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教育浅谈论文(2)
学校心理教育浅谈论文
学校心理教育浅谈论文篇二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思潮。它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开拓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伴随着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以消极心理学的模式为主,研究重点集中在怎样治疗与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上。由于该模式侧重偏向性,不能从根源上预防心理疾病,更不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积极心理则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它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发人的积极体验、帮助人们快乐与成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入,为促进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 积极心理学概述
1.积极心理学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积极心理学思想早已有之,从马斯洛到贾霍达都曾提出过这种设想或思想。但是直到1998年,美国心理协会(APA)前主席Seligman先生在1998年的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APA主席的一大任务时,积极心理学才开始正式受到世人的关注。后来通过Seligman和其他心理学家的参与和共同努力,积极心理学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运动。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美德和善端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其主要研究内容,从总的方面来看,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积极的一面,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情感体验,主要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及其产生的机制。二是积极人格,主要研究各种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在这其中又主要以人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等为研究的重点。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研究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和积极的小系统(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
2.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战后的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问题纳入到生理病理学的框架之中,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类的心理问题。这种导致人积极价值的流失的心理学被称为“病理式”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然而生活不是一种苦难和创伤的组合,心理学不能仅仅只是关注人类的各种问题和不幸,它还应该为人类的幸福和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且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而且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而且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心理学应该致力于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并不是要把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学排挤出心理学的阵营,积极心理学本身只是对病理性心理学的一种补充,这种补充的最大意义在于使心理学的功能变得更完善,变得更平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已初步建立,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已积极地开展起来,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然而,受消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未达到统一的高度,在一些学校,心理教育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专利,大部分教职员工缺乏关注学生心理品质的意识,从而无法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联动机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补救性教育为主,重诊治,轻预防;重反应性干预,轻前摄干预;重个体咨询,轻团体辅导;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过于片面化,主要集中在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身上,忽略了大多数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一,多以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主,各项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十分欠缺。
5.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
很多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老师学历偏低,学科背景复杂,缺乏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机会,必然会导致由于缺乏一支专职的专业人员队伍,而难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的完整性和工作流程的系统化,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低下。
四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积极更新观念,主动汲取和接纳积极心理学的价值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各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步入正轨,走向成熟。相比之下,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关的教育理念要普遍落后于普通高校,加之消极心理学模式一直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盛行,导致不少从事高职教育的工作者片面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人格补救教育或心理补救教育。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有的学校主要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更多地从消极心理品质和心理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有的学校则只关注个体的心理咨询,而忽略团体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甚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纯属多余。这种以消极心理学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极大地束缚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心理学家英格里斯曾提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够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丰富的情况,不仅只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只局限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倡导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因此,从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应当积极接纳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尽快转变过去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错误观念,将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与评定,从消极心理取向向积极心理取向转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努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方法单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限,无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咨询辅导、讲座、心理健康节宣传、心理影片播放等等,很多高职院校将心理学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这样心理学课程的教育功能发挥非常有限,因为没有和其他的学校课程教育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单枪匹马,形式简单,成效甚微。积极心理学认为,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都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这种积极的人性观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努力动员学校的积极因素,积极地行动起来。首先,领导者要重视自身和学院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营造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其次,要积极调动所有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学科优势互补,教育功能互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机统一,互相融合,努力形成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联动机制。最后,还要注重学生积极的体验。在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学生真实的积极体验,体验的过程就是主体参与和提高的过程,要把学生当作心理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3.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但由于教育双方都固有的“来访者即问题学生”的观念使这种平等关系的愿望落空。在他们交往的关系中,心理咨询师充当的是教育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问题学生”。教师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无非是想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帮助其消除心理问题,以回到心理健康的平衡状态;学生也认为自己只能获得教师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对立关系,教师不仅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发展中的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而且还要善于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关注自身的健康成长。在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中,要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尊重学生,注意耐心倾听,协助学生自我评价,发掘自身的积极品质,强调学生的优点与长处。积极心理学的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积极地影响学生,而且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受学生积极的影响;学生不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被动地受教师的影响,而且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优秀的、积极的品质而对教师施加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学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主观性与积极性,促进两者共同的健康相长。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彩霞.立足积极心理学,积极转化后进生[J].教育 实践与研究,2007.08:11~1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文书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9~1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过“学校心理教育浅谈论文”的人还看了:
4.心理教育浅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