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论文发表
会计职称论文发表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会计职称论文发表,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会计职称论文发表篇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实证会计的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实证 会计的 发展过程。在澄清了几个概念性的问题后,讨论了我国影响实证会计发展的重大因素。包括:相关学科的发展、信息处理技术与数据库业务的发展、传统理论的危机、资本市场的发展、借鉴国际惯例。第三部分提出了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教师 职称评审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等建议。第四部分针对实证会计本身的运用技术与运用背景问题,分析了如何推动我国实证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会计理论界开始引进介绍国外流行的实证会计。1994年起,真正运用实证方法进行会计研究的论文出现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同时,人们将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主要目的是对这个“舶来品”加以评析,而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直到1997年以前,我国实证会计的论文数量相当有限,所研究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①。1997年以来,实证会计在中国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研究领域大为拓宽②,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实证论文所占比重大大增加。因此,我国实证会计的发展可以1997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这样划分的依据有:大而言之,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对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影响;中而言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按此标准划分阶段的,而实证会计的发展与证券市场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小而言之,《会计研究》1997年第七期发表了一组博士生所写、评价实证会计的论文,对我国实证会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发展实证会计,不但可以提高会计研究的科学性,为规范会计研究提供证据支持,还有利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有利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从根本上讲,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服务。本文的核心是希望初步回答如何推动我国实证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为此,讨论了影响实证会计发展的若干因素,当前限制实证会计发展的有关制度的完善,以及实证会计的运用技术与运用背景等。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概念性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作为实证会计的主要代表人,瓦茨和齐默尔曼(Watts and Zimmerman)将实证会计称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验性理论和方法”(瓦茨和齐默尔曼,1986)。葛家澍教授认为,“实证会计理论,确切地说是用经验——实证法为基础,以数学模型为工具所形成的一套新理论。其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和会计实务”(葛家澍,中译本序,1999)。为了明确讨论对象,需要澄清:
1.实证会计是一种理论、还是一种方法?
众所周知,实证会计是规范会计的对称。如果它是一种理论,就应有自己的核心观点和比较固定的研究领域(就象会计目标理论、会计计量理论、收入实现理论等等)。显然,如果认定实证会计仅限于研究资本市场研究、会计选择研究等有限的领域,只会限制实证会计的发展。以瓦茨和齐默尔曼的名著《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来看,似乎实证会计是一种理论。这主要是由于在七、八十年代,实证会计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结论大大不同于以往,而且相对比较集中。其实,不同的方法既可用于建立新理论,也可用于反思旧理论。现在的实证会计论题有很多都可以用规范的方法来研究,规范性论题也有很多可以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因此,实证会计是一种以实证方法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理论。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的根本区别在于,研究者所提出的命题是否可以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即研究对象是否可以通过足够大的样本进行随机性的观察。过去不能实证的将来或许能,实证会计的运用并不局限于既有的领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确实证会计是一种研究方法,并未降低其地位,相反将会有利于它的发展。在一些以会计理论体系为题的专著中,实证会计理论并未当成研究方法来论述,而被列为与其他会计理论并列的一部分(并且往往是最后一部分)。在研究生教学中也存在同样问题。这固然与实证会计的发展程度——尚未涉及会计理论的大多数领域有关,但是,如果认可实证会计是一种研究方法,就应当在详细展开研究之前予以讨论。我国著名会计学家、博士生导师吴水澎教授在其《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一书中,所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就是以方法论为最高层次的。明确实证会计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实证会计在中国的发展会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关键在于后者决定了会计命题的可实证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实证会计(Positive Accounting)和经验会计(Empirical Accounting)是什么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狭义的实证会计可作为经验会计的一个分支(张为国和徐宗宇,1997;蔡春和邹宏,1999)。第二种观点认为,1968年由鲍尔和布朗(Ball & Brown)发起的研究称为Empirical Accounting,而1978年瓦茨和齐默尔曼发起的称为Positive Accounting,二者合称实证会计(刘峰,2000)。据此,实证会计大于经验会计。区分二者的目的是为了给实证(经验)会计划分阶段。我们认为,“经验会计”一词在中国用得很少。为简便起见,即使只用“实证会计”,也完全可以区分其发展阶段。
3.实证会计是否仅限于采用假设检验方法?
