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的政治论文(2)
七年级的政治论文
七年级的政治论文篇二
回归“政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关于“纯 文学”的反思
前不久,当代著名的批评家李陀和吴亮在 网络 上进行了一场小小的争论[1],起因是已经很久不介入当下文学批评的吴亮“突然”读到六年前李陀 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的《漫谈“纯文学”》的文章,不同意李陀对于“纯文学”的指责,即把80年代形成的“纯文学”与90年代文学 写作的非 政治 化 联系在一起。争论以跟帖的方式在作家陈村的论坛上展开,一来二去,双方大概进行了有五六个回合,最后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正如李陀所说“你我都明白,其实我们谁也不能说服谁,这次也一样”。简单地说,双方的分歧在于对文学功能的理解上,吴亮的观点是“我对文学不抱幻想”,认为已经边缘化的文学无法对现实有所作为,而李陀恰恰因为对文学抱有期待,所以才对90年代以来文学的表现不满,进而反思80年代形成的“纯文学”的观念,认为80年代回到文学自身以及在文学创作中对 语言等形式因素的强调,造成了90年代的文学无法“介入”现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实,近几年来,已经围绕着“纯文学”展开了许多讨论[2]。“纯文学”的形成与80年代对于50到70年代所形成的“政治第一, 艺术 第二”等一系列建立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主义以及《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基础上的 社会 主义文艺 实践的大拒绝密切相关。在这种“大拒绝”的背景下,文学的审美维度获得了高扬,文学干预生活和社会的政治功能被抛弃,这为纯文学的观念与文学自主性的意识形态建构提供了合法化的基础。但是,正如洪子诚在《“文学自主性” 问题 讨论纪要》所指出的,“文学自主性”为什么会成为90年代文学的一个“必要”的问题呢?这样就带出了“纯文学”在90年代被市场、社会双重边缘化的现实和 历史 处境,而李陀对“纯文学”的反思恰恰建立在对这种处境的“不满”之上。与其说“纯文学”的观念无意中成为文学被边缘化的共谋者,不如说,这又是一出黑格尔意义上的“历史的诡计”。因为80年代“纯文学”的反抗对象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导的旧主流意识形态,其反抗的策略是“去政治化/去革命化”,而这种“去政治化”又恰恰与以 经济 建设为中心的新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着呼应关系,也就是说,这种80年代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负面认同”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动力是并行不悖的,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去政治化”的结果。
因此,对于“纯文学”的反思主要就是把这种文学自主性与“去政治化”的主流意识形态逻辑的共谋关系呈现出来。其中,对“纯文学”最重要的批判,在于指出“纯文学”的虚幻性,也就是说把文学从“政治”的奸污中拯救出来,并不意味着还给“文学”一个处女身份,所谓文学的“纯粹”也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幻想。比如许多批评家借用布迪厄的“场域”概念,来说明文学无论如何都处在一个复杂的权力网络之中,而不可能有一个纯粹的自足的文学空间。而在这一系列讨论中,参与者都是从事文学 研究 或文学批评的学者,几乎没有作家参与。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反思“纯文学”是一种批评家们的自我批评,尤其是对于那些亲身参与80年代“纯文学”建构的批评家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这与其说是文学创作者/作家的自我怀疑,不如说文学阅读者/批评家的自我焦虑。
这种打破“纯文学”的幻想,并质疑文学/政治的二元划分的反思运动,其成果在于恢复了文学的政治性,或者说通过把文学重新阅读为政治性的文本,来建构文学与政治的暧昧关系[3]。但是,反思“纯文学”并没有完全否定80年代确立的文学观念。批评者并不反对“文学”从僵化的“政治”中逃离出来的合法性,只是这种逃离带来的并非是自由,而可能是另一个圈套,比如90年代以来“市场”成为替换“政治”的另一个宰制性力量。因此,对于吴亮的“将文学视为对社会压迫和不正义的道德指控,将文学家视为拯救人类堕落的道德巫医,这样的文学全能主义 时代 式微了……面对当今世界发生在不同区域、由不同的权力系统制造的屠戮、剥夺、谎言与不公,文学的无所作为已经由来已久”的询问,李陀并没有直接回答,或者说这是他们共同分享的前提,即李陀也认可“凡是在历史上试图让文学扮演过重角色的尝试和做法几乎都是失败的(为什么说几乎?因为有例外,生活里永远有例外,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样,也是暴君),不但失败,还常常给我们留了可怕的记忆。