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范文(2)

时间: 家文0 分享

日本政治论文篇二

日本政治文明的精神分析

摘要:政治文明是指历史地形成的政治积淀,它体现为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其核心是作为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生长基因的政治伦理观与政治价值观。当代日本政治发展陷入窘境,根源在于其近代以来非理性的政治伦理观与价值观的积淀。

关键词:政治文明;政治伦理观;政治价值观;国家主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政治文明是民族化的历史性的政治积淀,它体现为有形的政治制度与无形的政治文化,其核心则是作为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生长基因的政治伦理观与政治价值观。不同的政治文明会将国家导向不同的发展道路,理性的选择与非理性的选择决定着截然不同的国家命运。政治信誉是国家的政治生命,不良的国家政治信誉是历史地形成的,也可以历史地改变,前提是必须彻底抛弃畸态的政治伦理观与政治价值观,矫正扭曲的世界观、国家观与民族观,回归理性和正义。如今的日本正处于其民族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何去何从,根本地取决于其对历史的态度。诚然,作为经济大国的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在于日本将怎样成为政治大国和成为怎样的政治大国。所谓政治大国的基本特征是:基于传统的、现实的国家实力与影响力而获得的高政治认同度、高政治信赖度和强政治号召力与凝聚力。这种政治认同度、信赖度、号召力与凝聚力不会仅凭经济实力甚至军事实力的强大而自然赢得,它的赢得与否,更根本地决定于国家的品格与国家的道德力。

一、和平宪法的危机

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和平化改造与“民主改革”,其成果在法律上的集中体现,就是1947年颁布实施的日本国新宪法。新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诚实希求基于正义与秩序之国际和平,永久放弃由国家权力发动之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纠纷之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之交战权。”[1]40由于该宪法弃武非战的和平色彩,故被称为和平宪法。在客观上,和平宪法为日本战后重建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也为日本重塑民族尊严、走出战败阴影并迅速提升国际地位赢得了广阔的外交空间。和平是一切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与保障,和平则发展繁荣,战争则停滞、倒退甚至毁灭。日本民族对此当有最深刻的体验,战后日本政坛的理性力量也痛切地意识到,要尽力争取国际环境总体的好转,“因为没有世界和平与安全,便没有日本的生存”[1]348。如果这种意识能够成为日本的民族共识并奉为永志和平的信仰,则世界幸甚,日本幸甚。

然而,和平宪法能否保障日本永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现实中已成为日益不确定的历史命题。对于曾经发动过破坏世界和平的侵略战争,犯下反人类、反人道及种族屠杀之滔天罪行的日本来说,欲使其世界观、伦理观及价值观彻底远离不义而皈依正义,则唯有从反省历史开始。反省历史,这不是老生常谈,也决非无休止的“历史纠缠”。看似简单的示诚之举,而日本却从未真正做到过,看似简单的趋前一步,战后迄今已六十余载日本却未曾跨出半步。表面上看,认罪与谢罪似乎有碍民族尊严,然而这恐怕并非日本保守势力所真正顾忌的,这其中似乎潜藏着阴暗的逻辑:其一,悔过而谢罪便无再过之机会。如果承认曾发动过罪恶的侵略战争并向战争受害者谢罪,则日本在道义上将永远失去重温军国主义旧梦的机会,这是日本右翼极力诋毁日本战争罪行的阴鸷用心。其二,未被否定即为非过。战后占领当局对日本的民主化与和平化改造过程中,无论美国在主观上出于何种自利的战略考虑,在客观上,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负有主要责任的天皇却未被追究战争责任,天皇体制得以保留,大批支持军国主义的法西斯政客、军阀、财阀逃脱了法律制裁。作为战争元凶的日本天皇甚至被称为“民主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1]39,甲级战犯岸信介不但最终被免于制裁,而且还担任了战后日本内阁的首相。美国主导的“民主改革”既没有真正消灭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更未彻底肃清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这种对日本的远非彻底的战后改造,从反面给了日本右翼势力以不可忽视的消极暗示:既然负有首要战争责任的天皇成了“和平主义者”,甲级战犯可以免责甚至执政,那么孵化了军国主义的近代天皇体制引领日本走过的侵略与殖民的历史便未被彻底否定,未被彻底否定的历史就可以掩饰和搪塞,可以规避反省,甚至可以美化和篡改。以上两种逻辑,是日本右翼拒绝正视历史的心理依据。如此阴暗的保守心态,已成为阻碍日本走向永久和平的精神障碍。

战后对日制裁的法理漏洞成为军国主义复活的可能性,六十多年来,作为军国主义思想传承者的日本右翼,从未退出过日本的主流意识形态,战后初期是暗流涌动,及至当代则是明火执仗。日本右翼秉承强硬而排他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迷信于强权政治和霸道伦理,怀恋殖民时代的军事帝国。这一切都是对和平主义的反动,是被和平宪法所抑制与否定的极端政治倾向。因此,崇尚军事强政的日本右翼,将和平宪法视为日本在军事上摆脱“非正常化”而迈向“普通国家”的法理束缚,视为日本试图通过建设军事大国而迈向政治大国的政治障碍。尤其是和平宪法的第九条,更被右翼视为眼中钉,要求修改的“呼声”也最高。和平宪法的第九条是该宪法的灵魂,舍此则日本无和平发展的保障。因此,当代面临“修宪”危机的和平宪法的窘境,实质上是日本在战后“被迫”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在历史理性和政治伦理、政治价值层面上,也是日本政治文化的保守化和政治文明的极端化趋向。以此为表征,当代日本的政治文明在民主的躯壳下发生着异化和蜕变,这种异化和蜕变即使不是以军事扩张和侵略战争为特征的旧极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复萌,也仍然是类似于新殖民主义却以文化的、经济的和政治的面目出现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强权国家主义。