从目前国内的实证会计成果来看,所采用的方法绝大多数是假设检验。但是,这并不是实证会计的唯一方法。其一,假设检验是推断统计的主要方法,而描述性统计也可用于实证会计。其二,实证会计的数据来源可以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也可以是其他。如,调查问卷、模拟实验、直接观察等。从根本上讲,实证会计的特点是以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为立论依据,但并不表示唯数学工具独尊。
二、我国实证会计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很多学者曾经对实证会计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过概括。这些讨论多注重国外实证会计的发展。以下所述则侧重于我国的现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相关学科的发展
在理论基础上,早期实证会计的发展受到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影响。八十年代以来的实证会计则与企业理论、契约理论、管制理论等关系密切。此外,作为计算方法,数理统计的发展大大早于实证会计,也早于实证经济理论。这提示我们,从事实证会计研究必须首先了解相关学科。如果不满足于“旧方法+新数据”式的研究,要有所创新,则需要在相关学科领域有较高的造诣,甚至突破。
将会计理论与经济理论相比,可以发现一种现象。在中国和美国,会计理论中实证之风的兴起都晚于经济理论。通过简单的统计可知,我国《经济研究》近年刊载的实证论文(不限于会计领域)的比重多于《会计研究》。《经济研究》上发表的财务与会计方面的论文数,近三、四年明显多于以往,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论文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实证会计有无可能摆脱从属于、跟随于其他学科的阴影?(如,对于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在经济学界、金融学界以至管理学界都有人研究。尽管没有引起该论题的学科属性之争,但这种研究容易重复,不利于会计的发展。)换言之,是否存在以会计理论为基础的实证会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当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在盈余管理上的浓厚兴趣也许与此有关。亟待会计学界研究的论题应该更多的是本学科的问题。如,关于盈利预测、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等问题的研究。
2.信息处理技术与数据库业务的发展
这两者都与计算机紧密相关,可归为一类。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原始数据的整理加工,尤其是各种复杂的计算。国内常用的软件有TSP、Excel、SPSS等。各种软件各有优劣。TSP是基于DOS的小软件,略嫌陈旧;Excel是最流行的办公软件之一,容易找到;SPSS功能强大,专业性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数据库业务是提供研究所需的原始数据。从笔者所看到的实证成果来看,多数研究者是从证券报刊上收集原始数据,可以想象其工作量之大、成本之高。少数有条件的研究者已开始运用电子版的数据,真可谓“羡煞旁人”。 如果有类似国外标准普尔(Standard-Poor)、穆迪公司(Moody)等的咨询机构专门从事信息服务,有Compustat Tape和Datastream International那样详细的数据可供研究之用,相信一定能推动实证会计的发展。
最近,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年度报告全文登载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www.sse.com.cn和www.cninfo.com.cn),年报摘要刊登在指定报纸上。上市公司可以在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上披露年度报告,但披露时间不得早于指定网站。这一要求对于研究人员的数据收集将产生重大影响。此外,有关网站经常发布一些经初步整理的关于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数据,值得实证会计研究人员关注。
3.传统理论的危机
按照库恩的科学范式革命理论,新的理论范式是在旧范式发生危机之后诞生的。所谓理论危机,是指理论的供求关系失衡,尤其是供给短缺,包括总量短缺和结构短缺。六十年代前后,美国的规范会计理论在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出现了危机,于是有了Ball和Brown(1968)、Beaver(1970)开创性的实证研究。我国是否存在会计理论危机?对于面临发展和体制转型双重任务的中国经济,对理论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在理论的供给方面,如果仅从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讲,我国会计理论何其繁荣。但是,其中的泡沫现象实在太多。从形式上看,包括重复研究、抄袭、一稿多投等。从内容上看,有纠缠于概念、原则而无实质意义的“论文”,也有“新瓶装旧酒”式的“创新”,还有草率提出新概念、新理论的“弥补空白”③。如何改变作为社会现象存在的学术泡沫,已不是本文主题所在。但透过这种现象,可以看到理论危机至少潜在地存在。近年,我们不时可以听到会计理论滞后于改革实践的批评声,也是理论危机的一个佐证。我们相信,早日粉碎学术泡沫,将理论危机明朗化,将有利于学术的真正进步。
按照经济学理论,一部分人由于预期到制度变迁的收益可能大于其负担的成本,就可能发起变迁,成为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Primary Action Group)。我国会计理论范式变革的发起者是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几所高校的会计研究者。他们的收益——更高的学术地位是非常明显的。一批有远见的研究者正在努力成为第二行动集团(Secondary Action Group)。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资本市场的发展
国外资本市场的发展远早于实证会计。而我国两者几乎是同步发展的。其原因是,资本市场是实证会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说国外最迟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计算机技术,而我国则是资本市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实证会计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可概括为:资本市场的会计规范需要会计理论的指导,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为实证会计研究创造了条件(张为国和徐宗宇,1997)。在前一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会计研究中“10%现象”④的发现对于证监会改变上市公司配股条件具有明显影响。后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实证研究所需的原始数据上。我国理论研究人员直接与实务界接触的机会不多,而各种统计年鉴上可找到的数据大都属于宏观性的。因此,资本市场上公开披露的信息对于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相当突出的影响,较之国外不可同日而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借鉴国际惯例
