活动之前(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的基本过程就是分析和综合。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中又包括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育的第一要素,现在的声乐教学采取的是一对一的口传心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种微妙的依赖关系,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信服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对学习、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定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教师需要充分关心和尊重学生,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根据自己对每个学生的准确认识与判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很多学生来自湖南湖北从很远的地方考来,报到后发现自己考取的是综合类的大学,觉得离自己理想中专门的音乐院校有差距,感觉没有了目标和动力心里有落差感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关注学生的内心动态,有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学生会有厌学、旷课等不良情绪,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和开解学生从而改变她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理念,转换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有良好的状态去投入到学习中。所以良好的思维是高效授课的重要前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心理教育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注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当中,成为这些过程的一种共同的特性。在教育领域,如何吸引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必须考虑的,而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在演唱作品时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投入到歌曲情境中去,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歌曲演唱以及歌曲角色的扮演中,也是教师必须考虑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如:歌唱教学中首先是发声训练,这要求学生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歌唱上,教师在纠正和指引如何正确歌唱时很多时候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声音的靠前靠后喉咙位置的放下等都是靠教师的形容指引学生的注意听认真做相结合的所以保持注意力集中尤其重要。其次,是对学生歌唱心理状态的培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有的同学会说今天没感觉或今天感觉不错这里所谓的“感觉”主要是指歌唱心理状态歌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们的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的运动都是在心理的调节控制下进行协调有序的工作的,而这些器官的协调又会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歌唱训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在心理控制下的生理活动,而训练学生歌唱状态的稳定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培养其歌唱心理和歌唱意识的稳定性。
在演唱作品时,需要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紧张的情绪中放松下来,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形成良好歌唱心理的必要前提。教师本身需和谐的心理沟通和暗示,认真耐心地讲解示范启发让学生尽快投入角色完美轻松的演绎作品。
声乐是一项“感知的艺术”而非理论学科,因此获得正确的声音感觉应是第一位的。这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不要过于“注意”,有的学生过于注意自己的歌唱技巧反而忽视了音乐的本质,就是情绪的表达,过于注意会引起演唱时的紧张,表情呆板目光无神看起来很像在思考问题,跟学生交流后发现多数的学生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在歌唱时过于注意演唱的方法和声音的位置,所以就会很紧张导致声音没有感染力自己也无法放松地投入到歌唱中去。由此可见“简单直接放松的去表达情感”不仅能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歌唱方法,更容易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歌唱。
综上所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引导,什么时候集中“注意”什么时候放松“注意”最终达到完美的演唱效果和授课效果。
3 教学活动之后的心理活动(记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记忆就是我们过去生活实践认识过的事情在头脑里留下的印记的过程。记忆的特征表现为形象性、概括性和综合性。记忆又可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并且可分为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在歌唱教学中,学生结合多种记忆来达到完美的学习效果,例如:发声训练时,学生完全要靠教师的指导语言上的形容以及声音的示范来完成良好的发声训练,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感觉记忆,能够很快地做到老师的要求达到声音的效果。而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正确声音的记忆是短时的记忆,会出现下课后自己找不到“感觉”这里指的是声音的感觉,为了延长短时记忆,教师会采取让学生录音,记录下上课时正确的声音,课后认真反复地听对的声音并进行练习,稳定声音的感觉延长短时记忆把瞬间的感觉记录下来反复的研究琢磨炼习形成长时记忆,使声音得到提高,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 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刘耀中.建造灵魂的庙宇(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评传)[M].东方出版社,1996.