特别是当某种统治试图对人和社会实行全面控制的时候,文学往往就成了这种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文学就会异化,异化成远比坦克和监狱更可怕的暴力。”从这一点来说,对于“纯文学”的反思,并非要认同文学工具论、文学反映论的“异化”状态,但是如果同意80年代文学逃离生活/现实的逻辑,又如何来要求90年代的文学介入“现实”呢?正如贺桂梅在《“文学自主性”问题讨论纪要》中指出“我们批评九十年代的文学没有有力地介入到现实生活中来,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讨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不界定“现实”的含义,关于“纯文学”的讨论就要冒着陷入相对主义的危险,因为“现实”可以有很多种。而这种对于“现实”的无法指认,恰恰使“纯文学”的讨论陷入了矛盾的困境。
如果说反思“纯文学”主要强调了文学的政治性的话,那么对于文学/政治二元结构的另一边“政治”并没有打开更多的反思空间。或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文学有没有政治性,而是80年代的文学观念的合法性恰恰就是建立在对于文学工具论的拒绝之上。如果这种拒绝没有错的话,对纯文学的反思,就不仅仅是要解构纯文学的迷思,还应该更历史化地处理文学究竟为什么要政治化?也就是说政治为什么要和文学发生关系?为什么文学政治化/体制化之后,就会失去其批判性呢[4]?这涉及到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政治”的问题,如果说在左翼文艺实践的脉络中,文学与政治的联姻有其合理性的话,为什么又会出现文学政治化所带来的“异化”呢?是不是在文学政治化的话语内部蕴涵着去政治化的逻辑呢[5]?为了接近这个问题,我想还是作一下 理论 上的迂回,从后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理解谈起。
二、“政治的回归”
这一节主要梳理一下英国的后马克思主义者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的思路,他们基本上是在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对话中来展开自己的论述,“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内部后结构主义理论的转向,此种转向把语言问题变为阐明反极权主义的、激进的民主规划的必要基础”[6]。在这里,主要涉及他们的两本书,一是1985年出版的他们合写的《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另一本是1993年出版的墨菲写的《政治的回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前一本书中,他们通过展现第二国际共运中浮现出来的困境,即工人阶级如何获得阶级意识的问题,引出他们对于葛兰西的领导权(Hegemony,国内也翻译为“霸权”)的重新解读,这种解读批判了以列宁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路中所包含的阶级还原论,正是这种阶级同一性给社会主义方案带来了一系列比如集权和经济主义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激进的和多元化的民主”方案。面对工人阶级如何成为历史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他们认为工人阶级的产生是一种阶级还原论的结果,而还原论是一种本质主义。在这种视野中,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资产阶级以及列宁关于先锋党与群众之间的代表/再现(Representation)关系都是一种还原论、本体论的产物。“被纯理论地认为是处于‘利益’之下的社会代表的同一性以及代表 方法 对于被代表的透明度是允许被建立起来的领导权联系的两个外在性条件”[7],这种以经济利益为基础建构的“阶级同一性”和代表/被代表之间的透明性在反还原主义、反本质主义的思路下就变得非常可疑了。不过,斯图亚特·霍尔在《后 现代 主义与接合理论》的访谈中,指出“拉克劳与墨菲的新书认为世界、社会实践is语言;然而我却要说,社会(the social)‘如’(like)——语言般运作”[8],在这个意义上,霍尔认为,如果说经济主义是一种向下的还原论,“彻底的话语主张是一种向上的还原论”,这不仅是对话语理论/解构批评/后现代主义的批评,也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拉克劳和墨菲对于左翼实践中的阶级还原论以及经济化约论的批判,在同一性中放入差异,在必然性中引入偶然性,并没有放弃对同一性的、普遍性的追求,这主要借助于他们提出的“接合理论” (Articulation,国内也翻译为“连接”、“耦合”等)来实现。正如霍尔所说“接合理论是拉克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一书中所 发展 出来的。他的论述要旨是,种种意识形态要素的政治涵义并无必然的归属,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不同的实践之间——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势力之间、在意识形态内不同要素之间。在组成一项社会运动之不同的社会团体之间,等等,偶然的、非必然的连结。他以接合概念向夹缠于马克思主义中的必然论和化约论逻辑决裂。”[9]正是通过不断地在偶然中寻找接合点,墨菲完成了对于政治的界定。