八十年代末期,中国会计界兴起了一片“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强烈呼声,但当时实证会计发育的土壤尚未具备。近年来,随着中外会计学术交流的增加,研究范式的转变逐步得到中国会计理论界的认同。其主要表现有:(1)一些理论精英为了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成果,不得不应用国外流行的研究范式——实证研究;(2)作为我国会计期刊中的权威,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会计研究》转变了办刊宗旨,日益推崇实证会计,无疑对会计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3)在一些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带来的成果多属实证性的,为我们进一步打开了眼界。(4)香港的部分会计学者先后受到大陆传统的规范式理论训练和西方的实证理论熏陶,他们曾对大陆的会计理论提出过善意的批评。这种批评很有说服力。同时也应看到,中外交流毕竟限于少数人,来自国际惯例的推动不足以使实证会计在理论界普及起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综上所述,我国从事实证会计研究的必要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如果有足够的动力和正确的方法,研究者就可以深入了解相关学科和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不辞劳苦地收集数据,针对规范资本市场的需要,从事实证会计研究。但是,问题在于,事物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具备必要条件。
三、推动实证会计发展:有关制度的完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何推动实证会计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陆正飞博士认为,导致我国财务(与会计)研究基本限于规范研究的主要原因,一是研究动力的缺乏,二是研究条件的缺乏。研究动力是指现实对理论的需求和研究者的利益驱动。研究条件包括掌握实证方法的研究者和研究所需的数据资料(陆正飞,2000)。笔者认为,推动实证会计发展的具体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外部环境存在的有关制度,它解决的是研究主体的培育问题,或者说有没有人愿意从事实证研究;二是实证会计本身的运用技术问题,可以从现有的局限着手分析,它解决的是愿意从事实证会计研究的人能够正确地从事研究。
由于实证会计的相对研究成本远高于规范研究,而收益却没有明显差距,理性的研究者出于成本效益的分析,当然会选择不搞实证研究⑤。这样,要推动实证会计的发展,就必须从制度安排入手,尤其是完善有关的激励机制,降低研究者从事实证研究所负担的成本,提高实证研究的收益。
1.研究生培养制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果说实证会计在中国早期的发展主要得力于以博士生为代表的理论精英,那么,其进一步发展应当致力于更高的普及率,从而有赖于包括硕士生在内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完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是研究生导师的选任制。博士生在报考之前,往往先与导师有所联系,而很多高校中,硕士生的导师还采用的是指定方式。即使有的研究生希望深入了解实证会计,也可能投师无门而望“实”兴叹。推行硕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制度,有利于激励二者同时提高自身水平。目前,一些硕士生导师只要有了资格,就不再深入进行学术研究,把学术研究当成导师资格的“敲门砖”。这种“终身资格制”导致一种惰性。如果推行“双选制”,可以对此有所限制,而且有利于降低实证研究人员的入门成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制度。绝大多数高校都要求研究生毕业论文要达到一定字数。其隐含的假设是,字数反映了研究水平。这显然不够合理。东拼西凑的十万字还不如踏踏实实的一万字。从研究成本来看,后者也可能高于前者。实证会计的论题通常较小,未必能“凑足”字数。这也使研究生们无法以实证会计的论题写作毕业论文。在国外,就算是“根据农贸市场的价格来对种族歧视的存在与否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也可以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我们的研究生却热衷于创立“新体系”。 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打破规范研究一统天下的格局,提高实证研究的地位和收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
这两者都与论文质量评估制度有关。高校教师是最主要的理论研究人员。教师搞科研的动力(教师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主要是评职称和科研奖励。而目前职称评审和科研评奖的主要依据是论文数量,对论文质量的考虑仅限于字数、刊物等级。既然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本高于规范研究,除非受“道德觉悟”水平或其他因素影响,谁都会选择不搞实证。要改变这种状况,前提是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估。国外的经验是通过文献统计,以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作为标准。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作法。从会计理论界来看,中国会计学会理应担起重任。在课题申报、科研评奖等方面,应当逐步向实证研究倾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高校师资交流制度
目前,许多高校师资来自本校培养的博士,难以避免“近亲繁殖”的弊端。而且,容易形成“弱者恒弱、强者恒强”的格局,不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应当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如,本校毕业的博士生在若干年内不允许在本校从事教学科研;将一定比例的教师职位留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和在读博士生等(张为国和徐宗宇,199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科研合作制度
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本较高,合作进行可以发挥“规模优势”,降低每个研究者负担的平均成本;可以利用合理分工、差异互补,缩短研究进程,提高科研质量;可以通过学术上的“传、帮、带”,促进学术群体的形成和壮大;还可以增强研究主题的系统性,避免受个人精力所限而“肢解”论题。因此,应大力提倡科研合作。
5.刊物审稿制度
有的刊物编审人员不了解实证会计,也就将实证成果拒于门外。有的刊物在投稿须知中强调,能不用图表表示的尽量用文字表示。这显然不利于图文并茂的实证成果的发表。除了改变办刊观念外,应推行匿名审稿制。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的主要发表园地一是各大学学报,二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附属于财政部门的会计学会分会所办刊物,三是有关研究机构主办的刊物。总体上看,存在市场(读者)定位不明确的倾向。与其过于讲究兼顾而结果什么也没顾着,不如专门为某种特殊读者群服务。比如,普及性的服务于实务界,研究性的服务于学术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产研联系制度
