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文学学术论文
黑色幽默文学学术论文
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黑色幽默文学相关学术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黑色幽默文学全文如下:
内容摘要: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约瑟夫·海勒发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了悲剧内容,塑造尤索林这个反英雄人物,采用“人像展览式”写法,以人物的姓名或称呼作为标题,描写了40多个人物。
关 键 词: 黑色幽默 喜剧 反英雄 人像展览式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把十余篇美国作家所写的作品收集在一起,出版了一部小说选集。由于这些作品都是以喜剧形式表现了悲剧内容,所以,他把书名定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文学自身并没有组织,没有刊物,没有人发表过纲领性的宣言。它的基本特征是:在思想上,大多数黑色幽默作家都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感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以表面上轻松、开玩笑,实则用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深沉而恐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约瑟夫·海勒发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一、悲剧性的喜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黑色幽默盛行于美国是有具体原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冷战”在人们的心里产生极大的阴影。这种阴影还未消除,美国政府又发动朝鲜战争,随后又介入越南内战,美国国内矛盾重重: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席卷社会的角角落落,再加上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苏联卫星上天给美国人造成的心灵震撼,使人们更深地陷入精神危机之中。
约瑟夫·海勒在二战时被应征入伍,成了一名空军投弹手,这段经历为他以后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部小说中一些主要的思想都来源于海勒当年的亲身感受。而作为黑色幽默小说派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也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派的写作特色,不光是表现当时人们思想情绪,而且也开拓了美国文学的一条新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喜剧来自于幽默,以喜写悲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夸张到荒.唐的地步,具有典型的黑色幽默的风格。但这幽默所产生的笑绝不是痛快的笑,而是一种愁苦的笑、扭曲的笑,甚至是无拘无束的狂笑。约瑟夫·海勒认为喜剧或许是人类在对理性、现实和幻想失望后唯一可以采取的形式。这种把痛苦与不幸当作开玩笑的手法常常令读者在捧腹大笑之后又感到辛酸、悲哀甚至害怕。为了产生喜剧性,作者使用的手法多种多样,如变形、写漫画式的人和物,制造出种种不协调,以致产生滑稽性。像尤索林一丝不挂地站在队中接受勋章,谢丝科普夫半夜以妻子为活模型进行列队训练,随军牧师的被捕与审讯,活生生的丹尼卡变成了死人,以及下级军官在妓院里向高级军官进行诽谤等,十分可笑。有些人精神有病的人,却一本正经地谈论某些好笑的问题,这时正常的叙述和不正常的内容便形成反差,产生很好的喜剧效果。
反讽的手法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是大量使用的,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以反讽为基础的艺术构思上,既然世界是荒诞的,那么,真假、善恶、美丑都失去了正常的标准,作家从不正常的东西来写,让不可思议的事情变得合情合理,而一切正常的事物就显得滑稽,这样荒诞的世界才充满了幽默感。比如尤索林是上尉投弹手,他厌恶战争,求生成为他生活的最高追求。为了逃避战斗,他多次装病住院。有一次医院通知他出院,情急之中就模仿同室的一个病员,大叫:“我看什么都有两个映像”,以后任凭检查的医生伸出一个、两个手指,或一个手指也没有伸出,他一口咬定是两个,医生只好让他继续住院观察。不料当晚那个先说看出两个映像的病友突然死了,尤索林吓得扯开嗓子大叫“我看什么都有一个映像了”,无论医生伸出一个、两个、十个手指,他都毫不含糊地说“看见了一个。”院方坚信他已病好,尽管他的回答中还有错误,但还是把他送上了前线。