在出版于1993年的《政治的回归》中,墨菲所要面对的问题是苏联解体之后,“社会正义的理念已沦为反集体主义浪潮的牺牲品,而经济民主规划正日益表现为一个逝去时代的残余”[10],这恰恰是“苏东共产主义危机现在给富足的民主国家提出了一个真正的挑战:他们能否解决已被证明那个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而那种“认为苏东共产主义的溃败就终止了贫困和对正义的渴望这种幻觉是十分危险的”[11]。在这个背景下,墨菲对政治的理解,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一是政治的主体为一种多元化的主体,二是通过与后现代主义、美国的自由主义及其社群主义批评者和卡尔·施米特的对话,来确立以权力和对抗的不可根除为特征的“政治”概念,讨论了激进民主、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多元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以及共同体等论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种“激进的和多元化的民主”的基础是对多元化主体的界定。在墨菲看来,政治自由主义“把政治设想为个人之间的一种理性协商过程也就消除了整个权力和对抗的向度……而且,在政治学领域,我们遭遇的是团体和群体性身份而非孤立的个人,政治学动力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个人的算计”[12],这种“孤立的个人”是一种本质主义的个人观念,“批判本质主义的一种通常做法就是不再把主体看成是一个理性的、透明实体范畴”[13],也就是说,作为抽象个人是不存在,而是一种多元化主体的状态,即“有必要将个人理论化,不是作为一个单子,一个先于社会、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无牵绊’的自我,而是将其定位为这样一个处所:它由各种‘主体地位’的总和构成,在多样性的社会关系中得到刻画,是许多种共同体成员以及多元性的群体形式的身份认同过程的参与者”[14],但这种多元性的主体的“处所”也不是“主体地位的一种多元性并存,其实,它只是指主体之间经常性的互相颠倒和相互决定,这就使得在一个开放的和非决定性的领域中有可能产生出‘总体化的效果’来”[15],也就是说“否认在主体地位之间存在着一种先验的、必然的联系,并不意味着那种力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历史性的、暂时的、可变的联系的经常性努力也不存在。这类联系在各种地位之间建立起一种暂时性的、非预先决定论的关联,它正是我们所称的连接”[1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这个意义上,墨菲一方面肯定后现代主义对于启蒙的抽象普遍主义和社会总体的本质主义观念以及统一的主体神话的批判,“在这方面,激进民主非但不把后现代 哲学 的发展看作一种威胁,相反,还把它作为对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来欢迎”[17],但另一方面也对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保持警惕,也就是说,打碎统一的主体,并不意味着多元主体的消失,从这个角度看,仅仅从阶级的角度来整合抵抗的主体显然就是一种化约的表现了,因为种族、性别等差异性因素并不能被简化掉。
对墨菲来说,拒绝罗尔斯的正义优先性及其为个人权利作辩护,并不意味着认同桑德尔等社群主义者的建立在共同的道德价值基础上的共同善的政治学,因为后者“导致了对政治自由主义的拒绝和对多元主义的否定”[18],而“多元主义是现代民主的组成成份,因此,必须放弃那种存在着一种完美一致或一种和谐的群体性意志的理念。我们得接受冲突和对抗永远存在的看法。”[19]这种“冲突和对抗永远存在的看法”与墨菲借鉴卡尔·施米特对政治的思考有关。
墨菲认同施米特指出现在自由民主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起源于:“政治学已经被缩减为一项工具性的活动,是私人利益的那种自私追求。将民主仅仅限制为一套中立的程序,将公民变形为政治消费者,以及自由主义对设想中的国家‘中立’的坚信,这一切都已经掏空了政治学的所有实质。它已沦为经济学,并被剥夺了所有伦理的成分”,这正是施米特认为“自由思想徘徊于伦 理学 和经济学这两极之间的原因”。而这种“总是把政治问题转化为 管理和技术问题”[20]的后果恰恰是议会民主制所包含的“去政治化”的因素,或者说这是一种形式的政治,而不是实质性的政治[21]。正是这种形式的政治在当代社会使“民主已经变成一种纯粹用来挑选和授权政府的机制,它已沦为精英分子之间的一种竞争。而公民,则被看成政治市场中的一些消费者”[22],这种对议会民主制式的形式民主的批判,使施米特成为思考当前政治问题的资源。