职称评审、课题申报、成果评奖、获取稿酬都是科研活动的收益。这些收益多属间接性的、不确定的。而从事研究时所发生的成本则是直接的、现实的,而且往往要由研究者本人负担。国外实证会计之所以十分流行,数据收集成本低固然是原因之一,稿酬丰厚也是一部分原因,但可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成本大多转嫁给了实务界——由公司提供经费、研究公司关注的问题。如,对某项会计准则持赞成或否定态度的公司希望获得理论上的“依据”,把利益之争掩藏起来,当然愿意慷慨解囊。尽管这种研究方式很可能有先入为主之弊,但如果参与其中的企业和研究人员足够多,也可以达成某种均衡。因此,应当鼓励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联系起来,共同推动实证会计的发展。
四、推动实证会计发展:现有局限的改进
1997年后我国实证会计发展迅速。但是,仔细研读,仍可发现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尤其在研究背景上对中国特色关注不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从论文的结构形式上看,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如,国外的实证文献往往在“Abstract”后注明“Data Availability: Contact the author(s)”。实证会计以可验证性为突出优点。为别的研究者验证提供方便,既是学术严谨的表现,也可节约审稿成本、节约进一步研究的成本。在我国,恐怕还没有人真正验证过已有的实证成果,因为这需要费时费力地重新收集数据。其实,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电脑软件计算验证并不十分繁复。因此,增加研究的开放度而不是敝帚自珍,将有利于实证会计发展。又如,有些实证成果在结尾处缺乏进一步研究的指引,也有待改进。
2.在运用实证方法的各个环节上,我国学者都还存在掌握不够娴熟的问 题。有些实证研究证实的是“冬天冷了要添衣服”、“肚子饿了要吃饭”之类毫无价值的命题;有些实证研究在对事实的观察分析、样本选择上存在明显的主观随意性;有些实证研究在假设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建立模型、推导结论;更有甚者,有些把低水平的问卷调查也堂而皇之地冠以“实证”研究,其结论让人怀疑研究者是否真正发过问卷、做过调查(赵德武,2000)。这些问题中,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原因应当靠前述有关制度的完善来解决,而技术上的问题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对实证会计方法的认识。
3.在研究背景上,我国实证会计普遍存在对中国特色关注不足的问题。表现在样本采集、研究选题、提出假设、结论分析等方面。如果说前两者所解决的是“形似”,中国特色问题则属于更深层次的“神似”。形似只能为匠,神似方可成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会计研究面对的环境大不同于西方,其中最关键的是资本市场。前已论及,我国实证会计发展的必要条件中,最后形成的是资本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可能也是资本市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尚存在很多不够成熟、规范的因素,必然会对会计研究产生不良影响。举其要者,有:(1)国有股限制流通。我国A股市场上,国家股和法人股所占市值比重高达70%以上。国有股虽可协议转让,但转让价格远低于市价。(2)上市资格采取核准制,而不是注册制,配股权也受到严格控制。因此有了“壳资源”、“财务包装”之类的特殊术语。发行额度成了各行业与地区利益争夺与分配的结果,而难以体现产业政策,发挥资源配置功能。(3)境内股票市场被分割为A股、B股,境外上市的还有H股、S股、N股等。同时发行多种股票的企业未能做到同股同权。(4)将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于融资,而上市公司并未转变治理结构(林义相,1999)。(5)资本市场缺乏退出机制。琼民源也好,郑百文也好,都是中国股市能进不能出的典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上特色对实证会计的影响在于:(1)考虑到国有股流通、市场分割等问题,市场实际规模较小。这使实证研究的样本空间受限,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减弱,弃真错误与取伪错误的可能性加大。更具体地说,假设检验中的α值加大。(2)考虑到上市核准制、退出机制、公司转制等问题,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可信性值得怀疑。以之为依据所得的实证结论,也可能令人难以相信。从另一方面看,盈余管理、IPO(股票首次发行)行为成为当前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十分自然的了。(3)中国股市存在若干国外研究较少的特殊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国有股与社会公众股的股东行为差异、经营者非货币报酬的有关问题、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质量、职工持股与公司绩效、外部董事监事的有效性等等。
另外,我国资本市场还有历史短、发展快等特色,这使实证研究中时间序列分析受限,而横截面分析更为合适;还使一些论题可以用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同样方法的分析。
结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文将我国实证会计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澄清了几个概念性的问题后,讨论了我国影响实证会计发展的重大因素。第三、四部分分别从有关制度的完善和实证会计本身的运用技术与运用背景问题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推动我国实证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在有些地方,笔者用词可能比较偏激,如果是这样,也是纯粹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
注释:
① 可参见:
俞乔. 市场有效、股价效应和周期波动. 经济研究. 1994年第9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吴世农. 上海股票市场效率的分析与评价. 投资研究. 1994年第8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吴世农. 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 经济研究. 1996年第4期
邓学文. 中国股市成熟度究竟如何——从价格效率侧面所作的一个实证研究. 上海证券报. 1995年5月7日
宋颂兴,金伟根. 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经济学家. 1995年第4期
汤云为,谷澍. 会计信息在上海股市中作用的实证研究. 中国会计教授会1995年年会论文集
沈艺峰. 会计信息披露和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会计研究. 1996年第1期
高鸿桢. 关于上海股市效率性的探讨. 厦门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
杨朝军. 上海股票市场价格行为实证研究. 载于《中国股票市场实证分析》. 学林出版社. 1997年版
陈小悦等. 中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 1997年第9期
吴世农,黄志功. 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股价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1997年第4期
