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2)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积极心理学引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以积极心理学引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期从微观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从宏观上实现和谐校园,以致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刘淑霞(1961-),女,江西瑞金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学生心理咨询;周兰桂(1972-),女,湖南湘乡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曾郁林(1971-),女,江西泰和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南昌330038)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74-02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迅速兴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诊治精神问题和心理疾病,更要挖掘和张扬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实现自信、自尊、自强,让人们看到生命的阳光和生活的希望,使人的生活更充实、更幸福。

  一、积极心理学

  20世纪末,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的大力倡导下,国际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又称正面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言的。20世纪以来,消极心理学一直统辖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居于统治地位,其在研究实践中表现为关注人心理的消极层面,强调对人的精神或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诊治。而积极心理学反对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认为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精神上的问题、缺陷和障碍,而是要帮助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健康模式。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实际、潜在、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和需要。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高职生大都是中考或高考失利而被迫上职业学院的,他们在心理上感觉低人一等,被人看不起,没有前途。绝大多数刚进校的高职学生都有失败情绪和灰暗心理,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本科院校大学生截然不同的心理特点。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大多数高职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缺乏自信,自卑抑郁。进校后,很多人不思进取,牢骚满腹,目标不明。同时,学生进入高职教育层次,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未建立,很多学生感到困惑迷茫,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敌对、焦虑、抑郁、虚无等情绪。社会竞争的激烈、社会大环境的舆论导向、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都加重了高职学生情绪、性格、人际关系上的障碍。上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典型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眼于心理疏导教育,解决大部分高职学生自卑、颓废的共性问题,培育学生积极心态,让他们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行行出状元,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树立自信,振奋精神。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一是形式化。错误地认为就业、技能才是根本,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标签”和“摆设”,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进入高职院校工作重心之内。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狭隘认识,不少学院为了满足、应付上级要求或为了给素质教育增添一份光彩,形式上也建立起心理咨询机构,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徘徊在学校工作重心之外的边缘,最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二是片面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学生精神、心理问题或疾病上,心理健康教育像“救火”,哪里起火冒烟就扑向哪里;象“医护”服务,发现哪些人有问题,就“诊治护理”哪些人。这种被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目标仅仅定位在问题取向上,缺乏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防患于未然的主动意识和行动,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三是课程化。有些高职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单纯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生理卫生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生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还考试。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

  三、积极心理学引导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途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少数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援助;另一方面是对大多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事实上,大多数学生是适应不良的发展性问题,而非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预防性。第一,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高职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应切实加快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职能扩大、内容拓展和工作重心转移。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突出“积极”的价值取向,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咨询和纠偏。通过学生集体或组织,寻找有效方法和措施实施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实施教育,帮助全体高职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疏导心理冲突,调处各种矛盾。以积极、向上、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积极乐观地面对各类事件,从而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得到满足。

  第二,注重充分挖掘心理潜能。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依靠自身的内在力量,来预防、克服和排解心理问题和冲突,这种内在力量的源泉就是人的心理潜能。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如语言天赋、数学天赋、运动天赋、音乐天赋,有的人逻辑性强,有的人记忆力好等。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智能强项入手开展学习和活动,其潜能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其兴趣和自信心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呵护,其学习效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只有通过心理潜能开发,才能超越不健康的心理层面,摆脱眼前的困惑,确立心理旅程的新航向,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第三,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式。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实践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诸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晕轮效应、归因理论、期望理论、标签理论等,可以逐一、交叉或配套地运用在某一专题或案例中,以检验其实际效果,并进一步改进完善,开发出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一系列组合方案和措施。应该以活动作为切入点,开发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也是人的心理的生成机制,人的心理可以在活动中发展。活动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增加积极体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应是仅仅只开设理论课程,更要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培育积极心态、心理的重要渠道:利用聊天室进行朋辈心理互助;利用发泄室进行物理排解活动;利用学校运动会、演讲比赛、辩论会、心理剧、文艺会演、大合唱比赛等活动,发掘学生兴趣特长,增进有效沟通。特别是重点利用拓展训练活动,开展有针对的团体辅导。现代拓展训练摒弃说教和灌输,强调体验和感悟,配合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和团队游戏,使参与者深入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增强信心,磨炼意志,完善人格。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激发进取心,克服心理惰性,改变冷漠心态,启发创造力,改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乐观心态,非常适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

  2.发展性。第一,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成人”中“成才”。不能只见“职业”不见人,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一个融入社会、和谐发展的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根据其生源的特点,设计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学生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过程中,注重调动人的积极心理层面,培育学生积极心态,提高幸福感。应与学生融洽关系,充分交流思想感情,和风细雨,施以关怀;还应加强包含相关音乐、视觉、专业道具、测试软件、功能活动区域等人性化心理咨询机构和设施的建设,在教育过程中落实人文关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心理潜能的积极开发无疑将会极大促进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学习效能提高需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向各学科渗透。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只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辅导与咨询者的工作,还应该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彼此呼应。不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割裂开来,将心理专职教师与各学科教师区分开来。应充分挖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任课老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咨询教师都责无旁贷,在从事各学科教学时、在集中辅导时、在指导实践活动时,都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内容中,以心育和心理潜能的挖掘作为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的达成。比如:实施外语教学时,让学生背诵原版的英语诗,教唱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不仅可以增加英语语感、愉悦身心,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操作程序时,可以介绍科学史、技术发展史及前景展望,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进取心。

  第三,寓教于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克服灌输式教学、门诊式诊疗的传统模式,跳出心理健康教学、普查测试、个案咨询的圈圈。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动,注重培育和提升学生健康、积极、阳光的心胸。可以利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名家论坛等,活跃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激发学生创造力;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成立心理协会、文学社、诗词协会、书法协会、武术协会,摄影协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发掘学生优势及能力,增进参与和团队意识与责任心,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种文化节、艺术节,优化学生成长空间,提高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高职院校发展时间短,其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具有与普通本科高校完全不同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以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寻找有效方法和实践措施,开发多种形式相互配合、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层次较高,比较抽象,短期内在高职院校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仍应将其作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以达到从微观上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从宏观上实现和谐校园,进而和谐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朱晓伟.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2]冯林.积极心理学(校园普及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3]曾郁林.金融危机视角下工科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思考[J].职教论坛,2010(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积极心理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2.大一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3.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

4.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5.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论文

259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