上述人物的叙述,主要是运用反讽的技巧刻画的。又如介绍飞行基地的医疗水平时,作者不动声色地写到一个研究鲸鱼的动物学又被派来做军医:两名助医不论谁来看病,一律都用紫药水涂满他们的牙龈和脚趾,再灌下一粒泻药。而这一切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正常事。再如:“卡丝卡特上校是个有勇气的人,不管什么轰炸任务,总是毫不犹豫地主动地要求让他的部下去执行。”又如:“上校在部队里服役有29个月了,他感到十分自豪。”小说中许多人物语言奇特,行为怪异,似疯非疯,半真半假,真假难辨。约瑟夫·海勒写的是一个荒诞世界,这个世界里一些人物的思想与行为有荒诞的特点。因此,绝不能用要求现实主义作品的标准来衡量《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黑色幽默作家根本上不追求现实主义作家要求写实与逼真。他们通过虚假事体和变形的人物,同样可以达到真实,不过那不是表面的真实,而是内在的真实。
这种荒诞的世界中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却是很真实的,这是一种“有组织的混乱”,“制度化了的疯狂”,尤索林所做出的一切奇怪、非常理性行为目的只是逃离战争,其实战争只是一个表象,真正的意义应该是一个充满邪恶和荒诞的世界。他拼命地想逃走,但是规定的飞行任务次数越来越多,在心理的折磨中他装疯弄傻,而这一切疯狂都有个再现实不过的东西来固定着——第二十二条军规。军规作为官僚统治集团的金科玉律,它是套在所有弱者身上的枷锁。也许,在现实世界中,它是可笑的,但他确实是一种象征着统治世界的疯狂力量。在军队中,根据军规任何人都得无条件地执行上司的命令。尤索林想以健康问题为借口回国,但是军医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疯子才可以回国,但是停飞的人必须自己提出申请,而疯子是绝对不会自己申请的。天衣无缝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个“圈套”、一个陷阱,它布下了天罗地网,使人哭告无门、走投无路,它是抽象的任意捉弄人、摧残人的异己力量象征。这是官僚玩弄权术的方法,他们的意志高于一切,可以随心所欲地左右军队。
约瑟夫·海勒刻意追求作家用冷漠克制、假装无所知的态度去抒写人间的不幸,去涉猎严肃重大的问题。一个全身都用雪白的石膏和绷带包裹起来的士兵,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吊瓶中的液体从他的胳膊输入体内,肾脏排泄物从腹部的导管排入地上的一只洁净的瓶子里。当吊瓶空了的时候,下面的瓶子也就满了。护士把两个瓶子倒换一下,排泄物又重新输入他的体内。在此作家有意与战争伤亡拉开距离,在貌似俏皮的语言下掩盖着深深的不幸和浓浓的酸楚。
二、塑造反英雄人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翻开文学书籍,一个反英雄是一个有着通常属于恶人的人格缺点的, 同时又具有足够英雄气概来博得读者或观众同情的主角或配角。 反英雄可以是笨拙的, 可恨的, 消极被动的, 值得怜悯的或是愚蠢的。 但他们永远在某些基本的方面是有缺点或是失败的英雄。 一个好的对于反英雄的解释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角色, 在一个场景下是英雄, 而在另一个场景中是恶人或只是不惹人喜欢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塑造了尤索林这一反英雄的人物。 小说中描述美国空军上尉尤索林在二战中可怕又可笑的经历。尤索林在负责审查士兵信件时百无聊赖, 如同儿戏般的发明了各种游戏来消除麻木和无聊情绪, 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抗议, 在执行轰炸任务中, 他的衣服上沾满了同伴的鲜血, 他发誓不再穿衣服, 每天只穿皮鞋, “像白色的幽灵”一样在军营中游荡。 一次, 他歪打正着击中了一个目标, 当将军前来为他授勋时, 尤索林赤身裸体地躲在树上, 极具讽刺效果, 基地军官命令尤索林装扮成英雄, 如若不从, 就要将他送上军事法庭, 简直荒.唐之极, 军官们竭尽威逼和利诱, 要与尤索林做交易:“喜欢我们, 加入到我们中来, 做我们的伙伴。 不论是在这里, 还是回国之后, 都要替我们说好话……我们打算让你过舒服的日子, 我们打算提拔你当少校, 我们甚至打算再发给你一枚勋章。”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 尤索林忍无可忍, 最后决定逃往中立国瑞典, 他说:“我不是要逃避责任, 而是要承担责任。”
这是荒谬社会中正常人的求生欲望, 尽管有种种超常规的, 怪诞的举动, 尤索林更像一名正常人。 正如大队军医说的, 现在神志正常的人可能只剩下尤索林了。 正义与邪恶颠倒, 勇敢与怯懦混淆, 正常与不正常错位, 所有这些都在作者所罗列的貌似滑稽可笑, 实则令人瞠目结舌中一一暴露, 鲜明地描摹出基地中混乱的场面, 突出了生活的荒诞色彩。 生活在这样荒诞中的人们已没有正义、 勇敢、 诚实、 信仰可言, 只有怪诞、 笨拙和愚蠢, 成为荒诞世界的“反英雄”。 这些突出表现了人的生存环境的荒谬以及这样荒谬的环境对个体造成的压力和无法摆脱的困境。 这些困境在小说中被夸张、 放大, 使读者感到可笑之余深感其中的沉重。