② 1997年后的中国实证会计主要涉及下列领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功能锁定或过度反应现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沈艺峰,吴世农. 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经济研究. 1999年第2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 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 经济研究. 1998年第5期
赵宇龙,王志台. 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1999年第9期
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 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经济研究. 2000年第1期
陆建桥.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 1999年第9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蒋义宏.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实证研究. 中国证券报. 1998年3月19-20日
资产重组
原红旗.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证分析. 经济管理. 1998年第3期
陈信元,张田余. 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 1999年第9期
系统风险
沈艺峰.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贝塔系数估计及其稳定性检验. 载于《跨越时空的探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施东辉. 上海股票市场风险性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1996年第10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吴世农,韦绍永. 我国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1998年第4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吴世农,陈斌. 风险度量方法与金融资产配置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1999年第9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吴世农等. 我国上市公司系统风险与会计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 1999年第12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陈浪南,屈文洲.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2000年第4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股利分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张长泉,韩德宗. 上海股票市场股利与配股效应的实证研究. 预测. 1997年第2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陈晓,陈小悦,倪凡. 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经济科学. 1998年第5期
魏刚.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1998年第6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吕长江,王克敏.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 1999年第12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杨淑娥等. 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会计研究2000年第2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资本结构
陈小悦. 上海股市的收益与资本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
陆正飞. 企业适度负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1996年第2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忻文. 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分析. 经济研究. 1997年第8期
陆正飞,辛宇.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 1998年第8期
陈晓,单鑫. 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经济研究. 1999年第9期
孙永祥,黄祖辉.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 经济研究. 1999年第12期
陈晓,江东. 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 经济研究. 2000年第8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他方面,还涉及企业经营激励与报酬契约、关联交易、盈利预测、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境内外审计报告差异、资产评估等。
③如有人提出过建立会计美学、会计心理学等,还称之为交叉学科,但几曾见到过一点实用价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蒋义宏和魏刚在1998年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布集中在[10%,11%)区间,尤以1996年和1997年为著。参见:蒋义宏,李树华. 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陈小悦等(2000)采用更为严格的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结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⑤陆正飞博士讲到:假若做一篇实证研究论文的耗时为做一篇篇幅相同的规范研究论文耗时的十倍,那么,只有当一篇实证研究论文在社会评价中能够以一当十时,研究者才会真正乐于选择做实证研究。见:《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瓦茨,齐默尔曼著,陈少华等译. 实证会计理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张为国,徐宗宇. 实证研究·会计选择·证券市场. 会计研究. 1997年第10期
3 蔡春,邹宏. 实证会计导论. 经济学家. 1999年第5期
