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心理健康是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一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思路

  摘要:文章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概述,并根据表现形式分析了成因,最后指出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探讨其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挑战,又是一种有利的环境,只要学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够善用网络并且联合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发展得更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人际交往,都可以通过网络轻易实现。但是,网络的发展使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学校层出不穷的教育事件的背后,总能找到一些与网络有关的因素。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心理发展状况值得我们关注,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网络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模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网络环境的一大特征就是虚拟性,尽管目前很多网络活动都要求匹配身份证和相关资料才能进行,但是网络间的人际交往和网络社区的发展仍是虚拟的。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环境中获得一个“虚拟身份”,而经营这个“虚拟身份”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要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常常会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间的界限模糊掉,因而产生各种发展矛盾和不适的问题。例如,某学生在网络中是个“万人迷”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做到这些,这种失调很容易引起学生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的一些问题。

  2.网络成瘾问题严重

  网络环境提供给大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充满吸引力的空间,游戏和网络社区活动比学习以及学校生活看上去精彩很多,加之学生有大量的自由、空闲时间,因此,很多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严重。在网络环境建立之出,网络成瘾表现为社交成瘾和游戏成瘾等几种形式,而目前,网络成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无论课上课下,无论吃饭走路,都在刷朋友圈、看微博。

  3.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

  网络环境除了虚拟性和空间广阔之外,其中的言论也十分自由,这是网络信息传播特征所导致的。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接触到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信息,有些信息足以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影响他们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充斥于网络的消费信息和广告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使学生重视物质、爱攀比;很多对“官二代”“富二代”信息的传播,使大学生丧失努力拼搏的动力;还有一些不良信息,甚至影响他们对社会制度的看法;更有甚者,使大学生形成了某些“反社会”思维。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网络环境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但是,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成因都是来自个体本身的某一方面。每个大学生都享有自由使用网络的权利,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沉迷于网络,或者引起自闭症及人际关系焦虑问题。受到网络影响而导致自身发展问题的学生,往往本身就缺乏自信,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甚至缺乏客观的判断能力,对自身的人格和心理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因此更容易受到网络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大学教育的原因

  大学教育也应该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发展问题负责。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模式是强制学生修满学分,缺乏学生个人发展培养,学校在学生心理成长方面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这是因为大学教育默认学生已经拥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一定的自控意识。但实际上,大学生在高中毕业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强制”和“管控”性的外部控制力,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比较弱,到了大学突然“自由”了,很多学生都会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况。

  3.网络监督的原因

  在学生自控力弱、判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网络环境中的不良信息成了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罪魁祸首。尽管公安部门对不法网站和虚假信息进行了严肃处理,但仍避免不了一些不良信息的流传。而这些信息往往是靠夸大、煽动和掩盖事实等方法,使信息的表象“符合大学生的胃口”,而实际上这些不良信息使大学生受到了严重的腐蚀和侵害。网络监督力度弱,大学生接受到的不良信息太多,自然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积极开展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教育

  在校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教育和家庭背景,其中很多人存在心理发展不足的现象,与他们的人格成长过程有很大关系。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人的人格发展存在几个关键期,大学期间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无法对学生以前的心理发展产生有效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人格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在大学期间的人格发展指引道路。心理咨询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即在有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之后,使人们获得应对心理问题的措施,以此来维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强化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可以防范大学生心理问题,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客观分析网络社会生活、主动选择健康的网络信息。首先,建议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校必修公共课,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所使用的教材应该是那些活泼的、对学生实际帮助比较大的,而不是心理学专业典籍;其次,除了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之外,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年级辅导员,应该具备比较完善的心理咨询知识,以便有效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第三,建议学校定期进行与学生人格发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支持学生主动建设与心理发展相关的社团,使“关注人格发展、关注心理健康”成为每个在校大学生所重视的问题,使内省和总结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自身的发展成为每个大学生的“成长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会成为他们重视自身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种方式,学校也更容易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以团体心理健康辅导作为主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个体咨询因为缺少类似的情境,导致咨询效果无法迁移,在停止咨询后,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在高校中,借助团体心理咨询帮助想要搞好人际关系与人际关系不佳的大学生,可以增加团队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加深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并且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进而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团体可以为个体提供一个被尊重、被保护、被接纳、被肯定的环境,实现个体精神的放松。大部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根本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进行正确的情绪宣泄,就可以解决压抑的情况。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困惑与苦恼,通过情绪宣泄,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实践工作中,笔者借助“20个我”“优点大轰炸”“我的生命线”“我的自画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被人称赞与称赞别人的感觉,进而深入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充分接受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想法,进而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通过借助“价值大拍卖”等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探讨,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在完成团体心理咨询之后,予以相关报告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我能够很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点。”“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自己还有这么多优点!”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展开,可以帮助学生更积极地融入现实社会团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能够预防并改善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形成和面对的各种心理发展问题。