墨菲主要把施米特关于政治的实质是“敌友之辩”的观点与后结构主义津津乐道的“他者”接合起来,建立了一种“我们/他们”的身份政治结构的论述。“对于施米特来说,政治的标准,它的种差就是那种敌友关系:这就涉及到创造一个处于‘他们’的对立位置的‘我们’的问题,而且这个‘我们’是从其外围,即是在群体性的身份认同领域中被定位的”[23],这与德里达“认为某种身份的构造基础始终在于对某事物的排斥以及在两个极端——形式/质料、本质/偶然、黑/白、男/女等等——之间所建立起的强大等级秩序”[24]相似,因此,“要构造一个‘我们’就必须区分一个‘他们’来,这也就意味着建立了一种边界,定义了一个‘敌人’。所以,将始终存在着一种‘外围构造’,就像德里达指出的,即那种恰恰作为这种共同体的存在条件的外在物”[25]。
但是,墨菲并非要在施米特的实质民主和议会民主制式的形式民主之间做出选择,“我们并不是非得接受施米特的论题,即在自由主义和民主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出现是他没能把握现代民主特性的结果,这种特性存在于现代民主的两个构成性原则——自由与平等之间。它们永远不能被完美地协调好,但对我来说,这恰恰建构了自由民主原则的价值。正是这种不可获得的、不能完成的和开放性的层面使这种政体特别适合于现代民主政治学”[26]。这也就是为什么政治是永远“冲突和对抗”的原因。因为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建构过程,必然在外部存在一个“外围构造”/他者,在这个意义上,敌人内在于这种政治模式当中,所以,“一种包罗万象的政治共同体以及一种终极性的统一体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对抗性的力量永远不会消失,而政治学正是以冲突和差异为特征的。我们能够达成某些形式的一致,但它们始终是局部的和临时的,因为一致必然是奠基于排他行为之上的”[27],在这个意义上,一种消除了对抗、分裂和冲突的政治共同体是不可能存在的,正如墨菲所说“我们必须适应这样一种不可能性,即民主的彻底实现是不可能的。”[28]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总之,以拉克劳与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主要还是回应社会主义为什么没有能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即工人阶级的主体意识如何获得这样一个卢森堡、葛兰西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危机,这种危机在苏联解体以及冷战结束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在这个背景下,他们反思了阶级还原论、经济化约论等经典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核心问题,把后结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以及对差异性的强调有效地引入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批判视野,但并不放弃临时性的接合点/等值性的接合的出现。
三、并非“多余”的话:“政治/文学”的发明
上面两节分别讨论了对“纯文学”的反思和后马克思主义者对“政治”的理解这样两个似乎不太相关的问题。把它们“接合”起来,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打开思考“政治”的视野,来反思文学与政治的问题。在直接处理这个话题之前,我还想做一点说明,政治与文学的纠葛并非自古有之,而是一种现代性的发明,政治/文学的紧张关系基本上是伴随着现代性的历史展开的。当然,文学、政治自身已经是现代性建构的产物,把它们勾联在一起的,与其说是文学的需要,不如说更是政治上的要求。这里,我想通过 分析 中国 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就义前的绝笔《多余的话》来展现这种紧张关系。
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叙述中,瞿秋白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但基本上肯定其作为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的贡献,对于所犯的错误,比较温和的叙述是“在一段时间内,瞿秋白犯过‘左’倾盲动错误,但他很快就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29]。而关于《多余的话》这篇对革命、自我带有否定性评价的表白,一直是评价瞿秋白的争议所在,曾经存在着这篇文章不是出自瞿秋白之手的怀疑,但现在基本上不否定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把它作为展现瞿秋白人格复杂性的 文献 ,只是主流叙述一般要么避之不谈,要么把其理解为“反话”,进行一种辩护式的解读,以维护瞿秋白“君子坦荡荡”的光辉形象。但是,问题或许不在于文章中所弥漫着的悲观、消极的氛围以及瞿秋白把自己看成是废人、革命的叛徒、“一个最坏的党员”的自我贬低,而是他为什么要临终前讲这些“多余”的话,难道仅仅是为了忏悔或坦白吗?
