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论文(2)
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论文
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论文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家庭呼唤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是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下,家庭教育又是现代教育最为缺失、特别薄弱的环节。因此,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从小接受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21—0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长则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一个人从出生到走向社会,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的重要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青年学生只有大力提升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增长才干,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结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对青年寄予的厚望。然而,实现这样的目标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了解,当前我国有半数以上家长从未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无法察觉子女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有相当数量的家长面对子女的心理健康障碍无动于衷或束手无策。如果让这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培养。
联合国专家断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大量资料表明,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有的人能化危机为转机,重新调适和认识自我,提升自己驾驭情绪的能力,用足够的勇气面对挑战;有的人则知难而退,采取“委曲求全”的心态逃避竞争,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丧失工作的动力,平庸一生;还有的人化危机为坟墓,不能积极悦纳自我,迷失人生方向,丧失起码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导致退缩、堕落。所以,没有良好知识修养、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和人格素质是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的紧迫性
(一)现代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曾说:“我们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既不是政治思想问题,也不是品德素质问题,而是由各种心理因素造成的心理承受问题、心理不平衡问题以及心理失常问题。”主要表现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环境适应问题:学生进入大学后,吃穿住行等方面都需要自主独立完成。有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不适应新的校园环境,有的不习惯集体住宿等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内心或多或少感到惶惶不安,进而出现苦闷、孤独、没有安全感,这在应变能力较差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学习心理障碍:在校园中,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能从自我的实际制定学习目标(或高或低),造成成绩不理想;有的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学习缺乏自觉性、计划性……这一部分学生学习成就动机和自我期望值普遍偏低,学习就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考试,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长期下去,都有可能产生紧张、焦虑及严重的自我否定心理障碍。
3.情绪心理障碍: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通常将情绪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而这些情绪总是同人们的需要和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文艺体育等特长的学生在活动中的良好表现得到集体的认可,心理得到充分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满意、愉快和快乐的情绪体验;如果评优评先、入党等愿望、需求不能得到实现和满足,就会产生不满、焦虑、自卑、抑郁、愤怒、压抑、甚至产生狂躁的情绪;如果面对亲人病故、家庭变故、自然灾害等环境和境地时,就会产生恐慌、畏惧、悲凉、哀叹、孤僻、冷漠的内心感受,甚至产生偏激的自杀行为。
4.对身体外形的困惑: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自己的外在形象的关注超过了任何一个生命的阶段。他们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性机能的成熟既感到欣喜又常常表现出忐忑不安,冬天穿得特别少为了俊俏,夏天穿得特别多为了遮羞,还特别爱照镜子,爱量身高,爱称体重……会十分担忧自己的身高不能达标,会十分怀疑自己的外形不能被他人接受,每天都很关心一个问题:我是不是人们心目中的男子汉或靓女,甚至为此陷入痛苦,在行为上表现为郁郁寡欢、沉闷、离群、学习积极性受挫等问题。
5.人际交往障碍: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除了睡眠,其余时间的70%以上花在直接或间接的人际交往上。对于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保持个性健康和拥有幸福生活的必须的前提。但是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怕见生人,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学生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学生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同时,大学生接触社会比较少,自身经验缺乏,受到冷遇时,就觉得难以融入集体社会,从而导致困惑和迷惘增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学生处于集体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正义感、幸福感、富有同情心等正向情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同时可以专心地去做事情,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社会变得安定和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性心理问题:由于在性发展成熟之前,未接受系统的性生理卫生和性心理卫生教育,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月经和遗精生理问题上感到惊恐和不安,对自己的思春行为迷惑不解,把个人的性冲动、性欲望等看作可耻的事情,急切地渴望从报纸杂志、影视文学中探究人类性心理的奥秘。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青少年出现偷看黄色录像、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青年期较为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目前家庭教育不科学的管理方式
世上本无差生,如果属于“差生”的话,那根源不在孩子本身,而在“教的人”——家长、教师、成年人。
1.娇宠型。这种家庭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把主要精力放在子女身体健康和智力开发上,对子女溺爱娇惯,衣食上爱护有加,精神上教育不足,心理健康上漠然处之。结果造成孩子思想上追求舒适安逸,形成自傲、任性等不良个性,缺乏自我克制能力,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容易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很难适应社会生活。