  3.合理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网络化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网络解决心理问题,不再只是通过直接面对教师解决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问题解决途径,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形势下,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不断提高,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机遇。在此过程中,必须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管理,实现由无序到有序、由消极到积极、由自发到自觉的过渡。一般而言,网络平台中普遍存在着很多虚假信息、违背伦理道德等信息,此时,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开展一些网络活动,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达到良性教育的效果。首先,构建符合学生实际要求,并且具有吸引力的网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平台。在设计网站栏目和内容的时候,需对不同年级学生需求进行考虑,保证设计合理、科学。同时,通过网络活动与网络心理测试的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心理进行科学测评,用活泼的页面设计与丰富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进而提高网站利用效率。其次,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指的就是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咨询人员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的综合信息服务活动,向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的来访者提供一些心理咨询服务的信息互动过程。第三,建议学校通过校园网的建设,对学生能够访问的某些不良网站进行限制,从根源上杜绝学生访问非法网站或者从网站上接收到不良信息的可能。例如,学校可以选择控制访问IP,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等方法,使学生的网络生活时间缩短,并通过一系列有益其心理发展的社团活动,吸引学生远离不良网络社区。

  四、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

  在心理咨询领域,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有明确的社会化程度指标以及个体自我判断指标。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或者心理问题进行判断,也应该遵循科学的指标,而不是依照学校对学生强制制定的指标或者教师、社会希望学生发展的那些内容作为指标。这就意味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基础是充分尊重学生发展需要和发展意愿,这就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注意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用理解、尊重、热心和耐心,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2.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虽然“心理咨询室”已经覆盖了我国全部高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高校的心理咨询室都有能力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全国各地各高校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教育事件,从根本上看,都是因为学生心理发展不完善,心理问题未被重视、没有积极解决而造成的。因此,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负责这项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重视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例如,将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报给学生家长,做到学校和家庭合理开展教育;也可以向当地心理咨询机构、医院等寻求帮助和指导,做到积极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但是,并非大部分心理健康问题都是由于网络而引起的,网络环境只是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的重视度更强。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大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教育本身入手,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予以整体规划及指导,其内容主要有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教育、使用团体辅导等方法等。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网络平台的应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任献华.网络环境下“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1):68-69.

  [2]冷震北.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014(2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邓彩艳,黄奎林.团体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衡水学院学报,2014(02):74-76.

  [4]李雪娇.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5]伍佳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6]朱九芳.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建议和措施[J].青春岁月,2014(19):15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魏长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08-20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赵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1):76-79.

  大学生心理论文范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音乐课程干预的影响

  摘要:在社会转型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在校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青年群体,随着心理、品质、意识逐渐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逐渐开始显露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的调节与疏导,就会转变成心理障碍或者严重的精神疾病。目前,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了阻碍年轻一代发展的主要屏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阐述音乐对其心理健康的调试作用。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近些年来,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已经成为了各高校乃至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其焦点话题就是高校中有多少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1]。但是,不同学者通过实践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却各不相同,其比例变化范围从5%-64%[2-3]。此种差异不仅引起了大众的困惑,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深感棘手。所以,一定要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从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选取某高校2014级本科在校大学生314人,其中男生164人,女生15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95)、研究组(n=119)。两组学生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二)研究工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课题小组通过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此制定相应的音乐课程,通过对调查中的119名同学用音乐课程干预的方式,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音乐课程心理干预(每周2次)。

