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论文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从弗洛伊德性本能的阴影下脱离出来,研究个体完整的生活意义,其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和心理学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全文如下:
摘要:阿德勒强调社会合作与人际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建立了精神分析的个体心理学。本文先着重分析了阿德勒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如自卑感与优越感、生活风格、社会感,进而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其对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合作、奉献精神,增强社会感等思想教育内容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阿德勒;自卑感与优越感;生活风格;合作奉献;大学生思想教育
一、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 自卑感与追求优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自卑感与补偿。自卑感是由于人的生理、身体存在某种缺陷,或幼年经验不足,曾遇到过挫折造成的。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处于自己想改善的处境中。[1]自卑感本身并不异常,它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原因所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阿德勒说:“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2]但是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心灰意冷,甚至万念俱灰,万事皆休,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感变成了阻碍个人积极成长的障碍和破坏力量,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3]我们可以看出,阿德勒眼中的自卑情结简单说就是一种自我否定、一种消极的心态,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偏差,因为很多时候困难只是暂时的,但我们可能会放大痛苦,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甚至完全不对自己报任何希望,故而也就放弃了任何尝试的机会,最终也只能注定会失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于自卑感总会造成压力,所以往往会产生朝向优越感的补偿性举动。即为了克服自卑感,获得更多的力量,个体就会追求更多的品质,从而得到心理补偿。例如有些人通过刻苦学习来弥补自身外貌的缺陷,某些患有先天疾病的儿童长大后仍然可以成为一名杰出人士,邰丽华虽然失聪,但依旧能演绎出千手观音那样精美绝伦的舞蹈……只要细心观察便不难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刚起步时并不顺利,大多存在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从而逼迫自己改变现状,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最终走向成功。这些通过极大的努力使原先的缺陷变为优势的过程,便称为超补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追求优越。阿德勒认为人生具有一种人格统一于某个目标的内驱力,他把这种内驱力称为“追求卓越”,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的支配,向上意志促使人要做一个没有缺点的“完善的人”。[4]个体在婴幼儿时期就存在自卑感,同时又不断进行补偿,为达到最终的“优越”目的而努力。同自卑感一样,追求优越也是两重性的,一方面它激励个体通过不懈地努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引起优越情结,或“自尊情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 生活风格理论。生活风格理论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体系中又一非常重要的概念。生活风格就是指一个人早期的生活道路所形成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模式)或生活方式。阿德勒认为:个体心理学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分析生活方式的原因。[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阿德勒研究的生活风格主要是以下几种: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其中第一种支配――统治型是指通过统治他人而体现出自己的强大,这是一种严重的自私自利的生活风格。其实,具有这种生活风格的人内心是极脆弱和自卑的,因为他只有从控制别人的快感和征服中才能感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具有第二种索取型生活风格的人凡事都乞求别人的帮助,而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故也难很好地适应社会。第三种生活风格是回避型,这种生活风格的典型特征是:不想面对生活,好做白日梦,喜欢在幻想中追求优越。
(三) 增强社会感――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阿德勒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同类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为人类幸福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6]即是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合作与奉献,在于增强社会感。有些人认为阿德勒的这一观点会贬抑个性,对此,阿德勒对这种质疑声曾给出过自己的解释。他说:“如果不想于他人有所裨益地凭空发展个性,我们只会变得飞扬跋扈,而且郁郁不乐。”[7]这一有力的回答充分地渗透着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丰富的哲学色彩。阿德勒也把自卑情结或不良生活风格归因于缺乏社会兴趣与合作,他研究自卑情结或不良生活风格等心理现象,也正是为了找到产生这些现象的最终原因,从而得出了增强社会感的结论,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可以说,增强社会感或社会合作是贯穿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条主线,这就好比阿德勒理论体系大树的树干一般,而其他思想则是这个树干向外发出的众多枝桠。所以笔者认为,阿德勒研究个体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和理论旨趣也正是在于提出社会合作与奉献这一思想。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
(一) 正视自卑、积极补偿。大学时代是青年人生观、世界观、个性修养逐渐定型的一个特殊时期,是各种心理冲突或矛盾聚焦的特殊时期。在这些心理冲突或矛盾的背后,自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8]但依据阿德勒有关自卑感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自卑其实并不是一种变态心理,也并不是什么丢人不光彩的事,人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卑感。我们要用阿德勒的这些理论引导那些充满自卑感的大学生,首先让他们对自卑感有正确的认知,教育他们不要刻意去排斥和压抑自卑感,而要正视它和勇于面对它。由此,才不至于走向“自卑情结”的极端。其次,在正视了自卑感之后,还要学会积极补偿,即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走出自卑的阴影,激励自己扬长避短,将自己的“长板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超补偿,从而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兴趣,增强社会感
1. 改变不良的生活风格,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上文介绍的三种不良生活风格都是建立在自私自利或自我封闭基础之上的,根据阿德勒的生命意义理论,我们知道只有在合作与奉献中人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生命意义。这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合作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兴趣,从而使他们成为富于社会感的青年。指导大学生通过参加有意义的社团组织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鼓励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2.树立奉献精神,实现生命的升华。上面谈了增强大学生社会感的一方面,即培养社会合作精神,但仅停留在合作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顺利地实现了这一层目标,就应该继续朝着奉献的目标迈进。当今“90后”大学生,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使他们普遍比较自我,而且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因此对他人也较少体谅和照顾。而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小型社会,不管是在宿舍,在班级还是在社团,都免不了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沟通与合作。然而每个人都不喜欢和自私自利、不愿付出只知索取的人交心。所以,要想使大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且最终取得合作的成功,就必须帮助他们树立奉献精神,摒弃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让他们在乐合作、知感恩、爱奉献的集体中绽放青春的魅力与激情,涵养自己的人格与性情,体悟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实现生命的升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