尤索林的反英雄形象怀疑和否定一切传统价值,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孤独感,又有一定的追求。这些任务常常嘲笑自己所尊重的,破坏自己所建树的,否定自己所肯定的,抗议自己所接受的,小说中心任务尤索林就是一个“反英雄”的典型,他身兼批判现实的积极因素和取消斗争的消极因素,他厌恶战争,求生是他生活的最高目标,为此,他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尤索林是他真正意义上所歌颂的与众不同的英雄,他是荒诞于疯狂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清醒者,他是一个像“第二十二条军规”企图打开缺口的人,对军规的害怕和抗争成了这一形象的精神支点,他成了当代世界文学画廊上一个对尤索林的贪生怕死诡辩“反英雄”形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卡思卡特上校为代表的上层官僚,打着为祖国而战的旗号,为了自己的晋升,根本不顾部下的死话,一再提高飞行架次,增加了飞行危险,尤索林清醒地看穿了这一切,与同伴们麻木不仁地丧失了求生本能相比,他才更像一名正常人。难怪大队军医说:“现在神志正常的人可能就只剩下尤索林那个狗娘养的疯子了。”最后他拒绝回国做战争宣传,开小差逃到中立国瑞士去了,他说:“我不是要逃避责任,而是要承担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尤索林的求生有其合理性,他也是反英雄意义上的英雄。他清醒地看出了这一切的荒.唐、残忍,但他只是一个无法抗拒非正义的小人物,他采取了一系列逃避的行为,是因为他不愿意死于非命,在四处碰壁后,他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就是逃亡。不能将尤索林的这一逃亡看作是贪生怕死的行为,因为本身那些所谓光彩的事背后是对人的任意玩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尤索林通过亲眼目睹的事实, 始终在对让他感到疯狂的世界, 从个人存在的立场, 进行着新的尺度上评判, 甚至达到了对上帝产生怀疑的虚无主义的程度。. 他在神圣的感恩节上对上帝大发不敬之词, 把上帝贬为一个不称职的小丑, 并愤愤不平的发誓, 要在世界末日去伸手抓住上帝的脖子。 稍微对西方现代文明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这乃是尼采所说“上帝已死”的信仰危机的又一形式的表现。时至今日, 上帝已不再对人负责, 而是人在为自己设定生存的法则, 结果反而更经常地把人类自身置于可笑荒谬的境地中。“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由人自己制定出来的, 并非神意的产物, 但它更加肆无忌惮的凌驾于任何个人之上, 狠毒地把人拖进种种可怕的陷阱中去。 它就像张开在天空的一张无形的网, 任何人也别想逃脱, 也像是悬挂在人们头顶的暗藏的剑, 稍有不慎就会落在人的脖颈上。 这正是现代人陷于困境的最佳写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每个时代都塑造自己的英雄。尤索林是时代造就的人物,他有智力却没有目标,有为理想奋斗的愿望,却没有活动的舞台,他的贪生怕死乃至临阵逃脱是整个环境的合理产物,无政府主义历来是对官僚主义的进攻,尤索林要无力抗拒整个社会,他只能消极抵抗。信仰的丧失,理想的落空,正是尤索林这一代美国人的特色,资产阶级的英雄已随着这一阶级的衰败而走向没落。尤索林是传统意义上的反英雄,然而,正是这个贪生怕死的尤索林,比一个勇敢的尤索林更加忠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
三、“人像展览式”呈现人物
《第二十二条军规》全书写了40余个人物在结构布局上,小说也摈弃了传统模式,全书42章,有37章以人物的姓名或称呼作为标题,每一章都有一个人物作为描写中心,整体上以尤索林的精神世界为轴心贯串各章,第38章起集中描写尤索林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冲突和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形式上有些类似戏剧艺术中的“人像展览式”。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拓展生活的反映面,将一个乱哄哄的荒诞世界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营建了一处人物和事件的立体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部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是不那么正常的,对有些事件又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物观点加以反复阐述,粗读时给人重复、拖沓感觉,但细读之下却感到十分巧妙,互为补充,同时又是人物性格塑造有力手段。对黑色幽默小说来说它在结构上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首尾相接的情节结构,时空上有明显的随意性、跳跃性,结构也显得松散。如斯诺登之死,虽然发生在小说开局之前,书中四处提及,每一次都透露更多的信息,这样既为情节铺设了悬念,又不时地引起读者注意力而且还与全书的荒诞氛围互相呼应。另外,小说以荒诞不经的形式和反讽式语言来反映这个恶毒世界。它那些合乎逻辑或不合逻辑的细节使读者在荒谬中看到严肃,在不可能中看到可能,而它最大特点就是既给读者以忧虑和恐惧而又不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倘若小说被抽掉几个章节,对整体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作者把现实社会看成是无逻辑的一团糟;是一片喧闹、疯狂与杂乱的大凑合,荒诞乃是它最根本的属性,故军事官僚可以随心所欲地编排各种情节,来维护权威,愚弄下属,主宰普通人的命运。