4 刘峰. 会计准则变迁——前言.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蒋义宏,李树华. 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 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经济研究. 2000年第1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 陆建桥. 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研究的实证发现. 会计研究. 2000年第8期
8 赵德武. 21世纪中国会计学者的使命—中国会计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2000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科学讨论会论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 林义相. 证券市场第三次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研究. 1999第10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 陆正飞. 财务研究方法论. 载于《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0]202号)
会计职称论文发表篇二
试论会计信息的失真
摘 要:导致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而非正式约束的软化、正式约束的滞后和缺位、实施机制的不健全是其制度方面的原因,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则是其技术方面的原因。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从制度方面和技术方面努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0)01 0080 02
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主体的 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其本质在于决策有用性,即向有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和有用的信息,以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致使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笔者试从制度原因和技术性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分析
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套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 社会、 政治及经济行为。制度由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实施机制三部分构成。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制度为人们在广泛的社会分工中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它能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会计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与会计相关的一些制度也同样符合经济学中的制度含义。
1. 非正式约束方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范。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在由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意识形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作精神、诚实信用等价值观念尚未建立起来,这样对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就失去了道德的约束。
2. 正式约束方面
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会计 环境的频繁变动,使会计法规的建设明显滞后,而且现行会计法中还残留着不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 发展的需要。这样,在新旧法规之间就存在“真空带”。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法》中的内容有的落后于经济现实,有的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就无法实现;单位领导人如何对会计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也不明确。
(2)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只有制定科学、规范的会计准则,才能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范。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已显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到目前为止,具 体会计准则也只出台了八项,其中六项还只在上市公司中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行为、新的经济业务、新的市场工具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缺位就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 报告带有很大的弹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会计法规之间不协调。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之间,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会计准则与 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会计法规体系内部的不协调,必然会增大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空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会计 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社会监督主要指注册会计师的 审计监督。在我国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业务水平有限, 管理体制不合理,加之 职业道德的淡化等原因,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很难保持“独立性”,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3.实施机制方面实施机制是制度构成中的关键一环。离开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有法不依”比“无法可依”更坏。有效的实施机制应当是违规的成本大大高于违规收益。如果违规的预期收益大于违规的成本,那么“理性人”就会选择违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监督不力,使得会计舞弊被发现的机率很小,即使被发现,也只是罚款了事,很少有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和刑事处分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因素分析
