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做人日记作文400字
诚信是做人的道德之根本,如果你想好好做人诚信是很重要的。下面一起随学习啦小编学习一下描写诚信的日记吧!
诚信做人400字日记篇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一本古今中外、内涵广博精深、值得一学的书。今天,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其中一篇《人无信不知其可》深深地吸引了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无信不知其可》的原文是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越,其何以行之哉?”
这篇古文使我深受启发。我想: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不可以自立。这就像大车套牲口横木上没有越,小车套牲口横木上没有倪一样,车子怎么能行路呢?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诚信,就是我们的一份责任,体现着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襟怀坦白,体现着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早在一千多年前,孔子就已意识到做人要讲诚信。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到诚信呢?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随时随地牢记诚信。
让我们在自己心灵的广袤土地上,辛勤地播散培育诚信的种子,共同筑造起浩瀚的诚信森林。
诚信做人400字日记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健康第一位”,也许有的朋友会讲“友谊最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哪怕身体再好也没用,哪怕有再多的朋友也会分开。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足之本,诚信是民族之魂。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他永远也不懂得真情;一家企业如果没有诚信,那么它绝对不会发展壮大;一个团体如果没有诚信,那么它绝不会走得太远;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诚信,那么它不可能立足于世界上。高尔基说过:“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可是,在生活中,诚信好像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瘦肉精、注水肉、地沟油……接踵而至。试问:今天的老百姓,还有什么可以吃呢?难道我们心中的诚信早已消失了吗?现在的技术难道就只用到这种地方吗?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说的诚信吗?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实,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守信,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变得美丽。
诚信做人400字日记篇三:
“诚信”二字,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吧。在生活中经常有人说“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生意人做生意也讲究一个诚字,可是买着却不放心,经常问“这东西假不假”,“别坑我”……诸如此类的话,这说明了什么,“诚信”二字似乎成了人们口上说,实际上不做的东西。
有一件事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诚信的含义。一次去火车站,成火车去奶奶家玩,上了火车,和对坐的人聊的很投入,突然我想去WC可是人太多了,东西那不了,这可怎么办,只见那人对我说“小妹妹,你去吧,我帮你看包,放心少不了。”看她那样子不象是坏人,于是就去了,去了好长好长时间,回来了,又和她聊了起来,过了一会我到站了,她也下了车,这是,我突然想起,她不是说她比我早到地方吗,怎么和我一起下车,于是我问了她,她说:“刚才给你看包时,我正好该下车了,可看你还没来,就等你,没捞着下车,所以就……”我怔住了,多么好的人啊,就为了“诚信”二字得绕这么多路,我终于体会到了诚信的力量……
为了实现妻子的诺言,曾子杀猪,教导了孩子要诚实;为了实行变法,公孙鞅立木取信,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推行了变法;为了实现自己对楚王的诺言,晋文公退避三舍,最终成了春秋五霸的霸主之一;为了实现……
为了讲诚信,从古至今的事例还很多。愿所有人以诚信为本,处处讲诚信,让世界变的更美好!
诚信做人400字日记篇四: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不讲诚信的人有可能无立足之地。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例如:日本餐饮业有条行规,盘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盘子计件付酬。有个打工的学生为提高效率,少洗了两遍。在抽查中,老板用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洁度不达标准,责问这个学生。她却振振有辞:“洗五遍不也挺干净吗?”老板淡淡地说:“你不诚实,请你离开。”这个学生不得不到另一家餐馆应聘,老板打量他半天,说:“你就是那个只洗五遍盘子的学生吧,对不起,我们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她屡屡碰壁。不仅如此,她的房东也要她退房。万般无奈,她只得搬离这个城市。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不讲诚信的人有可能无立足之地。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上则例子告诉了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我们不能不讲诚信。生活上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骗别人一时,但是不能欺骗别人一世,一旦被识破,那个人就难以立足于社会,其结果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看了“诚信做人400字”日记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