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职称论文 > 盲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编写体会

盲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编写体会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盲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编写体会

  关于盲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编写体会,欢迎阅读借鉴。

  摘 要: 盲校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材是视障学生语文学习的“好伙伴”。新教材对选文作了适当调整以适应视障学生身心特点, 预习设置的优化满足了视障学生特殊需求, 丰富的练习设计能有效促进视障学生缺陷补偿。

  关键词: 视障学生; 语文教学; 新教材; 特色;

  201x年的春天, 盲校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材终于定稿并试教。新教材的编排体系独树一帜, 内容选择别出心裁, 习题设计焕然一新, 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大到排版的格局, 小到注释的推敲, 每一细节无不彰显其独特的魅力, 可以说它就是视障学生语文学习的“好伙伴”。本人主要承担了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编写与试教工作, 现就该单元新教材编写的特点略作解读如下。

  一、调整选文内容, 尊重视障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根据《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下文简称《课程标准》) 中“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视力残疾学生学习”的建议, 此套教材以2016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 在选文的难度和要求上作了适当的调整, 但差距没有过大。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为例 (见表1) 。

  第11课的《台阶》调换成《普通人》, 其原因有二:一是《台阶》的篇幅过长。全文约3500多字, 而盲文课本因受空方、标调等因素所限, 每页最多印刷270个字左右。按这样粗略计算, 此文至少需14页。按《课程标准》中建议的7至9年级盲生的阅读速度每分钟140个音节算来, 读完此文约需25分钟, 而低视生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5个字, 则需40分钟左右。这样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也会占用过长的教学时间。其二, 《台阶》的方言较多, 如“凹凼 (dàng) ”“活做得去”等, 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困难。因此, 调换成了梁晓声的《普通人》。此文约1400字, 且内容浅显, 较易为学生所接受。

  表1 部编版与新版盲校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编者有意把这四篇文章集合成一个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单元, 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 但又闪现出优秀品格的光辉,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向善、务实、求美。此外, 还将写作的主题由“抓住细节”调换成“写出人物的精神”, 将“名着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调换成“鲁迅《朝花夕拾》”, 增添了“口语交际:听清楚主要内容”, 将“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内容统一调到最后。这样的安排既涵盖了视障学生必备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必要的文化熏染, 又适当地调整了难度, 在“要求”与“尊重”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教材编写思想。

  二、优化预习设置, 满足视障学生的特殊需求

  此套教材充分考虑了盲生和低视生的差异, 在“教读课文”的“预习”中进行了适切性设置, 即在原有的两道题中保留一道, 另外设计一道“词语积累”的题。前者注意贴近盲生的接受能力, 后者照顾低视生的认知能力, 均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改变了以往学生不会预习、难以形成真正的阅读体验与个性思考之弊端。这样的设置促使学生乐学、会学, 让预习落到了实处。

  例如, 第10课《老王》的预习, 部编版教材设置了两道题:1.阅读课文, 想一想, 在作者眼中, 老王是个怎样的人?2.再读一遍课文, 想一想, 在老王眼中, 杨绛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盲校新版教材保留了原第1题, 删除了原第2题, 新设第2题是关于“惶恐”“肿胀”等10个词的“词语积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些预习要求既能帮助低视生扫清阅读障碍, 也可以督促全体学生完成对生词的揣摩和理解, 从而体味课本的语言质朴却又于细微之处见深意的特点, 让“尊重学生阅读体验”落到实处, 有效地践行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三、丰富练习设计, 促进视障学生的缺陷补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套教材在“教读课文”后安排了3个栏目, 包括“积累运用” (2—3道题) 、“思考理解” (2—3道题) 、“探究拓展” (1道题) ;“自读课文”的练习安排了5至6道题, 既体现了单元学习重点, 又注重了全盲和低视的差异与互补, 且梯度明显、合理适用, 促进了缺陷补偿。

  (一) 近义词的选用形式多样

  汉语中的近义词五彩纷呈, 风格各异, 只要精心选用就能充分表达感情, 使文章生辉。但如何指导视障学生正确理解并恰当地选用近义词呢?新教材采用了多种呈现形式, 并注意层次的由浅入深、内容的衔接统一。如第9课后的第1题是“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其中第1小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到夏天, 睡觉时她又 () (张开/伸开/打开) 两脚两手, 在床中间 () (摆开/摆成/摊成) 一个“大”字, () (压/挤) 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 又已经 () (烤/烘) 得那么热。

  此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比较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关键是在同中求异。学生分析的角度可以是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等, 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甄别, 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接着在第10课有“荒芜、荒僻”“坍塌、塌败”“取缔、撤销”三组词加以巩固。第11课又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的练习。三类题的设计体现了鲜明的层次性, 有利于学生逐步领会掌握。