在这篇就义遗言中,瞿秋白采用了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或许是独白所必须的。采用第一人称在瞿秋白的文章中并不是第一次,在写于20年代的早期作品《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也基本上采用“我”来叙述,而在其30年代担任共产党的领导人期间所写的文艺评论《乱弹》中则多用“我们”或第三人称。简单地说,《多余的话》是一篇自我指责(自我批评)的告白,这种自我怀疑在《赤都心史》中的《我》、《中国之“多余的人”》等文章中也能找到,就连瞿秋白自我剖析为“脆弱的二元人物”,在其更早的《饿乡纪程》之第四节中出现过,即“这虽是大言不惭的空愿,然而却足以说明我当时孤独生活中的‘二元的人生观’”[30]。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多余的话》的写作方式和 内容 对于瞿秋白来说并不陌生。
在这篇文章中,瞿秋白多次把自己参加共产党、参与政治活动作为“历史的误会”,而这种“误会”却建立在“政治/文学”的紧张关系之中。在作为《晨报》记者访问苏联期间,“我误会着加入了党就不能专修文学——学文学仿佛就是不革命的观念,在当时已经很通行了”[31],这种通行的观念,说明“政治/文学”二元结构在当时已经成为常识系统的一部分,这从瞿秋白叙述自己的家庭是“世代读书,也世代作官”来可以看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下读书与作官并非截然对立的,从而暗示出“政治/文学”的对立是一种近代的产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瞿秋白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文人身份和书生身份与作为共产党的政治领袖之间的不协调,把政治活动看成是“我一直觉得这 工作是‘替别人做的’”[32],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里的“别人”指的是谁?显然,“别人”不是“自己”。而瞿秋白认为自己潜伏着“绅士意识、中国式的士大夫意识以及后来蜕变出来的小资产阶级或者市侩式的意识”,这些意识与“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相敌对的,因此,这里的“别人”指的应该是“无产阶级”,由于“无产阶级意识在我内心里是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胜利的”[33],所以在瞿秋白内心一直隐藏着用“马克思主义的理智”无法改造“绅士和游民式的情感”的矛盾,这种新理智/旧情感的对立就是其所谓的“脆弱的二元人物”。前面提到,在瞿秋白的早期文章中,曾写过“二元的人生观”,即“一部分的生活经营我‘世间的’责任,为自立生计的预备;一部分的生活努力于‘出世间’的功德,做以 文化救中国的功夫”[34],这种观念与其年轻的时候“研究佛学试解人生问题”有关。可以说,在“世间的/出世间”、“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人生观/绅士的意识”、“_运动/文学研究”、“替别人做的/自己的家”、“政治上的疲劳倦怠/休息”、“开会或写文章的麻烦/空余时读所爱的书的逍遥”、“理智/情感”等一系列二元结构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同构关系。
瞿秋白为什么无法“克服自己的绅士意识”而“成为无产阶级战士”呢?他的解释是“书生对于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不会有亲切的了解,往往会把自己变成一大推抽象名词的化身。一切都有一个‘名词’,但是没有实感”[35]正因为没有实感,所以对于“劳动者的生活、剥削、斗争精神、土地革命、政权”等名词“感到模糊”,瞿秋白把这种书生、文人的认识观说成是“雾里看花”,但是这种“雾里看花”在他以前的文章中是读不到,比如收入《乱弹》的文艺评论,瞿秋白始终自信地站在“不肖的下等人”的立场上来进行 文化论战。这样一种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词汇所“穿透”的世界为什么“突然”变得模糊、不清晰,或者说不那么透明了呢?
瞿秋白在说到最近读了一些 文学名著时,“觉得有些新的印象”,这种“新的印象”是“从这些著作中间,可以相当亲切地了解人生和 社会 ,了解各种不同的个性,而不是笼统的‘好人’、‘坏人’,或是‘官僚’、‘平民’、‘工人’、‘富农’等等。摆在你面前的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虽则这些人都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一定的阶级之中”[36],显然,这种“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并不能被还原为“一定的生产关系、一定的阶级之中”,或者说通过“文学名著”更能把握“人生和社会”,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人生观”/ 政治 却只能进行“笼统”的描述。这种对词与物的敏感,在瞿秋白的《赤都心史》之“四十八新的现实”一节中也论述过,他反对使用平等、自由、社会、专制等这些符号、抽象名词来描述 中国 ,“中国向来没有社会,因此也就没有 现代 的社会 科学 ”[37],青年人要先看看现实,然后再看看能不能用这些抽象名词来作为尺度,因为“现实是活的,一切一切主义都是生活中流出的,不是先立一理想的‘主义’”[38]。但是,在这里,瞿秋白也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无法描述中国的现实了。
