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研究论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心理咨询发起于20世纪初美国的“指导运动”。19世纪后期,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咨询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咨询研究论文篇一
《当代心理咨询研究综述》
摘要:心理咨询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近十年来关于心理咨询的研究文章为依据,分别从心理咨询的定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心理咨询;发展;综述
一、心理咨询的定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提到“心理咨询”,人们往往将其和心理治疗等同起来,甚至许多心理学家也把心理咨询视同心理治疗。如罗杰斯认为,最彻底、最有效的咨询与最彻底、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是无法区分的[1]。另一些人如威廉生则认为,心理咨询是协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历程,因此与心理辅导(guidance)的意义颇为类似[2]。我国学者则认为,心理咨询是介于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之间的一种协助个人的动力过程。它是咨询师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专业经验,通过与来访者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以便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保持身心健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心理咨询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心理咨询发起于20世纪初美国的“指导运动”。19世纪后期,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人们面临的求职就业和职业适应等问题引起了有志之士的热切关注。他们设立帮助机构,寻找帮助方法,试图帮助人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后来逐渐发展成一场有组织有影响的运动,人们把其称之为指导运动。指导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职业指导,主要是给人们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咨询;二是改善学校教育。在指导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弗兰克・帕森斯,人称指导运动之父[3]。1908年,他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这是最早的职业指导书籍之一。另一位先驱者戴维斯则是首先在学校开始辅导活动的人士之一。[4]他于1898年在底特律市建立了一个教育职业指导中心。他第一个使用了“咨询”(counseling)这一术语。这以后的20多年里,指导运动还主要是社会工作者的事,与正统的心理学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到了20世纪30年代,咨询发展史上出现了所谓的“测量的十年”。其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测量学在美国迅速发展,使得测量学家能编制出各种适用、有效的测量工具;二是指导运动的深入也提出了应用心理测验的要求。这就使指导运动越来越心理学化,越来越专业化,开始了现代咨询的雏形。
到了20世纪40、50年代指导运动开始向当代咨询转变。转变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心理学领域,其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起了重要的作用[5]。他对心理咨询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1)人本主义者的咨询使传统的指导活动的一些做法成了疑问。例如,指导者与来访者关系上的权威主义态度和家长式的作风,过分依赖测验和滥用测验,过多地直接指导等等。2)罗杰斯开始以真正心理学的眼光分析咨访关系和咨询过程,使咨询变成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实践学科[6]。3)人本心理学的治疗扩展了咨询领域。例如,咨询内容扩展到人生的各种问题,也涉及变态行为问题。
1951年,在C・G・伦恩、D・E・苏帕、P・罗宾森和E・S・波尔丁等的倡导和组织下,在埃文斯顿市的西北大学召开了有60位有名望的心理学家参加的会议。他们向美国心理学会推荐将心理咨询列为一个独立分会。美国心理学会于同年年会上采纳了这一建议,接纳“心理咨询学”为其第17分会。同时,美国心理学会还推荐由全美考试委员会支持对咨询心理学家的执照和专业考试。同年,原有的全国职业指导协会改组为“全关人事指导协会”(APGA,该会于1984年再次改组为“美国咨询和发展协会”,简称AACD)。
三、我国心理咨询的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开始走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引入心理咨询(台湾称心理咨商、香港称心理辅导)较早,例如台湾师范大学于1957年成立了健康中心,后又设心理卫生辅导部门;香港则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学校中推行辅导工作。目前,两地在学校辅导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我国内地心理咨询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咨询逐渐发展起来。20多年来,我国心理咨询在各界有志之士的努力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发展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卫生系统的心理咨询,主要包括精神病治疗机构和综合性医院开设的心理咨询门诊;二是学校心理咨询,特别是各高校、中学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三是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包括面向社会开设的心理咨询服务室,另外还包括互联网上开设的心理咨询服务、电话心理咨询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总体发展来看,我国心理咨询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加快,人们心理适应困难还会增加,心理咨询还需要克服不少困难,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心理咨询工作者去完成。
四、心理咨询发展的趋势
(一)心理咨询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在短短的百余年发展中,心理学学派林立,各学派对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也各有建树。在发展的初期各学派之间理论和方法相互排斥,随着心理咨询实践的发展,心理咨询工作者逐步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所有情况下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心理问题。于是,各派学者逐渐学会抛弃门户之见,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能根据来访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或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学派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宣称自己是“折衷主义”(Eclecticism)。有人对美国自1974年起15年间的临床心理学研究作了回顾总结,发现近50%是兼容取向。还有人对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发现,有68%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兼容学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世纪末,世界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通过全球性文化反思,产生了多元文化主义。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面对这种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而不断修正和发展。重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结构是多元文化主义对心理咨询理论的直接影响。多元文化咨询主张承认差异,尊重多元,改变个人与文化分离的现实,以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审视来访者的问题,采用有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使来访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多元文化咨询强调情境导向,参照来访者的文化背景,依据文化差异调整咨询方法。重视性别、年龄、教育、职业、宗教和种族等社会文化变量的影响,是多元文化主义心理咨询的共同特征。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分两条路线:一是探索适合本民族、本地区的所谓本土化(Indigenous)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如学者杨国枢就是心理学发展本土化的倡导者;二是尝试构建可广泛统整人类文化差异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
(二)心理咨询发展的生态观趋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和环境的问题是当今社会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学术界研究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人与环境究竟是什么关系?应鼓励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还是师法自然、天人调和?这些问题涉及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对心理咨询方式的采用,关系更重大。在我国加剧变化的今天,讨论心理咨询的生态观更有其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生态观的基本概念不仅来自生态心理学,还涉及教育学、生物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虽然各门学科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各有侧重,但几乎都不能否认个体与其环境存在着某种关系。生态心理学则认为,人类行为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B=f(P,E)。生态心理学者曾分析情境中的心理与非心理因素,如Baker及其同事根据Lewin的场理论发展出“行为情境论”。所谓行为情境是指引发行为的小生态系统。不同的情境引发出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处于不同的情境里,也可能表现完全不同的行为。人患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体行为与环境配合不良所造成的,是生态系统失衡的结果。行为生态观提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中,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长远稳定的效果。例如,只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改变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结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心理咨询强调的是教育和发展取向。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有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正常人提供有效的帮助,鼓励他们正确认识现实和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对现实生活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心理咨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着眼于正常人的现在心理状态。2)提供对人的一生最有效的帮助。3)强调自身的潜能和价值。4)重视认知因素中的理性选择和决定。5)注意咨询对象的个性差异。6)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尽量利用环境资源,改变环境。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心理学理论精粹[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251-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11-28.
[3]郑日昌.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3.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9.
[5]Hill KL.张忠秋译.运动心理咨询理论[M].北京:我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7-224.
[6]杨国枢.本土心理学的开展[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1993:3-6.
[7]张人骏.心理咨询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1-24.
[8]李山川.心理危机解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6-15.
(作者系西南大学2006级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心理咨询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