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育儿知识问答
时间:
岳彬1043由 分享
简单育儿知识问答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那么有哪些简单的育儿知识问答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简单育儿知识问答,供大家阅览!1.为什么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幼儿园之所以要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因为游戏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发展。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曾经指出,“儿童游戏不是浪费时间,不是虚度时光,而是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是他们生命成长不可缺少的内容和过程”,“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以假装吃点心,事实上他吃不到点心;他去银行取钱,事实上他取到的不是真正的钱。这些都说明游戏过程是不能满足儿童真实的欲望的,但就是这个过程让儿童觉得很满足,这种满足也许是短暂的,但‘这种满足’有时它远远超越了‘吃点心’和‘取钱’,也许与动手的乐趣联系在一起,也许与审美的享受联系在一起,也许与数量的感知联系在一起,也许与内心特定的愉悦或挑战联系在一起。……因此,游戏使儿童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宣泄、分享、合作、发现、诉说、同情、想象,这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精神世界迸发出的核心能量。这就是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生活,对成人的日常生活来说似乎‘毫无意义’的生活。但正是这种以游戏方式展开的生活支撑和捍卫了童年,丰富和充实了童年”。而系统的研究也已表明,游戏对儿童发展具有多方面价值。
(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如:孩子们在奔跑、跳跃、钻爬的游戏中,身体得到了锻炼,大肌肉动作和多种运动技能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协调平衡能力等。在摆弄操作物品、使用工具、材料的过程中,小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促进。
(2) 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如: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操作物品,认识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间的异同,进而意识到事物间的关系,能对物体进行分类、形成概念。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这正是创造性想象的源泉。幼儿在游戏中大量运用语言,促进了其语言的发展,而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幼儿智力活动水平的提高。
(3) 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在游戏中幼儿作为集体成员,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交技能,为幼儿步入社会,从事正规的学习生活做了最初的必要准备。
(4) 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游戏能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情感,幼儿的不良情绪也会在游戏中得到释放和宣泄。如:我们常用好玩的游戏来吸引新入园的幼儿,以缓解或消除其分离焦虑。同时,在游戏中幼儿需要克服困难,自我约束,因而有助于形成自制力和意志力。
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没有游戏,儿童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精彩的。没有游戏,就谈不上儿童的幸福生活,也谈不上儿童的生命成长。”,“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保护儿童的游戏权,其实就是保护儿童的生活权和生命权”。因此,幼儿园必须要坚持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2.为什么幼儿园不应该以集中授课方式教授幼儿小学学科知识?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基本的生活方式,是儿童把握世界、建构自我的重要方式。儿童心智的发展是通过自身的主动构建而实现的,儿童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需要在直接感知、观察、体验、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关于世界和自我的知识。
过早地教授学前儿童学习系统的小学学科知识和对其进行相关训练,违反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是一种揠苗助长的做法。据研究表明,提前教授幼儿小学学科内容只能获得表面的“优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一书援引的数据表明,幼儿阶段花大量时间训练的算数等技能,在小学一年级的优势体现不到半年,“揠苗助长”对幼儿长远发展造成的伤害却难以挽回。
第一、影响幼儿生长发育。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但集中授课方式要求幼儿长时间静坐并倾听,容易导致幼儿大脑疲劳和神经系统伤害。幼儿的精细动作、视力发展尚不充分,进行规范书写比较困难。强制(或诱导)幼儿进行规范书写,可能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坐姿及写字姿势,不利于幼儿肌肉、骨骼的正常发育。
第二、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前儿童处于前运算时期,其学习过程要求具体形象。但小学学科课程内容(如拼音、汉字、数学运算、外语认读拼写)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必须以更为抽象的认知能力为基础。过早学习这些知识会给幼儿带来巨大困难和压力,因此教师往往采用填塞式、物质激励甚至责骂、恐吓的方式。填塞式不是真正的自主建构,只会产生死记硬背,难以让幼儿获得真正的成就感;物质奖励只会让幼儿为了奖励而学习,难以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责骂和恐吓只会损伤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不会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
第三、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通过同伴间的游戏和探索活动,幼儿可以获得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但“小学化”的学习形式仅强调学科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儿童情感、社会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符合全面发展的要求。
学前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从而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教育坚决不允许以集中授课方式(或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举办拼音、汉字、外语认读拼写训练和数字书写运算训练等活动,不能让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成都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侯海凤博士供稿)
3.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与以教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分别会对幼儿产生怎样的影响?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幼儿自发进行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游戏中他们能够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和培养学习兴趣。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的天性,能够释放幼儿的潜能,发展幼儿的专注力与坚持性。在游戏中,幼儿主动进行探索和操作,是操作学习和发现学习,有助于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以教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强调知识的灌输,幼儿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此种方式虽然能够较为有效的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幼儿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4.为何提倡幼儿3周岁入园?
