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育儿 >

孩子的兴趣没有培养出来,是兴趣班的错吗?

时间: 小依631 分享

  作者 | 超超爸爸

  爸妈都知道,要想让孩子未来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培养学科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学得轻松、跑得快、走得远。

  而要培养兴趣,当然是去报兴趣班,于是在各种兴趣班间筛选、比较、泡论坛、做攻略等等,当年高考填志愿也没这么费神。终于买定离手,一番心血没有白费,孩子报上了心仪的兴趣班,从此踏上琴棋书画、文韬武略、多才多艺之路,为娘的可以安心了。

  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离安心还早着呢!接下来,还有来回接送的烦恼,孩子抵触不愿配合的烦恼、和校内课程抢时间的烦恼等等,更不用说一些不良机构虚假广告、挂羊头卖狗肉等问题,但这些,恐怕都抵不过一个让爸妈揪心的问题,上兴趣班好长时间了,怎么没见孩子培养出兴趣来?!

  要培养兴趣就去报兴趣班,这在我看来,可能是爸妈在子女教育上最大的误区了。

  兴趣的动力源

  要分析兴趣班为什么没能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我们先来看看兴趣到底是怎么来的?我认为,兴趣从无到有,来源于两个渠道:来源于内部动力为“内生型兴趣”,来源于外部动力为“外源型兴趣”。

  ①

  内生型兴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内生型的兴趣爱好是孩子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来自于孩子内心的冲动和欲望,不依靠外力来维持。类似人类的各种原始欲望,求生的欲望、饮食的欲望、占有的欲望等。只不过原始欲望人人都有,而内生型的兴趣却因人而异。

  一种最典型的内生型兴趣是来自于遗传。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以娃为例,在进幼儿园前,娃完全没有显现出任何绘画天份,不喜欢画画。入园时,老师跟我说要多让孩子用蜡笔在纸上画画(那时他只喜欢在磁性画板上涂鸦),为此我没少用手段威逼利诱他画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进入小班到中班,从老师发在群里的孩子们的作品来看,娃的画表现平平。直到进入大班的某一天,娃突然拿起铅笔开始画线描画,就像《阿甘正传》中的汤姆·汉克斯最后毫无征兆地开始长跑一样,一画起来就停不下来。

  没有报任何绘画兴趣班,我也没有指导过他,一开始只是“量变”,画得超多(也超烂),慢慢开始“质变”,画画的水平和热情一样,与日俱增。对此我做不出其他解释,只能归因于遗传——因为我也从小喜欢画画,从小学画黑板报一直到大学画海报,学校在变,年级在变,对画画的热情始终不变。

  另一种内生型兴趣,是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家庭环境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影响,在兴趣这件事情上,间接影响、耳濡目染往往比直接的说教效果更好。如何系统有效地对孩子施加间接影响,可以参见《“听说读写”居然可用来学音乐美术数学科学》。

  以上两种内生型兴趣,前者是与生俱有的,爸妈无法改变,后者却大有可为,我借用一句歌词来总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环境。

  ②

  外源型兴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外源型兴趣是指依靠外力推动而产生的兴趣。

  一种是借助奖励机制。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学得快,做得好,爸妈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口头奖励,也可以是物质奖励,以激发孩子继续学、努力做的动力。

  另一种是借助领先优势。比如,孩子学得比其他同学快、练得其他同学熟、成绩比其他同学好,就会形成一种成就感和心理优势。孩子有维持这种优势的动力。此时的兴趣,我们更习惯称之为强项或长处。

  对比内生型兴趣,外源型兴趣需要借助一个外在的动力来维持,比如爸妈的奖励,或者领先的优势。但是这种依靠外在动力的兴趣是不稳定的,对于前者来说,容易造成兴趣和奖励直接挂钩,不给奖励就不想学、没兴趣;对于后者来说,把兴趣和成绩挂钩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旦成绩下降或被赶超就没了兴趣,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单独的外源型兴趣是不牢固的,需要部分迁移至内生型兴趣,建立内外混合型兴趣,由内而外、以外助内,这样的兴趣爱好才是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

