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灾害防范知识>

暴雨洪涝灾害案例

时间: 斯文1089 分享

  雨,听上去不可怕而且很常见,但是暴雨,特大暴雨呢?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个暴雨洪涝自然灾害案例,来看看到底有多可怕!

  恩施州宣恩县“6·26”暴雨洪涝自然灾害案例分析

  一、灾情概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13年6月26日0时一26日4时,受副高亚北抬影响,宣恩县境内普降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达到149.8毫米以上),部分乡镇受灾严重。主要降水区域在恩施州宣恩县珠山、椒园、长潭河、万寨、椿木营等乡镇大部,其中县城严重积水,主城区积水超过80厘米,部分区域积水超过150厘米。暴雨致使5个乡镇32500 人遭受暴雨灾害,紧急转移安置6520人;倒损农房222户659间,(倒塌农房27户75间,严重损房183户549问,一般损房12户35间);受灾农作物1200公顷,成灾480公顷,绝收350公顷;公路损毁25处12公里;供水管网损毁2000米;商铺损坏23间、水淹253间,仓库损毁12个、水淹32个,住房水淹3286间;损坏车辆213台;高压线路损毁2500米,导致城区部分片区停电。居民及商户财产损失主要有百货、电器设备、药品、家具、车辆、通讯器材等。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5754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465万元,市政设施损失700万元,个体工商户损失1600万元,行政单位办公用品损失350万元,车辆损失600万元,国省道损失1412.4万元,农村公路损失3800万元,通讯设施损失448万元,农村房屋损失1200万元,行政单位办公用房损失1800万元,电力设施损失200万元,地质灾害造成损失2000万元。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领导重视,闻灾快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受灾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民政厅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专班前往宣恩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接到灾情报告后,州委、州政府第一时间安排州公安局、州消防支队官兵支援宣恩县抢险救灾工作,同时要求州民政局派出工作组前往灾区查灾核灾。宣恩县委、县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安排组织抗灾救灾工作,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到受灾严重的受灾点查灾及指导救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月26日下午1点30分,省民政厅工作组到达宣恩县,并会同州抢险救灾工作组指导当地抗灾救灾工作。

  (二)同心协力,抗灾救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宣恩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国土、农业、交通、公安、消防、工商,住建、城管、水利.保险、广电、电力等部门及珠山、椒园、长潭河、万寨、椿木营等乡镇党委政府前往各灾区抗灾救灾,安抚及转移被围群众,尽可能降低损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以人为本,紧急转移安置,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26日凌晨1时51分至4时32分,宣恩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灾情报警电话126个,消防大队接受灾情报警48个,共计出动警力600余人次参与抢险救灾。接到报警后,公安局调集局机关民警、城区派出所及消防官兵100余人开展交通秩序维护、抢险救援等工作。民警挨家挨户敲门,要求居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协助搬运贵重物品、转移老人。交警大队紧急调来两台吊车,将冲入河沟的汽车一一吊出,疏通河道。

  2时30分左右,宣恩县消防大队组成3个抗洪抢险突击队,赶赴报警人最多的宣恩县黄河巷、电影院等地进行救援。

  3时12分,消防官兵抗洪抢险突击队赶赴黄河巷事故现场,山洪从黄河巷中冲泄而下,数十辆汽车、摩托车被洪水冲入河沟,沿线数百户群众无法安全疏散。消防官兵立即组织将县电信公司、林业局、民族电影院、弘浩家私城等处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居民逐户疏散,并及时营救被困人员。

  3时15分,县民族电影院小区唯一进出的道路被水淹没,积水约有1米多深,并在持续上涨。消防官兵挨家挨户将被困老人和小孩背到安全地带。

  4时10分,州公安局、州消防支队官兵携带2辆救援车,2艘橡皮艇,2台机动泵,600米救生绳和救生衣、救生圈、雨衣等装备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增援救援工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时13分,增援力量到达现场后,立即组织增援力量利用安全绳架设救生通道,引导被困群众疏散,涉水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对汽车站后侧坍塌建筑进行搜救,确认是否有人员被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截至26日下午,消防官兵成功解救15名老人和儿童,紧急转移安置人员400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达800余万元。

  (四)急调救灾款物,确保灾民基本生活

  省民政厅工作组在查灾核灾后,与州民政局工作组会商,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上报核查后的灾情数据,为上级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数据依据。省民政厅、州民政局共紧急调拨宣恩县救灾棉被750床、棉衣40件、单衣500件、毛巾被500张、折叠床50张。宣恩民政局在当天就对所有受灾严重的廉租房住户发放了棉被、毛巾被等物资,并于27日调拨40万元资金用于灾民过渡性生活安排,从而稳定了受灾群众的情绪,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排查隐患、防范未然