这就不得不带出 写作《多余的话》的现实语境,在“盲动主义的立三路线”这部分,瞿秋白认为“武汉分共之后”所采取的以大城市暴动为主体的革命模式的失败,是自己没有认清革命形势造成的,“在一九二八年初,广州暴动失败之后,仍然认为革命形势一般的存在,而且继续高涨,这就是盲动主义的路线了”[39],这种以“李立三路线”为代表的盲动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对建立在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十月革命的复制之上,正是这种失败,使瞿秋白陷入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错位的矛盾,尽管“我很小的时候,就不知怎么有一个古怪的想头:为什么每一个读书人都要去‘治国平天下’呢?各人找一种学问或是文艺 研究 一下不好吗?”[40]而认为自己“枉费了一生心力在我所不感兴味的政治上”[41],但是,这种选择文学而拒绝政治的立场,恰恰是因为文学比政治更“现实”。而瞿秋白所留下的忠告是“要磨炼自己,要有非常巨大的毅力,去克服一切种种‘异己的’意识以至最微细的‘异己的’情感,然后才能从‘异己的’阶级里完全跳出来,而在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里站稳自己的脚步”[42],也就是说瞿秋白把这种“危机”归结为阶级意识的 问题 。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这篇文章中,瞿秋白不断地提到自己一生受病魔的折磨,把自己作为一个“病人”,这在某种程度上颠覆“医生/病人”的唤醒/唤醒者、启蒙/被启蒙者的关系,而这种倒置恰恰发生在瞿秋白认为政治出现了危机的时刻,在这个意义上,瞿秋白把自己的“躯壳”捐献作给解剖室,与其是为了找到自己多年肺结核的病症,不如说是渴望为现实的危机寻找答案。在这个意义上,瞿秋白所说的“病”即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与拉克劳和墨菲所叙述的与瞿秋白几乎是同 时代 的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卢森堡和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所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也就是说以城市无产阶级为主体的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工人阶级的意识如何获得,这样一种危机一直困绕着后马克思主义者,但是,瞿秋白之后的毛泽东却通过构建一个以“农民阶级”[43]为革命主体的方式实现了革命的成功,从而克服了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革命道路所带来的困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反思在拉克劳和墨菲的叙述中,中国的 历史 经验并没有被纳入,或者说中国被作为了对于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简单复制,这或许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视野造成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于阶级还原论的批判并不能取消掉“阶级”作为一种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在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 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尽管可以质疑“工人阶级”在这些落后国家的革命中并不占据主体位置,反而农民阶级成为了历史的主体,但这或许又是历史的吊诡,“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其实都不是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结果,而是农民革命的结果”[44]。在这个意义,带有“维多利亚式资本主义”[45]风格的马克思对于“阶级”的命名一直是一个滑动的能指,在不同的历史脉络中激发出或者“接合”起更为复杂的历史经验和景况,比如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从来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式的革命,而与民族解放、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运动接合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无论“工人阶级”还是“农民阶级”在这些运动中被建构出来,其意义在于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找到一个主体位置。