飞行大队司令官卡思卡特上校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冷酷残忍,“是个有勇气的人,不管有什么轰炸任务,总是毫不犹豫地主动要求他的部下去执行”。他公然宣称:“我对损失人和收音机根本无所谓。”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性格十分矛盾。他时常为自己36岁就当了上校指挥官而洋洋得意,又常常为自己36岁才不过是名上校而懊恼沮丧。为早日当上将军,他自告奋勇地向联队司令官德里特将军讨来战斗任务,利用军规,一再增加轰炸飞行次数,从40次一直提高到70、80次,甚至想提高到100、300次,迫使飞行员们无休无止地去面临死亡威胁。特种警备司令佩克姆将军“是一个恶劣的家伙”,“在一切重大问题上他都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对别人的缺点相当敏感,而对自己的缺点则熟视无睹。他发现别人都荒谬可笑,惟独他自己能例外”。他认为自己唯一的缺点是没有缺点。他训诫下属时声明:“凡是法律不禁止的事大家都可以去做。而法律又没规定不许对你撒谎。”一些飞行员在弃机逃生时发现他们的救生衣不会膨胀,原因是迈洛把里面的二氧化碳胶囊偷去制造冰淇淋苏打等情节给人以一种忍俊不禁的感觉,但转眼间又体会出其愤世嫉俗的深层含意,令人伤心和悲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伙食管理员迈洛中尉是个战争暴发户。他利用职权,以采购名义调度飞机,勾结军队上层人士通过贱买贵卖大量赢利,后来发展成立了规模宏大、资金雄厚的跨国公司,连德国政府也入了股。他一面和美军当局签合同,轰炸德军桥梁,轰炸费由美军承担,外加百分之六的利润;一面和德军当局签订合同,包打美国飞机,高射炮火费由德军负担,利润也是百分之六。跨国公司的收音机在世界各地畅销,迈洛成国际上的头面人物,身兼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首脑职务,后来由于垄断市场,囤积居奇,他的公司濒于破产。为了摆脱危机,他竟然接受德军金钱,调美国飞机把美军基地炸成一片火海,造成严重伤亡。他因此从德方获得暴利,巨额款项除包赔美方损失,抵偿投机失利的债务外,还绰绰有余。
丹尼卡医生老于世故,但最终也未逃脱突然袭来的厄运,他为了冒领飞行津贴。每次都把名字登记在飞行日记上。一天,那架飞机毁于飞行员的自杀。于是,丹尼卡的名字也被从部队的花名册中勾去了。虽然他几经奔走求助,所有的人也都看到他生龙活虎地走动在部队中。但大家还是被告知他已经死了,他在国内的妻子也接到了丈夫阵亡的通知书。丹尼卡愤怒地到处找人解释,但“证明他阵亡的材料却像虫卵一样飞速繁殖,而且无可争辩地相互印证”。他呆在皮亚诺札岛上为尽力使自己不被埋葬而饱受折磨,在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他的“神气变得越来越像一只生病的老鼠、眼眶下边瘪了下去,显得发黑,他蹒跚地、漫无目的地在阴影中走来走去,活像一个到处出现的幽灵”,“直到那时,他才真正意识到,他确实已经死了”。以丹尼卡医生为代表的一群小人物被笼罩在“第二 十二条军规”的阴影之中。《第二十二条军规》并没有完整的故事内容,它只是通过这个美国空军基地中全部人物的言行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境遇来反映、揭示这个社会的本质。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却反映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海勒将他眼中的美国社会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这个社会处于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一种制度化了的疯狂之中,这个社会的一切只服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逻辑。正如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它跻身于世界名作之列约瑟夫·海勒所说:“他所感兴趣并非战争本身,而是通过人在战争中所处的困境及军事官僚机构对人性的摧残,令人焦虑不安的荒诞世界,展现美国当时社会的现实状态,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造成读者的心理负担。
他成功地运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把忧虑与恐惧寓于滑稽的语言之中。寄托了作者本人对社会和人类存在的悲观认识和看法,当之无愧地成为黑色幽默文学的最强音。阅读这本小说,处处令你忍俊不禁,笑出声来,但笑过之后,你又有一种苦涩的回味,一种沉重的感觉。正如海勒自己说的,“我要人们笑出来,然后再对所笑的事回味的时候,感到惊恐不已”。如今,《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涵义已远不止它原作的意义,它已融入美国社会生活,成了一个代名词而正式进入美国的日常语言。在美国许多地方,“第二十二条军规”已成为通用语,用来指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而“黑色幽默”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以荒诞的手法,审视人类命运和生存状况,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成为全人类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