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于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全文如下: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对独立的教育工作。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它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教育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的需要,成为当下学校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首先要对心理健康有科学、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谓心理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指一个人有着完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它提升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也同时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的健康比生理的健康更能给人带来愉悦和幸福。
二、了解当下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据统计,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不健康问题,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出现了不健康的因素。通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逆反心理严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渐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服从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还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甚至演变成犯罪心理。
2.敏感脆弱、急躁易怒,情绪变化很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条件也日益优越。父母长辈过多的照顾和溺爱养成了学生过于依赖的个性,在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就特别敏感脆弱,小小的挫折都让他们惊慌失措、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精神处于焦虑、抑郁以及崩溃状态,离校出走,严重的甚至会自杀等。还有些学生过于骄纵,习惯唯我独尊,狂妄自大,一遇到不如意就急躁发脾气,迁怒于人,自控能力差,容易与人产生冲突,有暴力倾向或者自伤倾向,情绪反应强烈且反复无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自私淡漠,缺乏责任感,人际关系紧张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独我”思想,个性很强,行事大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忽略别人的感受,自以为是,因为缺乏沟通交流的对象,性格上孤僻淡漠。而父母过多的包办和保护,也使得他们缺乏动手能力,独立能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习惯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懂的包容和忍让,总是过多过高的要求别人,对自己的缺点无所察觉,也接受不了批评和建议,对错误的行为没有内疚感、悔恨感,对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执意偏袒与辩护,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失败。
4.兴趣贫乏,定位错误,社会适应能力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目前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问题:对学习缺乏动力,感到厌烦,兴趣单一贫乏,做事缺乏坚持,意志薄弱,无上进心,虽然对现状感到不满,又无力去改变现实,导致生活枯燥无目标,对自身的认识不足,从而定位不准,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习惯选择逃避或是放弃,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差。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等,易造成心理失衡,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最终还可能引发过激行为。
三、健康心理是可以塑造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心理健康有很强的阶段性。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学生适应得好,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适应得不好,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如果加以关注和帮助,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形成相应的积极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也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是唤起青少年关注自身的心理卫生,中心点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积极引导,着眼点是做好心理预防,解决学生成长中遭遇的实际问题。
1.认识自己,培养自我的意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体验和期望,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自我意识偏差。比如自卑和自负这两种心理缺陷就是源于对自己过低和过高的评价。培养完善的自我意识,应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的进行自我的评价,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自觉控制自己,扬长避短,通过学习来全面了解自己,克服自我障碍,积极提升自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指人生活中的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痛苦、热爱、忧愁、恐惧等心理状况,是在受到某些刺激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所体验到的各种不同的心理、生理感觉。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或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严重的危害性,教学中必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的渗透,教育学生管理情绪,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论是积极愉快的还是消极不愉快的,都有助于我们适应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理智来驾驭情绪,学会放松,学会转移,合理宣泄,学会自我安慰,学习与情绪对话,不做情绪的俘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健全人格,克服人性弱点
人格也叫“个性”,是人在社会舞台上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一种角色,被心理学家比喻成戴在脸上的“面具”。人格的形成始于幼年时期,青春期属于塑造期,这期间的学生容易产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最终导致人格显著偏离常态,因此在心理教育中,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首先培养合作的能力,遵守人际互动的规则;其次培养适应能力,接受事实,尽力去改变和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接着培养自信心和自主性,健康人格的基础来自于自我的认可,学会肯定自己和欣赏他人,乐于分享,勇于承担,不依赖不盲目,目标明确有计划;再者是共情能力的培养,共情是一种积极的能力,学会尊重、倾听,换位思考,有助于走出自我的关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开展工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国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但仅仅依靠学校这个个体,是不够全面的,应该从家庭和社会方面多角度的给予关怀和指导。
1.学校教育是关键
学校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也要给学生一个健康心理。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个案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进而增强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课外活动指导中注重学生良好情感的激发,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人生;进行个别咨询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协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2.家庭因素是基础
可以说,许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来自家庭,来自家长教育方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的缺失,所以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家校应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疏导。
3.社会教育是保障
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则会造成种种危害。如影视题材中的暴力血腥会引起学生的攻击和犯罪行为;而社会风气与学生的关系就像自然气候与植物的关系一样,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不良风气会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它不是孤立的一种教育课程,必须全面的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