  (三)方法

  1.音乐节奏练习在整个音乐中,节奏是骨架,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4]。音乐节奏能够引起人体组织细胞的和谐共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微妙的细胞按摩作用,有利于消除不良生理反应与心理反应。在音乐节奏中,尽管形态多样,但是其基本形态并不复杂。不同的节奏具有不同的音效,如切分型可以改变节拍强弱规律,增强音乐的起伏感;带休止型具有活泼、轻快的作用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奥尔夫教学法与柯达伊教学法,用肢体活动与节奏练习等课程干预对学生心理进行调节。2.鼓圈鼓圈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击鼓表演,其是一种集体音乐治疗方法。其主要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并且在引导下予以演奏打击乐器[5]。通过击鼓,不仅可以减轻压力,促进交流,还可以提高自我尊重意识,为个人和团体注入了新的活力。3.歌唱很多学生因为自身内向、腼腆,不敢在人前唱歌,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表现自己,可以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逐渐提高胆量,从而自然的在人前歌唱。在自己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呼吸、发声等方面的训练,确保吐字清晰。4.音乐欣赏因为音乐可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尤其是情绪。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改善与调剂自身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与增强健康的目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用语言对音乐进行讲解,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中,以此调节学生的情绪。比如,播放《小夜曲》、《彩云追月》、《喜相逢》等,让学生充分放松精神,感受生活的美好,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释放压抑的情感;播放《苏武牧羊》、《汉宫秋月》等,抑制学生易怒、烦躁的情绪,调整紊乱的思绪。通过为期3个月的音乐课程干预,再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详见表3),以此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音乐疗法的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心理健康评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予以评分,采取1-5分的5级评分标准,1分代表无症状到5分代表症状严重,依次递进。评分越低,症状越轻,表明心理健康状态越好。

  (五)统计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予以处理,数据资料表示为(x±s),并给予t检验,若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调查问卷结果

  发放314份调查问卷,收回314份,有效率为100%。调查问卷结果详见下图。通过音乐课程干预之后,可以显著改善学生的心情,使学生更加积极、乐观,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两组学生SCL-90评分比较

  在音乐课程干预前,两组学生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图3所示。

  三、结论

  (一)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代在校大学生随着摆脱了高中阶段教师的束缚式管理,有了完全自我发展与定义的空间,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此时大学生充满了朝气蓬勃、充满竞争力与想象力,给人一种向上、年轻的力量。进入了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在生理、心理层面均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许多学生都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状况[6]。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在此阶段开始形成,然而在社会新观念、中西文化的碰撞之下,很多大学生均会产生一定的迷茫,无法予以良好适应。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数学生均是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经常会产生很多的不习惯,从而对其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无法有效宣泄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一些学生存在部分交流困难、神经抑郁,部分学生出现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学生结交异性朋友的想法油然而生。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也会有失败的经历,部分学生可以正确对待,而有些学生难以摆脱心理影响,甚至做出一些伤害性行为。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随着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超过20%的学生已经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7]。

  (二)音乐课程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作用

  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课程干预,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音乐可以改变人的情感与心灵,激发人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进而产生不同情感、情绪。通过音乐干预,可以增强大学生调适情绪的能力,进而稳定大学生情绪,以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二是,可以消除人际障碍,促进自我表达。在集体音乐活动中,大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语言、非语言因素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能够有效调适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可以充分表达自我,进而适应集体生活。三是,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音乐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并且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从而在适应集体生活的基础上,提高了彼此的团结协作能力。综上所述,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转型阶段,音乐教育对调整其情绪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定要正确定位音乐,以此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合理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在大学校园中注意音乐氛围的营造,构建多种音乐心理调适途径,如校园音乐广播、校园文化活动、音乐讲座、音乐讲坛、音乐类社团等,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音乐、感受音乐,以此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舒缓大学生的情绪,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立夏,舒曼.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负性事件及求助行为趋势分析——基于江西省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3,05:24-27.

  [2]马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就动机及自信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3,26:3151-315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张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12:82-8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赵华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APH模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鲁东大学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Z1:202-205.

  [5]刘剑斌.“80后”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03):268-271.

  [6]孙庆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J].卷宗,2014,07:232-232.

  [7]周爱萍.甘肃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05):15-1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生心理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心理咨询论文

2.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4.大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

5.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

93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