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

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他的心理成长历程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篇一

  《浅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 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受到社会转型和个体转型的双重影响,出现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不同层级分析大学生成长的心理影响因素,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举措,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安全教育 表现 成因 措施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群体中文化层次最高、社会敏感度最强、创造力最旺盛、自主意识最明显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1]然而,在社会转型和个体转型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多元文化观念不断发生碰撞和冲突,步入大学校园的同时也意味着迎来了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的考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凸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怀着对未来的梦想开始了新阶段的生活。他们发现,大学和自己的心理预期有着很大差距。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与思维方式的变化,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新环境适应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遇到或产生各种问题,成为比较明显的心理负担。[2]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逐步呈现,并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的特征。1.求知欲望不强,缺乏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甚至出现消极厌学的情绪;2.情绪低落抑郁自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大学生心理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间或表现出焦虑暴躁,出现心理问题后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态;4.意志品质薄弱,较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缺乏合理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和颓废感,采取极端的方法对待矛盾甚至结束生命;5.缺乏正确自我评价,个人主义色彩明显,处处以自我为核心,引发诸多的个人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6.盲目攀比、嫉妒心理比较严重,对于其他同学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经济条件等优势缺乏理性的认识,不能将其合理转化为个人进步的动力。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化带给大学生诸多压力,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容易迷茫、困惑,引发心理危机;2.大学阶段的压力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压力。相关调查表明,学业繁重、经济负担、就业前景、人际交往、恋爱交往、家庭和社会期望等因素构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3.社会转型阶段的城乡、地区之间形成一定的经济条件、文化素质落差,容易诱发大学生攀比和嫉妒心理;4.大学生刚刚度过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成熟阶段,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一段特殊时期;5.大学生刚刚结束了紧张的高中学业,步入了大学校园,使他们在认知、行为和情感等方面发生了剧烈变化;6.目前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性自我评价,容易导致处处以自我为核心。

  主观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自我认识与思维模式偏差,这类大学生遇到挫折或重大事件时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出过分的自尊、自恋或自卑,甚至自暴自弃;2.个性缺陷,如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3.挫折承受力差,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使他们脆弱的心理很难承受;4.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往往被忽视,而大学全新的学习方式、生活模式使他们对角色转换不适应,进而加剧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5.部分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脱离父母的呵护之后难以获得心理的依赖和安全感。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的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颁布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牢固树立心理安全意识,合理进行自我调适,适时消除心理危机,避免出现心理安全问题等方面责无旁贷,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安全信息数据库

  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查和心理安全普查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大学生入学阶段,校级学生管理部门即应统筹规划,以院系为单位,及时开展心理安全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安全信息数据库,并将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定期普查纳入常态化工作范畴,安排专人将心理安全的动态变化及时记入信息数据库,并适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研讨,对大学生心理安全形势进行整体评估,有针对性地对心理疏导和帮扶工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预防机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心理安全预防工作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事后补救,应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结合生理和心理成长周期的实际情况,在角色转换、心理咨询、经济帮扶、学业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不同层级的大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源头上遏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应树立早发现、早预防的观念,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及时引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到心理咨询室进行诊疗,防患于未然。此外,应进一步拓宽心理安全预防工作的途径和渠道,通过心理讲座、网络咨询、电话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深入人心。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安全危机应急预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近年来,因大学生的心理安全危机所引发的突发事件有所增多。各高校应充分依托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快速反应的应急预案,做到预防和应对两手准备。从实际出发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安全危机所引发的校园事件,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转变观念,实现自我平衡。此外,应做好突发事件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及时澄清谣言,保持校园稳定,并收到“挽救个别人,教育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高等院校全日制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5门课程。[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是确保学生心理安全的必要手段。但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需求。高校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效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健康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很多,高校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切实关注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培养,把健康人格教育作为心理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指导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实现自我成长,愉快学习,达到社会认可的健康人格标准。

  (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这项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仅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学会运用心理学方法、理论,有目的地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地位边缘化、体系缺失、科研滞后的窘境,充分发挥大学生朋辈辅导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全方位地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七)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动机制

  大学生心理安全应是一个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教育方式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方面,学校固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他的心理成长历程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无可取代。它不仅仅是一种启蒙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所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熏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和学生家长在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及时交换信息,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4]通过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动机制,形成多方合力,切实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实践证明,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不可忽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需要高校不断提升心理安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形成适应自身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知识全面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顾欢.大学生心理安全刍议.[J].科技信息,2010(36):65-6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李萍.面向新世纪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简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3).

  [3]李守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7-70.

  [4]崔浩,程海波.浅析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87-8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

253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