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因素。不确定性是指事物发展结果有多种可能性。按经济学的观点,不确定性意味着在既定环境状态下人们的主观概率分布处于离散状态。不确定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与概率事件相 联系,其出现的结果有稳定的概率。一是与概率无关,是一种没有稳定概率的随机事件。模糊性指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所进行的“亦是亦非”抑或“似是而非”的不明确判断。此时,对事物的性质,很难断言其归属。无论是模糊性,还是不确定性,都是事物所固有的客观属性,它们都可以使得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难于甚至不能作出准确、唯一的判断。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同样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加之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这样,就造成会计工作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措辞。在会计准则中使用最典型、最广泛的是“极少可能”、“有可能”和“很有可能”。由于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因人而异,因此,什么情况算是“极少可能”,什么算是“有可能”或者是“很有可能”,便成为影响会计选择和会计处理方法的重要因素。
2.会计确认、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会计活动归结起来就是对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并在此基础上对事项的记录、反映和控制。然而,会计确认和计量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如在资产的确认中,对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确认就很乏力;在固定资产核算中,残值、折旧本质上是一种估算,况且由于存在着多种折旧方法,每一种方法对经营绩效的评价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其他如外币折算、合并会计报表、衍生金融工具计价等等,也都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3.对未来事项认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未来事项由于受现在和未来各种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模糊和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努力探讨各种预测方法,试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但只要我们将会计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其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同时,会计本身是反应性的,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间存在“时滞”现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有关分析、评价方法的模糊性。人们在运用数学方法试图精确地描述原本“模糊的”事物时,往往附上若干假设的前提,而这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如计算净现金流量,以确定有价证券价格时贴现率的确定,也有若干不同标准,选用不同的贴现率,计算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又如财务比率分析从本质上讲并不严谨,比率的选择、比率的确切定义以及比率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判断和假设的色彩。
三、 对策与建议
1.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方面。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虚假的会计数据就不可能产生,当前,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伦理及职业道德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以及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修订和完善《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对其与新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加以修订,使之真正成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准则,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出台步伐,以尽早形成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并体现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范。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完善现有的注册会计师 组织管理体制,建立按企业机制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特点运行的新的会计师事务所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要对企业会计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加大抽查面,以增大舞弊被发现的机率,对舞弊的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应给予严厉处罚,通过实施增大违规风险和违规成本的制度来引导、规范企业行为。
2.对于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由于这种失真是一种技术性的失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正确认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定性的认识到不确定性普遍存在的前提下,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应该客观地看待会计信息对我们评价、决策的作用,从定量的角度来说,对于模糊性,我们可以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处理。要规范会计准则的制订,加强会计制度的建设,在制订会计准则时,应尽量规范不确定性措辞的使用,可以给出相对确定的概率数值范围,以利于减少主观判断上的差异,并协调国际会计差异。要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尽可能完善会计假设,规范会计基本概念,修正会计要素,根据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要拓展财务报告,充实会计信息,通过财务报表以外的其他报告形式,揭示更多的“分析性信息”,以更加客观充分地反映由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引起的信息混淆。
看了会计职称论文发表的人还看
1.关于会计毕业论文
3.大专会计论文范文
4.初级职称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