  灾情稳定后,县委、县政府迅速做出安排部署,各部门紧急行动,立即组织应急、安监、国土资源、水利、交通、规划建设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电开发等各类灾害隐患点再次开展排查整治,一是进一步密切沟通联系机制,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二是加强灾害防御知识,增强群众的避险能力;三是对临山、临河以及存在隐患的工地、民居进行了安全转移,确保人员安全、财产安全。

  三、取得的经验与启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未灾先动 临灾不乱

  受自然条件影响,我州每年阶段性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汛期周期长,全年汛情来得早、去得晚,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现“点多面广、突发性强、以小规模为主、防御难度大”的特点。总之,灾害种类多,受灾区域广,全年洪涝、滑坡泥石流、风雹、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等各类自然灾害均不同程度发生,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御工作,牢固树立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意识,近年来,州、县相继成立减灾委员会,不断完善各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了3000人的灾情信息员队伍和基层社区应急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全州2800多个村都完成了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因此,灾害发生后,州、县党委、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甚至基层乡镇都清楚该做什么,该怎样做,才能在灾害来临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有力、运转高效,为有效开展抢险救援提供了前提保证。

  (二)领导重视、科学决策是关键

  “6.26”暴雨洪涝自然灾害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宣恩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工作组一直驻扎在事发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最大程度的确保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根据灾情实况,抢险救援工作不蛮干、不乱干,而是科学部署,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进行搜寻和救援,成为取得抗灾抢险胜利的关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部门联动、基层得力、干群同心是基础

  “6.26”暴雨洪涝自然灾害发生后,宣恩县不等不靠,县委、县政府统一协调公安、消防、农业、水利、民政等部门进行救灾工作,开展有序的生产自救,为后续抗灾救灾工作赢得了时间、打好了基础。整个抗灾救灾过程中,当地群众自发主动、积极参与,干部职工吃若耐劳、冲锋在前,通过干部群众不辞辛苦、不计得失的同心抗灾、齐心救人,将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四)预警准确、信息畅通是补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进入主汛期后,省、州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省减灾委、气象台、州气象台每天定时向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发布天气信息,对需要预警的及时预警。6月26日省、州两级气象部门就对引发此次暴雨洪涝灾害的强降雨过程作出了准确预测和预警。

  在该轮强降雨过程中,州民政局共向省民政厅、州委、州政府报送灾情报告5期,申请救灾资金的请示报告1份,向辖区各县下发紧急通知和应急快报8份,有力地保障了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应急值守、快速反应是保证

  我州、县(市)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全部建立健全了值班制度,有效整合了值守应急和政府总值班室职能职责及工作力量,确保24小时有人在岗、电话随时有人接听、信息随时有人处理,保证了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立即发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和运转中枢的职能作用,为快速反应,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保证。6.26灾情发生后,宣恩县民政局在凌晨3:00以前就及时了解灾情并向州民政局及县委县政府报告,并在第一时间赶到县皮防院、电信公司等重灾位置组织群众疏散转移,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预警信息覆盖不广、提前量不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虽然在该次泥石流灾害发生前,省、州气象台已将有关预警信息通知到相关部门,也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了发布,但预警信息覆盖的范围不够广,触角延伸的深度不够长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加之预警信息发布后的有效准备时间较短,而地处偏避的基层单位、干部群众由于获取预警信息的渠道少、方式单一,因此难以及时收到预警信息,从而失去紧急避险和抗灾救灾的主动性。

  下一步,建议加快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灾情上报与统计核查系统,尤其重视县级以下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功能布局,提高监测水平。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

  (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需要继续加强

  过去,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主要依托活动,特定时间和特定方式开展,接受群众少、内容更新慢,宣传的频次、深度和效果都不能适应现实需要,迫切需要我们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方式。下一步,建议强化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将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文化素养。结合国家“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要特别加强学校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工作,将各类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效果。要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性开展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提升公众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积极推进省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网络平台建设,创新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形式。

  (三)应急救助能力急待加强

  “6·26”暴雨洪涝自然灾害发生后,部分地段电力中断,道路损毁,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抢险救援工作,暴露了在地处偏远的基层乡镇,电力、通讯、交通、物资等方面的应急保障能力不强,可依托的资源和手段单一。我们建议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建设。健全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快速反应体制、机制,规范灾害救助管理职能和工作程序。加强全州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构建快捷有效、协调运转的决策指挥平台。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健全应急救助联动机制。加强应急通信、专用车辆、网络办公、救灾装具等应急救助技术装备建设,提高应急救助保障能力。认真落实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制度,健全救灾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完善救灾资金快速下拨通道,全面施行社会化发放,加强对救灾款物使用的监管。加强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成州、县(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3582235