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长园地育儿知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育儿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家长园地育儿知识,期望对你培养你的宝宝成长有所帮助。
大班家长园地育儿知识:小孩鼻炎有什么症状
孩子的鼻炎不仅让家长头疼,孩子也因为不愿意吃药而难受,那么有什么好的孩子鼻炎食疗方子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四种让妈妈们参考。
参苓白术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薏苡仁10克,桔梗3克,山药10克,鸡内金10克,连翘10克,白茅根10克,苍耳子6克,辛夷6克,白芷6克,薄荷3克,甘草3克。水煎服,以上为6~8岁小儿用量,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姜葱汤:生姜6片,葱白6段,共煮汤,加红糖适量,趁热饮用。能温中散寒通窍,适用外感风寒而致鼻炎发作者,也可用于鼻炎的预防。
辛夷蛋:辛夷花10克,鸡蛋一个,加清水两碗同煎,煎取至汤剩一碗后,蛋去壳刺小孔数个再煮片刻即可,饮汤吃蛋。能扶正通窍、止涕、祛头痛,主治慢性鼻炎、鼻窦炎。
花生粥:花生米(不去衣)一份,薏苡仁一份,粳米两份,同煮为粥,加冰糖适量食用。能补脾胃、祛湿邪,适用脾胃虚弱的鼻炎患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生活中除了鼻炎的食疗之外,必要的预防是很重要的,家长要时刻注意对孩子进行护理才行。
大班家长园地育儿知识:小儿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孕妇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岁半宝宝手足口病很容易发生。小儿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孕妇吗?由于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所以孕妇还是要小心避免接触病人。小儿手足口病的特征是发热,然后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患手足口病后,都具有传染性,无论所患的手足口病病情轻重,都有一定的传染期。一般轻症的手足口病感染者传染期也要有3周以上。有少数成人受到手足口病毒感染会发病,孕妇也是可能被感染的,因此,要远离手足口病患者和可能被手足口病感染者污染的环境,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的卫生,避免染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儿手足口病基本的症状特征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内出现疱疹。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候也会在膝、肘部等都会出现。同时生手足口病的宝宝还会伴随烦躁、咳嗽、头痛、流鼻涕、哭闹、流口水、厌食等症状。
大多数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伴随发热持续1~2天,发烧的体温大约在38℃左右(宝宝的正常体温和大人是一样的,都在36~37℃),并且出现丘疹或疱疹。(如有体温持续不退,持续高温,建议尽早就医,以防引发并发症。)
大班家长园地育儿知识:孩子肚子痛怎么回事
5岁半宝宝肚子痛是什么原因?孩子肚子痛怎么回事?宝宝肚子痛是不少家长常遇见的问题,儿童严重肚子疼怎么办?孩子肚子痛治疗方法有哪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常宝宝腹痛都不会持续很久或者引起其他严重的病症。宝宝吃得过快,过多或者产生胃气等都可能会引起腹痛。经过消化和休息后腹痛就可能会消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便秘也是引起宝宝腹痛的一个常见原因。便秘不单单是看他大便的次数,而是要看宝宝大便的粘稠度。所以就算宝宝每天大便两次,但如果粪便是又干又硬的话,他仍然是便秘,相反如果宝宝几天才大便一次但大便比较柔软的话,他也算不上是便秘。如果宝宝已经学会自己上厕所的话,你可能就没有机会观察,但宝宝如果经常都说肚子痛的话,就有可能是便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腹中的细菌或病毒也会引起腹痛。肠胃炎或食物中毒也会引起呕吐和腹痛。同时耳朵发炎或咽喉发炎也可能会引起宝宝的腹痛。
饮食的变化,例如喝过多的果汁、牛奶等也会引起腹痛。还有一些手术会防不胜防,例如阑尾炎等。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的话,就要立刻找医生:
宝宝看起来很不舒服,情况很不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宝宝喝不进任何液体。这样的话孩子很快就会脱水,特别是在他呕吐或腹泻的情况下;
宝宝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痛到要抱着肚子弯着腰;
发现宝宝的粪便变黑色或者里面有血丝,并且腹部附近有红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孩子出现脱水的情况,并且一天换不到三次尿片或者他哭起来没有泪水;
疼痛部位在宝宝下腹右侧处,并且小便也出现困难;
腹痛、腹泻或呕吐持续了12小时以上
爸爸妈妈在家该怎么做?
送宝宝进医院后,医生会对宝宝进行一些检查来确定病因,然后就教父母应该怎样照顾宝宝。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例如宝宝需要进行手术或者病情严重等,宝宝才需要留院。
在家照顾宝宝,采取以下的措施能够舒缓宝宝的痛苦:让宝宝充分地休息,因为睡眠通常能够舒缓疼痛。多给宝宝喝水,因为宝宝可能会几天都不能进食固体食物,但一定不能缺水。如果宝宝有呕吐的情况的话,更要定时给宝宝喝大量的水。一些口服补液,例如葡萄糖水或药房有售的口服电解液等对于缓解腹痛现象也十分有效。
除此之外,还要按时给宝宝服用医生开的药,如果已经给宝宝服用一些非处方药的话一定要告诉医生,因为可能会影响他所开的药的功效。如果宝宝还出现发烧的话,要每隔四个小时给宝宝探测体温以监测他的情况。
大班家长园地育儿知识相关文章:
4.大班幼小衔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