结 语
这篇文章结构相对比较零散,叙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其核心还是针对当下对于“纯文学”的反思,我只是觉得在反思“纯文学”的议题当中,不能仅仅以文学为中心来讨论80年代确立的“纯文学”的观念,或者通过揭示文学的政治性,似乎并不能面对“纯文学”所带来的“去政治化”的逻辑。正如上一节所 分析 ,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认为“文学”比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更能把握现实,这种对“文学”的理解并不是说文学相比政治更“自由”,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出现了危机,所以,这里的文学不过是在“政治/文学”的常识结构中凸显政治困境的他者,或者说文学比政治更“政治”。
一方面“政治与文学”的二元结构有其自身复杂的话语谱系,或者说是特定历史和话语建构的结果;另一方面,把文学问题与政治问题如此密切地勾联起来,本身是作为“短暂的20世纪”遗产的一部分,或者说更是左翼文艺实践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文学,把文学政治化,或者说把文学引入政治斗争,就不仅仅是一个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而且包含着对于文学与政治功能的双重界定,之所以会带来文学工具化的后果,恰恰是因为文学已经被“去政治化”了,从这个角度似乎可以简单地说,50-70年代的文学体制化和80年代的“纯文学”都是“去政治化”的有效组成部分。尽管80年代“文学脱离政治”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行为,但其效果却使“文学”与“政治”分道扬镳了,从而也就遮蔽了“文学/政治”纠结在一起的历史合理性。而在对“纯文学”的反思中,虽然凸显了“文学自主性”的意识形态性以及文学文本自身的政治性,但这并不能给我们思考文学/政治的关系带来更多的帮助。
尾 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文章大致包括吴亮致李陀之一:《我对文学不抱幻想》;之二:《论私人化写作的公共性及社会性》;之三:《我们,期盼,以及迷惘》;之四:《压迫、反抗、以及批判》以及李陀的两篇回应文章和吴亮对于回应的回应,
[2] 关于“纯文学”的讨论,可以参见洪子诚、贺桂梅、吴晓东等人的讨 论文章:《“文学自主性”问题讨论纪要》;蔡翔的《何谓文学本身?》;南帆:《纯文学的焦虑》;贺桂梅:《文学性:“洞穴”或“飞地”——关于文学“自足性”问题的简略考察》;刘小新的《纯文学概念及其不满》,《东南学术》2003年第一期等文章。另外,贺照田的《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的文章,从80年代以来的文学 理论 、文学批评的角度,重新反思了诸如“文学是人学”、“文学是 语言的 艺术 ”等通过二元对立的话语方式来清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遗产,这与对“纯文学”的反思在很大程度是相呼应的,
[3] 90年代初期以“再解读”为策略的一批年轻的批评家扭转了对50-70年代文学的简单拒绝,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经典文本进行的重新解读,以展现文本内部的叙述逻辑与外部的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详细讨论可以参见贺桂梅的《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和学科 发展 》,收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4] 洪子诚认为40年代形成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到50-70年代丧失了其批判性,是一种在“特定的社会 环境中的‘自我损害’,而这种损害是“制度化”带来的,这种“制度化”是在左翼文学内部不断地“纯净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取消它内部的活跃的、变革是思想动力,包括活跃的形式因素。我们知道,任何有活力的东西都是不‘纯粹’的,内部都有一种矛盾性的‘张力’,它才有可能发展,有生命活力”,参见《问题与 方法 》,第286页,三联书店。这种解释,与我在下一节所要讨论的后马克思主义者墨菲对于政治的理解很相似,墨菲认为建立阶级还原论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实践内部的同质性是造成其集权统治的重要原因,因此,认为政治正是以冲突和差异为特征的,一种消除了对抗、分裂和冲突的政治共同体是不可能存在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关于在“政治内部包含去政治化的逻辑”这个观点,是笔者六月底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全球化与东亚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的视角”暑期高级研讨班”,从汪晖讲演《重新思考20世纪中国——从鲁迅谈起》中听到的说法。