据有关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对婴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从出生后6、7个月起,幼儿逐渐发展出明显的亲子依恋,到3岁后能逐渐耐受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并习惯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已建立亲子依恋的幼儿对探究周围环境有较高的兴趣,3岁时主动性、自我控制的发展都较好,能友好地与同伴交往。如果过早让幼儿离开抚育人、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不利于亲子依恋关系的健康发展,可能导致幼儿焦虑和退缩行为的出现。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在其出版的《养育宝宝:三岁以下应该进托儿所吗?》一书中强调把不足三岁的宝宝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宝宝,遭到忽视的宝宝往往有恐惧感,更具有攻击性,易发展反社会行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婴儿过小进入全日制教学机构,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一个孩子拥有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3岁前在家能享受爸爸妈妈的充裕陪伴、关爱,等到孩子3周岁入园是非常合适的,因为此时的孩子可以在幼儿园和更多的同伴进行交往,逐渐学会自理、分享、轮流、协作等,对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对来说,幼儿满3周岁入园更容易适应幼儿园新的环境,可以较快的克服分离焦虑。不过,如果孩子3周岁前在家被照顾者溺爱、纵容,生活方面包办代替,那3岁前入园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成都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侯海凤博士供稿)
5.亲子阅读对儿童发展有什么价值?家庭如何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亲子阅读是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文字、色彩以及孩子听成人讲述的互动过程。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幼儿不但可以获得各方面知识,养成初步的阅读、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能力,而且有利于幼儿感受爱并学习人际间协调沟通能力。
家庭亲子阅读活动有以下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好书。成人往往认为小孩喜欢看的书都是无知的、浅薄的,倾向于让孩子阅读知识性的读物。这是对儿童阅读能力的曲解。儿童的阅读没有功利性,他们只会追逐那些让他们觉得有趣、感动的书,自觉阅读的书一定是他们认为好的,是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精神需求相契合的,使儿童获得成长力量,是儿童需要的好书。家长应尊重儿童天然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自己在书店里游走自选,看他最终会选一些什么类型的书。获知孩子的兴趣后,要尽量满足兴趣,然后循序渐进引导孩子阅读其他类型的书。
其二是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做爱看书的表率,给孩子营造“书香家园”的氛围,尽量让孩子少看电视(当然这需要家长少看电视),每天至少半小时和孩子一起阅读。
其三是在亲子阅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看完一本书,才会了解书中的内容,才会爱上读书,并从中获得快乐。
6.幼儿是否适宜学琴?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先由大肌肉活动开始,再到小肌肉的细腻动作,而弹琴需要有很具力度和技巧性的小肌肉动作。钢琴每弹奏一个音大约需要30克的力(低音区需要的力度则更大),需要孩子有相当的耐性和努力。幼儿的音乐注意力、记忆力、学习乐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解力、坚持性和意志力都较6岁后的孩子弱些,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对大多数的幼儿来说,可能会是一种比较大的挑战,有时甚至会感到吃力。更为严重的后果不在于幼儿承受学琴的挫败感可能远远高于成就感,而是在于在家长的施压下,无奈地去反复体验这种挫败感。因此,我们不建议孩子过早接受钢琴教育(当然,不排除个别有天赋的孩子是能够胜任而且从中感到快乐的)。
对于绝大多数幼儿来说,音乐学习之路应该首先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兴趣,让幼儿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我们可以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多为其创设欣赏世界名曲或钢琴演奏会的机会,带领孩子毫无负担压力地在音乐的殿堂里畅游。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具有超乎寻常的音乐天赋或者非常乐意学琴,可以为其创造学琴条件,但也应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且对孩子不能有过高的要求和限制。在“学琴热”的风潮中,家长尤其要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可因为功利目的逼迫幼儿学琴。(选编自《中国教育报》 2011年3月18日“学前观察:幼儿学钢琴不能‘检芝麻丢西瓜’”)
7.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幼儿阶段应该怎样学数学?