二、政治大国的动机

政治大国非唯主观追求而得,实则成就于客观时势之造就。所谓客观时势,是指国际社会的政治潮流和政治氛围。冷战结束前的世界近现代史,国际社会经历了旧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两个阶段,而无论新旧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时代,其国际关系的伦理都充斥着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国际关系体系一直是由少数国家主导的强权秩序,国际政治的格局是寡头政治式的垄断与等级结构。此时的政治大国即为居于非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上层的强权国家与霸权国家。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演变,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在世界政治上的反映是多极化、多元化与民主化。尽管冷战思维与霸权意识仍存在于某些传统强权国家的对外政策中,但世界政治的氛围与潮流正日益凸显为和平与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正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由此,未来的政治大国,当是世界和平与国际正义的积极维护者和坚定捍卫者,当是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忠实地维护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统一原则的国家,即既有正义感和责任感,又有道德使命感和责任能力的国家。未来的政治大国,更应当是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是奠定国际正义的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准则的缔造者与实践者。

日本意欲成为政治大国,并为此一直在追求提高“国际贡献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然而日本的努力却南辕北辙,非但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推进艰难,甚至作为地区政治大国的基础也在损失,日本在地区国际社会的政治公信力正处于战后历史上的低点。曾长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为何在现存国际体制下难以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究其根源,根本不在于日本因战败而在现存国际体制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而在于日本政治文化中某些保守的、极端的传统仍然传承着,其世界观、价值观及伦理观均存在着深重的悖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是日本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能否达到此目标,发展道路的选择乃成败攸关。历史已经使人类的理性渐趋成熟,全球化与多元化呼唤着合作与平等,未来的政治大国必为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的缔造者,必为理性与正义的代表,必为和平主义的忠诚信仰者。未来政治大国的标准是唯一的,即理性、正义与和平;成就政治大国的道路也是唯一的,即和平发展。若试图通过非和平的发展道路成为政治大国,则非但在客观上因道路选择错误而南辕北辙地背离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更且在主观上要被质疑其成为政治大国的动机了。走非和平的发展道路,其取向只能是非和平的政治大国,这是一条极端而自绝之路。二战后日本走过的政治发展道路并不清晰,在民主和平的宪政体制下始终涌动着一股非理性的民族精神,这种非理性的民族精神“鼓舞”着日本政治的右翼倾向,一方面拒不在政治层面上对其侵略历史做根本的反省,另一方面始终未放弃重新武装国家的国策。在日本的重新武装化过程中,自然有美国基于自身战略利益而改变了对日占领政策的外在因素的推动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日本窥此机会,顺势将其复兴军事的基本国策隐蔽地搭载于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调整之中,日本迈向军事大国的自主努力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迄今,日本的实际武装化早已将和平宪法的非武装化原则损失殆尽,和平宪法的和平主义精神已被空洞化。如今日本自卫队的规模与使命已经远远超出了“专守防卫”的界限,其依托经济与科技实力而蓄积的攻击性战能,已使日本成为亚太地区事实上的军事强国。随着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的防卫政策与军事战略也日渐趋于攻击性,这体现于日美军事同盟新约中日本的助战使命,体现于日本突破宪法禁忌出兵海外的军事行为,也体现于日本在地区安全战略中肆意扩大所谓的“有事”范围并叫嚣要“先发制人”。表面上看,日本的军事大国化是在分担美国维护亚太稳定的使命,而实际上,日本是在日美军事同盟的保护下发展自己独立的军事能力,并以此为筹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综上分析,当代的日本仍在试图以非和平的发展谋求成为政治大国,这是日本在战后处心积虑地经营和贯彻的战略图谋,它承袭了战前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具有隐蔽而强烈的排他性。如此观之,日本对待其侵略历史的非理性态度便不足为怪了,那绝非尚无勇气悔罪的心理障碍,而是从灵魂里不以为罪的心理固执。这种乖戾的历史心理,已成为日本政治文化挥之不去的阴霾,它吞噬着日本民族本来就脆弱的历史良知和历史理性,将日本的政治文明引向歧途,堕入困境。如此国家,矫史而不义,欺世而无信,黩武而非睦,恃富而绝仁,寡善而乏诚,孰为与国?!非和平的日本欲成为政治大国,实为无道之谋,求之而不得。

参考文献:

[1]何春超,张季良,张志.国际关系史(1945—1980年)[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看了“日本政治论文”的人还看了:

1.日本政治论文格式

2.浅析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误区论文

3.中日形势与政策论文

4.2016形势与政策论文中日关系

5.大学生中日时事政治论文

246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