  兴趣的着眼点

  以上是根据动力来源对兴趣进行分类,而根据兴趣所关注的对象,又可以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心理学上说的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产生的兴趣,我称之为过程型兴趣。间接兴趣是指是指对活动的结果产生兴趣,我称之为结果型兴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比如,阅读就是一种典型的过程型兴趣。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孩子跟随故事主人翁一起经历奇幻悬念、悲喜交加的各种体验,享受的就是阅读的过程。一本书读完,掩卷长叹,反而会有些失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再比如,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就是典型的结果型兴趣。为了实现梦想中的结果,科学家进行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试验,一次又一次从失败中站起来,整个过程是非常有挫败感的。但是梦想中的结果作为一个间接的动力,推动他不断地克服各类挫折,屡败屡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爸妈可以自己试着分析一下给孩子报的兴趣班,到底是过程型兴趣、还是结果型兴趣。以自家娃举例,他最喜欢的画画应该说是比较典型的结果型兴趣。当一幅大作完成,自己有小小的成就感之外,还能间接到得到爸妈的肯定、老师的赞扬、同学羡慕的眼光(已经有小粉丝向他求画了),这就足以抵消作画过程中的无聊和艰辛。但通过我的观察,娃整个作画的过程也是享受的,经常会技痒,不画就难受,画完的画自己藏起来也不给我们看(也就说,并不渴望被人肯定),所以也可以部分算作过程型兴趣。

  由此可见,只有把过程型兴趣和结果型兴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兴趣更加稳定,才更有可能发展为长处,从而最终取得成功。

  案例综合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借助上面对兴趣动力源和着眼点的理论分析,可以画出下面的示意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接着,我们以此为依据,综合分析探究一下影响亲子关系、家庭和谐的小童学琴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据统计,林林总总各类兴趣班中,艺术类和语言类占据大半江山,而艺术类兴趣班中乐器类又占据大半比例。可以理解爸妈让孩子学琴的初衷,的确,音乐智能是八大智能之一,音乐素养是提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作为兴趣班的“兴趣”而言,从着眼点来看,很不幸,更多是属于结果型;也就是说,享受演奏结束后的灯光、掌声、鲜花、长辈的称赞,同伴的艳羡等等,更有可能是基于爸妈自己的私心,成为邻居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为朋友圈被刷屏的牛爸牛妈,等等。但是,学琴的过程将是极其枯燥和辛苦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以对比一下绘画、摄影等这些兴趣。如果不能将结果型兴趣部分迁移到过程中而形成过程型兴趣(比如在学琴过程中刻意营造一些乐趣),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把结果型和过程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的学琴之路将会很艰辛、也走不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再从动力源来分析,很多琴童的学琴动力仅靠外部动力源来维持,比如弹得好、坚持弹就有奖励,当然,如果在班里弹得出色、经常被老师表扬也,是很重要的外部动力源,但是仅靠这些都是不稳定的,弹琴过程的艰辛足以抵消这些正面激励。所以,必须激发内在驱动力,在弹琴过程中切切实实感受音乐的美妙,体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妙乐曲的激情,能够有这些内生的对琴曲的热爱,再加上外源型动力助推,内外结合,学琴之路才能真正成为成才之路。

  “艺”和“术”的问题

  谈到艺术类兴趣班,就一定会谈到关于“艺”和“术”的区别。“艺”是指对美术、音乐的欣赏、认同、喜爱,直至发展为兴趣,而“术”是指技艺,绘画的技法、钢琴的指法等。通常是有了兴趣才会去学技法,先有“艺”后有“术”。但是,现今社会流行超前教育、拔苗助长,先报个兴趣班,让孩子把“术”先学起来,但是,没有“艺”支撑的“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走不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建议爸妈可以借助环境影响(多看画展、多听音乐会等)以及一些外源型驱动措施,帮孩子尽快建立内生型兴趣,这样的,孩子在兴趣班学艺之路才能走得更顺、更富成效。

作者公众号:超爸育儿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404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