[5] 蒋长好.教育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二:音乐心理学视野下的声乐教育
摘要:音乐能通过音符描绘大海、天空和存在于我们世界中的各种事物、景象,音乐通过音程、和弦、配器就能够更广泛地反映人的思想、追求,表现、反映人与世界的一切。音乐不是静止的,时时都体现着美,人们在乐音中欣赏着美,审视着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声乐教育 声乐演唱 音乐心理学
声乐教育是一门具有规律性的应用性学科,它将人体的各个发声器官训练成为一组优美的乐器。学生各自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整个声乐教学过程更需要艺术创造的新思维。如何把握学生学习声乐的心理特点,并把音乐心理学运用到声乐教学过程当中,使之获得更高的声乐技能,就极具教学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音乐心理学的内涵及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音乐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将音乐心理学引入到当前的声乐教学领域,会为声乐教学提供新的视角,理论研究以及教学实践的多重意义。
(一)音乐心理学的内涵
音乐心理学是及心理学与音乐学于一体,研究与音乐相关的心理现象与问题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运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深度探究了音乐与人的多种心理状态,通过审美价值判断人在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及与音乐教育相关的心理问题,研究对音乐美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音乐心理学实质上是从心理学层面对音乐活动行为进行解析,它是心理学与音乐学的深入与拓展,它研究并分析音乐活动中的自然规律与个性特点,了解人们在音乐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并对其予以解读和调控,它既可以丰富并加深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理性理解,又可以为音乐艺术实践服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音乐心理学的意义
音乐心理学主要是对音乐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心理状态等多个层面进行理性探索。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对声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促进作用,有音乐心理学作为依托,更能促进声乐理论研究及声乐实践训练。做好音乐心理学研究对声乐教育学研究、声乐美学研究都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以音乐心理学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声乐教育学的审美心理,可以洞察并分析出艺术中所产生和蕴含的丰富的心理世界内容的真谛。
二、音乐心理审美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 音乐心理学与声乐演绎的交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声乐是依靠歌唱中喉头的作用及技术训练人声发音,并掌握了基本的演绎技术后进入艺术再创作的实践过程。演唱者本身就构成了一组“乐器”,那么有了“乐器”就一定能够演奏出优美的乐章么?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一名优秀的演唱者,需以正确的演唱方法并且合理地调动和支配自身各个歌唱器官作为基础。其次是演唱者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伴随并支配整个歌唱过程,对歌唱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不佳的心理状态将会直接导致歌唱表演的失败,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则会令演唱者在表演过程更加收放自如。
(二)将音乐心理学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心理学、教育学及声乐学,主要研究的是歌唱者在艺术表演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由于生理条件、心理状态因人而异,使得声乐教师在教学中更应遵循教学法则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这种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最终将其培养成能够独立进行声乐艺术表演或声乐教育实践的高级专业人才。
声乐教育作为教育体制内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可以充分调动身体各个器官,使之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表达艺术情感,这是由于音乐首先影响演唱者,对音乐的理解愈完整,体会愈深刻,那么表演得便愈完美。其次要培养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心理素质,歌唱与心理是相得益彰的,这是因为声乐审美心理结构在发展中所体现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总是在矛盾中运动着,演唱习惯在不断地制约着心理行为,审美习惯是习惯在审美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习惯容易在人们的大脑皮层里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这些审美神经的审美习惯的唤起已成为无意识的,不受思想意志支配就能产生各自习惯的快感。也就是说,在声乐实践活动中,演唱者心理素质愈稳定,所演绎作品的声乐表现愈佳,由此可见,完美的声乐演绎是在歌唱者歌唱时的生理及心理机制的默契调配下完成的。
在声乐教育中,音乐心理学是一种理性支撑。声乐艺术有它独特表现美的方式,它用情感形式认识和表现真理,真正的情感是在自然中流露的,而不是生硬,死板的表现,这就需要一种正确审美心理作为心理依托。目前,国内外在研究音乐心理学对声乐教育学的意义方面都有自己的表述,这些相关的著作成果对声乐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黑格尔的观点认为:“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性,它既是普遍的又是个别的。有了自由,一切欠缺和不幸就消除了,一切对立与矛盾也就完全解决了。”所谓最高的真实,也就是最高的矛盾与对立的解决。在最高的真实里,自由与必然,心灵与自然,知识与对象,规律与动机等的对立都不存在了,一切矛盾与对立都能得以解决。这也说明艺术是心灵的一把钥匙,只有真实反映生活,反映心灵,它的艺术作品就是美的。美本身是无限的,自由的。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内容虽然是特殊的、有限的,但是,只有体现美本身的无限性、自由性,才能称为真正美的艺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目前,声乐的艺术实践大大地超越了声乐理论的建设。但是,在活跃的声乐艺术实践过程中,系统的声乐审美心理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因此,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无论是对社会环境、时代特征,还是音乐风格、音乐家心理结构的研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心理学作为音乐研究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的探究。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关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