[6] [美]朱迪斯·巴特勒、[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页。
[7] [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著:《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第56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 [英]斯图亚特·霍尔:《后现代主义与结合理论》,选自陈光兴、杨明敏编《内爆麦当奴》,第201页
[9] 同上,第197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 [英] 查特尔·墨菲著:《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03页。
[11] 同上,第133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 同上,第160页。
[13] 同上,第86页
[14] 同上,第111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 同上,第88页。
[16] 同上,第88页。
[17] 同上,第24页。
[18] 同上,第51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 同上,第119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 同上,第53页。
[21] 关于形式的政治和实质的政治的讨论可以 参考 张旭东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一书中对卡尔·施米特的解读。
[22] [英] 查特尔·墨菲著:《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37页。
[23] 同上,第140页。
[24] 同上,第161页。
[25] 同上,第131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 同上,第125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7] 同上,第78页。
[28] 同上,第97-98页。
[29] 尉健行著:《在中共中央纪念瞿秋白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 讲话》(1999年1月29日),选自《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央 文献 出版社,第3页。
[30] 瞿秋白著:《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乱弹、多余的话》,岳麓书社,2000年9月,第18页。
[31] 同上,第321页。
[32] 同上,第326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3] 同上,第326页。
[34] 同上,第18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5] 同上,第338页。
[36] 同上,第339页。
[37] 同上,第172页。
[38] 同上,第173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9] 同上,第332页。
[40] 同上,第328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1] 同上,第430页。
[42] 同上,第342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3] 关于在把农民构建为一个想象的“阶级”的观念,是笔者六月底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全球化与东亚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的视角”暑期高级研讨班”,从吕新雨关于“乡村建设”的发言中获得的,吕新雨通过对比梁漱明与毛泽东的乡村建设的异同,指出后者之所以获得了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建构了一个“农民阶级”的身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4] 吕新雨著:《<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读书》2004年第1期,第11页。
[45] “然而,更为致命的说法是,马克思不是太无产阶级而是他太资产阶级化了。他的乐观理性主义、他对科学技术的强调、他的欧洲中心主义都是高度的维多利亚式资本主义的产物”,[英]大卫·麦克里兰著:《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第27页。
看了“七年级的政治论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