2.专制型。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不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子女的正常活动和要求加以苛刻的限制,不让孩子独立地观察、考虑、处理问题,每天表情严肃,极少微笑和表扬孩子,对孩子的过错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具体原因,非打即骂。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孩子极容易形成被动、胆怯、冷酷、粗暴、反抗等不良心理特点。要么变得在家乖乖老老实实,要么变得在外撒谎、捣乱、欺负他人,甚至走向犯罪的现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期待型。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的家长硬性把自己没有实现和达到的所谓的人生目标,或在社会人群中的面子问题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考上重点名牌大学。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无视孩子的实际能力、兴趣爱好。强迫子女去做他们难以做到的事,如果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目标,就会受到斥责、谩骂,甚至殴打的惩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放任型。这种家庭主要是家长工作繁忙、出外打工、父母离异、父母一方去世等,家庭结构较为松散,家庭稳定性差,孩子或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或寄宿于学校,使孩子过早脱离父母的直接养育,更顾不上管教孩子。由于缺少完整家庭的关怀和温暖,会使学生情绪不稳定,易怒、易躁、反复无常;表现出孤独、封闭、自卑、抑郁、猜疑、嫉妒、冷漠,严重者对一切人都采取回避或恶意的态度等心理特点。
(三)成年人心理问题追根于年幼时的家庭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面对社会化的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专家在诊断和考察时,总是要追溯其童年时代在家庭中经历的各种事件及其留下的心理阴影和影响。
三、如何有效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是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下,家庭教育又是现代教育最为缺失、特别薄弱的环节。因此,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从小接受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建立“家长学校”
据了解很多的家长迫切想了解并盼望得到有关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每个学校可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直接传授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了解掌握孩子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行为表现,改变家长对子女出现心理问题后无动于衷、束手无策、简单粗暴的局面,使心理健康教育走上轨道。
(三)现实教育中家长应注意的须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言传身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家长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和孩子谈话的时候,才是做教育孩子的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孩子。你们怎么穿戴、怎么对待工作、怎么对待朋友或敌人,怎么读报、怎么笑……所有这些,对孩子都有很大意义。”假如父母整天沉迷于上网、打麻将,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其子女在学校可能表现为不遵守纪律、厌学情绪严重等不良现象;假如父母开口闭口都说脏话粗话,其子女在学校往往不可能是一位文明而又有礼貌的学生。可见,孩子早期从家庭获得的道德评价、行为习惯、生活态度、智力开发程度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要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修养。
2.平等尊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尊重是人类最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人们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就要求家长把子女看成一个与自己平等的、需要感情交流、需要得到尊重的人。而不少家长认为,子女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们不成熟,缺乏经验,应当完全听从家长的教导,服从家长的管教。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经常靠权威、用命令、说教甚至训斥的方式来管教子女。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子女对家长口服心不服或者敬而远之,与家长产生了所谓的“代沟”。同样,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真实情况。这种家长制的管教方法给双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沟通交流: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相互表达爱、关怀的有效方式。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互相连接起来的感情,绝非寻常的其他关系可比,它是一个无可比拟的教育优势,所以家长必须把与孩子沟通当做一项“家庭作业”,每天都要做,而且要做好。在交流中,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宣泄不良情绪,放松紧绷神经,同时,及时了解掌握孩子思想、感情的需求和变化,喜怒哀乐的产生缘由。同时,多与孩子交流讨论学校家庭以外发生的事件,尤其是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中看到的社会现象(吸烟、酗酒、毒品、醉驾、孝道、艾滋病、职业道德),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切记“反驳”、“训斥”,要循循善诱,以事明事,使孩子从小学会对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的判断标准,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引入家庭教育中,使其真正深入孩子的内心,并和孩子一起落实到具体生活工作的道德行为中,使孩子受用终身。
4.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会信任、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宽容、学会提醒”。它是一把开启希望之门的钥匙。教育家周弘先生曾说:“我们教育孩子的奥秘不就在于父母心灵深处是坚信自己的孩子行还是不行吗?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该含着热泪地欣赏他、拥抱她、赞美他、为他而自豪。”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面对孩子的好品质、好习惯、好行为时,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要不停地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加油,使孩子们更加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长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这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每当孩子遇到困难胆怯的时候,只要父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你能行”,说一句鼓励的话语“你很棒”,给一个坚实温暖的拥抱“没问题”,孩子就会像“大力士”一般充满自信、充满力量,积极进取地去解决面临的困难、问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欣赏子女,更要尊重子女,虚心向子女学习,从子女身上不断吸取生命和事业进取的力量。这样赏识孩子的教育方法是最具人情味、最有生命力、最为神奇的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挫折教育:“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每个人的成长都与挫折结下不解之缘,例如:学业的困难、成绩的退步、同学问的摩擦、考试的失利、对外形的不满、没有特长的“看客”、初恋的烦恼……这些都会产生心理上的挫折感。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抗挫折能力的强弱,决定他一生成就的大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创设一些困难情境,比如:利用周末、寒暑假,让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当“家长”,在限制财力的范围内,买菜做饭、料理家务;让亲朋好友及邻居的小弟妹来家里做客;与孩子骑车外出郊游……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坚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可能感受到受挫折的体验,会更早更深地感受到: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从而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中有效培养孩子们诚实、善良、友好、宽容、团结进取的美德,为培养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先导,又是有益的补充,它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是综合的。因此,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创造一个气氛和谐、安静、亲密友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赵华: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