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有较大不同。首先,目标要求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幼儿数学学习的总目标是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重要性,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小学数学学习的总目标则是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等。从具体的认知目标来看,幼儿不需要学习很多具体的数学知识,更不必学习太多的数的运算。其次,从学习方法上看,幼儿的数学学习应是在游戏中完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获得数学活动中的体验、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再次,从学习内容上看,幼儿数学学习更多的功夫应在数字之外,比如对图形的感知,对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方位的认识,对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的理解,这些建立在直观感受上的对图形、数量、数值、位置的比较与理解,恰恰是小学乃至后续阶段数学学习的经验基础。这些经验,不仅仅是靠老师教就能明白的,更不能仅仅从简单的数字加减中就能感悟。
幼儿数学学习与小学数学学习存在上述不同,原因在于学龄前儿童与小学生分别处于不同的认知水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人的认知发展大抵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0-2岁,感觉运动阶段;②2-7岁,前运算阶段;③7-11岁,具体运算阶段;④大约从11、12岁开始,形式运算阶段。根据他的这种理论及相关的研究,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教给他们相应的知识。如果超前或者落后,就是强制性学习或者无谓的重复。
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以游戏为主线的幼儿数学教学,使幼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准备性的学习,成为培养数感、激发兴趣、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和形成简单逻辑思维的过程。幼儿教师应在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设计出数学内涵丰富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感情。比如,,老师可以一边让幼儿踢毽子,一边数出踢了多少个。老师也可以让幼儿学唱童谣《青蛙跳下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让幼儿在一边唱一边数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数数,同时领会当青蛙的数量增加时,青蛙的嘴、眼睛、腿、跳下水的“扑通”声等也跟着增加,进一步感受“倍数”的概念。
关于幼儿的数学学习,家长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教会孩子学会观察。观察各种事物(包括各种图案、立体图形、乃至不规则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概括共性、区别个性。这种能力,将来在数学学习上是必需的。
(2)陪孩子一起玩积木、玩折纸。学前期及低年级儿童偏爱搭积木、折纸等操作性活动,小学高年级学生偏爱模型制作、图形设计等,由此积累的丰富活动经验以及初步形成的空间观念,构成了他们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方法基础。
(3)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让孩子数数。比如数一桌子上有几个碗、篮子里有几个苹果等,并尝试运用简单的实物做加减运算(仅限于10以内的加减法),逐步让孩子估计物体的多少,初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总而言之,要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儿童数学学习的信心,而不是一味的让他们超前学习,那样往往适得其反!
8.背诵是否有利于培养记忆力?背诵下来的知识会不会成为幼儿的知识?
幼儿的认知发展遵循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机械记忆向逻辑记忆过渡的过程;与此同时,长时记忆的能力越来越强。幼儿的记忆是无目的、无意识、短时为主的;利用形象鲜明和有兴趣的物品,能促进其记忆。因为缺乏知识和经验,幼儿的记忆常不准确,有必要在生活中进行反复的记忆训练。
人的记忆非常复杂,记忆力并不是单一种能力,而是包含各种能力,绝不仅是我们一般认知中的语言、背诵的记忆力而已。比如,有的人视觉记忆力强(如:过目不忘);有人则是听觉记忆力强(如:曲子听过一次就可记得旋律);有人则是运动记忆力强(如:很会记舞步和节拍)等,记忆力其实包含许多层次。心理师也呼吁家长,从小多让孩子接受各种面向的刺激,看他的长处在什么地方,鼓励并营造合适的环境,让他的天赋得以发挥,而不是一味灌输孩子背诵、抄写的填鸭式教育,进而扼杀孩子的学习动机。
死记硬背是人们训练记忆力的方法之一,或许对于短时记忆有效,但仅限于记住了,并不意味着对记住的东西能够获得真正的理解和运用。死记硬背的下来的知识只是书本知识,永远也不会成为幼儿自己的知识。“我听我会忘记,我看我会记住,我做我会明白”,幼儿知识的获得源于亲历、运用。这样得来的知识才不会忘记。
9.3—6岁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及条件是什么?通过背诵国学经典,能否将传统道德文化价值观传递给儿童?
儿童道德的发展实际上是儿童对交往行为逻辑的逐步建构。儿童在与外部世界规则的作用过程中获得道德的发展。儿童在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发展,儿童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道德发展包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儿童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学龄前儿童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弱,他们的是非、善恶观念通常是和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和人物相联系的,对道德本质还不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仁、信、礼、义、孝、悌等价值观尚不能为幼儿认识和理解水平所企及。儿童虽然能够背诵国学经典,但大多不能真正理解这些道德原则,不能获得真正的道德发展。
10.孩子该听谁的——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处理不同教养人之间的观念冲突?
不同教养人教育观念发生冲突时,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始终保持行动一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要事先商量,统一态度,在讨论问题时尽量避开孩子,避不开时也要心平气和讨论。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家长以身作则,孩子会模仿学习,自觉形成正确的做法。多和孩子聊天,在家庭中民主的讨论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自己认识到正确的做法。在孩子面前尤其尊重老人,尤其是老人发表意见时不要直接干预,处理问题时和老人商量,提出自己的做法,征求老人的意见。在有争议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可以看看专业的书籍,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或许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