  (二) 同音词的辨析特点明显

  汉语中的同音词指的是声、韵、调完全相同, 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 如“淡薄、淡泊”, 明眼人通过字形便能判断出它们各自的意义。而这样的词若写成盲文, 就完全是音同、字 (符形) 同, 盲生无法区别它们到底应该是哪一个“dànbó”, 这就给他们的理解造成了困难。因此, 编者采用了先给出每个词的解释以帮助他们辨析, 然后根据语境选择填空的训练形式。如第9课后的第2题, 首先给出同音词的解释:A.淡薄, 因淡忘而模糊;B.淡泊, 对于名利淡漠, 不看重。然后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正确词语的序号:1.爱因斯坦是一个简朴、直率、平易近人、 () 名利的人。2.这种敬意, 虽然也逐渐 () 起来, 但完全消失, 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词语解释的铺垫, 仿佛给了学生一根拐杖, 矫正了他们的思维盲点, 有效地推动了他们的思维进程, 使大多数学生在略作思考之后就能轻松正确地加以区别。

  (三) 成语的训练穿插巧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此套教材从课文中精心挑选出常用成语, 以强化学生的理解与积累运用。如第9课后第3题:说说下面括号里成语的意思, 并用这个成语造句。其中的第1小题:他的太太却正相反, 什么也 (莫名其妙) , 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 枝折了, 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

  这样的穿插安排不仅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而且有助于他们恰如其分地积累与运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而第11课后的第2题是这样的:

  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滥竽充数夸大其词一笑置之指手画脚正襟危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说话要实事求是, 可不能 () 呀!

  2.我们欢迎实干的人, 讨厌不肯出力却总是在旁边 () 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在我们这个科技小组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 没有人 () 。

  4.爸爸在书桌旁 () , 要和我商量究竟报考哪所学校, 我不由得也严肃起来。

  5.他只是开个玩笑, 完全没有恶意, 你就 () 吧!

  题目里的成语完全出自课本, 但内容又超越了课本, 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了视障学生知识和能力时常脱轨的薄弱环节。

  (四) 探究的视角新颖独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配合新课标, 新教材“探究题”的设计视角独特、延伸到位, 以课本为射线, 打通课本内外,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开放的学习方式, 不断挖掘语文课程的丰富资源。

  如第9课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原题是:课外翻阅绘图版《山海经》, 试着查找关于“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的牛”等的文字或配图, 看看这些“怪物”究竟是什么。同时, 大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感受其神奇色彩。

  显然, 这样的题目不太适合视障学生。因此, 本教材改为:童年的鲁迅是那么渴望得到一本带插图的《山海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心情呢?把你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书分享给大家。

  此题为学生相关知识的衔接搭建了一道桥梁。试教中有的学生分享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富兰克林传》等。他们复述了故事梗概, 描绘了自己喜欢的情节, 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很好地实现了延伸、探究的教学目标。

  再比如第10课后的探究题是这样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很多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脸色的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 像《三国演义》中, 关羽是红脸, 表示忠诚;刘备、周瑜、诸葛亮等是白净脸, 表示儒雅、智慧。《水浒传》中李逵、宋江等都是黑脸, 表示嫉恶如仇、敢爱敢恨。说说下面的几种脸色各表示什么含义。

  1.他面色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老王》)

  2.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 后来一提起, 还是立刻面如土色。 (《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韩麦尔先生站起来, 脸色惨白,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最后一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他的面孔黄里带白, 瘦得教人担心, 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但是精神很好, 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一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察言观色是视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能力短板, 在传统的盲校教学中, 这种体验性学习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 视障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之上, 经过体验才纳入知识结构的。他们既有的体验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根基和资源, 但他们的体验常常是零碎而杂乱的。此题正视了这一特性, 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起来, 实现了对视障学生既有体验的生成、提升和重组, 而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无疑为他们观察生活、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门, 这是盲校语文课堂前所未有的。

  当然, 新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 譬如, 写作实践中有的内容不太适合视障学生, “写出人物性格和气质”的200字小练笔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绝非易事, 等等。但瑕不掩瑜, 这套教材打破了此前盲校课程照搬普校教材的沿袭, 开创了盲校专用教材之先河, 它在盲教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配合新课标, 新教材“探究题”的设计视角独特、延伸到位, 以课本为射线, 打通课本内外,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开放的学习方式, 不断挖掘语文课程的丰富资源。


职称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职称评审之苦辣酸甜论文

2.建筑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论文范文

3.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的要求

4.教师评职称述职报告范文

5.工程师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407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